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

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

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前身是創建於1905年的私立崇德女中,1953年由崇德女中、進德女中晏摩氏女中分部合併為上海市第七女中,1958年改名為七一中學,招收男女學生。1978年列為靜安區重點中學。1994年與育才中學合併。1996年在七一中學原址建立靜安區第一所公立轉制完全中學——新才中學。1999年7月1日,新才中學恢復原名上海市七一中學,公立轉制性質不變。2000年7月,原靜安區江寧中學併入七一中學。2006年上海市七一中學恢復公辦區重點完全中學。2007年4月,學校掛牌成為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
  • 外文名:Qiyi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05年
  • 辦學性質:公立高中
  • 校訓:勤奮上進,樸素求真
  •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461號
  • 知名校友:阮玲玉 張軼凡
  • 現任校長:周筠
  • 所屬地區:中國上海靜安區
歷史沿革,辦學思想,辦學目標,文化傳統,校訓,教風,師資力量,教育特色,學校榮譽,合作交流,歷史發展,學校地址,

歷史沿革

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是一所具有光榮歷史和優秀傳統的學校。學校的前身是創建於1905年的私立崇德女中。1953年由崇德女中、進德女中晏摩氏女中分部合併為上海市第七女中。1958年改名為七一中學,招收男女學生。1978年列為靜安區重點中學。1994年與育才中學合併。1996年在七一中學原址建立靜安區第一所公立轉制完全中學——新才中學。1999年7月1日,新才中學恢復原名上海市七一中學,公立轉制性質不變。2000年7月,原靜安區江寧中學併入七一中學。2005年,七一中學成為“同濟大學靜安教育合作基地”。2006年上海市七一中學恢復公辦區重點完全中學。2007年4月,學校掛牌成為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
七一中學依託同濟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堅持學生髮展為本、以人文精神養育為主線,貫徹全面發展教育方針;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堅持以先進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教育科研引領開展富有七一特色的“對中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研究”,構建和諧、高雅的七一校園人文環境,促進了學校“人文養育、文理相融、探究實踐”辦學特色的逐步形成,在科技教育、語文、外語、計算機、探究性學習上已形成特色,在教育、教學、科研、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成果。
歷年來,學校中考在推薦考和升學考中在全區名列前茅,高考成績良好,達線率近90%。七一中學學生勤奮好學,聲名遠播。
建校百年來, 七一中學秉承中華教育之美德,保持了學校長期辦學形成的優良校風、教風和學風,注重人文精神養育與現代科技教育相結合,在“發掘潛能,健全人格,教學做合一”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文化素養科學探究能力。學校以“有赤誠之心報國之志的中國人,有高雅氣質高尚道德的文明人,有創新精神自強不息的現代人”為培養目標,培養出了無數 “勤奮、上進、樸素、求真”的七一人,成為靜安區精品教育的一個亮點。

辦學思想

一切工作以學生為中心,學校要為學生終生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並創造最最佳化的發展空間。

辦學目標

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點、學生有特長、具有一流師資、高雅校園文化,與國際教育接軌,建成具有開放特徵,具有可持續發展動力的一所充滿活力的名校。

文化傳統

校訓

勤奮、上進、樸素、求真。崇德。

教風

敬業愛生、為人師表、傳承文明、溝通未來

師資力量

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地處上海市中心,擁有花園式教學環境,按上海國際中心城市辦一流學校的要求進行配置,現代化的設施滿足了高、國中高層次的各項教育教學需要。學校有一支業務素質好,具有敬業精神的優秀師資隊伍。其中41%具有高級職稱,36%為中級職稱靜安區名教師一人,還聘有二名外籍教師。截止2010年教師中有7人先後擔任過區學科帶頭人,8人曾榮獲省、市級優秀工作者稱號。另外學校還聘請上海市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陳鐘梁、數學特級教師奚定華和外語特級教師陳錫麟等教育專家擔任學校的教育顧問
區學科帶頭人3名
體育學科:蔣興誼
英語學科:金英芳
政治學科:孫振寰

