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克家族

吉克家族

吉克家族是彝黑族的主體名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文化,也是中國彝族第二大家,吉克共有七子,從大到小分別是“尼省、阿友、沙呷、吉布、吉史、吉木、吉達”;主要在四川、雲南、貴州三省和日本、香港、台灣及東南亞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吉克家族是個古老成就的家族,對畢摩宗教信仰有著深刻的研究,於祖先的傳承也叫吉克畢摩,其家族因湧現出許多畢摩大師而聞名天下,常年發展如今吉克家族人才輩出。也孕育出眾多歌唱名人,如吉克曲布,吉克雋逸吉克傑拉吉克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克家族
  • 外文名:The Zic family
  • 種族:彝族
  • 拼音:ji ke jia zu
  • 定義:吉克惹史(彝語)
  • 起始年代:明朝末年
祖先介紹,吉克名人,吉克曲布,吉克雋逸,吉克傑拉,家族介紹,服飾,資政信仰,節日,飲食習俗,大米,坨坨肉,建築特色,吉克惹氏之歌,

祖先介紹

明朝末年,公元1600年左右(約是1610年),吉克出生在涼山州美姑縣拉木阿覺鄉吉覺黑瑪村。吉覺黑瑪系崢韓勒烏山麓,崢韓勒烏系龍頭山山脈;因此人們常說:“崢韓山麓方,吉克惹史生”吉克是畢摩宗師阿蘇拉則的第十六代直系後裔之一,是阿羅黑彝家支的堂弟,阿天畢天的兒子,其母親是家住雲南昭通一帶韓鈉土司家之女,吉克的身世當時屬於統治階級的黑彝階層,為了吉克健康成長平安成人按彝族習慣,取其乳名吉克這一普通名字後來成為一個龐大家支的姓直至今日。
吉克家族

吉克名人

吉克曲布

“老鷹”——吉克曲布彝族歌手,出生在四川大涼山美姑河畔一個畢摩世家,因自幼受彝族文化耳濡目染的薰陶在他後來的詞曲創作中都得以很好的表現。山鷹組合成名曲《走出大涼山》《七月火把節》《離開家的孩子》《忠貞》等都是出自其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老鷹成了彝族音樂史上一個不可磨滅的文化符號。出版《我愛我的家鄉》、《大涼山搖滾》兩張彝語專輯,首開彝族通俗流行音樂——彝式POP的先河涼山引起轟動。此後被來自廣州的一名記者發現,並推介到當時中國大陸流行音樂中心的廣州“三個唱歌的小伙子”走出大涼山,來到祖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繁華的廣州城,在陳小奇等著名音樂人的幫助下推出《走出大涼山》漢語專輯,全新的音樂風格全新的舞台表現奇異的少數民族服裝,迅速贏得了成千上百歌迷的喜愛,此後又順利推出《離開家的孩子》、《火一樣的人》兩張專輯。多年多來無論是專輯的銷量,還是“三個唱歌的小伙子”的舞台激情,都贏得了廣大歌迷的持續熱愛,他們的走紅是繼“港颱風”、“黃土風”、“西北風”後刮起來的“山地風”。山鷹組合很快贏得很高的榮譽:專輯《走出大涼山》銷售總量超過80萬張;專輯《離開家的孩子》同名主打歌曲獲廣東廣播新獎、96首季十大金曲獎;專輯《火一樣的人》銷量排名在全國前五之列,並代表中國遠赴哈薩克斯坦參加亞洲音樂節
吉克老鷹吉克老鷹

吉克雋逸

吉克雋逸(Summer),漢名王雋逸,1988年05月13日出生於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內地新生代當紅女歌手,被譽為新文化符號的傳承者。
2009年參加《快樂女聲》獲得廣州唱區30強,其嗓音極具特點。
2012年參加《中國好聲音》獲得劉歡組最終冠軍和巔峰對決季軍。2012年底簽約天浩盛世和環球唱片
2013年出演中美合資史詩電影《最後的戰爭》中的女配角,與尼古拉斯凱奇劉亦菲海登·克里斯滕森等人合作。
吉克家族

