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聲》內容簡介:惠特曼是19世紀美國傑出的民主主義詩人,代表詩集《草葉集》,《鼓聲》選自於《草葉集》。《草葉集》(Leaves of Grass)第一版,收詩12首;1960年,《草葉集》第三版“正式出版”,集中有124首新詩;1892年出版的第九版、即所謂“臨終版”,共收詩383首。
基本介紹
- 書名:名著名譯詩叢:鼓聲
- 作者:沃爾特·惠特曼 (Walt Whitman)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 頁數:129頁
- 開本:32
- 品牌:廣東花城出版社
- 外文名:DRUM-TAPS
- 譯者:屠岸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6064706, 7536064705
內容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鼓聲/名著名譯詩叢》編著者惠特曼。
“名著名譯詩叢”是花城出版社2012年推出的“名著名譯系列”,首推6本,詩歌作者是不同國家的6位著名詩人,皆由中國著名詩人、翻譯家翻譯。包括(古羅馬)奧維德的《愛經》(戴望舒譯)、(美國)惠特曼的《鼓聲》(屠岸 譯)、(西班牙)洛爾迦的《洛爾迦的詩歌》(戴望舒 陳實譯)、(比利時)維爾哈倫的《原野與城市》(艾青 燕漢生 譯)、(德國)海涅的《海涅的抒情》(馮至譯)、(俄羅斯)普希金的《我記得那美妙的瞬間》(戈寶權 譯)。其中《鼓聲》、《洛爾迦的詩歌》、《原野與城市》版本獨家擁有。
“名著名譯詩叢”是花城出版社2012年推出的“名著名譯系列”,首推6本,詩歌作者是不同國家的6位著名詩人,皆由中國著名詩人、翻譯家翻譯。包括(古羅馬)奧維德的《愛經》(戴望舒譯)、(美國)惠特曼的《鼓聲》(屠岸 譯)、(西班牙)洛爾迦的《洛爾迦的詩歌》(戴望舒 陳實譯)、(比利時)維爾哈倫的《原野與城市》(艾青 燕漢生 譯)、(德國)海涅的《海涅的抒情》(馮至譯)、(俄羅斯)普希金的《我記得那美妙的瞬間》(戈寶權 譯)。其中《鼓聲》、《洛爾迦的詩歌》、《原野與城市》版本獨家擁有。
序言
出版說明
周良沛
在一個名為“詩人”蓬勃崛起之地,轉眼之間,他們準備為百年之後的讀者所寫的傳世之作,是一本又一本地崛起又崛起之際,相比之下,一生只寫了一本Leaves of Grass《草葉集》的惠特曼(WWhitman,1819—1892 ),似乎無法同日而語。《草葉集》1855年自費初印,只收有12首詩,據《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稱:1856年二版收詩32首;1860年應波士頓的出版家之邀,第三次開印的,收有124首的版本才算正式出版;1867年第四版加了8首“都是並不出色的”短詩;1871年第五版增收了13首新作;1876年為紀念《獨立宣言》百年,則是包括散文的兩卷集;第七版(1881—1882)增加20首新詩,“沒有佳作”,但它經作者最後審定。所以在這之後的詩作被列為《附詩一》(1888—1889)、《附詩二》(1892)直到1892第九次印製的所謂“臨終”版,也包括他的遺詩。以其一生,共留下383首詩。然而,這100多年《草葉集》對世界詩壇的影響是持久的,深遠的,惠特曼詩體的創新,也是革命性的。
前人說他的不朽,不在詩藝,“而是他的思想”。不錯,他自賞的Grass——草、牧草、牧場、草地,正在於它衝出那些囚詩於象牙塔和沙龍的普通人物、平凡之事。是黑奴、木工、船夫、鐵匠、築路者、拉縴者,乃至妓女等各個勞動階層的生活,它為新大陸新一代開拓者之勇敢、堅毅,和道不盡的艱辛所為之的詩,人民也以其為史,存史。
