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一里,舊區名,清末民初廣西省桂平縣行政區劃名,今屬桂平市。清光緒年間桂平縣分四區二十一里,有東三里、南八里、北三里、西七里。東區三里為吉一里(今木樂鎮、社坡鎮、馬皮鄉)、吉二里(今石咀鎮、木圭鎮)、軍陵里(今尋旺鄉)。
吉一里,有社坡圩,木樂圩,馬皮圩,村落分上下堡,上堡有上竹文,下竹文,羊頭塘等村;下堡有河洞,石龍等村。吉二里,有石咀圩,竹社圩,平通圩等,村落分上中下三股,上股平安、石境等村,中股有水口、木山渡頭等村。下股有蓮塘、水活、蔡村、長塘等村。軍陵里,有尋旺圩;分上下2股,上股有下巷、車田等村;下股有上渡、塔腳、下渡等村。
木樂鎮,位於城區以東,距城區37公里,東鄰平南縣鎮隆鎮(平南火車站位於該鎮)。清末民初屬吉一里,民國後為東區木樂鄉,解放後為第一區、木樂區、木樂公社,1984年改稱木樂鎮。下轄12個村委會154個村民小組,面積87.35平方公里。鎮政府位於木樂圩,為桂平市、平南縣陸路交通中心點,明朝至清國為木樂巡檢司治所。
馬皮鄉,位於城區東北。清末民初屬吉一里,民國後為東區馬皮鄉,解放後屬第二區、石咀區、石咀公社、石咀鎮,1987年從石咀鎮分出置馬皮鄉。下轄8個村委會94個村民小組,面積74.87平方公里。
社坡鎮,位於城區以東,距城區18公里。清末民初屬吉一里,民國後屬東區為社坡鄉,解放後為第四區、社坡鄉、社坡公社,1984年改稱社坡鄉,後改為社坡鎮。下轄14個村委會197個村民小組,面積107.89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一里
- 外文名:Jiyili
- 存在時間:清末民初
- 下轄:上堡,下堡
- 現在範圍:木樂鎮,馬皮鄉,社坡鎮
-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桂平站,平南站
- 景點:潯州八景
- 機場:蒙圩軍用機場
- 車牌:桂R
- 電話區號:0775
- 行政代碼:450881
- 地理區位:潯江與鬱江以東
概述,《秦漢布山古城考》引文,《明史》引文,
概述
吉一里,舊區名,清末民初廣西省桂平縣行政區劃名,今屬桂平市。清光緒年間桂平縣分四區二十一里,有東三里、南八里、北三里、西七里。東區三里為吉一里(今木樂鎮、社坡鎮、馬皮鄉)、吉二里(石咀鎮、木圭鎮)、軍陵里(今尋旺鄉)。
吉一里,有社坡圩,木樂圩,馬皮圩,村落分上下堡,上堡有上竹文,下竹文,羊頭塘等村;下堡有河洞,石龍等村。吉二里,有石咀圩,竹社圩,平通圩等,村落分上中下三股,上股平安、石境等村,中股有水口、木山渡頭等村。下股有蓮塘、水活、蔡村、長塘等村。軍陵里,有尋旺圩;分上下2股,上股有下巷、車田等村;下股有上渡、塔腳、下渡等村。
木樂鎮,位於城區以東,距離城區37公里,東鄰平南縣鎮隆鎮(平南火車站位於該鎮)。清末民初屬吉一里,民國中後期為東區木樂鄉,解放後為第一區、木樂區、木樂公社,1984年改稱木樂鎮。下轄12個村委會,154個村民小組,面積87.35平方公里。鎮政府位於木樂圩,為桂平市、平南縣陸路交通咽喉,明朝至清國為木樂巡檢司治所,今為國家試點鎮。
馬皮鄉,位於城區東北。清末民初屬吉一里,民國中後期為東區馬皮鄉,解放後屬第二區、石咀區、石咀公社、石咀鎮,1987年從石咀鎮分出置馬皮鄉。下轄8個村委會,94個村民小組。面積74.87平方公里。
社坡鎮,位於城區以東,距離城區18公里。清末民初屬吉一里,民國中後期屬東區為社坡鄉,解放後為第四區、社坡鄉、社坡公社,1984年改稱社坡鄉,後改為社坡鎮。下轄14個村委會,197個村民小組。面積107.89平方公里,鎮政府位於社坡圩。