吉克傑拉

吉克傑拉,中國內地男歌手、演員,曾是“南方葉子”組合成員之一[1]。參加了2009年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欄目,因為“南方葉子”過硬的音樂才華和人氣,不僅獲得了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周冠軍,並破格參加“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的比賽,最後獲得2009年“星光大道”年度十強[2]。2013年參演了中央電視台CCTV-12社會與法頻道普法欄目劇的九集迷你劇《聽見涼山
吉克家族

家族介紹

種族:彝族
翻譯:在彝語裡面,“吉克家族”稱為“吉克惹史”,翻譯成漢語,即為“吉克七子”。“惹史”一詞為“七子”之意。
分布:
吉克家族是黑彝族的主體名族,“吉克”指家族元老人名化,彝族稱為“吉克惹氏”初期的吉克家族主要以“比摩”家族彝族的一種傳統與信仰! 吉克家族是個古老成就的家族,彝族的啟示化,目前,吉克家族人口眾多占彝族人口的一定百分點其分布於世界各地。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
吉克家族
主要分布
四川:
涼山州占45%
美姑:12%
甘洛:8%
其他:
如:日本,香港,台灣,以及國內各省分布。吉克家族在全國分布的特點是東密西疏,據2005年的統計,吉克家族人口為90萬人,四川占60%。吉克分系小家族
吉克家族分別為:
尼省、阿友、沙呷、吉布、吉史、吉木、吉達。
由家族元老兒子接名化,後七人各命名為家族名,各自繁育後代,其中吉史分布最廣,波比家族就是吉史的後代之一.
吉史家族
吉史家族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後代由,波比家族,吉魯家族,等成立。
吉布家族
主要分布在香港等其他地區。
吉木、吉達
吉木、吉達兩子後代,分別是吉克第六和第七個兒子。在最近一次中國吉克惹史家族普查中,在雲貴地區被發現,在此之前一直未發現這兩個家支,一直以為這兩個家支不存在了,所以一直以為只有“尼省、阿友、沙呷、吉布、吉史”這五子。
尼省、阿友、沙呷、吉布、吉史
主要分布四川、雲南、貴州、台灣、日本等其他地區。
“尼省、阿友、沙呷、吉布、吉史”,按順序分別是吉克的第一至第五個兒子。
吉克祖訓吉克祖訓
吉克家族歷史
從約從約公元前4000年起,當今彝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了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200年,(即吉克)的誕生後成立吉克家族,之後兒子分別為:尼省、阿友、沙呷、吉布、吉史、吉木、吉達。也同樣以名為家族姓氏,波比家族就是吉史的後代。
根據2008年統計,,之前的吉克家族由家族元老即“吉克”名化,後兒子分創家族,由尼省、阿友、沙呷、吉布、吉史、吉木、吉達。承接家族,這樣接連敷衍後代。

服飾

吉克家族服飾由家族元老獨創,即現如今的彝族服飾
吉克家族服飾由自創,金銀係為主, 各種花邊為副,給吉克家族乃至彝族帶來榮譽;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主要體現名族的風情。
彝族服飾彝族服飾

資政信仰

吉克家族宗教具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萬物有靈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對精靈和鬼魂的信仰。

節日

火把節——彝族以及吉克家族的狂歡節:"火把節"一般在農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舉行,是吉克家族盛大的節日。
當夜幕降臨後,人們揮動火把,成群結隊繞村串寨,翻山過田,互相往對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滿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晝。照吉克家族的習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騰起一團絢麗的火花,並揚起一股香氣,是表示一種美好心愿:後輩對老輩撒,是尊敬,祝福長壽;長輩對晚輩撒,是愛撫,祝願吉利; 同輩互撒,是親密友愛;青年男女互撒,則是戀愛的開始。
涼山州金陽縣、美姑等地的吉克惹,節日期間,人們彈著大三弦,跳起“阿細跳月”,同時舉行摔跤、鬥牛等活動;楚雄、彌勒等地的彝族,也舉行傳統的“祭火”儀式。節日之夜,在家族聚居的大山深處,到處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壯觀。
吉克家族火把節吉克家族火把節

飲食習俗

吉克家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即跟彝族相同。大部分地區是玉米,次為蕎麥、大米、土豆、小麥和燕麥等。肉食主要有牛肉、豬肉、羊肉、雞肉等,喜歡切成大塊大塊(拳頭大小)煮食,漢族稱之為“砣砣肉”。大、小涼山及大部分吉克家族禁食狗肉,不食馬肉及蛙蛇之類的肉。吉克家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禮節。酒為解決各類糾紛,結交朋友、婚喪嫁娶等各種場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大米

