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發信息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吉林省衛生健康“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吉政辦發〔2022〕23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長春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駐吉中直有關部門、單位:
《吉林省衛生健康“十四五”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8月4日
規劃全文
吉林省衛生健康“十四五”規劃
為全面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高質量推進健康吉林建設,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民眾健康,根據《“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國辦發〔2022〕11號)和《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吉政發〔2021〕7號)、《“健康吉林2030”規劃綱要》(吉發〔2017〕9號),編制本規劃。
一、高質量推進健康吉林建設,開啟全民健康新時代
(一)發展環境。“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印發實施《關於貫徹落實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加快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吉發〔2016〕32號)、《“健康吉林2030”規劃綱要》,紮實推進健康吉林建設,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全力維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吉林省衛生與健康“十三五”規劃》(吉政辦發〔2017〕39號)目標順利完成,民眾健康狀況持續改善。2015年至2020年,全省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歲以上,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從16.72/10萬、4.28‰、5.29‰降至10.75/10萬、2.74‰、3.60‰,主要健康指標居於全國中上水平,健康扶貧任務全面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健康基礎。
進入“十四五”時期,健康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基礎性地位和重要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戰略部署,提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國”的遠景目標,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迎來重大機遇。《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穩步提升”階段性目標,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東北振興”“一帶一路”“數字中國”“人才強國”等國家戰略集成疊加,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人民民眾健康意識顯著提升,全社會關注健康、追求健康、維護健康的氛圍前所未有,凝聚成健康吉林建設強大共識。
同時,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對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廣泛深遠,公共衛生安全形勢複雜嚴峻,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整體能力亟待提升,健康優先、預防為主、共建共享的全民健康格局和社會氛圍有待加快形成。隨著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多重疾病負擔並存、多重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狀況將長期存在。我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總體偏低,慢性病發病率上升且呈現年輕化趨勢,精神衛生、食品安全、職業健康、環境衛生等領域短板仍然突出。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醫養、康復、護理等需求迅速增長,優生優育、托育服務等供給亟待加強。需要加快完善健康政策,持續推進健康吉林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二)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把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高質量推進健康吉林建設為引領,深入推進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發展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民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
2.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加強衛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黨的建設,把黨的領導落實到衛生健康事業改革發展全領域、全過程,為全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堅持以人為本,健康優先。把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足省情,推動將健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發展理念體現健康優先,發展規劃突出健康目標,公共政策制定要評估對健康的影響,推動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生態環境,建立政府、社會、個人共同行動的體制機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堅持預防為主,關口前移。把預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重大疾病、主要健康危險因素和重點人群健康,強化防治結合和醫防融合。堅持以基層為重點,密切上下聯動,推動資源下沉,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堅持提質擴能,均衡發展。把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作為核心任務,加快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和同質化水平,縮小城鄉、區域、人群間資源配置和服務水平差異,促進健康公平。
——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公益屬性,強化政府組織領導、投入保障、監督管理等責任。堅持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鼓勵社會力量增加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民眾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
——堅持改革創新,系統整合。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破除制約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發揮人才、科技、信息化等引領支撐作用。統籌安全和發展,提高重大風險防範處置能力。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統籌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促進中西醫相互補充、協調發展。
3.發展目標。到2025年,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顯著提升,中醫藥優勢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人均預期壽命在2020年基礎上提高1歲左右,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同比例提高,健康吉林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公共衛生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建立能夠有效應對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適應公共衛生安全形勢需要的強大公共衛生體系,早期監測、智慧型預警、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綜合救治等能力顯著提升。
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干預。健康知識基本普及,居民健康意識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顯著提高,有利於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愛滋病疫情繼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結核病發病率進一步降低,寄生蟲病、重點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病危害持續得到控制和消除,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減緩,嚴重精神障礙、職業病得到有效控制。
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和質量大幅提升。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優質醫療資源實現擴容下沉,基層醫療衛生網底更加鞏固,分級診療格局加快構建,中醫藥特色優勢進一步彰顯,全方位全周期服務民眾健康能力持續提升。
