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與城市》內容簡介:比利時詩人維爾哈倫詩集。主要選取維爾哈倫描寫“原野”、“城市”這一主題的詩篇,包括《原野》、《城市》、《風》、《窮人們》、《寒冷》、《來客》、《小處女》、《驚醒的時間》、《民眾》及《老橡樹》、《乞丐》、《樹》、《征服》,《可憐的老城》、《米開朗基羅》等名篇。
基本介紹
- 書名:名著名譯詩叢:原野與城市
- 作者:維爾哈倫 (Emile Verhaeren)
- 類型:文學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6064721, 9787536064720
- 外文名:Les Plaines Et Les Villes
- 譯者:艾青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 頁數:129頁
- 開本:32
- 品牌:廣東花城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名著名譯詩叢:原野與城市》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比利時)維爾哈倫(Emile Verhaeren) 譯者:艾青 燕漢生
維爾哈倫(Emile Verhaeren,1855-1916),比利時詩人、劇作家 、文藝評論家。 用法文寫作。象徵主義詩人,享有“力的詩人”、“現代生活的詩人”、“ 人民詩人”的美稱。詩集主要有:《弗拉芒女人》(1883)、《修道士》(1886)、《黃昏》(1887)、《崩潰》(1888)、《黑色的火炬》(1890)、《路上所見》(1891)、《彷徨的鄉村》(1893)、《虛幻的村莊》(1895)、《十二個月》(Les douze mois,1895)、《觸手般擴展的城市》(Les villes tentaculaires ,1895)、《生活的面貌》(1899)、《喧囂的力量》(1902)、《整個弗蘭德》(1904—1911)、《千姿百態》(1906)、《鴿子城》(1910)、《主弦律節奏》(1910 )、《晚間時分》(1911)、《戰爭的血色翅膀》(1916)、《熊熊的火焰》(1917)等。
艾青(1910-1996),中國現代詩人。浙江金華人。1928年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在巴黎學習繪畫時,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維爾哈倫給他的影響最大。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創作了不少詩歌,並翻譯了維爾哈倫詩歌九首,1933年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舉成名。之後陸續出版詩集《北方》、《大堰河》、《火把》、《向太陽》、《黎明的通知》、《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春天》等。
燕漢生(1936- ),曾任 «中國文學 »雜誌法文版翻譯、譯審、編委,中國譯協及北京譯協理事。資深譯者,主要從事中國文學作品的法文譯介工作,主要作品有:《戴望舒詩選》、《艾青詩百首》(獲魯迅文學獎彩虹翻譯獎),《狼圖騰》(巴黎Edition Bourin出版社出版,法語地區國家組織翻譯獎)等。
維爾哈倫(Emile Verhaeren,1855-1916),比利時詩人、劇作家 、文藝評論家。 用法文寫作。象徵主義詩人,享有“力的詩人”、“現代生活的詩人”、“ 人民詩人”的美稱。詩集主要有:《弗拉芒女人》(1883)、《修道士》(1886)、《黃昏》(1887)、《崩潰》(1888)、《黑色的火炬》(1890)、《路上所見》(1891)、《彷徨的鄉村》(1893)、《虛幻的村莊》(1895)、《十二個月》(Les douze mois,1895)、《觸手般擴展的城市》(Les villes tentaculaires ,1895)、《生活的面貌》(1899)、《喧囂的力量》(1902)、《整個弗蘭德》(1904—1911)、《千姿百態》(1906)、《鴿子城》(1910)、《主弦律節奏》(1910 )、《晚間時分》(1911)、《戰爭的血色翅膀》(1916)、《熊熊的火焰》(1917)等。
艾青(1910-1996),中國現代詩人。浙江金華人。1928年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學院繪畫系。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在巴黎學習繪畫時,接觸歐洲現代派詩歌,維爾哈倫給他的影響最大。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不久被捕,在獄中創作了不少詩歌,並翻譯了維爾哈倫詩歌九首,1933年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舉成名。之後陸續出版詩集《北方》、《大堰河》、《火把》、《向太陽》、《黎明的通知》、《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春天》等。