其時,詩人甚至絕對是驚世駭俗地,極其自然地將他們的性生活寫入詩行。愛默森(R.W.Emerson,1803—1882)、朗費羅(H.W.Longfellow,1807—1882)建議刪除,被他拒絕。崇拜自己肉體的赤裸、無罪者,堅信靈與肉的不可分割;這位非基督教徒的泛神論者,又渴望靈魂和上帝結合,以其“自我”、“超靈”地存在,與萬物相通。這樣,他看每一微小的物體都包含一個廣大的世界,都包含一個更高的生命。
南北戰爭期間,他親臨戰場救傷,做護工,是一位堅定的民主戰士。時下,國內有文章,讚賞他戰場救傷的“人道”、“獻身”精神,卻將南北戰爭的“內戰”,視為“親兄弟的互相殘殺”,與這些年對國內幾十年國、共兩黨的“內戰”之說,同出一詞。但是,19世紀中葉,美國南北社會制度的矛盾,集中表現為支持和反對黑奴制度的衝突,其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的民主精神,怎么會是全無是非的“親兄弟的互相殘殺”呢?熱愛和平,是人類美好的感情,但美好的願望並未使這個世界不曾、不再有戰爭,更不可能消除已記入史的戰爭。說他是“堅定的民主戰士”,正是他為反對黑奴制度所親赴戰地的勇敢,同樣也是為抗擊奴役的“人道”。此書之《鼓聲》,正是詩人為解放黑奴之戰的正義性而擊鼓激戰、奏凱的民主精神的人文情懷。不過,他寫到戰地男子之間的同志友好,正如他那一貫“肉體是無罪”的所想。《亞當的子孫》寫男女的情愛,是肉體的,而《蘆笛》則是寫男子之間的同志友好關係,“是精神的,是民主精神的基礎,而且比男女之間的情愛更加熱烈而持久。”這組詩被文學界視為“流露出同性愛的情緒而受到當時文學界的強烈斥責。”然而,南北戰爭之後,社會經濟的產業化,魯迅先生在《〈夏娃日記〉小引》講到“含著哀怨而在嬉笑的”馬克· 吐溫(Mark Twain,1835—1910)時,也說到不是“表里兩樣”的“惠特曼”, 惋惜他“先就唱不出歌來”了。因為,惠特曼此時仍然忠誠的美國社會,“不再能主張”不能契合資本擴張的“自我”了。此時,他與萬物相通“超靈”的“自我”,也確實擺脫不了此時社會同他不能“相通”之悲。
表里一致,自然是為人之好,若無真誠,世上也不可能有詩和詩人。但惠特曼在張揚他的“自我”時,從他的Song of Myself起,就有別於一般詩的個性而有它很強烈的自傳性。一個在新大陸開拓生活的族群,也充分表現於惠特曼詩的開拓。這位土生土長於新大陸的本土人士,沒有傳統的包袱,他的泛神論的世界觀,也難以接受習慣的規律和約束。他的藝術風格和詩體於此,幾乎是一位天生的離經叛道者。此事,含有它一定的規律性。我國古代的宋詞,也是詞人不滿唐代律詩、絕句形式的約束所尋求形式多樣化的成功推進。“五四”新詩的問世,也是如此。只是胡適“詩體解放”的主張,卻在他的示範之中,使詩為其“解放”而丟棄了“詩”之“體”,使之陷入散文化的詩的劣變。惠特曼的詩體之變,雖然也招致過唾罵,但歷史所呈現它的正面影響,既無需為它再說別的,也需要看到它既不同於我國古人詞、曲式的求異,更不像胡適那樣,將詩拖到非詩的絕境之變。
惠特曼寫進詩行的人物和生活,就注定了他必然是以口語為基礎,並無雕鑿地為詩。他不用韻,但有節奏,這位喜歡義大利歌劇和大海的波濤,喜歡遊蕩、冥想和大自然的詩人,也從它們找到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口語的節奏、朗誦的節奏,濤聲的節奏。他那反覆平行的排比之句式的形式和詞語的對稱,及句首不斷用同一個詞語的重複,實際上都有他興趣很高的閱讀荷馬(Homeros)、希臘悲劇、坦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莎士比亞(W.Shakespeare,1564—1616)後,在激動他詩境拓展到更廣博的同時,也潛伏了吸取經典,或民間歌謠的格律因素。
