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醫工專門學校

同濟醫工專門學校是德國人在中國辦的專門學校。前身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德國醫學博士寶隆創辦的德文醫學堂。校址在上海市白克路(今鳳陽路)寶隆醫院附近。次年改稱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 年增設工科後易名同濟醫工學堂,設醫、工、德文三科,德文科為入醫、工兩科之預備,福沙伯任總監督。1917 年 4 月由華人校董會接辦,改名同濟醫工學校。12 月立案後再改此名。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醫工專門人才為宗旨。始借中國公學校舍開學,l924 年遷入吳淞新校舍。由中國人組成校董會,為學校最高領導機構。經費由國庫和江蘇省撥給。校長阮尚介,教務權仍由德國人執掌。設醫科,分醫預科(2 年)、醫正科(3 年)兩級,學生畢業後稱醫學士。設工科,學習年限 4 年半,未入本科前半年在工廠實習,前兩年不分科,後兩年分機械、土木兩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濟醫工專門學校
  • 前身:德文醫學堂
  • 創辦時間:清光緒三十三年
  • 創辦地點:上海市
1922 年學習年限改 5 年,第一學年均在工場實習,畢業者稱工學士。設德文科,仍為醫、工科之預備,學習年限 4 年,1922 年改 5 年,改名附設中學校。1920年設預備科,招中學畢業生及同等學力者,學習年限 1年,主要學德文, 考試及格者分別升入醫、工科。1922年改稱德文補習科。1922年改原機師科為附設中等機械科,以養成技師為目標,學習年限 4年半,次年改為 4年。設實習工場,有機械、電氣、木工 3個工場,後發展至 10個部門,設備不斷充實更新,在國內工科高校中負盛名。初由德國人管理,1919年改聘胡厥文主持。1923年利用工廠設二年制藝徒學校。1921—1925年間,教師約 40人, 其中骨幹多為德籍教師。至 1927年,先後畢業醫科 139人,工科 174人,其中不少人赴德留學。學校注重基礎理論和德文教學,重視實習。學生以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著稱。1927年定名國立同濟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調整為以土木、建築為主的理工科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