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成立於1985年,原址在西三環路萬壽寺。新館坐落於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文學館路45號,於2000年5月開放。

中國現代文學館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資料中心,集文學展覽館、文學圖書館、文學檔案館以及文學理論研究、文學交流功能於一身。其主要任務是展示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學流派的文學成就,以助益於民族文化品位的提升;收集、保管、整理、研究中國現當代作家的著作、手稿、譯本、日記、信札、藏書等文學檔案資料和有關的著作評論以及現當代文學書籍、期刊等,以助益於先進文化的薪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現代文學館
  • 外文名稱: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類別:公益一類 中央直屬事業單位
  •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文學館路45號
  • 開館時間: 上午9:00至下午4:30,周一不對外開放
  • 票價:免費
館舍簡介,歷任館長,現任館領導,歷史沿革,展館新館,常設展,館舍九絕,科研情況,館舍地址,茅盾故居紀念館,

館舍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館是國家級重點文化單位,是中國第一座、也是世界最大的文學博物館。這裡主要展示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學流派的文學成就,是現當代文學研究的陣地。
中國現代文學館與巴金先生密不可分。文學泰斗巴金先生是一個純粹的現代作家,他在晚年時意識到自己有將一個時代的印記傳承下去的責任。他希望有一個專門的機構能夠蒐集、收藏、整理、研究、展示現代作家作品。1981年2月14日巴金先生在為香港《文匯報》寫的《創作回憶錄》之十一《 關於“寒夜”》和《創作回憶錄·後記》中最早倡議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這一倡議於1981年3月12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刊載,立即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4月20日,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擴大會議討論通過,決定籌建中國現代文學館,並報中央批准。
文學館現共有藏品60餘萬件,包括書刊、手稿、書信、照片、字畫、實物、音像資料等。對作家整批捐贈的文學資料,建立了以其姓名命名的文庫。已建立的有巴金文庫、冰心文庫、唐弢文庫、張天翼文庫、周揚文庫、俞平伯文庫、丁玲文庫、夏衍文庫、阿英文庫、蕭軍文庫、姚雪垠文庫、蕭乾文庫、張光年文庫、劉白羽文庫和李輝英文庫、林海英文庫、卜少夫文庫、周仲錚文庫等中國大陸、港澳、台及海外華人作家的文庫共百餘座。

歷任館長

楊犁 (第一任館長) 任職時間:1985-1991
劉麟(副館長)任職時間:1985-1991
李凖(第二任館長)任職時間:1991-2000
舒乙(常務副館長)任職時間:1995-2000
周明(副館長)任職時間:1995-1999
吳福輝(副館長)任職時間:1995-1999
劉澤林(副館長)任職時間:1999-2007
舒乙(第三任館長)任職時間:2000-2004
陳建功(第四任館長)任職時間:2004-2013
李榮勝(常務副館長)任職時間:2004-2009
吳義勤(副館長、常務副館長)任職時間:2009-2013
周吉宜(副館長)任職時間:2007-2009
吳義勤(第五任館長)任職時間:2013-2016
梁海春(副館長)任職時間:2012-2018

現任館領導

李敬澤(第六任館長)任職時間:2017——
劉方(常務副館長)任職時間:2018——
梁飛(副館長)任職時間:2018——
李榮飛(副館長)任職時間:2019——

歷史沿革

1981年10月13日,組建建館籌備委員會。孔羅蓀任主任委員,籌委會委員有:巴金冰心胡喬木、周揚、曹禺艾青賀敬之、嚴文井、唐弢、王瑤、馮牧、朱子奇、張僖等,其他成員:李楓、王乃瑾、曹琳、吳福輝。
1982年,在中央和北京市有關部門的協助下,選定北京萬壽寺西院作為文學館臨時館址。同年11月16日“中國現代文學館籌建處”召開成立會,胡喬木等同志參加並為“籌建處”掛牌。財政撥款150萬元作為修繕館舍和購置基本設備的經費,巴金先生捐款15萬元作為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基金。
1984年修繕工作基本完成,館內舉辦“茅盾生平和創作生活展覽”、“老捨生平和創作生活展覽”。
1985年1月5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現代文學館正式宣告成立,楊犁任文學館第一任館長。同年3月26日舉行隆重的開館典禮,巴金先生親自主持,胡喬木、王蒙致辭,來自全國各地的二百多位知名作家出席了開館典禮。
1996年,由於舊館萬壽寺已經承載不下逐年增加的文物、書籍,以及考慮到對書信、手稿的保護程度,希望能夠建成獨立新館。在巴金先生的再次積極爭取下,國家在朝陽區芍藥居地區為文學館開闢新址,新館計畫得以實施。
1997年底動工,1999年9月底完工,於2000年5月23日新館開館。建成之後的文學館新館是一座蘊含濃厚文學氣息的標誌性文化建築。
2008年,文學館在原有A座、B座的基礎上,再次擴建C座新樓,更加擴大展覽和研究的規模。2010年C座建成使用。