之所以有人稱惠特曼為“美國詩歌之父”,並非在其之前,美國沒有詩歌。美洲新大陸原住民的美洲印第安人(American Indian)的歌謠,以及之前的某些人的詩,也有過它們的存在和影響。然而,詩歌是語言的藝術。美國的用語,是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的英語。當今,英語已是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本來,語言也是文化中的一大因子,但是,它們各自的歷史、地理、民情民俗的迥異,文化自然也各異。文化的殖民,從來是和槍炮的侵入並進的。因此,在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前,那些用英語寫的英國式的詩,終究缺失同文卻不同文化的詩質。然而,正是惠特曼這種以新大陸開拓精神之詩質所滲透於詩,從內容到形式如此的創新,才有與英語同文卻不同文化的詩所呈現於人。
這位詩人的作品,它與“五四” 時期的青年之精神合拍,自然被廣泛地翻譯介紹,並大受歡迎。今日,在加深與域外的溝通、交流中,對美國的了解,同樣無法排開對惠特曼的閱讀。然而,不同的譯家,不同的譯本,對於介紹惠特曼,都有過歷史性的貢獻。但,他的自由體和口語化的分行抒寫,可以很便當地用水詞翻譯過來,但是,要將它的口語和自由體復原為惠特曼式的詩化,卻是很艱難的。前者,沒有看到它自由中有規範,規範中又充分揮灑它的自由,若是由此譯出的所謂“自由體詩”,導致對惠特曼的誤讀,無非重蹈胡適式的“詩體解放”之舊轍。如他的名篇Song of the Open Road,現在都是沿襲舊譯,一概名為《大路之歌》。其實,Open並不是大小的大,是公開、展開、開闊、廣漠、可以自由出入等多重含義,作為詩題,Open應該是個有動感的意象,視其為道“路” 大、小之“大”,值得商榷。
這裡從《草葉集》中選譯的《鼓聲》,是詩人屠岸少時,二十四五歲時的譯作。這時,他風華正茂,更貼近惠特曼式的正義、道德的勇氣和熱情。此時,他對當時《草葉集》流行最為廣泛的高寒(1899—1994)之譯本,批評得很尖銳。他對郭沫若(1891—1962)有些詩的錯譯,也有初生牛犢之勇。郭沫若後來寫道:“我承認屠岸同志的英文程度比我高”。由此,我們看到的,倒不是誰的高低,而是他對此事的認真,是他的認真、求真,才有譯文的樸素和確切。此次的新版,譯家對譯詩的某些修訂,我們讀到的,仍是他的認真。看此書很能體現惠特曼詩質的書名:《鼓聲》,它所源自的《敲啊!敲啊!鼙鼓!》:
Beat!Beat!drums!——blow!bugles!blow!
Through the windows——through doors——burst like a ruthless force,
敲啊!敲啊!鼙鼓!——吹啊!喇叭!吹啊!
你們該穿過窗——穿過門——要像無情的力量般爆發開來,
這裡,我們聽到惠特曼式的口語的節奏,朗誦的節奏,濤聲的節奏。再如Tears(眼淚):
Tears!tears!tears!
In the night,in solitude,tears,
On the white shore dripping,dripping,suckd in by the sand,Tears!not a star shining,all dark and desolate,
眼淚!眼淚!眼淚!
