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合河石橋始建年月無記載。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縣尹鄒翁,訓導朱恭領導重修為5孔石拱橋。後毀於洪水。
明隆慶五年(1571年),知縣令鄉耆督修合河石橋。
明隆慶六年(1572年),縣尹於應昌,鄉耆朱寵等負責重修為7孔石橋,合河石橋建成。
明萬曆五年(1577年),郭庭梧、梁問孟撰《合河石橋記碑》,立石。
1966年,衛河機械清淤時,為保護此橋,在橋北20米處,又建平板橋與石拱橋相接。
2009年,國家啟動的大運河申遺保護工作中,合河石橋成為大運河上的重要的歷史遺存節點和水運工程遺蹟保護點。4月29日,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建築學院會同鄭州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對合河石橋本體及其周邊環境進行了現場考察。8月,河南省、新鄉市相關文物部門向國家文物局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月,鄭州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受新鄉市、縣文化局、文物局委託,對合河石橋進行了實地測量和殘損勘察後,並著手制定保護規劃。
2016年,河南省文物局為合河石橋撥款140萬元文物保護專項資金。
2017年2月21日至5月31日,對合河石橋進行了修繕。
橋樑位置
合河石橋位於中國河南省新鄉市
新鄉縣合河鄉合河村北門外,距離新鄉市區約6千米,曾為小冀至胡橋公路的途經線路,橋的下游約15里處分別有衛河碼頭及倉儲,是大運河運輸系統的組成部分,為南北走向。
橋樑設計
橋樑結構
合河石橋為七孔石拱橋,橋面中間高,兩頭略低,橋正中拱券最大,兩側拱券逐次減小,格局劃一,券臉石縫間以鐵活嵌牢。中間五孔兩端砌出寬大的墩台,其上砌置近等腰三角形分水尖,整齊的坐落在河中。中間三孔拱券頂部正中均浮雕有吸水獸。其它拱券的券臉石表面刻出上下兩道裝飾弧線,石橋的雁翅與橋體約成37°夾角,橋面兩側以條石砌矮牆,橋面上兩側有粗壯的素麵長方形條石欄桿,素麵無花紋裝飾,多數已丟失或墜入河中。橋面正中央鋪有2.1米寬的紅色花崗岩條石,紅石兩側鋪有青色條石,簡樸大方。除北端1孔拱圈半毀而堵塞外,其餘橋體完整無損。
設計參數
合河石橋長47米,橋寬6.45米,橋高6米,橋拱高4.4米。
建設成果
合河石橋採用框式分節橫聯式券法砌成。內券石若干根伸出券臉石之外,與券臉石交替疊壓,使券臉石和內券石形成閉合框架,在框架之內,逐層壘砌石條。由於使用了框式結構,避免了鑲邊橫聯券由於受力不均、內外券無結構聯繫、券臉石容易脫落和向外傾斜的現象,有利於對拱券的保護。合河石橋的發券技術代表了明代這一時期的典型的技術特徵,且各券石間無較大的縫隙,致使主體結構歷經兒百年依舊完好。
衛河水自南向北而流,在距石橋百米處的上游折向東流,減緩水勢後越橋而過,避開了洶湧波浪對橋墩的衝擊,從而保證了橋基礎的穩定性。因此,選在流水緩,河面空,土質堅及兩河匯流處建橋,節省了不少建造資金,更重要是延長了石橋的壽命,又大大提高人流量,便於這裡成為商貿集散地。
新鄉縣岩性多為淺黃色粉質粘土,粘土中火雜細沙,屬於軟土地基。合河石橋在橋墩的基礎下打有直徑15—18厘米的柏木樁,木樁間距18—38厘米,中間以碎石、瓦片、灰土混合填充,起到了加固地基的作用,提高橋墩的承載力。
一方面,北方河水大都有季節性漲落的特點,洪水來時流速較大,沖刷也較為嚴重。另一方面,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建於東西走向的河流之上的橋樑大多僅在上游砌出分水尖,而衛河近南北走向,故合河石橋在上下游均砌有等腰三角形分水尖,避免了河水逆流的可能性,減輕了河水對橋墩的沖刷,使橋歷經多次洪水沖刷依然堅固。
合河石橋採用產於輝縣蘇門山一帶較為緻密、堅硬,抗風化能力的強石灰質石,除個別石料表面偶有風化之外,大多數歷經多年依就堅固如初。這些石材產於輝縣蘇門山,用百泉河運送石料方便,可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又遵循了原料就地取材的原則。石橋拱石之間使用的粘結材料為石灰,並未採用糯米漿調和之類的做法。橋身內部不填石塊,而用灰土夯打緻密至拱頂部,其上接鋪橋面石。這種做法不僅減輕的橋樑本身的重量,又起到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文化特色
