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月夜泛舟記

《君山月夜泛舟記》是清代文學家吳敏樹創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寫的是月夜泛舟繞君山遊覽的情景。用簡潔的筆觸和語言,描寫了月夜洞庭湖的湖光遠景,敘述了有關的神話傳說和奇異現象。“夜來月下,山水寂然,湘靈洞庭君,仿佛如可問者。”景色與神話交織,出色地再現出洞庭湖月夜的幽靜安謐。這篇散文風格清麗,採用了移步換形的結構方式,使畫面豐富多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君山月夜泛舟記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柈湖文集》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吳敏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君山1月夜泛舟記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2,未有若周君山3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為勝期4,嘗以著之詩歌。今丁卯5七月望夜,始得一為之。
初發棹,自龍口6向香爐7。月升樹端,舟入金碧8,偕者二僧一客,及費甥坡孫也。南崖下漁火數十星,相接續而西,次第9過之,小船撈蝦者也。開上人10指危崖一樹曰:“此古樟,無慮11十數圍,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12望山,見樹影獨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視之,殊途不甚高大,余初識之。客黎君曰:“蘇子瞻13赤壁之游14,七月既望15,今差一夕耳。”余顧語坡孫:“汝觀月,不在鬥牛16間乎?”因舉誦蘇賦17十數句。
又西出香爐峽中少北。初發時,風東南來,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見灣碕18,思可小泊,然且行過觀音泉口響山前也。相與論地道通吳中19。或說有神人金堂數百間,當在此下耶?夜來月下,山水寂然。湘靈20洞庭君21,恍惚如可問者。
又北入後湖,旋而東。水面對出燈火光,岳州城也22。雲起船側,水上滃滃然23。平視之,已作橫長狀,稍上,乃不見。坡孫言:“一日晚自沙觜見後湖雲出水,白團團若車輪巨瓮狀者,十餘積,即此處也。”然則此下近山根,當有雲孔穴耶?山後無居人,有棚於坳者數家,洲人避水來者也。數客舟泊之,皆無人聲。轉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則老廟門24矣。志25稱山周七里有奇26,以余舟行緩,似不翅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雞苦瓜拌之。月高中天27,風起浪作,劇飲當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葷戒28,裁少飲,啖29梨數片。復入廟,具茶來。夜分30登岸,別超及黎,餘四人尋山以歸。明日記。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君山:也叫湘山或洞庭山,在今湖南省岳陽市西南洞庭湖中,登上岳陽樓望去,全山歷歷在目。相傳舜的妃子湘君到過這裡,因此叫做君山。
2.游之上者:遊歷中最好的。
3.周君山:圍繞君山。
4.勝期:佳勝的期會。
5.丁卯:清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
6.龍口:水名。
7.香爐:山名。
8.金碧:形容月水相映,金光閃閃的湖面。
9.次第:一個接著一個,表示迅速和眾多。
10.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11.無慮:原意為不用計算,就可估計到,這裡是大概的意思。
12.郡城:即岳陽城,岳陽古為巴陵郡。
13.蘇子瞻:即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
14.赤壁之游:蘇軾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他曾游赤壁,並作有《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
15.七月既望:即陰曆七月十六日。
16.鬥牛:天上的兩個星座,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17.蘇賦:即蘇軾的《前赤壁賦》,賦中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等語。
18.碕(qí):彎曲的岸。
19.論地道通吳中:相傳洞庭湖有地道與太湖相通,故太湖也叫洞庭湖,湖中有兩座山名叫洞庭山。吳中,今江蘇省蘇州地區。
20.湘靈:湘水之神。傳說舜的妃子溺死在湘水,就做了湘水神。
21.洞庭君:唐代李朝威的一篇神話小說《柳毅傳》載:洞庭君是洞庭湖的龍王,柳毅曾游龍宮,並與洞庭君的女兒結婚,後來成了仙。
22.岳州城:即今岳陽市。
23.滃滃(wěng)然:水很盛的樣子。
24.老廟門:湘妃廟的門。君山上古有湘妃廟,又叫做湘靈廟。
25.志:當指岳陽縣誌。
26.有奇:有多。
27.中天:天之中。
28.守葷戒:遵守不吃葷的戒約。
29.啖(dàn):吃。
30.夜分:半夜。