在夜裡,在孤獨中,眼淚;
在白色的岸邊滴下,滴下,吸入了沙土;
眼淚——沒有一顆星在發光——全是黑暗又荒涼;
如果沒有別的譯文可以對照,並不能感到此譯文之長,它的譯筆,確實再老實不過,幾乎是與原文每個單字的對換。如果看了別的譯本之後,一句“這滴滴眼淚,不是閃光的星,它們陰暗,孤獨”,就感到前者更具有原文的語感,為讀者從文本多提供了一份認識惠特曼的真實。當然,它也不可能是此詩譯文的最終範本。世上本無十全十美之事,只能在相互比較之中做出選擇。一切的一切,都在時空中進化。
中國的新詩運動,一開始就與惠特曼結了緣,新詩最早的代表人物郭沫若,他是早就選譯過《草葉集》中的詩,《女神》中1919年寫的《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也可以看到兩位泛神論者某種精神的契合,還無法否認它也深有惠特曼的藝術烙印。自此之後,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從《草葉集》選譯過其中的詩?無法統計,但對讀者留有印象的,屈指可數。由此,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好、更完整的譯本。但從《草葉集》與新詩90多年結伴而行的歷程看,此事還無法求急,不是短時期內可遂之願。
這裡的這本《鼓聲》,既有我們對它的選擇,也有譯者對詩的選擇。它選的,基本上是短詩。也像所有的人,包括大師級的詩人,都會有敗筆,《草葉集》中也不乏平庸之作,這並不與詩史奉它為之經典的地位相悖。但其中某些敗筆所留下的空間,也為從中再選留有餘地,“選”少了,卻精了,假若不是從專業研究的角度只求其全者外,它對我們認識惠特曼所提供的一切,還是很豐富的。
2011年12月
周良沛
在一個名為“詩人”蓬勃崛起之地,轉眼之間,他們準備為百年之後的讀者所寫的傳世之作,是一本又一本地崛起又崛起之際,相比之下,一生只寫了一本Leaves of Grass《草葉集》的惠特曼(WWhitman,1819—1892 ),似乎無法同日而語。《草葉集》1855年自費初印,只收有12首詩,據《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稱:1856年二版收詩32首;1860年應波士頓的出版家之邀,第三次開印的,收有124首的版本才算正式出版;1867年第四版加了8首“都是並不出色的”短詩;1871年第五版增收了13首新作;1876年為紀念《獨立宣言》百年,則是包括散文的兩卷集;第七版(1881—1882)增加20首新詩,“沒有佳作”,但它經作者最後審定。所以在這之後的詩作被列為《附詩一》(1888—1889)、《附詩二》(1892)直到1892第九次印製的所謂“臨終”版,也包括他的遺詩。以其一生,共留下383首詩。然而,這100多年《草葉集》對世界詩壇的影響是持久的,深遠的,惠特曼詩體的創新,也是革命性的。
前人說他的不朽,不在詩藝,“而是他的思想”。不錯,他自賞的Grass——草、牧草、牧場、草地,正在於它衝出那些囚詩於象牙塔和沙龍的普通人物、平凡之事。是黑奴、木工、船夫、鐵匠、築路者、拉縴者,乃至妓女等各個勞動階層的生活,它為新大陸新一代開拓者之勇敢、堅毅,和道不盡的艱辛所為之的詩,人民也以其為史,存史。
其時,詩人甚至絕對是驚世駭俗地,極其自然地將他們的性生活寫入詩行。愛默森(R.W.Emerson,1803—1882)、朗費羅(H.W.Longfellow,1807—1882)建議刪除,被他拒絕。崇拜自己肉體的赤裸、無罪者,堅信靈與肉的不可分割;這位非基督教徒的泛神論者,又渴望靈魂和上帝結合,以其“自我”、“超靈”地存在,與萬物相通。這樣,他看每一微小的物體都包含一個廣大的世界,都包含一個更高的生命。
