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經墓出土提梁壺

據考證,唐代以前,尚未出現專門的茶具;唐代“茶聖”陸羽創導的品飲法,帶來一整套龐雜的茶具體系;宋代則基本沿襲了唐朝的體系,但較之唐代茶具的古樸風格,更顯富麗堂皇,流行使用金銀等金屬製作;到了明、清,則呈現一種返樸歸真的趨向,宋代盛行的“鬥茶”已不時尚,加之明代制茶方法的改革,陶質的紫砂茶具在正德年間開始廣泛流傳於民間。

基本介紹,發展歷程,市場價值,

基本介紹

名稱: 吳經墓出土提梁壺
吳經墓出土提梁壺
製造年代:
材料:紫砂
規格: 高17.7厘米
收藏地:南京市博物館

發展歷程

明代和清代,是紫砂史上百品競新的鼎盛時期,大致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自16世紀至17世紀初,明朝正德年間興起至明中期盛行。此時的紫砂壺造型上明顯受銅錫器皿外形的影響,明式家具簡潔凝重的風格亦隨處可見,較多地出現了筋紋器造型。這一時期的紫砂壺造型渾厚,比例協調,泥質顆粒較粗。鐫刻楷書籤名款於壺底部,是早期落款的形式。中期,自17世紀初至18世紀中期,即明朝末年至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是紫砂陶的全盛時期,制壺名手輩出,茗壺品種繁多,這個時期的紫砂塑器由於一代名工陳鳴遠的天才而達到了鬼斧神工的水平。中期的紫砂壺的裝飾手法空前多樣,有浮雕、印貼、簇花、鏤空、泥繪、彩釉等,可說是集各代陶瓷裝飾之大成。自清初以來,壺作者的名款常以圖章形式留於壺底及蓋內,也有刻詩詞、蓋作者圖章,並留年款的。晚期,自18世紀末至20世紀初,也就是從清朝中葉到清末,紫砂壺藝由於文人的參與和提倡,在造型與裝飾上發生了新的變化,增添了濃厚的文人趣味。
該提梁壺屬於紫砂史早期的作品。壺體量較大,胎質近似缸胎,而質地較細,壺面粘附著“缸壇釉淚”,色澤呈肝紅,球腹,平底,矮直頸,圓平蓋,葫蘆狀鈕,無子母口,彎流。流與腹間貼塑柿蒂裝飾紋。倭角式高提梁,後部內有一拴繩系蓋的小系。壺蓋背面有簡單的十字形筋,這表明當時燒制紫砂器仍沒有另裝匣缽。
此壺出土於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外馬家山的明代司禮太監吳經墓,根據同時出土的磚刻墓誌紀年推斷,為嘉靖十二年,即1533年。這是我國目前唯一有確切紀年可考的嘉靖早年的紫砂器,對於鑑定供春時代的紫砂器具有借鑑意義。

市場價值

市場估價:人民幣35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