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45年3月(民國34年),晉綏邊區政府創辦
建新中學。這是離石解放以後創辦的第一所
初級中學,校名寓意為“建設新中國”。第一任校長劉菊初,不久三分區委任史立言為副校長。開始招收兩個國中班,學生60餘名。課本由教師選編油印。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b/93a/IDZ2QDOxYDO5EDOmFTN3EmZ0MTM0MDN3czN5EGZ4MzNzAjNmBTOhRTMwgj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建新中學老師自己刻印的課本
1946年後半年學校擴建,向北面發展。學生增加到200餘名。前院增加了中三班,後院新開了師範班,後改為幹部隊。這一時期有些革命老同志倡議為紀念革命烈士
賀昌,將“建新中學”改為“賀昌中學”,經
賀龍司令員、
王震建議,晉綏邊區公署決定,通令學校改名。“建新中學”於1946年8月15日(民國35年)正式改為“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d/a5a/IDZmdjN0EGMiNmY3E2YwM2NhNWY4IjNmJjM4kjM1ATO3YWOwMjM2QDNhFj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一九四六年八月二十六日 《晉綏日報》有關賀昌中學更名的報導
1947年春,
土改開始,學生被分為三支進行
減租減息運動。回校時已到農曆5月,為避
國民黨敵機轟炸,學校搬到
棗林進行學習大約一個月。6月,因“抗旱避荒”和防空備戰等原因,學校暫時停辦。師生投入
解放戰爭中,男生參軍參戰,女生大部分到戰地醫院當護員,少數回村參加生產。
1948年9月(民國37年),賀昌中學在
大武開學複課,並與
賀龍中學合併,校長柳雲(原賀龍中學校長),副校長劉菊初(1949年3月,柳雲調走後劉菊初任校長)。有國中班兩個,師範班兩個。同時有地乾隊3個班約300餘名。原賀龍中學附設的幹部子弟國小也並人賀昌中學,有6~12歲幹部子弟90餘名,還有南下幹部家屬青年婦女隊。不僅實施中學教育,而且為解放戰爭培養軍政幹部,實行的是教學、戰爭、生產相結合的體制。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d/263/IDZmBDNzgjMhJDNkRmMyMDZwAzYjBzM0kjZ5QmZwETNjRTYxgjZiVGN0YD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賀龍中學舊址教學樓
1949年6月,賀昌中學從大武搬回離石城內原校。根據當年3月
晉綏邊區教育會議確立的
中等教育的任務,中學主要是培養一批教師骨幹及對區、鄉幹部進行文化補習。1948年招收的師範生與兩個專署辦的示範班合併,又招收了部分插班生,學生約100人。另又接收南下幹部家屬青年婦女隊2個。約200人。文化幹部補習班一個,一年中學班一個。附設幹部子弟學校,繼續完成教育任務。
1949年(民國38年)夏,賀昌中學遷回離石,翌年秋歸省領導。
曲折發展
1950年,賀昌中學基本轉為
普通中學,設有4個班(國中一、二、三、四班),共150餘人,兩個新招的師範班,即賀中師範一班、二班,共約100人。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4/bbc/IDZ2IDN0ETYkR2N5MjM2gzM4MWYlFDOjBDOhNWZ3AjYzEzM5ETMyImMmFm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早期賀昌中學學生
1951年正月,招收師三、師四兩個初師班。每班四十餘人。
1952年,學制由春季招生改為秋季招生。招收國中班5個,學生251人。並開始辦高中,成立高一班,學生45人。至此賀昌中學發展為
完全中學。
1953年秋,柳林中學合併於賀昌中學,停止招收師範班。
1954年,政府強調集中辦學,賀昌中學停辦兩年高中。
1957年開始,回響國家號召,開設校辦工廠,在
明倫堂附近,另外還辦有縫紉廠、磚廠、養殖場、農場。學生利用假期參與勞動。1958年
大煉鋼鐵,學生去安家莊等地做工。
1959年,政府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強調一條龍辦學,將離石農機廠的技術人員組成一個大專班。同時又把交口民辦國中6個班,城內民辦國中,城內完小全部併入賀中。至此在校高、國中班31個,學生1351,教職工258人,全校總計1610餘人,校名改為為“賀昌綜合大學”,一年後停辦,賀昌中學歸縣所屬,校名仍為“賀昌中學校”。
1960年,被評為全省的優等校。
1961年9月,政府對全縣農業中學進行精簡調整,只保留了6所重點
農業中學,其餘停辦,城關農業中學附設在賀昌中學。因為暑假期間明倫堂失火,賀昌中學校門由1927年以來一直位於會議室東側的寫有“離石中學”的門拆掉。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1/279/IDZ5MTMkZzM3UGN1MWZjZTY1gTM5EzMlFDM5MTOlFDMwEDZ4kDZjdzYjJ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校長李伯生(後排右一)與其他領導
1962年秋,賀昌中學將高國中分設,國中部在本校,高中部3個年級5個班,學生322人,設在袁家莊校內。1964年搬回學校本部。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9/e53/IDZxE2MzkDZ3EmM0QjM4EzNlZWY2cDNilDOidDZjZTZhZWNzcDM0QmYyYTO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1962年賀中團委合影