展館新館

中國現代文學館隸屬於中國作家協會。巴金、孔羅蓀任名譽館長。冰心、陽翰笙蕭乾為顧問。
該館新館工程由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所設計,l999年10月落成,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小區文學館路45號,是一座蘊含濃厚文學氣息的標誌性文學建築。它是由中國文學泰斗巴金先生、冰心先生等倡建的一組新穎別致的、園林式和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建築群。現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文學博物館和文學資料研究及交流中心。
該館占地面積46畝,總建築面積3萬餘平方米。館的外觀以紅牆藍瓦為主,牆外的百花浮雕,各顯神韻,體現出百花齊放的意境。館內的玻璃壁畫、主廳油畫、園林雕像、石頭館徽等都有別致的安排,整個建築布局構思巧妙;在建築上把傳統的民族風格與現代技術結合起來,顯示了建築美學的新動向。中國現代文學館以其獨特的文化韻味為北京增添了新的風景。
新館在總體布局中,將中國傳統的中軸對稱庭院組合和江南園林建築的造園手法相結合,並融入了一些彩燈、暗流、湧泉和橢圓形社交廣場等西式文化,在綠意繚繞的建築周圍有文學大師們的青銅雕像散落其間,使整個建築組群的平面和空間活潑多變,極富現代感,又有歷史的文學氣息。屋頂的設計上更有獨到之處:傳統的雙坡和四坡攢尖的屋面都不到頂,省去了頂尖部分的無用空間,在頂部開闢了各種形狀的採光天棚,大大豐富了室內空間和光影變幻;從外部看,更形成了雙屋頂脊或三角形屋脊,再結合傳統屋脊鼻子,大大豐富了建築的外部形象。
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現代文學館

常設展

一、中國現當代文學展:主要展出20世紀以來我國現當代文學發展概況及代表作家作品。
二、作家書房展:主要集中展示作家捐贈的文物及藏書,有張天翼書房、葉君健書房、姚雪垠書房、陽翰笙書房等數十位作家的書房,書房展不定期更換。