南北戰爭期間,他親臨戰場救傷,做護工,是一位堅定的民主戰士。時下,國內有文章,讚賞他戰場救傷的“人道”、“獻身”精神,卻將南北戰爭的“內戰”,視為“親兄弟的互相殘殺”,與這些年對國內幾十年國、共兩黨的“內戰”之說,同出一詞。但是,19世紀中葉,美國南北社會制度的矛盾,集中表現為支持和反對黑奴制度的衝突,其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的民主精神,怎么會是全無是非的“親兄弟的互相殘殺”呢?熱愛和平,是人類美好的感情,但美好的願望並未使這個世界不曾、不再有戰爭,更不可能消除已記入史的戰爭。說他是“堅定的民主戰士”,正是他為反對黑奴制度所親赴戰地的勇敢,同樣也是為抗擊奴役的“人道”。此書之《鼓聲》,正是詩人為解放黑奴之戰的正義性而擊鼓激戰、奏凱的民主精神的人文情懷。不過,他寫到戰地男子之間的同志友好,正如他那一貫“肉體是無罪”的所想。《亞當的子孫》寫男女的情愛,是肉體的,而《蘆笛》則是寫男子之間的同志友好關係,“是精神的,是民主精神的基礎,而且比男女之間的情愛更加熱烈而持久。”這組詩被文學界視為“流露出同性愛的情緒而受到當時文學界的強烈斥責。”然而,南北戰爭之後,社會經濟的產業化,魯迅先生在《〈夏娃日記〉小引》講到“含著哀怨而在嬉笑的”馬克· 吐溫(Mark Twain,1835—1910)時,也說到不是“表里兩樣”的“惠特曼”, 惋惜他“先就唱不出歌來”了。因為,惠特曼此時仍然忠誠的美國社會,“不再能主張”不能契合資本擴張的“自我”了。此時,他與萬物相通“超靈”的“自我”,也確實擺脫不了此時社會同他不能“相通”之悲。
表里一致,自然是為人之好,若無真誠,世上也不可能有詩和詩人。但惠特曼在張揚他的“自我”時,從他的Song of Myself起,就有別於一般詩的個性而有它很強烈的自傳性。一個在新大陸開拓生活的族群,也充分表現於惠特曼詩的開拓。這位土生土長於新大陸的本土人士,沒有傳統的包袱,他的泛神論的世界觀,也難以接受習慣的規律和約束。他的藝術風格和詩體於此,幾乎是一位天生的離經叛道者。此事,含有它一定的規律性。我國古代的宋詞,也是詞人不滿唐代律詩、絕句形式的約束所尋求形式多樣化的成功推進。“五四”新詩的問世,也是如此。只是胡適“詩體解放”的主張,卻在他的示範之中,使詩為其“解放”而丟棄了“詩”之“體”,使之陷入散文化的詩的劣變。惠特曼的詩體之變,雖然也招致過唾罵,但歷史所呈現它的正面影響,既無需為它再說別的,也需要看到它既不同於我國古人詞、曲式的求異,更不像胡適那樣,將詩拖到非詩的絕境之變。
惠特曼寫進詩行的人物和生活,就注定了他必然是以口語為基礎,並無雕鑿地為詩。他不用韻,但有節奏,這位喜歡義大利歌劇和大海的波濤,喜歡遊蕩、冥想和大自然的詩人,也從它們找到自己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口語的節奏、朗誦的節奏,濤聲的節奏。他那反覆平行的排比之句式的形式和詞語的對稱,及句首不斷用同一個詞語的重複,實際上都有他興趣很高的閱讀荷馬(Homeros)、希臘悲劇、坦丁(Dante Alighieri,1265—1321)、莎士比亞(W.Shakespeare,1564—1616)後,在激動他詩境拓展到更廣博的同時,也潛伏了吸取經典,或民間歌謠的格律因素。
之所以有人稱惠特曼為“美國詩歌之父”,並非在其之前,美國沒有詩歌。美洲新大陸原住民的美洲印第安人(American Indian)的歌謠,以及之前的某些人的詩,也有過它們的存在和影響。然而,詩歌是語言的藝術。美國的用語,是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日耳曼語支的英語。當今,英語已是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本來,語言也是文化中的一大因子,但是,它們各自的歷史、地理、民情民俗的迥異,文化自然也各異。文化的殖民,從來是和槍炮的侵入並進的。因此,在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前,那些用英語寫的英國式的詩,終究缺失同文卻不同文化的詩質。然而,正是惠特曼這種以新大陸開拓精神之詩質所滲透於詩,從內容到形式如此的創新,才有與英語同文卻不同文化的詩所呈現於人。