1965年,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賀昌中學走開放辦學之路,在
安國寺辦了賀昌中學分校。高20、21班的師生在此分校除學習文化知識外,還開荒種地,深入周邊農村。1966年全縣高國中全部停止招生,時間長達四年。
1969年,學校恢復國中招生,學制由三年改為兩年,1970年冬,恢復高中招生,招收高中班5個,學生280餘人。
1971年9月,為回響學工學農,與離石發電廠聯合辦學,從高中班22到26班學生中每班抽8名學生入電工班學習。並拆除賀中牌坊式大門。學制改為年初入學,年底畢業。
1972年,為解決“
文化大革命”時期全縣教師嚴重缺員的問題,由縣委、縣革委主持,附設兩個師範班,為賀昌中學師五、師六班,學制兩年,中師性質。1974年1月學生畢業分配。
1975年9月,縣農業局、農機局、工業局、水利局、文教辦公室在賀昌中學聯合創辦了一所
五七大學。設農機專業和植保專業,招收兩個班,學員92人。
成熟興盛
1978年,賀昌中學由呂梁行署直接管轄。
1978年,學制再次調整為秋季入學,學制仍為兩年。
1979年,賀昌中學通過全縣統一考試進行招生,共招收高中班6個,共230人。
1981年,賀昌中學被確定為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學制由兩年制恢復為三年制,從1981年到1987年,高中每年按四軌招生。
1985年3月9日,
胡耀邦總書記為賀昌紀念館(賀昌中學校內)題詞。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a/bec/UDZ0YjZ4ETOzAzNmBDZ1czM3MzY0MTNlNWZ5EmZkFTMjJzN1MDZyYWOkNj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賀昌紀念館
1988年8月,賀昌中學調整為單辦高中,在校國中班138到145歸離石中學。
1988年,賀昌中學開始以六軌制招生。
1997年,賀昌中學擴大規模以八軌制招生。
2001年.賀昌中學開始以十二軌制招生。
2003年,呂梁市政府整合教育資源,將離石高級中學併入賀昌中學,學校分為東西兩個校區。
2004年,賀昌中學開始以十四軌制招生。
2007年,賀昌中學開始以二十二軌制招生。
2010年,賀昌中學舉辦65華誕校慶暨文廟祭孔大典。
2018年9月,賀昌中學由高級中學改為完全中學,主校區(西校區)提升改造為16軌高中,東校區改辦為11軌國中。
2019年5月,賀昌中學與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開設“清華附中創新實驗班”。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a/1d5/UWZiJmNyMDO5E2M0UDNwEGM5UjNhVWMlVTNhBTMzkzNzMmZhZzM3YGMml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與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簽訂戰略合作儀式
2021年,賀昌中學與北京紫荊花開教育集團合作辦學。
2022年1月21日,學校國中部獨立建校並更名為
呂梁市第四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a/17c/UDZxgzYmhzYyETOiBTMwUjZkJDZ5MzNjFTYhJGMwEDZjRGOmR2MmlzNjF2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呂梁第四中學揭牌儀式
2022年6月17日,呂梁市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順利通過了賀昌中學校區整體搬遷至
呂梁學院舊址(
離石區後瓦村——理工科院區)。
辦學理念
“ 勤奮 博學 誠信 堅韌 ”
“ 團結 樸實 嚴謹 勤奮 ”
“ 刻苦勤奮 生動活潑 勇於進取 ”
“ 嚴謹治學 勤學善導 勇於創新 ”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22年1月,學校在校學生2200餘人,在編教職工388人。
硬體設施
截至2022年1月,學校占地面積約45畝,公用建築面積約26000平方米。學生餐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一次可就餐人數700人;學生宿舍最多容納1000名學生。
師資力量
專任教師 256人,其中教授1人,高級教師116人,中級教師191人,有省級教學能手1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6人,市級教科研專家庫成員20人,市級中青年專業技術學科帶頭人6人。
校園文化
離石文廟
離石文廟,居石州古城東西之中軸,處呂梁市南北之要衝,有龍虎鳳三山環抱入懷,賴東北南三川浸潤其性,神明護矣,靈氣生焉。鄉民皆視為文化之淵藪,學子鹹尊為文明之聖地,文脈續千年,薪火傳萬代。文廟現存大成殿、東廡、西廡、文昌祠。2004年6月10日,離石文廟被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b/8f2/cjZlVTMkFGM0YmY3gDM1EjZyU2YjlzY1YDMlZDOwMGNxATOhlTO4IGNygT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呂梁賀昌中學文廟大成殿
賀昌紀念館
賀昌紀念館位於文廟西配殿,紀念館分“少年壯志、賀名播三晉”“四方求索、寸心報家邦”“血灑南江、精神昭日月”三部分組成,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了賀昌一生的豐功偉績。
校史陳列館
