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髮座流星雨

后髮座流星雨

后髮座流星雨的持續時間是從12月12日到1月23日。在通常只觀測雙子座和象限儀流星雨的時期中,一個弱小的流星雨,但是還需要更多在其它時間的觀測,尤其對於確定它的極大有好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后髮座流星雨
  • 外文名:Comae Berenicids Meteor shower
  • 活動時間:12月12日到1月23日
  • 極大時間:12月19日
  • 極大流量:5 ZHR
  • 學科:天文學
基本信息,觀測綜述,軌道,

基本信息

正式名稱后髮座流星雨
活動時間:12月12日-1月23日
極大時間:12月19日
極大流量(ZHR):5
極大中心赤經175度赤緯+25度
望遠鏡視場中心:赤經180°,赤緯+50°赤經165°,赤緯+20°(地方時3點以前),赤經195°,赤緯+10°赤經200°,赤緯+45°(地方時3點以後)(緯度>北緯20°)
后髮座流星雨比其他的流星雨更難於辨認,因為早先的觀測已經證實這個流星雨相當微弱,但卻相當持久,從12月12日開始,可以維持到次年的1月23日,不僅被夾在雙子座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之間,還填補了一月份的象限儀座流星雨之後的一段空白,但極大期還未能確定是12月20日還是29日,因此需要更多的觀測資料。
該小流星雨在南半球機乎不能觀測,而北半球的觀測者則必須在寒冬中觀測,才能對它更為了解。該流星雨的輻射點在子夜之際已經在地平線上適合觀測的高度上,因此只要不受月光影響,觀測的條件都不錯。
對該流星雨輻射點的認定還有一些問題,在仔細審閱了來自單一測站的唯一一份錄影資料之後,只能確定在大約15度的範圍之內漂移,位置可能在后髮座的下方,赤經=175°,赤緯=+25°之處,而早先(20世紀)觀測的輻射點位置是赤經=185°,赤緯=+21°

觀測綜述

后髮座流星雨的發現歸功於1952-1954年進行的哈佛流星計畫。首次提到該流星群存在的,是麥克羅斯基(RichrdE.McCrosky)和坡森(AnnettePosen)。他們在1959年引用了6顆照相流星的數據指出1月13-23日有流星群活動。1973年,庫克(AllanF.Cook)等用7顆照相流星指出12月12-17日,有一個名為小獅座流星雨的新群活動。他們也指出這和1月的后髮座流星雨非常相似。
兩個相似的流星群是需要證實的,不走運的是17-29日恰巧沒有記錄。也就是說,暫時還是無法確定它們就是同一源。後來,克羅(GaryKronk)尋找了歷史資料,發現了一些關於後發-小獅座流星雨的觀測記錄。最早到1878年,英國人的貝克浩斯(T.W.Backhouse)已經觀測到了7顆群內流星
1913年,這個流星群突然知名起來,原來是一個未確認和該流星群關係的彗星發現了。1912年12月30日,澳大利亞的業餘天文學家勞(B.Lowe)在晨曦中追蹤到這顆彗星,命名為1913I。1913年1月底,阿德來德天文台的克羅美林(A.C.D.Crommelin)和維耶夫(M.Viljev)根據發現者的觀測各自獨立計算了軌道,他們的計算結果幾乎一樣,但克羅美林的軌道傾角算錯了。
直到1954年,惠普爾(FredL.Whipple)才指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計算了144顆照相流星的軌道之後,他發現流星群軌道和1913I“很相似”。惠普耳指出“如果未來這個流星雨得到更好的觀測,我們就能發現關於勞彗星軌道得更多信息。”1959年,麥克羅斯基和坡森也提到了它們之間的聯繫。
經過克羅計算,人們發現后髮座流星雨塵埃團的軌道周期平均值為72.4年,但也出現了27.3年和157.1年的極端。這些流星近日點升交點的差異達到了0.1AU和13度。
目視觀測成果有西澳流星組織的結果,但較少的數據使我們很難發現更多的信息。布哈賈(MichaelBuhagiar)進行了11年的觀測並記錄了20974顆流星,他給出了許多南半球流星雨的輻射點。據他的觀測,后髮座流星雨的活動時間是20-23日,21日極大,每小時流量約為2顆。伍德(JeffWood)等西澳流星組織的成員所觀測的另一極大在1月6日,ZHR達6.44+-3.22。

軌道

來自W1954,HS1958,H1959,HS1961,JW1961,MP1961,B1963和BK1967的23顆照相流星計算出如下軌道。
AOPANiqea
264.9
277.8
134.4
0.547
0.969
17.379
同樣也可以算出以下兩組軌道。
AOPANiqea
260.2
279.7
135.4
0.582
0.980
29.115
273.6
274.3
132.5
0.481
0.947
9.075
勞彗星(1913 I)的軌道。
AOPANiqea
1913 I
280.3
304.2
120.5
0.405
1.0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