燕漢生(1936- ),曾任 «中國文學 »雜誌法文版翻譯、譯審、編委,中國譯協及北京譯協理事。資深譯者,主要從事中國文學作品的法文譯介工作,主要作品有:《戴望舒詩選》、《艾青詩百首》(獲魯迅文學獎彩虹翻譯獎),《狼圖騰》(巴黎Edition Bourin出版社出版,法語地區國家組織翻譯獎)等。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原野與城市
原野
城市
風
窮人們
寒冷
來客
小處女
驚醒的時間
民眾
水塘
修道院的速寫
冰封
磨坊
老橡樹
乞丐
啟程
工廠
行動
聖人、死人、樹和風
樹
征服
車站的盡頭,夜的那一邊
世界
可憐的老城
歡悅
山
米開朗基羅
維爾哈倫論詩
論“為藝術而藝術”
詩之未來
論詩集《千姿百態》
波德萊爾
論象徵主義
原野與城市
原野
城市
風
窮人們
寒冷
來客
小處女
驚醒的時間
民眾
水塘
修道院的速寫
冰封
磨坊
老橡樹
乞丐
啟程
工廠
行動
聖人、死人、樹和風
樹
征服
車站的盡頭,夜的那一邊
世界
可憐的老城
歡悅
山
米開朗基羅
維爾哈倫論詩
論“為藝術而藝術”
詩之未來
論詩集《千姿百態》
波德萊爾
論象徵主義
序言
出版說明
周良沛
在中國,要講到比利時的法語詩人維爾哈倫(E.Verhaeren, 1855—1916),無法不講到艾青(1910—1996);中國讀者,首先也是從艾青所譯的《原野與城市》才知道維爾哈倫的。儘管之後對維爾哈倫也有別的譯介,許多讀者,不論他們的想法是否在理,仍然很固執地認為:從艾青的筆下讀到的,才是真正的維爾哈倫。詩人之名,艾青譯為“凡爾哈倫”,在此,規範於《中國大百科全書》,統譯為“維爾哈倫”。
這樣,從某個角度看,也許會忽視、否定其他專家學者所譯介的維爾哈倫,然而,前者的情緒之言也畢竟是情緒之言,應該的存在,是任何力量都否定不了的。對此,自然也有很多話可說。然而,對於“名著名譯詩叢”在此鎖定《原野與城市》,也只為讀者對艾青的譯本熱愛有加之故。
詩,是語言的藝術,不同的地域、民族、國家,有不同的語言。然而,無聲的繪畫,色彩、線條、光影……卻是人們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所共同的語言。1928年,艾青國中畢業,考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專科學校”,翌年,又到心中的藝術之都巴黎繼續他的繪畫學習。在半工半讀中,繪畫,無有語言的隔離,生活,卻必須學習法語,此時,他閱讀法文的文學名著,以增強應對在法國生活所無法缺失的生存能力。在這些閱讀中,他對維爾哈倫的深刻印象,使他愛不釋手,隨身攜帶,跟他回了國,也同他一道投入監獄。
艾青是1932年從馬賽乘船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與力揚、江豐等人創建了“春地美術研究所”。在當年的白色恐怖下,左翼的進步文藝活動,必然是當局右翼獨裁者的心腹之患。當研究所的朋友們正在上世界語課時,巡捕房的密探將在場的13名美術工作者秘捕,判處了艾青6年徒刑。
在獄中,艾青失去了繪畫的條件,開始“藉詩思考,回憶,控訴,抗議” 遭受的迫害。不平則鳴,賦詩言志,已是人生的必然。與他同時被捕的力揚,在此,也由畫家開始了他的詩之歷程,成了詩壇另一位名家。真是“國家不幸詩家幸”。
不過,艾青不是在此開始寫詩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也不是他的處女作,也不是在獄中寫的首篇。早在法國,他就有記述參加“世界反帝大同盟”之感受的《會合》,在獄中動筆寫的第一首詩,是《透明的夜》。
在此,並非對艾青的經歷作某種繁瑣考證,而是隨之他那流浪者的簡便行囊裹了進來的那本維爾哈倫的詩,此時此際,應該是同《透明的夜》的情境所巧遇之作。
艾青手頭這本法文詩的作者維爾哈倫,生於安特衛普附近之聖·阿芒鎮(Saint-Amand),從小在那虔誠於天主教的小業主家受到嚴格的家庭和宗教教育。進盧萬大學讀法律,在布魯塞爾當了見習律師。這時的維爾哈倫,從一個極端歌唱及時行樂的《佛蘭芒女人》(1883),又偏到另一個極端,鼓吹天主教清心寡欲,禁慾主義的《修道士》(1886),以及後來表現了他頹廢心態的三部曲《黃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
然而,這裡所要說的,是1891年接近工人運動,加入了比利時工人黨,積極“人民之家”藝術分會的建立,同時,往來法國與比利時,在歐洲各地旅行的維爾哈倫。
