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意識與客觀世界是同一的。南宋陸九淵的心學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吾心即是字宙
- 定義:主觀意識與客觀世界是同一的
- 提出者:陸九淵
- 出自:《陸九淵集·年譜》
主觀意識與客觀世界是同一的。南宋陸九淵的心學命題。
乃援筆書曰‘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又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陸九淵認為人與天地萬物乃存在於“無窮”的空間(宇)和時間(宙)之中,這是對他童年時提出的“天地何所窮際”問題所做的回答。...
《宇宙即吾心》是連載於紅薯網的一部東方玄幻類網路小說,作者是雀尾螳螂蝦。內容簡介 古時期,大師靈亦玄一日忽有所感,望日而嘆曰:“大劫將至,誰能阻之?”隨著盛世一個接著一個輪迴出現,一個又一個天驕登臨帝位,傲世寰宇。
“吾心即宇宙”——大化流行的自我心靈(代序)題記 上 宇宙底心 從馮友蘭“宇宙底心”論“會思想的字宙”一 馮友蘭“宇宙底心”與“宇宙的心”二 “盡性盡命乃盡天”實質與對馮友蘭論“宇宙底心”之反思 三 對王慶節先生“即是...
中國陸九淵心學的“吾心即是宇宙”,英國貝克萊的所謂“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等觀點,即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代表人物 中國 陸九淵(1139—1192)西方 門格爾、帕累托、希克斯 門格爾認為不同的商品...
朱熹把“萬物皆備於我”理解為“天地萬物本吾一體”,陸九淵便解釋為“宇宙內事乃已分內事,已分內事宇宙內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與天地萬物是相通的,所以二程說:“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天地的大宇宙與人...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守仁認為,“人者,天地萬物之心也;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 。心即是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心之本體無所不賅”,“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
心外無物,是出自宋代哲學家陸九淵的“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基礎上提出的,即“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王守仁和陸九淵是“心學”的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屬儒學範疇。簡介 王陽明於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
”二者都是以心為天地萬物本原。宋儒陸九淵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陸九淵集》卷二十二《雜著·雜說》)明儒王守仁主張心即理,以心為宇宙本體。他說:“是故君子之學惟求得其心,雖至於位天地育萬物,未有出於...
陸九淵開創心學,提出了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體系。朱熹的理學和陸九淵的心學雖然在學術上進行過激烈的爭論,但他們的儒學理論在目的和歸宿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同植綱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而且其學術...
他進一步推論說:宇宙只是一理,而此理即在吾心之中,所以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還認為,仁義禮智之心即是本心,主張“發明本心”。以其主觀唯心主義與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相抗衡。明代王守仁繼承陸氏學說,更強調“心...
中國宋明時期的陸王學派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英國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等觀點,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唯心主義觀點。代表人物 英國:貝克萊(1684年—1753年...
朱熹進一步指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就是理與氣的關係,又指出心之體是性,心之用是情,心中有性,理具於心。心學代表陸九淵 提出心即是性,性即是理,“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王守仁,即王陽明強調“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心是也。心為人之主宰,亦為宇宙六開萬物之主宰。故象山與陽明繼程、朱兩子倡“性急寬”島帽前,力倡“ 心急寬”。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門“六開萬物人我一體”,與明講“戎н渾然與物同體”之講,較之佛家...
中國宋明時期的陸王學派所謂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英國貝克萊的所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等觀點,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唯我論觀點。客觀唯心主義 客觀...
(三)“太虛即氣”的不同詮釋 十五、“天人本只一理”(一)對朱子的評價 (二)“理”是實在亦是境界 (三)“心統性情”(四)“為仁由己”(五)“天即人,人即天”十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一)“...
王陽明,明朝大儒,風格與朱熹迥異,服膺陸九淵象山先生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理論,與晚年的"四句教" ,同為發揚儒家思想當中簡易直捷的思想力量、以及活潑生動的實踐方法論。對於儒家...
他主張“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說。斷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來今,概莫能外。企圖由此證明所謂“天理”即封建等級秩序、封建道德教條,都是人心所固有,是恆久不變的。他認為治學...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雜談》,其與朱熹所說的“理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於宇宙而存在”明顯不同。結果,朱熹主張由道問學,強調格物致知,即窮物理,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以為人的...
人心悟道,心極必反,心能守恆,心即宇宙,吾心即佛;物理證道,物極必反,質能守恆,宇即吾心,佛即吾心。是以古今,聖察天理,廣為布道,一即是萬,萬即是一,誠善教化,護心運念,大正圓滿,開天闢地,成就星體,正果宇宙,...
心(拼音:xīn)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心”古字形像人或鳥獸的心臟,本義即心髒。古人認為心是思維的器官,因此把思想、感情都說做“心”。又由思維器官引申為心思、思想、意念、感情、性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