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後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將歸於臨皋2。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葉盡脫4。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5。已而嘆曰6:“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9。顧安所得酒乎10?”歸而謀諸婦11。婦曰:“我有斗酒12,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13。”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1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15!
予乃攝衣16而上,履巉岩17,披蒙茸18,踞虎豹19,登虬龍20,攀棲鶻之危巢21,俯馮夷之幽宮22。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23,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24,肅然而恐25,凜乎其不可留也26。反而登舟27,放乎中流28,聽其所止而休焉29。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30。適有孤鶴,橫江東來31。翅如車輪,玄裳縞衣32,戛然長鳴33,掠予舟而西也34。須臾客去,予亦就睡35。夢一道士,羽衣蹁躚36,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37:“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38。“嗚呼!噫嘻39!我知之矣。疇昔之夜40,飛鳴而過我者41,非子也耶42?”道士顧笑43,予亦驚寤44。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步自雪堂:從雪堂步行出發。雪堂,蘇軾在黃州所建的新居,離他在臨皋的住處不遠,在黃岡東面。堂在大雪時建成,畫雪景於四壁,故名“雪堂”。
臨皋(gāo):亭名,在黃岡南長江邊上。蘇軾初到黃州時住在定惠院,不久就遷至臨皋亭。
黃泥之坂(bǎn):黃岡東面東坡附近的山坡叫“
黃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為調整音節,有時在一個名詞中增“之”字,如
歐陽修《
晝錦堂記》:“乃作晝錦之堂於後圃。”
木葉:樹葉。
行歌相答:邊行邊吟詩,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已而:過了一會兒。
如此良夜何:怎樣度過這個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樣對待…… “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對待”“對付”的意思。
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時候。薄暮,太陽將落天快黑的時候。薄,迫,逼近。
淞江之鱸(lú):鱸魚是松江(現屬上海)的名產,體扁,嘴大,鱗細,味鮮美。
顧安所得酒乎:但是從哪兒能弄到酒呢?顧,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裡。
謀諸婦:謀之於妻,找妻子想辦法。諸,相當於“之於”。
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不時之須:隨時的需要。須,通“需”。
斷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達千尺。斷,阻斷,有“齊”的意思,這裡形容山壁峭立的樣子。
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才過了幾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認了。這話是聯繫前次赤壁之遊說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離這次僅僅三個月,時間很短,所以說“曾日月之幾何”。前次所見的是“水光接天”,“萬頃茫然”,這次所見的是“斷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說“江山不可復識”。曾日月之幾何,也就是“曾幾何時”。曾,才,剛剛。這樣用的“曾”常放在疑問句的句首。
攝衣:提起衣襟.攝,牽曳。
履巉(chán)岩:登上險峻的山崖。履,踐,踏。巉岩,險峻的山石。
披蒙茸:分開亂草。蒙茸,雜亂的叢草。
踞(jù):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虬龍:指枝柯彎曲形似虬龍的樹木。虬,龍的一種。
棲鶻(hú):睡在樹上的鶻。棲,鳥宿。鶻,意為隼,鷹的一種。
俯馮(féng)夷之幽宮:低頭看水神馮夷的深宮。馮夷,水神。幽,深。這兩句是說,上登山的極高處,下臨江的極深處。
劃然長嘯:高聲長嘯。劃,有“裂”的意思,這裡形容長嘯的聲音。嘯,蹙口作聲。
亦:這個“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從”說的。上文說,游到奇險處二客不能從;這裡說,及至自己發聲長嘯,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悄然:靜默的樣子。
肅然:因恐懼而收斂的樣子。
留:停留。
反:同“返”。返回。
放:縱,遣。這裡有任船飄蕩的意思。
聽其所止而休焉:任憑那船停止在什麼地方就在什麼地方休息。
四顧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虛。
橫江東來:橫穿大江上空從東飛來。
玄裳縞(gǎo)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縞,白。衣,上衣。仙鶴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這樣說。
戛然:形容鶴雕一類的鳥高聲叫喚的聲音。如
白居易《畫雕贊》“軒然將飛,戛然欲鳴。”
掠:擦過。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這時的作者與客已經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寢於室內,看下文的“開戶”便明。
羽衣翩仙:穿著羽衣(道士穿的用鳥羽製成的衣服),輕快地走著。翩仙,一作“蹁躚”。
揖(yī)予:向我拱手施禮。
俛(fǔ):同“俯”,低頭。
嗚呼噫嘻:這四個字都是嘆詞,也可以嗚呼,噫,嘻分開用,或者嗚呼,噫嘻分開用。
疇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語出於《
禮記·檀弓》上篇“予疇昔之夜”。疇,語首助詞,沒有實在的意思。昔,昨。
過我:從我這裡經過。
非子也耶:不是你嗎?“也”在這裡不表示意義,只起輔助語氣的作用。
顧:回頭看。
寤(wù):覺,醒。
白話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裡十分快樂;於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像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裡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遊覽。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遊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岩,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大聲地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颳起,波浪洶湧。我也覺得憂愁悲哀,感到恐懼而靜默屏息,覺得這裡令人畏懼,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劃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裡就在那裡停泊。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隻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像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
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的遊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著從我這裡經過的人,不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麼地方。
創作背景