白話譯文

秋天月夜泛舟湖上是最好的遊覽;而在這樣的遊覽中,尤以在洞庭湖中環繞君山泛舟夜遊為最好。不知道古代的人曾經有沒有過這個經歷?我這一生把泛舟洞庭湖環遊君山當作美好的願望,我曾經在詩歌中寫下了這個願望。現在是同治六年(1867年)農曆十五日夜,我才獲得一次這樣的機會環遊君山。
開船啟程,從龍口出發前往香爐峰。月兒從樹頂上升起,船在月水相映的湖面如同金碧山水的圖畫裡行進。同游的人是“開上人”“達上人”兩個僧人和我的客人黎君,以及我的姓費的外甥和我的孫子吳坡。南邊高崖下有十幾處閃爍的漁船燈火向著西方前後相接,一個接一個地從我們身旁經過,仔細地看原來是漁民搖著小船在捕撈蝦子。開上人指著高崖上一棵樹對我們說:“這棵古老的樟樹無疑有十幾個人兩臂合抱那么粗,樹根被一塊大石頭圍住,那石頭一丈多見方。從岳陽城遠遠望著君山見到的一個樹影突現的事物就是這棵樟樹。”但是現在在月光中從船中仰望它,覺得它並不是特別的高大。我是初次知道這個情形。客人黎君說“蘇軾泛舟游赤壁是在七月十六日,與我們今天泛舟游洞庭湖只差一天的時間啊。”我回過頭對子孫吳坡說:“你看這月不也是在斗星和牛星之間嗎?”於是我們一起朗誦了蘇軾《赤壁賦》里的十幾個句子。
後來再從香爐峽中出來,稍微偏北行進。剛開船時,風從東南方向吹來,到這時風從背後斜吹。水面越加平靜不起波浪,看到了水灣堤岸,想到這裡可以暫時停泊。但是,船並未停泊,還是那么航行,經過觀音泉口,來到響山之前一起談起這個地道可以通往吳中的事,有人說:“有神仙居住的黃金殿堂,應當在這個下面啊。”夜色降臨,月光映照,山和水都靜寂無聲,那情形仿佛可以訪問傳說中湘靈和洞庭君。
後來又從北進入後湖,不久又轉向東面行進,水面映照出岸上的岳州城的燈火之光。雲霧從船邊出現、升騰,水上瀰漫著迷濛的雲氣。平視這些雲氣,變成了橫長的形狀,雲氣逐漸上騰,消散不見了。我的孫子吳坡說:“有一天晚上,從沙嘴這個地方可以看見後湖的雲氣從水面升起,白色的霧團有的像車輪,有的像巨大的水瓮,大約有十多塊,就是這個地方。”然而這樣,那么這裡往下接近山中洞穴,不是應當貯雲的山洞嗎?山後沒有人居住,在山間低洼平整的地方搭建的草棚,是島上的人來這裡躲避水患的。有幾隻客船停泊在這裡,沒有喧鬧的人聲。再轉而向南行駛,出了沙嘴,穿過柳樹林,便可看見老廟門。《岳州地方志》記載“君山周長七里有餘”,根據我們乘坐的船緩緩地行進來測度,似乎不止七里長。
船隻停好後,就讓人拿出酒菜,用童子雞攪和著苦瓜,這時候,月兒高掛在空中,風起浪興,對著明月和風浪痛飲,大家喝酒都超過了自己的酒量。超上人遵守不吃葷的戒律,才稍微喝了一點點,吃了幾片梨子,返回到廟裡,拿來了準備的茗茶。半夜時分,離船上岸,辭別了超上人及黎君,我們四人順著上路回家了。第二天記下了月夜遊君山的經歷。

