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由美國心理學家
埃里克森(Erikson)提出的一個心理發展概念,指個體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一時空中對自己內在的一致性和連續性的主觀感覺和體驗,以及他人所知覺到的個體的一致性和連續性,是個體在特定環境中的自我整合。埃里克森認為,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亂是青少年期最為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會任務。馬西亞(Marcia)提出了同一性狀態模型對自我同一性理論進行闡釋,他根據個體的經歷探索和投入程度的高低劃分出四種同一性狀態,分別為
同一性獲得(identityachievement)、
同一性延緩(identity moratorium)、
同一性早閉(identity foreclosure)和同一性混亂(identity diffusion)。
同一性混亂的具體表現
關於同一性混亂症候群的特徵,日本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小此木啟吾認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六點:同一性意識的過剩、選擇的迴避和麻痹狀態、與他人的距離失調、時間前景的擴散、勤奮感的擴散及否定的同一性的選擇。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現狀,同一性混亂的具體表現有:
(1)缺乏自我認知,沒有形成統一的自我意識:他們不能進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評價;缺乏興趣和熱情,常處於冷漠狀態;缺乏理想和目標,對未來的預期處於一種不抱期待的無力狀態。
(2)缺乏處理各種矛盾和適應環境的能力:無法適應進入大學後的落差,對自己在新團體中的位置難以接受;對責任和選擇持迴避態度;無法維持正常的學習狀態;自主性低,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3)缺乏對社會和環境的認知,價值判斷混亂:對社會缺乏正確的了解和認識,不能從周圍的環境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也不願去探索。人際關係混亂,被人孤立;對事物價值判斷混亂,缺乏是非善惡的主見。
同一性混亂的原因
主觀方面
(1)特定生命時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不平衡:大學生生理髮展年齡提前,使得其產生了強烈的“成人感”,但在心理層面的稚嫩,他們還處於一種“準成人”狀態,兩相作用之下最終導致了自我同一性混亂。
(2)自我意識中的矛盾衝突:自我意識中主觀我和客觀我的矛盾、理想我和現實我的矛盾使得一些大學生對於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缺乏明確的認知,進而暫時或長期處於自我同一性混亂狀態之中。
(3)對自我和社會關係的認識偏差:自我同一性還包括歸屬感,一些大學生不能正視自我與社會的關係,還有一部分則不具備適應社會的知識技能,這些都給他們同一性的確立帶來困難,使其處於同一性混亂狀態。
(4)個體自身不良的心理品質:郭金山、車文博的研究發現:同一性擴散與外向性、善良、智慧呈非常顯著負相關,與情緒性呈比較顯著正相關,與人際關係呈非常顯著負相關。這說明,不良的心理品質也是導致自我同一性混亂的重要原因。
客觀方面
(1)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教養方式不合理、親子關係失調和父母期望不當等原因。父母作為兒童早期認同的對象,如果其價值觀、人生觀是錯誤或混亂的,勢必會對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產生影響;父母對子女過分溺愛和過分嚴厲,會造成親子關係僵化和對孩子期望不當,進而阻礙其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2)學校教育因素:主要有教育理念不完善、教育方式刻板陳舊和學生無法在學校中找到
歸屬感等原因。我國的長期堅持以“應試”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更關注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素養,很少引導學生進行關於自我的思考和探索,這顯然不利於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而現階段大學生們更強調個性,不願意受到約束,難以在集體中找到一體感和歸屬感,也會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產生不利影響。
(3)社會因素: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的快速轉型期,舊有的價值觀念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新的價值觀念還處在孕育發展階段,新舊價值觀念的激烈碰撞,導致大學生面臨諸多矛盾和困惑;隨著網路化的高速推進,網路在給大學生以全新感受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新問題。如很多大學生深陷在網路中不能自拔,造成網路下的客觀我與網路上的主觀我脫節,進而使其處於同一性混亂之中。
同一性混亂的應對策略
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
(1)構建正確的自我認知,改善自身的認知結構: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以自我認知為基礎的,其中自我意識更是個性的核心。大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積極涉獵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尤其是關於自身身心方面的知識,掌握關於自我認同的心理學方法,進而實現主觀我和客觀我、理想我和現實我的整合,消除認知結構中的不合理觀念。
(2)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提高自身的心理免疫力:大學生產生迷失感和無助感的根源是缺乏明確的方向和目標。針對這種情況,大學生應積極地配合學校開展的生涯規劃教育,結合自身實際,確立切實可行的人生目標和發展方向。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大學生人格成長的起點,可以為同一性的形成提供強大的情感支持。因此,家長應從自身出發,注重自我修養的提升,以身作則地來幫助子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注重教養方式和教育方式的科學性,引導子女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對子女的期望要符合其成長要求和身心發展,引導其進行積極的自我探索,構建自我同一性。
建設健康的校園生態
(1)加強校園網路建設,增強大學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針對網際網路對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首先,學校應建立健全網路建設,發揮網路宣傳的積極作用;其次,充分利用校園網加強學校、家長和學生三者的溝通,這有利於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2)重視學生集體的建設:大學生特別重視自己與集體的關係,希望能夠通過在集體中的地位找到歸屬感。首先,應完善集體的章程和規章制度,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其次,創造積極向上的集體風貌和良好和睦的人際氛圍,教導學生基本的人際交往技巧,使學生在同伴群體中獲得更多社會支持的同時產生歸屬感。
(3)注重學校心理干預,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發展與心理危機的有效解決密不可分,在注重自我力量的同時,學校應加強心理干預。高校應構建心理預警系統,將所有的學生納入其中,明了學生的自我同一性狀況,然後根據學生的不同狀況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
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
(1)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認識自我和社會是自我同一性達成的先決條件,而這在實踐中方可獲得。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可以培養判斷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獨立性;還可以對社會有更直觀的認識,為將來就業打基礎。總之,大學生經過社會實踐中一系列嘗試與調整過程,會促進其自我同一性的發展。
(2)提供良好的成人模型:大學生對自己未來形象的想像並不是憑空臆造的,在他們的心中一般都會有效仿對象,有時他們對偶像的嚮往甚至會超出我們的想像。如果社會能為大學生提供一些優良成人榜樣,就可以以此引導大學生,促使其為成為他們所尊崇的對象而努力,繼而促進其自我同一性的發展。
(3)為大學生提供值得尊重的主流文化和民主包容的環境氛圍:社會文化環境是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前提與背景。一個積極尊重的主流文化將會大大促進青少年自我的發展。而民主包容的環境氛圍也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人社會不要以成年人的思想和標準去逼迫他們,允許他們有一些看似“荒誕不羈”的行為,反而會促進大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和探索,進而促進其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