他對社會廣泛的調查,開闊了眼界,從此時的社會問題,認識到人民。由此,他“開始與上帝”的“疏遠”,也擺脫了他原先的悲觀情緒。因此,在“貧困與悲哀”所“失望與痛苦”的《原野》之鄉村,農民擁向城市,荒蕪了他們世代相依的土地;然而,“幸運與權力相伴”的,通往“一切都朝向”《城市》的“一切的路”,需要輸送鄉村來的勞力,卻無視他們的生計,“偽詐的幸福”,只是“擲出那時間所帶給的他們的勞作之辛酸的種子”……由此,城鄉對立,城市也必然成為民眾反抗運動的中心。最後,城市也必須承受被“偽詐”者所維護自身權力的報應。它深刻的警世,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歐洲,繪製了一幅生動的社會圖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立國的比利時被侵犯,這位幾次拿起槍要衝向前線的詩人,都被妻子瑪爾特·瑪珊(Marthe Massin)和親朋勸阻。之後,他健在的兩年,全力以赴,竭誠反戰,以筆當槍,口誅,也是炮轟。他到英國、瑞士、法國演講,為遭受敵人鐵蹄踐踏的國土,聲討敵人的罪行,希望各國人民同仇敵愾,聯合除惡。1916年9月27日,在他出外演講途中,在法國魯昂(Rouen),不慎被火車軋死。死前的兩年,雖然他為遭難的祖國寫了散文集《浴血的比利時》,詩集《德國的罪行》、《戰爭的火紅翅膀》等為數不少的作品,鼓舞了人民反侵略的戰鬥熱情,同時,這些作品,也應該是他原先幻想此時中立的比利時,在動盪的世界能成為“統一的歐洲”、“普世的友誼”之桃花源的美夢所破滅的反思。它是“世界”未能“大同”之前,有不同利益的紛爭之際的一個沉痛的教訓和辛辣的諷刺。何況,維爾哈倫的“統一的歐洲”論,從他的詩集《千姿百態》所說:“歐洲優秀的種族散布到大洋洲和美洲,領導著改造世界的偉大事業。他們在亞洲、非洲到處殖民……” 這一 炫耀“到處殖民”者,若無這樣慘痛的教訓,也可以成為侵略者,難以醒悟。此事,直至今日,仍有很現實的意義。不論個人,或民族,不論“一闊臉就變”,或“人窮則志短”,都是如此。
他那獻給祖國,多年(1904—1911)潛心創作,總題《整個弗蘭德》之煌煌五大冊的詩集,表達了他對祖國、人民和山川之愛與戰火燃燒它的痛,是一部人格魅力閃光於愛國之情的巨著。
此外,1905年和1910年,他分別為荷蘭偉大畫家倫勃朗(Rembrandt, 1606—1669)、本土著名畫家魯本斯(Rubens,1577—1640)著有評傳。不過,其四幕悲劇《修道院》(1909)《黎明》(1901)的上演,以及離開布魯塞爾,定居巴黎後所創作的歷史劇《菲利普二世》(1901)、《斯巴達的海倫》(1909),讓我們無法無視他劇作家的地位。尤其他描寫民眾和士兵聯合起義,預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新的政治秩序將取代舊有體制的《黎明》,在那個時代,其題材,無疑是藝術思想的亮點;是眾所關注自身生存環境的熱點;不通過流血鬥爭所獲得成功的想像,自然也是議論它的焦點。流血的,或曰“暴力革命”的話題,100多年之後,仍未失去它的新鮮。當一場新的革命到來,必然要摧毀舊有的,才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至於採取何種方式,只有看怎么能達到目的,舊的若能自動退場,何必定要流血?否則,熱愛和平,也是為了和平的巴黎人,何必在法國大革命中攻打巴士底獄?不過,再過百年,世界也不一定能大同,那么,它也許依然是個熱門話題。
不過,在此,我們認定維爾哈倫的,首先他是一位比利時的偉大詩人,我們看重的,還是他寫農村和城市的《彷徨的鄉村》(1893)、《觸手般擴展的城市》(1895)、《幻想的村莊》(1895)等詩,同時,這裡也附有《艾青詩選》的法譯專家,曾是駐法文化官員的燕漢生選譯的一組《維爾哈倫論詩》,從它來看這些詩,就應該更容易走近、認識維爾哈倫。
他的“為藝術而藝術”之論,不說反對它,也是難以苟同,然而,不是出於別的,恰恰是為了藝術,為了詩和詩人。正如他說:
如果詩人的寧靜與歡樂使其作品涌溢出人所共識的,稱之為美的東西——即某種嚴肅的,純樸的、端莊的形象——那么就讓“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家將之神聖化吧:那又何患之有?如果詩人描寫了靈魂的疾風暴雨——哭號、怒罵、鞭撻——那就讓人稱之為浪漫主義吧:那又有什麼不可以?如果他關注貧窮,同情並救治創痛,善助無依者、被損害者、貧弱者,就讓人稱之為社會作家吧,以此稱謂又有何妨?上述三種情況,詩人只諦聽其內蘊,只感受到他瞬時的陶醉與欣狂,他已達到了力所能及的真切和誠摯,別的,一切試圖為他的作品所構築的理論,一切加諸於他的美學準則,他都會認為是專橫可笑的。藝術不該屈就於這樣或那樣的模式,也不應有這樣或那樣的模式,至少今天還沒有任何一種固定的格局可以加以限定它。
由此所見,不同的藝術主張,雖然不可能完全沒有是非之說,但是,維爾哈倫不只是對“為藝術而藝術”,而是針對以“宣言”束縛了藝術家自身的“這樣或那樣的”不論它是怎樣的 “模式”。在他看來,每種藝術主張的“宣言”,都有他們自我的“模式”。此說,不論是否能成普世之理,從他本人的社會與創作實踐來看,它的積極因素是顯然的。所以,當他“開始與上帝疏遠了”,走出教堂神的神聖所隔離的社會生活後,他在城市與鄉村接觸了一個社會所以謂之的社會後,信徒的善心成了社會的良心,他看到被城市“在遠處展開著而且制伏了”的 “原野”是——