合河石橋因百泉河、小丹河會合於橋北而得名。
2011年3月29日,經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省部際會商小組原則通過,合河石橋被列入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的“後續列入項目”。
價值意義
綜述
合河石橋形體巨大,古樸壯觀,氣勢恢宏,結構嚴謹,保存完整,為豫北地區少有的大型石拱橋,集歷史、藝術及科學價值於一身,是研究明代石構造建築的珍貴實物資料,對研究明代建築史、美術史、科技史都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濟源博物館、《隋唐大運河歷史文化考察》 評)
歷史價值
合河鄉地處豫北平原,衛河、共產主義渠越境而過。而合河石橋由於其處在衛河上的重要性,使之成為商貿集散地,溝通了南北,促進了經濟發展。合河石橋南的大王廟說明了合河石橋乃至衛河在歷史上具有較高的航運地位,透過石橋可視當時新鄉地區商賈雲集、萬船競發、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合河石橋也是衛河上游地區現存最大的且保存完好的唯一的明代七拱橋,作為大運河上的重要文物點,它見證了黃河中游流域和衛河流域的航運發展的歷史,同時也承載了衛河上游地區的歷史和文化,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鄭州大學研究生徐大江 評)
科學價值
合河石橋的結構建造合理,利用石塊、木料、白灰、鐵件等簡單材料鑄成七拱橋,是人們戰勝自然的物證,反映出能工巧匠的高超智慧與創造水平。選址、取材、結構合乎科學原理,使合河石橋歷經近五百年,任憑洪水橫溢,仍然屹立在大河之上。(鄭州大學研究生徐大江 評)
藝術價值
合河石橋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橋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建築形式、雕刻技法等方面。遠處看,拱拱相連,如長虹臥波,雄偉壯觀,與周邊環境渾然一體,取法自然,達到了至善美的和諧;局部看,橋墩砌成等腰三角形,近船形,尖尖的船頭,猶如昂首的風凰,形象、美觀,並不感覺笨重、粗曬,雄渾中又透著幾分别致。拱橋的中間三拱的券臉石表面雕出兩道裝飾弧線,中央券臉石上雕刻有栩栩如生的吸水獸,採用淺浮雕的技法。吸水獸突出券臉石3-5厘米,寓意有降妖除魔、鎮服洶濤之意。六個吸水獸,造型各具特色,有的毛髮豐滿,有的虎視眈眈,有的溫文而雅,有的張牙舞爪,望著橋下,似乎一口氣要喝乾滔滔河水。吸水獸雕刻古樸,透著靈氣,又不失莊重威嚴,給人以美得享受,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代表了河南地區明代高超的石雕技術水平。石橋欄桿為條狀青石,雖無雕刻花紋,卻體現了一種粗獷、儉樸、雄渾的石之精神,而這也恰恰體現了合河人的堅毅隱忍、頑強不屈的精神。可見,合河石橋的裝飾多突出其結構上的功能,橫臥於衛河之上,沒有過分的矯飾,更沒有“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那種風格,堅毅中透著純樸,青石間浸潤著一種無飾於外的嚮往,體現了合河人的精神氣質。(鄭州大學研究生徐大江 評)
實用價值
合河橋建造是智慧的結晶,它體現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傑出的創造力。新鄉縣合河鄉之所以能成為“中原絲釘之鄉”,新鄉能成為中原最早發展近現代工業的城市之一,很大程度上得利於合河橋的建造及衛河航運的便利交通條件。合河石橋從明至今一直在促進著豫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鄭州大學研究生徐大江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