創作背景

這篇散文寫於同治六年(1867年)。是作者與親友數人月夜泛舟,環繞君山遊覽後寫下的遊記。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篇遊記記敘了月夜泛舟環遊君山之所見,行文間與蘇軾的《前赤壁賦》多所照應,且題材也頗為相近,但在風格和章法上都與蘇文不同。蘇文豪健,側重於議論;此文則以清幽為勝,風格清麗,側重於表達一種靜穆幽深的境界與情趣。
文章是以泛舟的線路為順序來進行記敘的,看去似乎是信筆所至,而實際上卻同樣講究剪裁的功夫。文章先總寫,指出秋月泛湖,本是遊覽中最有情趣的,但仍不及夜遊君山那樣教人賞心悅目,自己久蓄其志,終得實現,心境的愉悅溢於言外。接著便依次寫游中所見,先自龍口向香爐,這時“月升樹端,舟入金碧”。作者忙裡偷閒,不費氣力地帶過一筆,順勢交代同游諸人,也為下文寫遊客的活動作一預設。然後縱筆寫湖色夜景:“南崖下漁火數十星,相接續而西,次第過之,小船撈蝦者也。”又寫危崖古樟,寫黎客以之比附蘇軾赤壁之游的談笑,寫自己以蘇軾指教孫兒的歡樂。漁火、樹影、星光、明月,作者淡淡數筆,由湖面而及於高山,再及於蒼茫浩翰的天空,勾勒出一個寥廓空闊。明淨無邊的境界,月下洞庭一片清幽深遠的情趣。這種情趣又感染了每一個人,於是談笑不斷、賦誦連聲,遊覽者之間的友情、親情,和這滿湖溶溶的月色融匯在了一起。
小舟再往前行,西出香爐峽,過響山前而至後湖。文章也移步換形,雖仍寫湖光月色,但景色則與前不同。因為是背風,“水益平不波”,而神奇的傳說卻引起人們更濃的淡興,他們熱烈地談論起關於湖底有地道可通吳中和水下有神人金堂數百間的傳聞。而水波不興的湖面景色又更豐富了這種情趣:“夜來月下,山水寂然,湘靈洞庭君恍惚如可問者”。在這樣一種惝恍迷離的情境中,或許每位遊人心中都在構想著那個金碧輝煌的水府龍宮世界吧!這節文字在結構上正和上一節相對應。如果說,上文是由湖面而及於天宇;此處則由湖面而及於幽遠的水底,表現為一種反方向的延伸,進一步拓展了聯想的空間,而神奇瑰麗的虛幻境界又恰恰與上文寫蒼茫天宇星月朗照的實情實景相映襯,更給人以一種豐富深遠的情趣。
文章第三部分寫後湖景物則一改上兩節或實或虛的單一筆法,虛實相間,相映成趣。其中寫湖面映出的岳陽燈火,寫湖面雲氣勃鬱,寫山間草棚,寫靜夜泊船,都是實景。而中間雜入的關於山根水底是否有雲孔穴供雲氣出入的推測,則又是虛幻的筆墨。兩相交映,君山四周湖面的月夜就更具一種迷離的色彩了。
最後一節寫月下舟中夜飲,這是此次君山月夜泛舟的餘興。“月高中天”,浪大風高,以其游湖的暢快和遊伴間的親切,所以大家都“劇飲當之,各逾本量。”至夜分登岸,才別僧別友,循山而歸。這情景頗類似蘇軾赤壁之游,雖不是“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的浪漫,但那種暢懷的情致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統觀全篇,明顯地可以感覺到,作者的藝術技巧在這種貌似略不經意的筆墨中得到完美自然的體現,較之姚門四大弟子,這種文章的功力也是毫不遜色的。

名家點評

蘭州市作家協會主席範文《千古美文·中華文章三絕·歷代摹景短文新選》:“這是描寫月夜洞庭湖的佳作。文中既有湖光山色,又有神話傳說,最美的還在意境上。論者有說,此篇意境是從蘇軾的《前赤壁賦》套下來的,但是細究起來,蘇文以議論為主,此文以摹寫取勝。”

作者簡介

吳敏樹 (1805—1873),清代散文家。字本深,號南屏,巴陵(今湖南省岳陽市)人。清宣宗道光時中舉。官瀏陽縣訓導(府州縣學校中地位略次於教諭的官)。他的文章接近桐城派,但不以桐城相標榜。政論文雖對時事表示憂慮,但見解大都陳腐。文筆則頗洗鍊。著有《柈湖文集》、《柈湖詩錄》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