館舍九絕

巴金題字的巨石影壁巴金題字的巨石影壁
一絕 巨石影壁
在文學館的正前門,矗立著一座長8米、高2.5米、重達50噸的巨石影壁,巨石為采自山東萊州的櫻花石,前後兩面均刻有巴金先生的一段話,精闢闡明了中國新文學的使命。正面:“我們有一個多么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來的傑作,它們支持我們,鼓勵我們,使自己變得更善良,更純潔,對別人更有用。”背面:“我們的新文學是表現我國人民心靈的豐富礦藏,是塑造青年靈魂的工廠,是培養革命戰士的學校。我們的新文學是散播火種的文學,我們從它得到溫暖,也把火種傳給別人。”
二絕 四個館名
文學館曾請三位文學巨匠題名:葉聖陶、冰心、巴金。在新館建設中,江澤民主席又為新館題寫了館名。因此共有四個題名,文字一樣,字型不同。
江主席的題字江主席的題字
江主席的題名安排在兩個主廳的入口上方,呈匾額狀。三位老人的題名分別安排在主體建築的三個牆體上,東、北、西三面,一面一個,直接刻在牆面白大理石上,白底黑字,有署名,有紅印。
三絕 百花齊放浮雕
文學館的外牆做得極講究,用新疆北部開採出來的新疆紅花崗岩石板,拋光後乾掛,整體呈醬紅色。窗框是用白大理石鑲邊的。這一紅一白的色調搭配具有強烈的民族傳統風格,但由於工藝和材料都很現代,一眼看去,和天安門、故宮、太廟的牆面又有很大的區別,顯示了時代進步的軌跡。
文學館建築文學館建築
浮雕塊的石材取自河北曲陽縣,有一種叫“草白玉”的,較之漢白玉更耐酸耐雨。以它為原料,打成80×80公分方料,選郭沫若先生著名詩集《百花齊放》上的插圖木刻圖案為藍本,雕成浮雕。
四絕 巴金手印門把
文學館自己發明了一個門把,獨出心裁。他們將巴金的手形翻一個石膏模,再設計成一個長方形的鑄銅件,正中是巴老的手印,連他手掌上的紋路都清晰可見,旁邊有一個他的印章。這款鑄銅件被裝在每一扇進出文學館的玻璃大門上,成為文學館一景。參觀者推著巴金手印門把進門,在踏進文學館大門的第一時間,就開始了與文學巨匠的接觸。
巴金手印門把巴金手印門把
五絕 彩色玻璃鑲嵌壁畫
文學館A座大堂正門的兩側,各有一幅長14米、高3.6米的彩色玻璃鑲嵌畫,用六組畫的形式藝術地表現了魯迅的《祝福》、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白楊禮讚》、巴金的《家》、老舍的《茶館》和曹禺的《原野》。這六組畫各自有一幅主畫,兩幅副書和六幅背景畫。六組彼此相連,形成兩堵巨大的畫牆,逆光看去,五光十色,十分搶眼。
六絕 作家簽名瓷器
文學館A座大堂中間,豎立著一對巨大的青花瓷瓶,上面有5000餘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的簽名。大瓷瓶有3.5米高,各重1噸多,是在景德鎮燒的,每一爐只燒一枚,在燒制過程中,由於難以控制,燒毀了若干枚。作家名字按漢語拼音的順序排列,觀眾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作家的名字。
七絕 大油畫
文學館A座大堂里側,能看到一個油畫廳。油畫廳的左右兩扇牆面,套用了埃及的彩色浮雕、敦煌的綠黃色基調和現代的疊加技術,再現了中國現代文學名著中的“受難者”和“反抗者”形象。兩幅大型壁畫各長18米、高2.8米,油畫總面積為1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巨型長軸。
八絕 作家雕像
文學館坐落在設計別致的園林中,充滿著濃郁的文學藝術氛圍。在綠樹掩映的園林中,安放著13尊或鑄銅、或鋼鐵、或漢白玉的作家雕像,形態各異而傳神。
三位文學巨匠三位文學巨匠
九絕 奇石“逗號”
奇石來自房山,體積巨大,像一尾展開的孔雀屏,中心有一個溜溜圓的孔,透空,而且連著一個缺角,像極了一個逗號。中國古典文學沒有任何的標點符號。逗號,是現代。逗號,沒有完結,一直延續到當代。這是一個天然的文學館館徽。

科研情況

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由中國現代文學館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合編,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叢刊》創刊於1979年11月,從2005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2011年起改為月刊,並倡導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打通研究,刊發當代文學的研究文章。《叢刊》首任主編由這一學科的奠基人之一王瑤先生擔任,第二任由樊駿先生擔任,第三任由吳福輝、錢理群共同擔任,第四任由吳福輝、溫儒敏共同擔任,第五任由吳義勤、溫儒敏共同擔任,現任主編為李敬澤和丁帆。
二、柏楊研究中心
2007年,柏楊先生將自己數十年珍藏的字畫、手稿、書刊、實物、資料、音像等11745件文物捐獻給中國現代文學館。同年,柏楊研究中心正式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成立,並在館內設立了“柏楊文庫”。
三、中國當代文學年鑑中心
2010年5月13日,“中國當代文學年鑑中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成立。
四、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學專業委員會
2009年12月28日,“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學專業委員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正式成立。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學專業委員會是中國博物館協會下屬的專業委員會之一。

館舍地址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芍藥居文學館路45號郵政編碼:100029
乘車路線:
1.公交出行:“中國現代文學館”站下車即到;或在“對外經貿大學”站下車,往北走到十字路口,再往東走300米即到;或至“育慧里”站下車,往南走300米即到;
2.捷運出行:在“安定門站”下車,從東北口出,再乘125路到“文學館站”下車即到;或在“惠新西街南口站”下車,再乘125路到“文學館站”下車即到;或在“惠新西街北口站”下車,往南走到十字路口,再往東走十分鐘即到;或在“芍藥居站”下車,從西口出,往西走到十字路口,再往北走300米即到。

茅盾故居紀念館

茅盾故居隸屬於中國現代文學館,主要負責保護、管理茅盾先生的遺物和故居建築,故居內的茅盾專題展覽常年向公眾開放。
茅盾故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南後圓恩寺胡同13號,西鄰南鑼鼓巷文化一條街。館內由一個二進四合院組成,庭院內有兩攏花草和一個葡萄架,茅盾半身銅像坐落在庭院正中。三個展廳和會客室組成院落前庭,後庭為起居室兼臥室。茅盾先生就是在這裡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後7年(1974年—1981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