教育特色

建校百年來, 七一中學保持了學校長期辦學形成的優良校風、教風和學風、學生勤奮好學,教師嚴謹治學,畢業生普遍受到高校、社會的歡迎,成為一所具有良好社會聲譽和優秀辦學傳統的名校。在“發掘潛能,健全人格,教學做合一”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勤奮、上進、樸素、求真”為校訓:確立以發展高雅的校園文化和形成探究性學習特色的辦學目標。從“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著手,通過“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教育,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文化 素養;學校堅持課堂教學為中心,以語文、外語、計算機學科特色教學見長,高中招收與加拿大聯辦英語ESL班,並對學有餘力的同學進行第二外語——日語與德語的教學。學校承擔市級課題《對中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研究》,通過課堂探究、課題探究、活動探究,讓學生在學校及社會各項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充分參與,在 參與中培養探究能力、創新精神。本課題榮獲上海市第七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學校將人文精神養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思想建設的一條主線,在學校管理上強調為學生、教師“服務”,努力為師生髮揮潛能提供最最佳化的發展空間。

學校榮譽

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是上海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上海市科技特色學校、上海市綠色學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EPD會員學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上海市民眾體育先進集體、上海市體育項目(手球、武術)傳統學校、上海市智慧財產權試點學校、上海市五四特色團委、上海市少先隊紅旗大隊。
學校工作在許多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受到社會各界普遍好評。一批師生在全國和市、區競賽中頻頻獲獎:如顧穎老師2010年在全國第三屆中國小音樂錄像評比上海地區榮獲第一名;陶竺紅老師在2001年上海市牛津英語青年教師展評(國中組)榮獲二等獎。第十四屆中國上海頭腦奧林匹克競賽“音響”國中組榮獲第二名;單雋同學在第二屆滬、港、澳、新加坡四四區中學生讀書徵文比賽中上海市地區 第一、四地區高中組亞軍;初三五名學生分獲全國國中數學競賽(上海區)一、二、三等獎;2010屆4班金嫣同學獲2009全球華人中學生閱讀徵文三等獎;學生的小發明、小創造,已經連續三年獲得上海市英特爾科技創新大賽的一二三等獎。
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中考成績近20多年來一直位列靜安區前三甲,市重點高中升學率達63%,2008、2009連續兩年名列靜安中考平均分第一。高考成績良好,達線率近80%。市、區領導多次來校視察,對學校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20年7月9日,被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局命名為2020年靜安區“綠色學校”。
2021年11月,擬入選第三批全國中國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名單。
2021年11月23日,入選第三批全國中國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名單。

合作交流

從2000年起,學校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國際部合作,每年高中招收兩個班,開設英語ESL課程,2005年,學校成為同濟大學和靜安區合作教育實驗基地,每年在國中和高中招生同濟實驗班,對學有餘力的同學進行第二外語德語的教學,上述兩類班級受到了社會廣泛的青睞。

歷史發展

上海七一中學歷史悠久。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05年的私立崇德女中。1958年7月1日改名為七一中學,招收男女學生,成為公立學校。1960年在靜安普陀虹口三大區聯合統測中名列前茅,榮獲上海市群英會先進集體的稱號,“弄堂里飛出了金鳳凰”,《解放日報》《文匯報》《上海教育》等都采寫了長篇報導,成為上海市重點中學,學校擴容三倍,在《辭海編輯部》北園原址上建造了新大樓和大型操場,在校生超過兩千人。學校不僅文化成績領先,體育運動發展的也非常豐富多彩,六十年代的射擊壘球等榮獲全市名次,七十年代有籃球手球舉重等項目成績斐然,特別是七四屆學生裘建偉曾榮獲全國少年舉重第一名,同年七五屆的某學生榮獲上海市第一名,並因此迎來了國家舉重隊來七一中學訪問表演——舉校歡騰。
1978年列為靜安區重點中學。1985年開始深化改革,1994年與育才中學合併。1996年脫離育才中學在七一中學原址建立靜安區第一所公立轉制完全中學——(民辦)新才中學。1999年7月1日,新才中學恢復原名上海市七一中學,公立轉制(民辦)性質不變。
百年老校七一中學2007年04月11日正式更名為“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更名後的七一中學將藉助同濟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提升學校品牌。將在全校範圍內開設德語選修課,雙方合作建立的“同濟實驗班”將德語作為必修課,且有來自同濟大學的教授作定期專題講座。另外,同濟大學還將選派輔導員來中學各班擔任校外輔導員
據“同濟大學附屬七一中學”副校長王科音介紹,在同濟大學每年面向高三生的加分政策中,將給予七一學子相對更多的優惠。另外,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同濟大學也將考慮採取優惠政策錄取第一志願填報同濟大學的七一學生。

學校地址

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461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