衛生健康相關支撐能力不斷提升。適應行業特點的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健全,衛生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健康產業持續發展。
衛生健康制度進一步健全。衛生健康法規、規章體系進一步完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保障人民健康優先發展的制度體系和健康影響評價評估制度逐步建立,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進一步深化,衛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十四五”時期全省衛生健康主要發展指標(略)
展望2035年,建立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衛生健康體系,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完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以上,人均健康預期壽命逐步提高,全面建成健康吉林。
二、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築牢人民健康安全螢幕障
(一)提高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堅持和加強黨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落實國家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部署,健全以省市縣三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各級各類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為骨幹,醫療機構為依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軍民融合、防治結合、全社會協同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築牢重大疾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強化上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業務領導和工作協同,強化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責任。落實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管理服務職責,健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穩定基層疾病預防控制隊伍,夯實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的工作基礎。推動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縣域醫共體協同發展。建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長效投入保障機制,加強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能力建設,逐步提升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科研支撐和技術保障能力,提升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能力,實現科學防控、精準防控。
(二)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落實“四早”要求,加快建立完善省級一體化傳染病多點觸發監測預警系統,逐步覆蓋公共衛生機構、醫療機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等,實現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時分析、集中研判、及時報告。研究建立新發未知傳染病多點觸發機制,依託公共衛生、動物疫病、口岸檢疫、食品安全等系統,拓展信息報告渠道,逐步打通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報告渠道,開通社會公眾主動報告渠道。健全信息報告制度,壓實各級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等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責任,明確報告內容、程式、方式和時限等具體要求。健全風險評估方法和制度,提高監測分析、綜合評價和潛在風險隱患早期識別能力。
(三)提升應急回響和快速處置能力。建立健全統一高效的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體系,明確相關部門在監測預警、發現報告、風險評估、信息發布、應急處置和醫療救治等環節的職責,實現一體化管理、無縫銜接,確保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提高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規範化處置能力,完善首診負責、聯合會診等制度和應急處置流程,提升醫務人員早期識別和應急處置水平。完善重大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機制,科學制定應急處置預案,按照國家要求規範實施應急處置,阻斷醫療廢物傳播病毒的途徑。依託大型綜合醫院,分級分類組建衛生應急隊伍,建立整體調動與支援機制,提升“第一時間反應、迅速到達現場、有效開展處置”能力。深入開展衛生應急知識宣傳教育,提高民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認知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提高傳染病疫情救治能力。完善省市縣三級傳染病醫療救治體系,加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全面提高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和發熱門診、留觀室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急診、重症、呼吸、檢驗、麻醉、消化、心腦血管、護理、康復等專科服務能力。充分發揮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作用,能夠在重大疫情發生時快速反應,有效提升危重症患者治癒率、降低病亡率。進一步完善地市級傳染病救治網路,提高縣級醫院傳染病檢測和鑑別診斷治療能力。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控能力。提升邊境地區執法執勤力量科學應對重大疫情能力。發揮中醫疫病防治基地、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作用,提升中醫藥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應急與救治能力。強化應急醫療物資儲備和調配,做到政府儲備與社會儲備相結合,省級儲備與地方儲備相結合,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儲備與用戶儲備相結合,實物儲備和產能儲備相結合。加強醫療機構應急物資配置,做到儲在平時,用在急時。
(五)強化醫防融合。推動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高效協同,探索建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醫療機構公共衛生人員交流機制,互派專業人員交流學習。依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高血壓和Ⅱ型糖尿病為切入點,實施城鄉社區慢病醫防融合能力提升工程,為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培養1-2名具備醫防管等能力的複合型骨幹人員。探索建立以基層醫生團隊為績效考核單元、以健康結果和居民滿意度為導向的考核體系,提升基層慢病診療、隨訪、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務能力。推動預防、治療、護理、康復有機銜接,形成一體化健康管理服務模式。
專欄1 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項目
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推進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標準化基礎設施建設,補齊基礎設施和實驗室設備配置缺口;推進區域公共衛生實驗室建設。
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提升。依託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建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在吉林市和延邊州、通化市和白山市、松原市和白城市、四平市和遼源市等區域建設4個省級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形成2小時輻射全省的立體化緊急醫學救援體系;推進吉林省人民醫院和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項目建設,提高省域重大傳染病快速處置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加強醫療機構實驗室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加強邊境地區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建設。
中醫藥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提升。依託現有機構建設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配置中醫疫病防治隊伍;加強中醫醫院傳染病防治能力建設。
醫防融合。做實做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重大傳染病防控項目,提高防治結合和健康管理服務水平,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