……
那些不間斷的貨車,
軋轢出悲痛的嘶聲,
白天,黑夜,
由他們的輪軸朝向無限。
這是原野,廣大的
在殘喘著的原野。
圍著荊棘的可憐的園囿
分割著它們隱著痛苦的土地;
可憐的園囿呀,可憐的農莊呀,
……
很久了,樹棵被雷霆擊斷,
像一個巨大的災禍般
出現在那塌壞了的門前。
這是原野,無終止的
永遠一樣的,枯萎的原野。
……
詩人往下一幅幅展現這些“陽光像饑饉似的褪色的地域,/在那裡,孤寂的江河之上/用激浪流轉著大地之所有的痛苦。”的鄉村,它也只能痛苦、憂慮、激怒普世的良心。為此,詩人才能如此面對和描述筆下的鄉村。然而,破產、湧向城市的農民,和貧困化的城市工人所壯大的失業大軍,尖銳了社會的矛盾,城市無法為離開了土地的農民安命,在太陽“發光的嘴”都被“煤灰和黑煙蒙住”,“騷動著大的波浪般的民眾的城市裡,/在這突然為流血的反叛和/漆黑的驚慌所驚懾了的城市裡”——
……
廣場上,那些金黃的光柱,朝向
黑的天穹,伸長著那激怒我的火焰;
一個時鐘的面閃著血紅的顏色,在鐘樓的額上;
……
一道電火的烈焰在大空里燒灼著,
那些心兒緊縮著了;靈魂窒息在
一種無限的憂怨里,而且放聲嘶喊著;
人感到這同一的時刻就是那
將要生產的繁榮或是毀滅的主宰者。
……
在此,以及詩人在《城市》所描述的“暴力”,已是他們回答所受的欺壓而無法生存下去的唯一選擇。維爾哈倫並沒有將它寫得血淋淋的,後者還不乏象徵的筆墨。但和七年後他寫《黎明》時所對待“暴力”的態度已大不一樣。似乎之前淡化下去的某種宗教的“慈悲”,七年後又回歸了。不過,德國的入侵再次使他清醒。此種感情的反覆,並不為怪。但當年在城市工人自發抗爭的現場,詩人也是“諦聽其內蘊,感受到他瞬時的陶醉與欣狂”的,既然表達為文字,自然也會“達到了力所能及的真切和誠摯”,才有我們讀到它的動心之處。這一類的題材,當革命還在“喚醒民眾”,能自覺其理想的思想,自然是自覺於自發到更高的層次,這是很可貴的。
文藝作品沒有思想,也沒有靈魂。可是,文藝創作,思想不是從生活所感悟,卻先行於它下筆,那么,思想的鼓吹,可能有響亮的吶喊,也易陷入概念化的口號,沖淡詩行的詩情與藝術所需要意象化的大忌,而陷入非藝術化。這一點,中外的左翼詩都不乏此類教訓。維爾哈倫此時此地所不願受“為藝術而藝術”之所縛的堅持,才能有他這些作品持久的生命力。
這些過去所無有的,一種詩界全新的詩,隨其內容的突破,詩人自然無法仍然沿襲十六步韻體、八音節或十音節的詩行而行。因此,隨著他自述的“我繁雜了的心/使我感到我在成長”者,筆下社會生活的內容,也自然為他的“成長”要尋求更能表達他此刻詩思的形式。
在此之先,雖然已有美洲新大陸的惠特曼(W.Whitman,1819—1892 )的自由體詩,可是,此時維爾哈倫的選擇,是否受其影響,不得而知。不過,他認為:“自由體詩是詩苑最年輕的一品,它在那些古老的,已見衰竭的林中生長著,一旦明天、後天的詩人將之悉心研究,比前代人更盡心地培育,它將很快地成長,新的種子將遍及田野——不論是敘事,還是抒情。”作為“預言”,百年後,並非如此。但是,維爾哈倫個人當年對社會體察所改變的人生,以此尋求他詩思、詩體的解放之路的選擇,是有他的道理的。由此,才有他“力的詩人”之譽。
維爾哈倫早期的詩,以“象徵”聞名。其時,他的《論象徵主義》,不論是指流派或文學思潮,都不與通常所說的 Le Symbolisme(象徵主義)完全一致。他充分肯定法國的馬拉美(S.Mallarme,1842—1898),魏爾蘭(P.Verlaine,1844—1896)都認為是不自覺的象徵詩派。對於文學史上奉為“象徵主義先驅”的波德萊爾(C.Baudelaire,1821—1867),維爾哈倫專論他時,也不刻意將他列入“象徵主義”的圈子,在他主張作家應以“性格分群”,不以“流派分類”時,他對《惡之花》的“磅礴大氣,發光的毒品”之特質,剖析得入木三分。他認為波德萊爾是“病態性的人物之一,他差不多也是這樣去理解(歇斯底里的,群魔亂舞的歪扭抽搐……精神分裂症如瘟疫蔓延,思想的惶亂到了極端)的這些人所感覺到的世界,如果他生活在那個時代,他也會去行巫弄魔,積極參加黑夜中巫魔的集會”者。所以,他不同意將“象徵主義”與隱喻混同,強調它與自然主義的對立,視為有“更多的主觀色彩,把思想強加於客觀,因之,是一種思想、思維、聯想的藝術,一種表現主觀意志的藝術。”它是“通過意識的聯想而提純為概念:它是感觸的升華,它不引證,但能發端。它無視瑣碎的事實和細節;是藝術最高,也是最為精神化的表現形式。”
其實,強調主觀,也是浪漫主義的特質,並非“強加於客觀”的必然,“無視瑣碎”,注重生活形態藝術性的升華,也是現實主義的特質,只不過任何事物都得有個“度”,把它都推到極端又雜燴在一起,自然又是另一回事了。
維爾哈倫是詩人,不是理論家;他的創作,和理論不完全是一回事;他的理論,一些基本概念也和通常的說法不一;從中更可以看到他非同一般的真知灼見,以此找到許多便於了解詩人的通道。