這位詩人的作品,它與“五四” 時期的青年之精神合拍,自然被廣泛地翻譯介紹,並大受歡迎。今日,在加深與域外的溝通、交流中,對美國的了解,同樣無法排開對惠特曼的閱讀。然而,不同的譯家,不同的譯本,對於介紹惠特曼,都有過歷史性的貢獻。但,他的自由體和口語化的分行抒寫,可以很便當地用水詞翻譯過來,但是,要將它的口語和自由體復原為惠特曼式的詩化,卻是很艱難的。前者,沒有看到它自由中有規範,規範中又充分揮灑它的自由,若是由此譯出的所謂“自由體詩”,導致對惠特曼的誤讀,無非重蹈胡適式的“詩體解放”之舊轍。如他的名篇Song of the Open Road,現在都是沿襲舊譯,一概名為《大路之歌》。其實,Open並不是大小的大,是公開、展開、開闊、廣漠、可以自由出入等多重含義,作為詩題,Open應該是個有動感的意象,視其為道“路” 大、小之“大”,值得商榷。
這裡從《草葉集》中選譯的《鼓聲》,是詩人屠岸少時,二十四五歲時的譯作。這時,他風華正茂,更貼近惠特曼式的正義、道德的勇氣和熱情。此時,他對當時《草葉集》流行最為廣泛的高寒(1899—1994)之譯本,批評得很尖銳。他對郭沫若(1891—1962)有些詩的錯譯,也有初生牛犢之勇。郭沫若後來寫道:“我承認屠岸同志的英文程度比我高”。由此,我們看到的,倒不是誰的高低,而是他對此事的認真,是他的認真、求真,才有譯文的樸素和確切。此次的新版,譯家對譯詩的某些修訂,我們讀到的,仍是他的認真。看此書很能體現惠特曼詩質的書名:《鼓聲》,它所源自的《敲啊!敲啊!鼙鼓!》:
Beat!Beat!drums!——blow!bugles!blow!
Through the windows——through doors——burst like a ruthless force,
敲啊!敲啊!鼙鼓!——吹啊!喇叭!吹啊!
你們該穿過窗——穿過門——要像無情的力量般爆發開來,
這裡,我們聽到惠特曼式的口語的節奏,朗誦的節奏,濤聲的節奏。再如Tears(眼淚):
Tears!tears!tears!
In the night,in solitude,tears,
On the white shore dripping,dripping,suckd in by the sand,Tears!not a star shining,all dark and desolate,
眼淚!眼淚!眼淚!
在夜裡,在孤獨中,眼淚;
在白色的岸邊滴下,滴下,吸入了沙土;
眼淚——沒有一顆星在發光——全是黑暗又荒涼;
如果沒有別的譯文可以對照,並不能感到此譯文之長,它的譯筆,確實再老實不過,幾乎是與原文每個單字的對換。如果看了別的譯本之後,一句“這滴滴眼淚,不是閃光的星,它們陰暗,孤獨”,就感到前者更具有原文的語感,為讀者從文本多提供了一份認識惠特曼的真實。當然,它也不可能是此詩譯文的最終範本。世上本無十全十美之事,只能在相互比較之中做出選擇。一切的一切,都在時空中進化。
中國的新詩運動,一開始就與惠特曼結了緣,新詩最早的代表人物郭沫若,他是早就選譯過《草葉集》中的詩,《女神》中1919年寫的《立在地球邊上放號》,也可以看到兩位泛神論者某種精神的契合,還無法否認它也深有惠特曼的藝術烙印。自此之後,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從《草葉集》選譯過其中的詩?無法統計,但對讀者留有印象的,屈指可數。由此,完全有理由期待更好、更完整的譯本。但從《草葉集》與新詩90多年結伴而行的歷程看,此事還無法求急,不是短時期內可遂之願。
這裡的這本《鼓聲》,既有我們對它的選擇,也有譯者對詩的選擇。它選的,基本上是短詩。也像所有的人,包括大師級的詩人,都會有敗筆,《草葉集》中也不乏平庸之作,這並不與詩史奉它為之經典的地位相悖。但其中某些敗筆所留下的空間,也為從中再選留有餘地,“選”少了,卻精了,假若不是從專業研究的角度只求其全者外,它對我們認識惠特曼所提供的一切,還是很豐富的。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