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生物基礎教學實驗中心

本實驗中心的前身是由我國著名生物學家陶慰孫教授1959年創建的,多年來在學科建設方面得到了迅速發展,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1999年獲得教育部世界銀行貸款“高等教育發展”項目的支持,對實驗室體制進行了改革,以7個教學實驗室為主體組建生物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主任負責制,人、財、物統一管理與調配,實行實體化運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大學生物基礎教學實驗中心
  • 創建者:陶慰孫
  • 創建時間:1959年
  • 目的: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
發展歷程,科研成果,

發展歷程

1999年獲得教育部世界銀行貸款“高等教育發展”項目的支持,對實驗室體制進行了改革,以7個教學實驗室為主體組建生物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主任負責制,人、財、物統一管理與調配,實行實體化運行。同時,原有的實驗技術人員全員下崗,實行聘任制,優選部分優秀實驗技術人員,又公開招聘4名畢業生,實行契約制管理。
2001年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一標儀器設備到位,重點對實驗內容體系進行改革,增加了新實驗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實驗課與理論課相對獨立,單計學分。建立了檔案室和實驗室管理制度,部分實驗室實行開放,使實驗教學水平明顯提高。原教育部副部長周遠清率團檢查世界銀行貸款項目時,對我們實驗教學與管理給予充分肯定,並在教育部發的紀要中給予表揚。
2002年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二標儀器設備到位,同時獲得“211”工程和“985”項目的支持,又購進了部分較先進的儀器設備,重新修訂了實驗教學大綱,在進一步更新實驗項目的同時,加強了綜合性、設計創新性實驗的開設,實驗室實行全方位開放,建立了多元成績評定方法,加強了實驗室的規範化管理。在“雙基”實驗室評估中被評為全省參評的88個“雙基”實驗室首位,吉林省教育廳在我中心組織召開了全省高校經驗交流現場會,為以後“雙基”實驗室評估起到了示範作用。
經過兩年的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師生圍繞實驗教學與管理等諸方面總結撰寫了25篇實驗教學研究論文,由《高教研究與實踐》出版專刊,為以後的教學改革明確了方向。
2003年以來,實驗室搬遷到新實驗樓,面積達到4500平方米,儀器設備2331台套,更新率為98.7%,實驗教學條件得到了根本改觀。建立了以“實驗層次、實驗類型、輔助方法、教學途徑、成績評定、效果評價”為代表的“六個四”的創新實驗教學體系和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在實驗教學項目中引入科研成果20項,實驗項目更新率達68%;覆蓋65個專業3780人,年平均接受36.9萬人學時;建立了實驗教學效果和實驗教學改革評價體系;建立了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25項、管理檔案2104項;建立了計算機管理資料庫、網站和區域網路;建立了中心圖書室、資料室和免費為學生開放的計算機室;建立了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互通的實驗教師梯隊和以固定與流動相結合的實驗技術隊伍;實驗室24小時開放,為學生開出設計創新實驗155項。2004年6月,世界銀行貸款外籍專家組考察時給予高度評價:“從硬體設施、軟體管理到學生培養質量上都是國內最好的”。

科研成果

在多年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基礎上,編著出版了《高校生物學基礎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專著(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為生物基礎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經驗。
經過幾年的改革與實踐,發表教學研究論文79篇,獲各類教學改革成果獎勵85項,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明顯提高,本科生設計創新實驗公開發表研究論文45篇(9篇被SCI索引、2篇被EI索引),獲獎35項(其中獲首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1項,連續兩屆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一等獎2項)。
2005年“生物學基礎實驗”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實驗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輻射示範作用明顯,目前已有國內外500多個實驗室前來參觀學習與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