最終,他還是一位不願受任何文藝宣言所束縛的人。他自認的“成長”後的詩,未必是對過去完全切割的藝術。他不再“象徵”了,也不意味“象徵”的技藝也必須視為垃圾。如對他的“成長”有標誌性的Les villes tentaculaires.中譯的書名就有兩個:《章魚城市》、《觸手般擴展的城市》。這裡依《百科全書》,譯為《觸手般擴展的城市》。懂法文的行家說:Villes,法文意為“城市”(複數),tentaculai(res)是一般人認為只有章魚才有的“吸盤”,加上(res)則為形容詞。按《辭海》所說:章魚,體短,卵圓形,無鰭。頭上長八腕,故通稱“八帶魚”。腕間有膜相連,長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吸盤無柄……這種海底的軟體動物,很多都有這種吸盤,用以撫觸和吸取。維爾哈倫把現代城市比作章魚,用章魚的吸盤象徵“現代新興城市對農村的巧取豪奪”,就是“象徵”意味十足的筆墨。並非他“成長”了,也必須與別的藝術(尤其作為一種技藝、手法)絕決。何況,他認為的“象徵”,其實也是“浪漫”特質的“主觀”之情,正如前述城市工人自發“反叛”的呈現,又是詩人以多大的熱情對它所擁抱的主觀熱情啊。在客觀世界沒有被主觀精神所扭曲,而成精神的號角時,何須忙於定位某種理論的“主義”呢?凡此種種,維爾哈倫不被任何藝術“宣言”所縛,又將各種“宣言”的藝術之長為我所用的態度,是傳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這本《原野與城市》的小冊子,對於生前出了20多本詩集的維爾哈倫來說,說它只是詩人詩之冰山一角,是有些誇張。但是,中國的漢語讀者,卻是從它開始知道、認識了維爾哈倫的。而且,這個艾青在獄中讀它又試想譯它的詩人,對艾青的影響也很深。若撇開從社會學對《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推崇,《透明的夜》從黑夜光影閃爍中所見那些酒醉者所騷動的夜,正是與維爾哈倫筆下那荒蕪了的農村之對映。尤其艾青此時也同維爾哈倫一樣寫了一首城市的歌——《馬賽》
……
看城市的街道
搖盪著,
貨車也像醉漢一樣顛撲,
不平的路
使車輛如村婦般
連咒帶罵地滾過……
在路邊
無數商鋪的前面,
潛伏著
期待著
看不見的計謀,
和看不見的欺瞞……
……
從它,以及艾青寫的《巴黎》——“龐大的都會啊/卻是這樣的一個/鐵石心腸的生物!/我們終於/以痛苦、失敗的沮喪/而益增強了/你放射著的光采采,同“彩”。/你的傲慢!而你/卻拋棄眾人在悲慟里,像廢物一般的/毫無惋惜!”此種心緒,似也出現在維爾哈倫筆下“在轟亂與爭吵里,或是在煩憂里,/他們朝向命運,擲出/那時間所帶來的他們勞作之辛酸的種子”之中。其中有維爾哈倫對艾青的影響,卻沒有艾青對維爾哈倫模仿。但二者於“城市”和鄉村所感悟的心境和語態、語境、語感,則如同一人。難怪不少讀者會情緒化的固執,認為只有從艾青的譯筆,讀到的才是真的維爾哈倫。可惜,之後,艾青一生再也沒有譯過包括維爾哈倫在內的任何人的一首詩。這也是譯界、詩壇的一則傳奇。
這些譯稿,當年從獄中帶出交到艾青大妹蔣希華手裡,也在上海印出面市。那時的版本,目前還沒有看到過。開國初,用上海新群出版社1948年的紙型所重印的書,雖然多次加印,60年過去,也難找了。因此,有必要再版。不過,原來很薄的一本小冊子,現在重排為橫排,書會更薄。為此,我們將一位與艾青有忘年之交,《艾青詩選》法譯者燕漢生所譯的維爾哈倫,圍繞“原野”與“城市”,選取了一部分增訂進來。他的譯筆,對於維爾哈倫其他的漢語譯本,應該是一份互補的,新的解讀。
2011年12月
周良沛
在中國,要講到比利時的法語詩人維爾哈倫(E.Verhaeren, 1855—1916),無法不講到艾青(1910—1996);中國讀者,首先也是從艾青所譯的《原野與城市》才知道維爾哈倫的。儘管之後對維爾哈倫也有別的譯介,許多讀者,不論他們的想法是否在理,仍然很固執地認為:從艾青的筆下讀到的,才是真正的維爾哈倫。詩人之名,艾青譯為“凡爾哈倫”,在此,規範於《中國大百科全書》,統譯為“維爾哈倫”。
這樣,從某個角度看,也許會忽視、否定其他專家學者所譯介的維爾哈倫,然而,前者的情緒之言也畢竟是情緒之言,應該的存在,是任何力量都否定不了的。對此,自然也有很多話可說。然而,對於“名著名譯詩叢”在此鎖定《原野與城市》,也只為讀者對艾青的譯本熱愛有加之故。
詩,是語言的藝術,不同的地域、民族、國家,有不同的語言。然而,無聲的繪畫,色彩、線條、光影……卻是人們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所共同的語言。1928年,艾青國中畢業,考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專科學校”,翌年,又到心中的藝術之都巴黎繼續他的繪畫學習。在半工半讀中,繪畫,無有語言的隔離,生活,卻必須學習法語,此時,他閱讀法文的文學名著,以增強應對在法國生活所無法缺失的生存能力。在這些閱讀中,他對維爾哈倫的深刻印象,使他愛不釋手,隨身攜帶,跟他回了國,也同他一道投入監獄。
艾青是1932年從馬賽乘船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與力揚、江豐等人創建了“春地美術研究所”。在當年的白色恐怖下,左翼的進步文藝活動,必然是當局右翼獨裁者的心腹之患。當研究所的朋友們正在上世界語課時,巡捕房的密探將在場的13名美術工作者秘捕,判處了艾青6年徒刑。