大米是稻穀經清理、礱穀、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後製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適的設備,通過適當的工藝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將混入稻穀中的各類雜質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質量,同時利用磁鐵除去稻穀中的鐵釘、鐵屑等,以保證生產安全。礱穀工序就是用橡膠輥礱穀機或金剛砂礱穀機將稻穀的穎殼脫下,並使穎殼與糙米分離。碾米工序即用碾米機碾削、摩擦糙米使皮層和胚乳分離,然後再進行刷米、去糠、去碎、晾米等處理,這樣就可得到所需等級的大米。
大米大米

坨坨肉

彝族砣砣肉是雲南省著名的特色美食,該產品主要小涼山彝族的民族特產。砣砣肉類似新疆的手扒羊肉,在製作上,一般是用鮮活肥碩的豬、牛、羊,立即宰殺後,大塊剁頤,小者如拳、大者如碗,不放椒鹽,氽入清水中煮至六成熟後,再放在篩簸之中輕輕撒上一層鹽汗水沫,吃時佐以小涼山土法醃製的一種乾酸菜湯(有克油腥的作用),將砣砣肉抓在手上,邊啃邊嚼,由於這種肉做法特別,又不是很肥,吃起來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開,所以,砣砣肉如今已成為小涼山的一道很有名氣的風味菜。
坨坨肉坨坨肉

建築特色

吉克家族即彝族啟蒙化。
吉克家族的房屋結構有的地區和周圍彝族相同,涼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頂、土牆;廣西和雲南東部彝區有形似“乾欄”的住宅。
土掌房——吉克家族獨特的民居建築:吉克家族的“土掌房”與藏式石樓非常相似,一樣的平頂,一樣的厚實。所不同的,是它的牆體以泥土為料,修建時使用夾板固定,填土夯實逐層加高后形成土牆(即所謂“乾打壘”)。平頂的製作也與石樓相似,也具備曬場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東南一帶。這一帶土質細膩,乾濕適中,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條件。
吉克家族住房多為三間或五間。正中一間為堂屋,是家庭成員聚會之所,亦為接待客人之所。靠牆壁左側,設一火塘,火塘邊立石三塊成鼎狀,鍋支其上,稱為“鍋莊”。鍋莊嚴禁人踩踏跨越,否則認為不吉。鍋莊上方,以蔑索吊一長方形木架,上鋪竹條,作烘烤野獸乾肉或蒜頭、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飯、燒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圍火塘而坐,敘天倫之樂,火塘成為彝族傳遞文化的場所。一般吉克家族人家,則在火塘邊鋪一草蓆,身裹披氈而眠。
吉克家族居住地吉克家族居住地

吉克惹氏之歌

作曲:尼克爾他
(頌詞:心地善良的人們都知道,吉克惹氏是畢摩家族,古話說:畢摩啊,神聖的經師,“古侯穆迪一帶由吉克惹史畢,木烏穆迪一帶阿茲布育畢。”這個畢就是說超度,而古侯穆迪就是大涼山,即又做蘇祖博奕;木烏穆迪叫做烏蒙山區,一說是鳩圖木古,即:昭通地區……
雲霧滿山崖山泉叮咚響
我要說我是吉克惹氏族的子孫所有的,天地的萬物都聽見了善良的,善良的人們都清楚了
上下幾百年喔
上下幾百年
今朝更飛揚喔
今朝更飛揚
雲開日出時
天地一遍紅
我說我是吉克惹氏家族的子孫所有的,天地間所有都在說啊善良的,善良吉克家族的歷史
上下幾千年喔
上下幾千年
還待去冷暖喔
還待去冷暖
活靈活現了
又要出發了
我說是吉克惹氏家族的兒孫百家中,他在百家中作畢超度留給啊,留給世人以平安和睦
天下吉克是一家喔
吉克惹氏是一家
天上吉克是萬人寵喔
天上萬人寵愛
(結束語·頌詞:在長長的歷史長河中,吉克惹氏家族以畢阿蘇拉則的後代自居,並得到了“烏吐勒沃”的護佑,在友善地生活著、和睦地享受著人間的冷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