《後赤壁賦》寫於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被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二年(1079),因被誣作詩“謗訕朝廷”,蘇軾因寫下《
湖州謝上表》,遭御史彈劾並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史稱“
烏台詩案”。“幾經重辟”,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一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豐五年,蘇軾於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兩次泛遊赤壁,寫下了兩篇以赤壁為題的賦,後人因稱第一篇為《
赤壁賦》,第二篇為《後赤壁賦》。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前後《赤壁賦》雖都以秋江夜月為景,以客為陪襯,但《後赤壁賦》重在游、狀景,而《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哲理。此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風清之夜,與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無酒”、“有酒無餚”之憾,後有“攜酒與魚”而游之樂。行文在平緩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從“江流有聲,斷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寫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險情;從“曾日月之幾何而江水不可復識”的感嘆,到“悄然而悲,肅然而恐”的心情變化,極騰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鶴道士的夢幻之境,表現曠然豁達的胸懷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第一段寫泛遊之前的活動,包括交待泛遊時間、行程、同行者以及為泛遊所作的準備。寫初冬月夜之景與踏月之樂,既隱伏著遊興,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對話。面對著“月白風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與美酒,再游赤壁已勢在必行,不多的幾行文字,又寫了景,又敘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為一體,至此已可轉入正文,可東坡卻又插進“歸而謀諸婦”幾句,不僅給文章增添生活氣息,而且使整段“鋪墊”文字更呈異采。
第二段乃是全文重心,純粹寫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聲”四句,卻寫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濺流緩而石出有聲的初冬獨特夜景,從而誘發了主客棄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興,這裡,作者不吝筆墨地寫出了赤壁夜遊的意境,安謐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西鵲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奇異驚險的景物更令人心胸開闊、境界高遠。可是,當蘇軾獨自一人臨絕頂時,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的場景又不能不使他產生淒清之情、憂懼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寫到這裡,又突起神來之筆,寫了一隻孤鶴的“橫江東來”、“戛然長鳴”後擦舟西去,於是,已經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憫,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瀾,還為下文寫夢埋下了伏筆。
最後,在結束全文的第三段,寫了游後入睡的蘇子在夢鄉中見到了曾經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帶來的內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果非但無濟於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後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實。蘇軾以“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的覺悟,聯想前來入夢的道士,表明作者在這隻孤鶴身上寄予了自己懷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蘇子思想中的一個側面,蘇子—孤鶴—道士的聯結,暗示著蘇軾在精神上已歸向高蹈於世外的隱逸者。結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裡呢”。
《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珠聯璧合,渾然一體。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後賦卻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後賦則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也移至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文體寫記游散文,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意。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後賦則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節的山水特徵,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呈現出壯闊而自然的美。兩賦字字如畫,句句似詩,詩畫合一,情景交融,同工異曲,各有千秋。《後赤壁賦》沿用了賦體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傳統格局,抒發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同時也描寫了長江月夜的優美景色。
名家點評
元代虞集《道園學古錄》:“坡公《前赤壁賦》已曲盡其妙,後賦尤精。於體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有道上化鶴之事,尤出人意表。”
明代楊慎《三蘇文范》:“此賦結處,用韓文公《石鼎》處彌明。意指鶴至戶為道士,亦暗使高道傳青城山,徐左卿化鶴以此也。”
明代鄭之惠《蘇長公合作》引袁宏道:“《前赤壁賦》為禪法道理所障,如老學究著深衣,遍體是板;後賦平敘中有無限光景,至末一段,即子瞻亦不知其所以妙。”引李贄:“前賦說道理,時有頭巾氣。此則空靈奇幻,筆筆欲仙。”引華淑:“《赤壁》後賦,直平敘去,有無限光景。”
清代李扶九《古文筆法百篇》:“閒閒敘起,不必定游赤壁,不必定約某客。‘樂’字伏後。仍用‘風’‘月’二字,乃長公一生襟期,已引起游意。”“後篇亦寫客、寫歌、寫風、寫月、寫樂、寫酒、寫餚,一一與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還在;此篇有登岸一舉,夜即歸,則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實情;此篇忽鶴忽道士,幻極矣,乃神似《南華》,非襲其貌也。至前篇說悲處,在客口中;此篇悲則公自言矣。”引林西仲:“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缺一不可。”
清代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豈惟無鶴無道士,並無魚,並無酒,並無客,並無類壁,只有一片光明空闊。”“前篇寫實情實景,從‘樂’字領出歌來;此篇作幻境幻想,從‘樂’字領出嘆來。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與前賦同一機軸,而無一筆相似。”
清代儲欣《唐宋八大家類選》:“前賦設為問答,‘此賦不過寫景敘事。而寄託之意,悠然言外者,與前賦初不殊也。”
近代沈石民《三蘇文評註讀本》:“飄脫之至。前賦所謂馮虛御風,羽化登仙者,此文似之。”
近代林紓《古文辭類纂·集評》引王文濡:“前篇是實,後篇是虛。虛以實,至後幅始點醒。奇妙無以復加,易時不能再作。”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
黃庭堅並稱“
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
辛棄疾並稱“
蘇辛”。 又工書畫。有《
東坡七集》《
東坡易傳》《
東坡書傳》《
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