在獄中,艾青失去了繪畫的條件,開始“藉詩思考,回憶,控訴,抗議” 遭受的迫害。不平則鳴,賦詩言志,已是人生的必然。與他同時被捕的力揚,在此,也由畫家開始了他的詩之歷程,成了詩壇另一位名家。真是“國家不幸詩家幸”。
不過,艾青不是在此開始寫詩的,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也不是他的處女作,也不是在獄中寫的首篇。早在法國,他就有記述參加“世界反帝大同盟”之感受的《會合》,在獄中動筆寫的第一首詩,是《透明的夜》。
在此,並非對艾青的經歷作某種繁瑣考證,而是隨之他那流浪者的簡便行囊裹了進來的那本維爾哈倫的詩,此時此際,應該是同《透明的夜》的情境所巧遇之作。
艾青手頭這本法文詩的作者維爾哈倫,生於安特衛普附近之聖·阿芒鎮(Saint-Amand),從小在那虔誠於天主教的小業主家受到嚴格的家庭和宗教教育。進盧萬大學讀法律,在布魯塞爾當了見習律師。這時的維爾哈倫,從一個極端歌唱及時行樂的《佛蘭芒女人》(1883),又偏到另一個極端,鼓吹天主教清心寡欲,禁慾主義的《修道士》(1886),以及後來表現了他頹廢心態的三部曲《黃昏》、《瓦解》和《黑色的火炬》。
然而,這裡所要說的,是1891年接近工人運動,加入了比利時工人黨,積極“人民之家”藝術分會的建立,同時,往來法國與比利時,在歐洲各地旅行的維爾哈倫。
他對社會廣泛的調查,開闊了眼界,從此時的社會問題,認識到人民。由此,他“開始與上帝”的“疏遠”,也擺脫了他原先的悲觀情緒。因此,在“貧困與悲哀”所“失望與痛苦”的《原野》之鄉村,農民擁向城市,荒蕪了他們世代相依的土地;然而,“幸運與權力相伴”的,通往“一切都朝向”《城市》的“一切的路”,需要輸送鄉村來的勞力,卻無視他們的生計,“偽詐的幸福”,只是“擲出那時間所帶給的他們的勞作之辛酸的種子”……由此,城鄉對立,城市也必然成為民眾反抗運動的中心。最後,城市也必須承受被“偽詐”者所維護自身權力的報應。它深刻的警世,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歐洲,繪製了一幅生動的社會圖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立國的比利時被侵犯,這位幾次拿起槍要衝向前線的詩人,都被妻子瑪爾特·瑪珊(Marthe Massin)和親朋勸阻。之後,他健在的兩年,全力以赴,竭誠反戰,以筆當槍,口誅,也是炮轟。他到英國、瑞士、法國演講,為遭受敵人鐵蹄踐踏的國土,聲討敵人的罪行,希望各國人民同仇敵愾,聯合除惡。1916年9月27日,在他出外演講途中,在法國魯昂(Rouen),不慎被火車軋死。死前的兩年,雖然他為遭難的祖國寫了散文集《浴血的比利時》,詩集《德國的罪行》、《戰爭的火紅翅膀》等為數不少的作品,鼓舞了人民反侵略的戰鬥熱情,同時,這些作品,也應該是他原先幻想此時中立的比利時,在動盪的世界能成為“統一的歐洲”、“普世的友誼”之桃花源的美夢所破滅的反思。它是“世界”未能“大同”之前,有不同利益的紛爭之際的一個沉痛的教訓和辛辣的諷刺。何況,維爾哈倫的“統一的歐洲”論,從他的詩集《千姿百態》所說:“歐洲優秀的種族散布到大洋洲和美洲,領導著改造世界的偉大事業。他們在亞洲、非洲到處殖民……” 這一 炫耀“到處殖民”者,若無這樣慘痛的教訓,也可以成為侵略者,難以醒悟。此事,直至今日,仍有很現實的意義。不論個人,或民族,不論“一闊臉就變”,或“人窮則志短”,都是如此。
他那獻給祖國,多年(1904—1911)潛心創作,總題《整個弗蘭德》之煌煌五大冊的詩集,表達了他對祖國、人民和山川之愛與戰火燃燒它的痛,是一部人格魅力閃光於愛國之情的巨著。
此外,1905年和1910年,他分別為荷蘭偉大畫家倫勃朗(Rembrandt, 1606—1669)、本土著名畫家魯本斯(Rubens,1577—1640)著有評傳。不過,其四幕悲劇《修道院》(1909)《黎明》(1901)的上演,以及離開布魯塞爾,定居巴黎後所創作的歷史劇《菲利普二世》(1901)、《斯巴達的海倫》(1909),讓我們無法無視他劇作家的地位。尤其他描寫民眾和士兵聯合起義,預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新的政治秩序將取代舊有體制的《黎明》,在那個時代,其題材,無疑是藝術思想的亮點;是眾所關注自身生存環境的熱點;不通過流血鬥爭所獲得成功的想像,自然也是議論它的焦點。流血的,或曰“暴力革命”的話題,100多年之後,仍未失去它的新鮮。當一場新的革命到來,必然要摧毀舊有的,才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至於採取何種方式,只有看怎么能達到目的,舊的若能自動退場,何必定要流血?否則,熱愛和平,也是為了和平的巴黎人,何必在法國大革命中攻打巴士底獄?不過,再過百年,世界也不一定能大同,那么,它也許依然是個熱門話題。
