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后土文化
- 遺產類別:民俗
- 所屬區域:山西運城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編號:Ⅹ-9
- 申報日期:2006年
相關歷史,文化意義,
相關歷史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后土祭祀活動歷史悠久,內涵厚重。據《歷朝立廟致祠實跡》碑記載:“軒轅氏祀地祗掃地為壇於脽上”,后土明代碑記載: “軒轅掃地之處”;都充分說明萬榮縣汾陰脽上的“掃地壇”在歷史上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祭祀場地,中華民族的祭祀活動就從這兒開始。
“掃地壇”位於山西省萬榮縣汾河交匯處的汾陰脽上,由於黃河泛濫,原址已被淹沒。現存后土祠的掃地壇,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移建之物,設在秋風樓下。壇高3.65米,長16.35米,寬17.35米。壇門正面的上方,銹有“掃地壇”磚雕匾額一塊,成為這一重要之文化歷史遺蹟的珍貴證物,身旁的明代碑記:“軒轅掃地之處”更加說明了“掃地壇”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祭祀后土活動的重要意義。
文化意義
祭祀活動源於先民氏族和部落崇拜,對於后土的祭祀,從黃帝將汾陰確定為祭祀后土的場所後,堯舜之際,就有八大官員專管在掃地壇祭祀后土。夏商周帝王每年到掃地壇舉行一次祭祀后土的儀式,從漢武帝劉徹文鼎四年巡幸汾陰,親祭后土,直到明成祖棣永樂十九年在北京建“社稷壇”取代汾陰后土祠和“掃地壇”期間,共有歷朝皇帝二十四次親登掃地壇祭祀后土。在改革開放侯的二00三年,全球華人匯聚萬榮后土祠,登上掃地壇,公祭后土聖母,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華人代表懷著尋根祭祖的心情,與國家、省、市縣有關領導及數萬名民眾參加了隆重的祭祀活動。后土祠的祭祀活動的規模、檔次、祭品、祭禮從古到今都是具有最高檔次的。這種古老的祭祀文化是我們優秀文化的核心,是應該進行發掘、搶救、保護和開發的。
后土祠是中華名族最早的發祥地,開發和保護后土祠掃地壇上的祭祀活動,可以大大增加全世界華人的凝聚力,對於祖國的統一和台灣回歸,都有一定的重要意義。(現台灣地區共有后土母廟300多家)通過祭祀活動,我們要團結全世界華人和炎黃子孫來弘揚中華民族的根族文化和土地文化,促進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和高科技發展,使我國永遠立於世界的先進行列。請各級領導審查研究,批准后土文化(祭祀活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加以搶救和開發。后土文化既是最古老的文化,又是最新生的文化,它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中熠然蒞世,所帶給我們和我們這個民族與這個時代的,必然是一種榮耀和福祉。我們一定要滿懷熱情與責任地對之加以發掘、建構、升華和弘揚,使其豐富的歷史潛質閃射出耀眼的時代光彩。
后土文化在其最初的形成過程中就極具震撼人心的物質性質和經濟行為,從改造和重塑大自然的驚人之舉中,強烈地顯示了一種精神對物質的馭製作用與創造功能。《淮南子·覽冥訓》有云:“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這段話雖然不無神話色彩,但我們仍可以將其看成是對真實狀況的誇張描寫。女媧者,后土也。她剛一蒞世,就以煉五彩石補蒼天的壯舉而深為世人所崇拜和景仰。在女媧的身上,寄託了人們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民以食為天”,是一個至為樸素的真理,“土能生萬物”,又是一個至為樸素的真理。“土”與“食”便由此而形成了因果關係,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黃帝祀后土到歷代帝王祀后土,再到百姓萬民祀后土這種文化演進,並不僅僅是一種為滿足精神和心理冀求的聖舉,而更重要和更實際的還在於它是一種對土地的崇拜和期待,對豐收的企盼與渴望。顯然,這種對后土的祭祀與對神祇的奉祀是大不相同的,主要的不同之點就在於賦予了這種祭祀以鮮明的經濟含義和物質要求。這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馬克思在寫作《資本論》的時候就深刻地研究過這個問題,並充分肯定了土地在發展經濟和提高物質生產率過程中的巨大作用。特別是對勞動價值理論的構建中,在對英國古典經濟學的批判中,他特別引證了威廉·配第的名言:“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可以說,這是一語中的,道破了后土祭祀和后土文化的本意與核心。從女媧補天到娘娘送子,其實質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證明著和強化著“土地是財富之母”這一顛撲不破的永恆真理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后土文化不僅底蘊極其深厚,而且潛質十分豐富;不僅閃耀精神光彩,而且涵負經濟效能;不僅首開根祖之源,而且展布未來之景;不僅擎立華夏之脊,而且鑄寓民族之魂,並必須因此而永葆生機勃勃的活力,永盈瑞氣盎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