呂梁賀昌中學校史陳列館位於文廟東配殿,校史紀念館以圖文並茂的老照片和精美文字解說,集中展示了建校歷史、發展歷程、豐碩成果。歷史,定格在風雨如晦的舊歲月。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3/261/E2Y0QWMiRGOmRWZ1gTYzIDNzgTOmNzNwUjM5kTZmBTZ1YGZykjMhNjZxEj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呂梁賀昌中學校史陳列館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註: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註: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3/b87/cTOlhDNmZGMiFjMkVWMhZjN5EmMldDMhZ2M0QGO4YDZ1QjM5MDMjZGZmJz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賀昌中學歷任校長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d/7c8/YTOxcTY0UGNyIDZ2YTM0UjZhN2MxETOkRmNkNTZllTN3kjNyQ2MxUTYmlD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賀昌中學歷任校長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8/80b/cjN3MTOlFDMwEDZ4kDZiZTO5czY1EmNkZWYjFmNzIGN5AjN3YWZiNGZhBz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賀昌中學歷任校長
部分歷任領導簡介
劉菊初(1879~1954),離石縣柳林鎮(今屬
柳林縣)人。抗戰期間,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投身邊區工作。1945年,主持創辦“建新中學”,擔任第一任校長。建國前後,為各地(尤其是大西南)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和優秀幹部,並受命開設幹部子弟附小,為前線指戰員提供特殊的後勤保障。1949年,獲“解放紀念章”。建國後,帶領全校教師為新中國培養了數以千計的人才,直至1954年殉職。
![呂梁市賀昌中學 呂梁市賀昌中學](/img/0/c92/QTO0IWOhJDN1QzNiRzYjZGZ0Q2MjJmY1EzM5czMjZWY2MzNmBjZ4cjZ0ID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賀昌中學首任校長劉菊初
李伯生(1905~1995),
臨縣磧口
李家山村人。1955年,李伯生任賀昌中學校長。在職期間,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組織學生植樹造林,開荒種地,創辦化肥廠和滾球軸承廠,生產球蛋菌肥料和軸承支援工農業生產。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取得顯著成績。學校被評為全省優等校,受到省政府的表彰和獎勵,獎品為16毫米電影放映機一部(全省4部)。文革開始後,受到批判,隨後離職。
《臨縣誌》稱其“從教五十餘年,師範可欽”。
知名校友
(註: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所獲榮譽
1981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
1991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高中“兩項改革”試點校。
1993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評為“山西省學雷鋒先進集體”。
1994年,被山西省體委、山西省教委命名為“山西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
1998年,被評為“山西省高中新課程試驗先進學校”。
1999年,被確定為“山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2000年,被評為“山西省文明學校”。
2005年,被評為“山西省民主管理先進學校”。
2006年,被評為“全國中國小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先進單位”、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優秀實驗學校。
2008年,被定為“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基地校”。
2009年,被評為“山西省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2012年,被評為“山西省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學校”。
2021年,被中央文明委、教育部推薦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先進學校”。
學校地址
舊校區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賀昌路1號。
新校區
地址: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濱河北東路38號。(
呂梁學院舊址)
師專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