不過,在此,我們認定維爾哈倫的,首先他是一位比利時的偉大詩人,我們看重的,還是他寫農村和城市的《彷徨的鄉村》(1893)、《觸手般擴展的城市》(1895)、《幻想的村莊》(1895)等詩,同時,這裡也附有《艾青詩選》的法譯專家,曾是駐法文化官員的燕漢生選譯的一組《維爾哈倫論詩》,從它來看這些詩,就應該更容易走近、認識維爾哈倫。
他的“為藝術而藝術”之論,不說反對它,也是難以苟同,然而,不是出於別的,恰恰是為了藝術,為了詩和詩人。正如他說:
如果詩人的寧靜與歡樂使其作品涌溢出人所共識的,稱之為美的東西——即某種嚴肅的,純樸的、端莊的形象——那么就讓“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家將之神聖化吧:那又何患之有?如果詩人描寫了靈魂的疾風暴雨——哭號、怒罵、鞭撻——那就讓人稱之為浪漫主義吧:那又有什麼不可以?如果他關注貧窮,同情並救治創痛,善助無依者、被損害者、貧弱者,就讓人稱之為社會作家吧,以此稱謂又有何妨?上述三種情況,詩人只諦聽其內蘊,只感受到他瞬時的陶醉與欣狂,他已達到了力所能及的真切和誠摯,別的,一切試圖為他的作品所構築的理論,一切加諸於他的美學準則,他都會認為是專橫可笑的。藝術不該屈就於這樣或那樣的模式,也不應有這樣或那樣的模式,至少今天還沒有任何一種固定的格局可以加以限定它。
由此所見,不同的藝術主張,雖然不可能完全沒有是非之說,但是,維爾哈倫不只是對“為藝術而藝術”,而是針對以“宣言”束縛了藝術家自身的“這樣或那樣的”不論它是怎樣的 “模式”。在他看來,每種藝術主張的“宣言”,都有他們自我的“模式”。此說,不論是否能成普世之理,從他本人的社會與創作實踐來看,它的積極因素是顯然的。所以,當他“開始與上帝疏遠了”,走出教堂神的神聖所隔離的社會生活後,他在城市與鄉村接觸了一個社會所以謂之的社會後,信徒的善心成了社會的良心,他看到被城市“在遠處展開著而且制伏了”的 “原野”是——
……
那些不間斷的貨車,
軋轢出悲痛的嘶聲,
白天,黑夜,
由他們的輪軸朝向無限。
這是原野,廣大的
在殘喘著的原野。
圍著荊棘的可憐的園囿
分割著它們隱著痛苦的土地;
可憐的園囿呀,可憐的農莊呀,
……
很久了,樹棵被雷霆擊斷,
像一個巨大的災禍般
出現在那塌壞了的門前。
這是原野,無終止的
永遠一樣的,枯萎的原野。
……
詩人往下一幅幅展現這些“陽光像饑饉似的褪色的地域,/在那裡,孤寂的江河之上/用激浪流轉著大地之所有的痛苦。”的鄉村,它也只能痛苦、憂慮、激怒普世的良心。為此,詩人才能如此面對和描述筆下的鄉村。然而,破產、湧向城市的農民,和貧困化的城市工人所壯大的失業大軍,尖銳了社會的矛盾,城市無法為離開了土地的農民安命,在太陽“發光的嘴”都被“煤灰和黑煙蒙住”,“騷動著大的波浪般的民眾的城市裡,/在這突然為流血的反叛和/漆黑的驚慌所驚懾了的城市裡”——
……
廣場上,那些金黃的光柱,朝向
黑的天穹,伸長著那激怒我的火焰;
一個時鐘的面閃著血紅的顏色,在鐘樓的額上;
……
一道電火的烈焰在大空里燒灼著,
那些心兒緊縮著了;靈魂窒息在
一種無限的憂怨里,而且放聲嘶喊著;
人感到這同一的時刻就是那
將要生產的繁榮或是毀滅的主宰者。
……
在此,以及詩人在《城市》所描述的“暴力”,已是他們回答所受的欺壓而無法生存下去的唯一選擇。維爾哈倫並沒有將它寫得血淋淋的,後者還不乏象徵的筆墨。但和七年後他寫《黎明》時所對待“暴力”的態度已大不一樣。似乎之前淡化下去的某種宗教的“慈悲”,七年後又回歸了。不過,德國的入侵再次使他清醒。此種感情的反覆,並不為怪。但當年在城市工人自發抗爭的現場,詩人也是“諦聽其內蘊,感受到他瞬時的陶醉與欣狂”的,既然表達為文字,自然也會“達到了力所能及的真切和誠摯”,才有我們讀到它的動心之處。這一類的題材,當革命還在“喚醒民眾”,能自覺其理想的思想,自然是自覺於自發到更高的層次,這是很可貴的。
文藝作品沒有思想,也沒有靈魂。可是,文藝創作,思想不是從生活所感悟,卻先行於它下筆,那么,思想的鼓吹,可能有響亮的吶喊,也易陷入概念化的口號,沖淡詩行的詩情與藝術所需要意象化的大忌,而陷入非藝術化。這一點,中外的左翼詩都不乏此類教訓。維爾哈倫此時此地所不願受“為藝術而藝術”之所縛的堅持,才能有他這些作品持久的生命力。
這些過去所無有的,一種詩界全新的詩,隨其內容的突破,詩人自然無法仍然沿襲十六步韻體、八音節或十音節的詩行而行。因此,隨著他自述的“我繁雜了的心/使我感到我在成長”者,筆下社會生活的內容,也自然為他的“成長”要尋求更能表達他此刻詩思的形式。
在此之先,雖然已有美洲新大陸的惠特曼(W.Whitman,1819—1892 )的自由體詩,可是,此時維爾哈倫的選擇,是否受其影響,不得而知。不過,他認為:“自由體詩是詩苑最年輕的一品,它在那些古老的,已見衰竭的林中生長著,一旦明天、後天的詩人將之悉心研究,比前代人更盡心地培育,它將很快地成長,新的種子將遍及田野——不論是敘事,還是抒情。”作為“預言”,百年後,並非如此。但是,維爾哈倫個人當年對社會體察所改變的人生,以此尋求他詩思、詩體的解放之路的選擇,是有他的道理的。由此,才有他“力的詩人”之譽。
