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積極開展“綠化美化村屯、創建綠色家園”行動的實施意見

實施十年綠化美化吉林大地規劃以來,我省造林綠化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但與一些先進地區比,我省農村整體綠化水平還比較低,發展不平衡,全省75%的村屯綠化覆蓋率未達到綠化標準,甚至還有很多光腚屯、光桿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積極開展“綠化美化村屯、創建綠色家園”行動的實施意見
  • 發布文號:吉政發〔2009〕9號
  • 適用地區:吉林省
  • 所屬類型:地方法規
簡介,重要意義,目標標準,指導思想,創建目標,綠化標準,實施措施,動員工作,資金使用,採取政策,部門作用,建設標準,檢查驗收,加強領導,

簡介

吉政發〔2009〕9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六次全會精神,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進而實現農村經濟強省和小康社會目標,省政府決定,從2009年開始,利用3年時間,在全省開展“綠化美化村屯、創建綠色家園”行動。

重要意義

城鄉綠化差距進一步拉大,農村髒、亂、差現象沒有得到根本轉變。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富裕起來的農民對改善居住環境的要求十分迫切,只有搞好村屯綠化,創造優美、清新、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才能更好地滿足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因此,開展創建行動,十分重要、十分緊迫。是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改善生態環境,建設農村生態文明的客觀要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改善民生,增加增收致富渠道,構建和諧社會的的現實選擇;是十年綠化美化吉林大地一項重要任務。各級政府要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突出位置,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抓實抓好。

目標標準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善農村和農民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加大政府投入,放寬相關政策,強化領導責任和部門服務為主要手段,通過開展“綠化美化村屯,創建綠色家園”行動,根本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著力促使我省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

創建目標

2009-2011三年省政府重點扶持6000個自然屯,每年扶持2000個自然屯。各市(州)、縣(市、區)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按照先易後難,梯次推進的原則,安排好本地試點示範工作。通過試點示範,帶動全省4.4萬個自然屯綠化美化,力爭絕大多數村屯達到綠化標準。通過發展鄉村林業,到2020年,全省農民增加經濟收入700億元。把全省廣大農村建成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精神文明、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綠化標準

總的要求是:省級重點扶持村屯綠化覆蓋率達到30%以上,一般村屯綠化覆蓋率達到20%以上。基本實現窗前有花、院內有果、屯邊有樹、路邊有陰的目標。以高大喬木為主的地方,幾年之後要實現“白天看不見村莊,晚上看不見燈光”的綠化標準。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域的具體條件探索各自不同的綠化模式,實現一村一品,一街一品,建一批特色村、示範村。實現家居環境、村莊環境、自然環境相互統一、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實施措施

動員工作

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由各級宣傳部門牽頭,林業、交通、水利、農業等綠委成員配合,利用各種有效宣傳形式,抓住全國植樹節、全省植樹周、防治荒漠化日等有利時機,大力宣傳開展創建活動的意義和相關政策措施,積極倡導“綠色儲蓄”和“百棵樹養老”工程,做到政策家喻戶曉,讓廣大民眾自覺參與到行動中來。各縣級政府領導,要通過電視講話對創建行動進行全民動員部署,省綠辦要及時在電視、報紙、廣播、網站等主流媒體上發布信息,定期公布各地行動進展情況。

資金使用

納入省級重點扶持的村屯,苗木費由省級財政、縣級財政和林業部門共同解決。未納入省級重點扶持的村屯,各地也要積極籌措資金,解決好苗木費用。人工栽植費由鄉、村組織廣大農民投工投勞解決。各級財政和林業部門要保證資金的足額投入,縣、鄉兩級政府要保證專款專用,確保按時完成規劃任務。要積極籌措社會資金,努力提高村屯綠化水平。省級財政投入的資金實行以獎代投政策,經檢查核實達到要求的,實行據實補貼。

採取政策

深入落實“誰造誰有,誰經營,誰受益”的政策,按照統一規劃,將現有四旁閒置土地造林任務就近承包、轉讓或無償劃撥給本村有經營能力的農戶和其他經營者手中。落實林木經營權和所有權,保障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村屯範圍內的林木,根據規劃和經營者意願,自主決定採伐利用,不占採伐限額,不受採伐規程限制,不收取育林基金。對影響村屯綠化規劃的現存成過熟林、殘次林、零散四旁樹,要提前安排採伐。林業部門要做好相關技術指導、服務和管理工作。

部門作用

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參與到村屯綠化建設中來,發揮部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省、市級部門實行幫扶制,綠委成員單位每個部門至少要幫扶1個行政村、3-5個自然屯。通過部門幫扶,提高村屯綠化檔次和水平,為各地起到示範帶動作用。縣級部門實行包保制。按照三年規劃,把全部村屯綠化任務落實到包保部門,明確目標責任,建立獎懲機制,確保完成規劃任務。各級綠化部門要把村屯綠化與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全民義務植樹推進村屯綠化建設。民兵預備役部隊、婦聯、共青團等要積極參與村屯綠化建設,大力倡導開展“民兵綠化屯”、“青年綠化屯”、“三八綠化屯”等活動,把村屯綠化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建設標準

開展這次創建行動,要結合村屯整治,統一規劃,原則上一個行政村的所有自然屯要一次性納入創建行動中,一次規劃,建設達標。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注重實效,突出特色。要保證苗木質量,造喬木樹種的全部使用大苗,堅持坐水栽植,打漿造林,保證成活率。鄉、村要與村民簽訂栽植和經營管護契約,落實栽植責任和所有權、管護權,每一條綠化帶、每一棵樹都要落實到戶、到人。要制定鄉規民約,實行有效的監督和獎罰制度,確保栽植成活和成果鞏固。建立起政府出苗出政策,農民出工出力,責任落實到戶到人,包栽、包活、包管護的新機制,推動村屯綠化快速發展。

檢查驗收

檢查驗收工作由林業部門組織實施,當年6-7月進行年度建設質量檢查,第三年6-7月進行成果驗收。檢查驗收採取縣級全面自查,省(市)100%核查的辦法進行。縣級自查結果做為撥付縣級投入建設資金的依據,省(市)級核查結果作為評價各地建設成果,兌現省級補助和獎懲的依據。當年驗收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並下達整改通知單。對3年依然未達到建設標準的,追究縣(市、區)政府領導責任。

加強領導

村屯綠化實行各級政府負責制,縣級政府負總責。將創建行動納入政府重點工作和主要領導政績考核範圍。縣、鄉政府要成立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層層簽訂責任狀,落實政府和部門責任。實行責任追究和獎懲制度,按建設質量和成效兌現獎懲,三年成果驗收後,省政府將召開總結表彰大會,重獎建設成效好的單位。未完成規劃任務或未達標的縣級政府,省政府通報批評。各級林業部門要把此次活動作為推進林業發展的突破口,積極主動地搞好協調和技術服務,為政府當好參謀。通過三年努力,使全省廣大農村的村容村貌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開創全省綠化新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