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橋,位於江蘇省興化市荻垛鎮的荻垛莊, 在水旺無山的興化建一座石橋那是十分不容易的。始建於清代道光五年(1825)。橋長24米,寬1.35米,石質,東西向。橋面用3組計9塊長石板鋪就,每塊石板長5米,寬0.34米。四架橋樁由八根高達5米的粗壯石柱組成,兩兩呈八字形插入河床,河床底端有厚重的石礎以榫卯承接。橋板側面正中鐫三個圓形圖案,圈中有繁體“萬盛橋”三個陽刻文字,從右往左刻寫;河心東南橋樁石柱上豎鐫“大清道光五年六月董萬盛立”,河心西南橋樁石柱上豎刻“一九七0年建”;橋西北側面鐫有警示語“禁止石磙上橋”六個大字。
萬盛橋作為一種歷史見證和歷史遺存被完整地保留下來,1904年、1964年、1970年都作過原址維修。2008年,鄉政府在進行集鎮整治規劃時,決定以橋為中心,整治出一條美麗的風光帶,2009年,興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盛橋
- 位置:江蘇省興化荻垛鎮的荻垛莊
- 歷時:歷經200年
- 材質:蘇州麻石
概況,橋體結構,名稱由來,
概況
從興化城往東,越過垛田、竹泓、大垛,便到了荻垛。顧名思義,昔年的荻垛不僅群垛橫陳,而且在垛下淺灘長滿了荻草。荻是蘆葦或近似蘆葦一類的水邊植物,鄭板橋畫竹不畫荻,但在他的詩文中卻常常提起它,如“荻港蕭蕭白晝寒”之類,可見荒灘荻草曾給清代的鄭板橋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橋體結構
文人稱“荻”,平頭百姓只叫它“草”或“柴”,割下曬乾充塞鍋塘,以替柴火。在萬盛橋的一頭,就叫“(酪)咀子”。“咀子”也是垛,是一種半島形狀的垛,是大垛子一邊伸出去的一條舌頭。“柴咀”,只是“荻垛”的平白叫法。假如說,“柴咀”就是古代荻垛縮影的話,那么,這座石橋就是古代興化人民與天、地奮鬥、改造自然的歷史見證。
這座石橋墩實、厚重。四架橋樁由八根高達5m的粗壯石柱組成兩兩成八字形栽入河床,最下端,有厚重的石礎,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上端石樑之上鋪以厚實的石板,每組三塊,計三組9塊,含兩堍石板引橋在內,橋每塊石板長5m,寬0.34m。長24m,寬1.35m。全部使用蘇州麻石,耐磨損,歷經200年,無剝蝕。
名稱由來
橋板側面,那褚赤色凹凸不平的石板上,雕出三個圓形,圓內陽刻出“萬盛橋”三個正楷大字,這是橋名“萬盛”名董萬盛,是昔年的建橋人,河心橋樁石柱上豎鐫出它的釋義:“清道光五年六月董萬盛”。
清道光五年是公元1825年,它已經存在近200年。
到道光時,儘管康乾盛世的雄風已息,大清王朝王氣黯然,但在水鄉興化,農耕經濟的發展方興未艾。雍正“攤丁入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農耕生產力後,興化人口劇增,農耕水利等基礎設施紛紛興起。如老圩、中圩、下圩、合塔圩、南圩等皆在乾隆至嘉慶年間築成,道光間,又築成新莊圩、林潭圩、豐樂圩等設施,疏浚了梓辛、車路、海溝等主要入海水道。在大型水利工程帶動下,各種配套和相應設施紛紛跟上,農耕經濟相對發達,這座萬盛橋就在這種經濟形勢下建立起來。
董萬盛(1777—1841)是當地人,他用自己的全部積蓄購買了石料,又親自參與施工,終於在他49歲那年建成了這座石橋。在官方的記載和當地人世代相傳的口碑中,董萬盛精明、能幹。他待人極富同情心,是一個謙謙君子;他下田幹活,木、瓦、打鐵都很在行,是一個巧農民;他急公好義,建橋、鋪路、濟貧、粥賑,是一個大善人;他慈親、孝悌、建祠堂、立家教(有家教碑存世),是一個道學家。在他的身上,有著傳統的高尚美德,也有著那個時代他所跨越不了的歷史局限。但不管怎么說,他是一個極富責任感的男人。
首先,他對自己負責。白幼聰慧,跟祖父學文,學成滿腹經綸;向父親學農,成了農村種田幹活的好把式。
其次,他對家庭負責。他家世代業農,農境富裕。在弟兄分家時,他把多數家產和良田留給了兩個弟弟董萬全和董萬餘,自己是長子,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更重要的,他對周邊鄉親、對他所處的那個社會環境,盡到了自己能盡的那份責任。他建造了這座在水鄉罕見的石橋,還修建了三座條石碼頭和一條長約里余的石板路。那條石板路兩側後來出現了許多商業鋪面,成為中心街區。荻垛,也就從一個石橋大莊發展成一個農村集鎮,時至今日,已發展成為一個鄉鎮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一群長滿荻草的垛島,到今日繁華的新農村,這當中雖要多少代人的辛勤努力和付出,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功不可沒,董萬盛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萬盛橋西部石板的北側面,有一行已經模糊不清的字跡,用水浸潤後方發現是“禁止石滾上橋”六個陽刻楷書大字,刀筆有力,就像當代交警那規範而力挺萬鈞的指揮手勢,這應該是興化最早的交通警示牌。
石滾即碌碡,是舊時農村碾場、打麥等農活不可缺少的農業工具。圓柱體橫臥,笨重。拉著碌碡通過路面、橋面,路、橋都要受損。“禁止石滾上橋”,是為了保護石橋,保護交通通道,保障交通暢通,這是一種聰明之舉,也是一種200年前的科學之舉。從字型形狀看,與橋柱其它石刻字型相似,應該是清代道光五年(1823)建橋時的產物。這就是說,建橋人董萬盛從一開始就想到了交通保護和交通警示。他的社會責任感也就從當時當地依著歷史的發展而拉長,他已經意識到應當對歷史的將來負責、對後代子孫負責。這從他於道光七年(1827)所立的祠堂《家教碑》和在荻垛捐資興辦義學中得到佐證。
這座萬盛橋作為一種歷史見證和歷史遺存被完整地保留下來,1904年、1964年、1970年都作過原址維修。2008年,鄉政府在進行集鎮整治規劃時,決定以橋為中心,整治出一條美麗的風光帶,並申報為文保單位。
查《民國續修興化縣誌》卷十三“補遺”,有:“董萬盛,荻垛鄉人。事孝親,與弟萬全、萬餘友愛甚篤。世業農,家小康,見義勇為,於莊東獨建石橋,邑令胡廷錫額旌之。道光十年,邑令張泰青為請旌,後以孝子旌表,賜帑建坊。荻垛故無義學,萬盛捐資為倡,至今有田四十八畝為學校基礎。”
可見,他還是荻垛創辦正規教育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