維爾哈倫早期的詩,以“象徵”聞名。其時,他的《論象徵主義》,不論是指流派或文學思潮,都不與通常所說的 Le Symbolisme(象徵主義)完全一致。他充分肯定法國的馬拉美(S.Mallarme,1842—1898),魏爾蘭(P.Verlaine,1844—1896)都認為是不自覺的象徵詩派。對於文學史上奉為“象徵主義先驅”的波德萊爾(C.Baudelaire,1821—1867),維爾哈倫專論他時,也不刻意將他列入“象徵主義”的圈子,在他主張作家應以“性格分群”,不以“流派分類”時,他對《惡之花》的“磅礴大氣,發光的毒品”之特質,剖析得入木三分。他認為波德萊爾是“病態性的人物之一,他差不多也是這樣去理解(歇斯底里的,群魔亂舞的歪扭抽搐……精神分裂症如瘟疫蔓延,思想的惶亂到了極端)的這些人所感覺到的世界,如果他生活在那個時代,他也會去行巫弄魔,積極參加黑夜中巫魔的集會”者。所以,他不同意將“象徵主義”與隱喻混同,強調它與自然主義的對立,視為有“更多的主觀色彩,把思想強加於客觀,因之,是一種思想、思維、聯想的藝術,一種表現主觀意志的藝術。”它是“通過意識的聯想而提純為概念:它是感觸的升華,它不引證,但能發端。它無視瑣碎的事實和細節;是藝術最高,也是最為精神化的表現形式。”
其實,強調主觀,也是浪漫主義的特質,並非“強加於客觀”的必然,“無視瑣碎”,注重生活形態藝術性的升華,也是現實主義的特質,只不過任何事物都得有個“度”,把它都推到極端又雜燴在一起,自然又是另一回事了。
維爾哈倫是詩人,不是理論家;他的創作,和理論不完全是一回事;他的理論,一些基本概念也和通常的說法不一;從中更可以看到他非同一般的真知灼見,以此找到許多便於了解詩人的通道。
最終,他還是一位不願受任何文藝宣言所束縛的人。他自認的“成長”後的詩,未必是對過去完全切割的藝術。他不再“象徵”了,也不意味“象徵”的技藝也必須視為垃圾。如對他的“成長”有標誌性的Les villes tentaculaires.中譯的書名就有兩個:《章魚城市》、《觸手般擴展的城市》。這裡依《百科全書》,譯為《觸手般擴展的城市》。懂法文的行家說:Villes,法文意為“城市”(複數),tentaculai(res)是一般人認為只有章魚才有的“吸盤”,加上(res)則為形容詞。按《辭海》所說:章魚,體短,卵圓形,無鰭。頭上長八腕,故通稱“八帶魚”。腕間有膜相連,長短相等或不相等;腕上吸盤無柄……這種海底的軟體動物,很多都有這種吸盤,用以撫觸和吸取。維爾哈倫把現代城市比作章魚,用章魚的吸盤象徵“現代新興城市對農村的巧取豪奪”,就是“象徵”意味十足的筆墨。並非他“成長”了,也必須與別的藝術(尤其作為一種技藝、手法)絕決。何況,他認為的“象徵”,其實也是“浪漫”特質的“主觀”之情,正如前述城市工人自發“反叛”的呈現,又是詩人以多大的熱情對它所擁抱的主觀熱情啊。在客觀世界沒有被主觀精神所扭曲,而成精神的號角時,何須忙於定位某種理論的“主義”呢?凡此種種,維爾哈倫不被任何藝術“宣言”所縛,又將各種“宣言”的藝術之長為我所用的態度,是傳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這本《原野與城市》的小冊子,對於生前出了20多本詩集的維爾哈倫來說,說它只是詩人詩之冰山一角,是有些誇張。但是,中國的漢語讀者,卻是從它開始知道、認識了維爾哈倫的。而且,這個艾青在獄中讀它又試想譯它的詩人,對艾青的影響也很深。若撇開從社會學對《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推崇,《透明的夜》從黑夜光影閃爍中所見那些酒醉者所騷動的夜,正是與維爾哈倫筆下那荒蕪了的農村之對映。尤其艾青此時也同維爾哈倫一樣寫了一首城市的歌——《馬賽》
……
看城市的街道
搖盪著,
貨車也像醉漢一樣顛撲,
不平的路
使車輛如村婦般
連咒帶罵地滾過……
在路邊
無數商鋪的前面,
潛伏著
期待著
看不見的計謀,
和看不見的欺瞞……
……
從它,以及艾青寫的《巴黎》——“龐大的都會啊/卻是這樣的一個/鐵石心腸的生物!/我們終於/以痛苦、失敗的沮喪/而益增強了/你放射著的光采采,同“彩”。/你的傲慢!而你/卻拋棄眾人在悲慟里,像廢物一般的/毫無惋惜!”此種心緒,似也出現在維爾哈倫筆下“在轟亂與爭吵里,或是在煩憂里,/他們朝向命運,擲出/那時間所帶來的他們勞作之辛酸的種子”之中。其中有維爾哈倫對艾青的影響,卻沒有艾青對維爾哈倫模仿。但二者於“城市”和鄉村所感悟的心境和語態、語境、語感,則如同一人。難怪不少讀者會情緒化的固執,認為只有從艾青的譯筆,讀到的才是真的維爾哈倫。可惜,之後,艾青一生再也沒有譯過包括維爾哈倫在內的任何人的一首詩。這也是譯界、詩壇的一則傳奇。
這些譯稿,當年從獄中帶出交到艾青大妹蔣希華手裡,也在上海印出面市。那時的版本,目前還沒有看到過。開國初,用上海新群出版社1948年的紙型所重印的書,雖然多次加印,60年過去,也難找了。因此,有必要再版。不過,原來很薄的一本小冊子,現在重排為橫排,書會更薄。為此,我們將一位與艾青有忘年之交,《艾青詩選》法譯者燕漢生所譯的維爾哈倫,圍繞“原野”與“城市”,選取了一部分增訂進來。他的譯筆,對於維爾哈倫其他的漢語譯本,應該是一份互補的,新的解讀。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