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輝

吳福輝

吳福輝,現任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茅盾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三、四十年代文學、左翼文學與京海派文學、現代諷刺小說等。主要著作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與錢理群、溫儒敏合著)、《沙汀傳》、《帶著枷鎖的笑》、《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福輝
  • 外文名:WuFuHui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9年12月9日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代表作品:《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與錢理群、溫儒敏合著)、《沙汀傳》 等
簡介,工作經歷,主要著作,學術研討會,撰寫,

簡介

,1939年12月9日生於抗戰時期的孤島上海。浙江鎮海人(今寧波鎮海區)。1950年隨父及全家北上,定居遼寧鞍山。1959年畢業於鞍山師範學校,任中學語文教員近20年。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專業讀研究生,師從王瑤先生、嚴家炎先生。1981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
吳福輝吳福輝
現任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茅盾研究會副會長、安陽師範學院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三、四十年代文學、左翼文學與京海派文學、現代諷刺小說等。
吳福輝研究現代文學史的學術小品,顯示出他對研究對象新舊駁雜特質的把握能力與體察同情。其在海派文學研究領域內的沉潛與拓展歷程,展示出一位學人如何“尋找自我”的經歷,吳福輝的個案為深入了解20世紀80年代學者這一特定時代中特定一群的獨特價值提供了一個典型例證。

工作經歷

1959年參加工作,歷任鞍山十中語文教員,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室主任、副館長,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茅盾研究會副會長。1961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作),傳記《沙汀傳》,評論集《帶著枷鎖的笑》、《且換一種眼光》、《深化中的變異》,文學史專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學術散文《京海晚眺》,評論《中國現代諷刺小說的初步成熟》、《鄉村中國的文學形態》等。評論《現代病態知識社會的機智諷刺》獲1982年《十月》文學獎,《大陸文學的京海衝突構造》獲1990年上海文學獎,《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獲2002年全國王瑤學術獎首屆獎。
吳福輝吳福輝

主要著作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與錢理群、溫儒敏合著)、《沙汀傳》、《帶著枷鎖的笑》、《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等。
遊走雙城遊走雙城

學術研討會

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召開,會議以吳福輝的現代文學史研究及著作為切入點,為探討現代文學研究的諸多問題提供了一個充分交流的場域。作為原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吳福輝直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同時,他又是《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三作者之一,參加過其他現代文學史的寫作,經驗豐富,視野寬廣,考察細緻,文筆靈動活潑。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嚴家炎說,這是一部個人化的很有特點的文學史著作,種種條件使吳福輝能獲得較多優勢,“把過去線性的視點轉化為立體的、開放的、網狀的文學圖景”。
選擇上海望平街這條中國最早的報刊街開始現代文學史的敘述,是新的文學史眼光。有專家評價,吳福輝所要繪製的,是多元的、立體的、開放的、網狀的文學史圖景。經過翻譯而與世界文學搭橋,經過電影而與同時期的藝術溝通,現代文學的外延像章魚的一個個觸角伸展出去。“表”與“圖”,以及典型年代文學“大事記”的精心設定,更是該書結構上的亮點。像文學研究會成立時的集體合影,瞿秋白繪製的阿Q漫畫,聞一多在去雲南途中留下的“不到抗戰勝利不剃”的大鬍子照片,都讓讀者耳目一新。

撰寫

復旦大學文學院院長,著名現代文學研究專家陳思和評價說,《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插圖本)》大概是在迄今已經出版的諸多文學史中最有特色的一部。最早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其實都是個人著作,不過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即使是個人撰寫的新文學史,往往也有千篇一律的傾向。吳福輝這部文學史的寫作在多元共生的時代突出了個人化的寫作特徵,作者在吸取了近些年新文學研究、通俗文學研究等成果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理解與判斷,試圖從多維視角立體地描述現代中國文學的發生與發展,顯示了可貴的學術品格與史家眼光,文筆與敘述方式也頗為新穎。“通俗文學怎么進入文學史?”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說,這個問題起碼講了20年,而且也嘗試過,但是都不太成功。這次,吳福輝對通俗文學進入文學史進行了一種嘗試。“他說有4種文學形態:海派、京派、左翼、通俗文學,這種說法是否成立可以討論,但是他做了一個嘗試。這是他的亮點。”溫儒敏說,吳福輝的寫作框架結構也很特別,他從上海望平街寫起,有點像章回小說,試圖營造一種大文學史,不光寫作家作品,也寫文學生態、文學傳播、讀者的反映,以及文學在整個社會所起的功能,他以網狀的結構代替線性結構,用一種野史的寫法,雖不如一般的文學史嚴謹,但恰恰是一種風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楊義說,“我講了半天的中國文學地圖、中國文化地圖,但是對於幫助學生對地圖的理解上,不如《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插圖本)》,地圖的概念就是展開空間,在時間的概念上強化空間維度,在邊緣的地方強化活力,在材料的解讀上強化深度。”楊義認為,吳福輝的作品提供了新的形式。“我在自己園地的一側,開了一塊生田,即寫下一部實驗性的插圖本中國現代文學史。今日終於可以把它呈現在讀者面前了。”吳福輝表示。
關於文學史觀念的變革,去年冬天吳福輝在上海大學講課期間曾經同青年教師們座談過,吳福輝詳述了近年來5種有代表性的文學史新見後說,這些說法並非完全隔絕,實際上倒是可以相互補充、滲透,其中已存有“多元共生”和“大文學史”等各個要點的共識。這是學術界同步達到某個文學史重寫階段的一個集中體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