《秦漢布山古城考》引文
按《水經注》原文云:‘東逕布山縣北,鬱林郡治也。吳陸績曰:從今以後六十年,車同軌,書同文。至太康元年,晉果平昊。又逕中留縣南,與溫水合。又東入阿林縣’云云。……考中留即今武宣(見李兆洛《地理韻編》),溫水亦兼稱郁水(並見《水經注》)。細玩注文,郁水既先經中留縣南(今武宣在桂平東北,桂平在武宣西南,似當為中留縣西南,徒言南或省文約略之詞),乃東經阿林,則其地當在今(桂平)縣東軍陵里東塔之上,下為郁水別稱。至於阿林,則在今縣南,東達于吉一、二里,北臨圭江。……據此,則所謂逕中留縣南,與溫水合者,言郁水流經今北江之下,東塔之上也。所謂又東入阿林與溫水合者,言郁水流經今北江之下。東塔之上也。所謂又東入阿林者,由東塔以下,流至吉二里也。
《明史》引文
【《明史·志第二十一·地理六·福建 廣東 廣西》(清·張玉廷等著):“廣西 《禹貢》荊州之域及荊、揚二州之徼外。元置廣西兩江道宣慰使司,治靜江路。屬湖廣行中書省。至正末,改宣慰使司為廣西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二年三月因之。六年四月置廣西都衛。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衛為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一,州四十有八,縣五十,長官司四。為里一千一百八十三。北至懷遠,與湖廣、貴州界。東至梧州,與廣東界。西至太平,與貴州、雲南界。南至博白,與廣東界。距南京四千二百九十五里,京師七千四百六十二里。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二十一萬一千二百六十三,口一百四十八萬二千六百七十一。弘治四年,戶四十五萬九千六百四十,口一百六十七萬六千二百七十四。萬曆六年,戶二十一萬八千七百一十二,口一百一十八萬六千一百七十九。
平樂府元大德五年十一月置。洪武元年因之。領州一,縣七。北距布政司百九十里。
富川府東少北。元屬賀州。洪武十年五月改屬潯州府,後來屬。西南有鐘山縣,舊治於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靄石山下,而置邊蓬寨巡檢司於舊治。北有秦山,接湖廣道州界。東北有氓渚嶺,即臨賀嶺,與湖廣江華縣分界。又東有富江,南合賀水。西南有白霞寨、西北有寨下市二巡檢司。
賀府東南。元賀州,直隸廣西兩江道。洪武初,以州治臨賀縣省入,屬潯州府。十年五月降為縣,後來屬。東北有臨賀嶺,亦曰桂嶺,下有桂嶺縣,元末廢。東有賀江,至廣東封川縣合於西江。南有信都鄉巡檢司。北有沙田寨巡檢司,後遷縣西點燈寨,尋廢。又東北有大寧寨、樊字寨、白花洞三土巡檢司,後廢。
潯州府元潯州路。洪武元年為府。領縣三。東北距布政司九百八十里。
桂平倚。南有白石山。西北有大藤峽。北有黔江,一名北江,亦曰右江,南有鬱江,一名南江,亦曰左江,至城東匯為潯江。東北有武靖州,成化三年置,萬曆末廢。又東有大黃江口、北有靖寧鄉、東北有大宣鄉、又有思隆鄉、又有木盤浦、西南有常林鄉六巡檢司。又南有羅秀土巡檢司,又北有碧灘堡、鎮峽堡,俱成化中置。東有牛屎灣堡,西有淹沖堡、秀江堡,俱嘉靖中置。
平南府東。東南有龔江,即潯江也,東有白馬江流入焉。又有奉議衛,洪武二十八年八月置於奉議州,正統六年五月遷於此。東北有大同、西北有泰川、西南有武林三巡檢司。又南有峒心、東南有三堆、東北有大峽、西北有平嶺四土巡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