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右丞年譜
- 詞條性質:古籍,書名
- 編撰者:【清】趙殿成
- 卷數:1卷
譜主簡介,撰者簡介,年譜全文,中宗,睿宗,玄宗,肅宗,
譜主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mó jié),唐代著名詩人。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受累,貶為濟州司倉參軍。張九齡執政,擢為右拾遺,又遷監察御史。開元二十五年奉命出塞,為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此後半官半隱居。安史之亂被捕後被迫出任偽職,戰亂平息後下獄。後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之為“王右丞”。又因為晚年篤信佛教,後人也稱他為“詩佛”。
撰者簡介
[清]趙殿成 (公元1683年—1756年)字武韓(一作松谷),浙江仁和人。生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卒於高宗乾隆二十一年,年七十四歲。性至孝。雍正初(公元一七二三年),舉孝廉方正,不就。趙殿成注有《王右丞集箋注》二十八卷,與其所著《古今年譜》、《群書索隱》及《臨民金鏡錄》並傳於世。
年譜全文
為詩人作年譜者,蓋以次第其出處之歲月,略見其為文之時,得以考其辭力,少壯老之不同,有如此耳。然參伍考訂,以驗其說,往往先後牴牾,時月踳駁,多不能盡善。又其甚者,年經月緯,拾取其一字一句之間,而支離其說,以強麗為某年所作,尤不可解。唯錢牧齋《草堂詩箋》後所附《少陵年譜》,獨無此弊。茲作《右丞年譜》一篇,全仿其體格,惟時事有關於詩筆考證者,雖小必書;其無關於考證者,雖巨無錄,略為小異耳。須溪校本,於詩題下,時有細字雲,年若干時作,又雲時為某官,又雲在某處作。若此者或系夏卿進本原文,或系後人附註,歲遠年久,無善本可參校,然要必有所據,非憑臆率書。信以傳信,疑以傳疑,輒從其說,采列於下。至舊史稱右丞全歸之日,在乾元二年七月,新史則雲上元初卒,年六十一。集中有《謝弟縉新授左散騎常侍狀》,其系尾年月,乃上元二年五月四日,又集中有送邢桂州詩,而邢濟為桂州都督,亦上元二年中事,則新史之說為優也。自上元二年起,逆數而前,至中宗長安元年,得六十一歲,故斷自是年始。
紀 年 時 事 出 處 詩 文
中宗
大足元年辛丑
冬十月,改元長安。
長安二年壬寅
長安三年癸卯
長安四年甲辰
神龍元年乙巳
神龍二年丙午
神龍三年丁未
九月,改元景龍
景龍二年戊申
景龍三年己酉 《新唐書》傳云:九歲知屬辭
睿宗
景龍四年庚戌
景雲二年辛亥
玄宗
景雲三年壬子
正月,改元太極。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接位,改先天。
先天二年癸丑
十二月,改元開元。
開元二年甲寅
開元三年乙卯 年十五 《題友人云母障子》詩、《過秦王墓》詩
開元四年丙辰 年十六 《洛陽女兒行》
開元五年丁巳 年十七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
開元六年戊午 年十八 《哭祖六自虛》詩
開元七年己未 年十九,赴京兆府試,舉解頭 《清如玉壺冰》詩、《桃源行》、《李陵詠》
開元八年庚申 年二十 《息夫人》詩
開元九年辛酉 年二十一,以進士擢第,調大樂丞。後坐累謫濟州司倉參軍。 《燕支行》、《被出濟州》詩、濟州官舍《贈祖三詠》詩、《濟上四賢詠》、《濟州過趙叟家宴》詩、《魚山神女祠歌》、俱此年以後所作。
開元十年壬戌
開元十一年癸亥
開元十二年甲子
開元十三年乙丑 十一月東封泰山 《送鄭五赴任新都序》
開元十四年丙寅
開元十五年丁卯
開元十六年戊辰
開元十七年己巳
開元十八年庚午
開元十九年辛未
開元二十年壬申
是歲關中久雨害稼,京師飢。
開元二十二年甲戌 正月幸東都。
五月,張九齡為中書令。 《新唐書》傳云:張九齡執政,擢右拾遺。 《上張令公》詩、《京兆尹張公德政碑》。據碑文云:前年不登,人悴太甚,野無遺秉,路有委骨。是二十一年事。天子不忍征於不粒,賦於無衣,六軍從衛,以臨東諸侯。是二十二年事。碑文之作,當在是時。
開元二十五年丁丑 正月,以道士尹愔為諫議大夫集賢學士兼知史館事。
四月,張九齡貶荊州長史。
按《為崔常侍祭牙門姜將軍文》云:“維大唐開元二十五年,歲次丁丑,十一月辛未朔四日甲戌,左散騎常侍河西節度副大使攝御史中丞崔公致祭於故姜公之靈。”云云,則右丞為監察御史,在涼州崔公幕中,正是時也。 《暮春太師左右丞相諸公於韋氏逍遙谷宴集序》、《和尹諫議史館山池》詩、《寄荊州張丞相》詩。有《為崔常侍祭牙門姜將軍文》、《為崔常侍謝賜物表》、《贊佛文》、《送懷州杜參軍赴京選集序》、《使至塞上》詩、《出塞作》、《雙黃鵠歌送別》、《涼州賽神》詩、《送岐州源長史歸》詩
開元二十六年戊寅
開元二十七年己卯 《大薦福寺大德道光禪師塔銘》
開元二十八年庚辰 二月,張九齡卒。
是年孟浩然卒。
事見王士源《孟浩然集序》 《哭孟浩然》詩
開元二十九年辛巳 正月,得玄元皇帝像於盩厔樓觀山間。閏四月,迎置興慶宮。 《奉和聖制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
天寶元年壬午
天寶二年癸未 《任城縣尉裴府君墓志銘》
天寶三載甲申
天寶四載乙酉
天寶五載丙戌 擢房琯試給事中。
天寶六載丁亥 房琯貶宜春太守。
二月,以陳希烈為左丞相。
天寶七載戊子 三月乙酉,大同殿柱產玉芝,有神光照殿。五月壬午,群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八月己亥朔,詔改千秋節為天長節。十二月戊戌,或言玄元皇帝降於朝元閣,改為降聖閣。 《大同殿生玉芝龍池上有慶雲百官共睹聖恩便賜宴樂敢書即事》、《奉和聖制天長節賜宰臣歌應制》詩、《賀古樂器表》據表中所稱尊號,應為是年所作。《奉和聖制登降聖觀與宰臣同望應擊》
閏六月,群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是月太子太師徐國公蕭嵩薨。 《故太子太師徐公輓歌》、《賀玄元皇帝見真容表》、《賀神兵助取石堡城表》、《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序並詩》
按三篇所稱尊號,俱雲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知俱為是年以後所作。
天寶九載庚寅
天寶十載辛卯
天寶十二載癸巳 時崔季重為濮陽太守。 《送衡岳瑗公南歸詩序》《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詩。
天寶十三載甲午
天寶十四載乙未 十一月,安祿山反,陷河北諸郡。十二月,祿山陷東京。
肅宗
天寶十五載丙申七月,肅宗即位,改至德元載。 正月,祿山僭號於東京。六月,祿山兵陷潼關,帝出幸蜀,祿山兵入長安。八月甲子,太子即位於靈武。 是時為給事中,扈從不及,為賊所獲,服藥稱瘖,拘於菩提寺,送至洛陽。 有《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詩
又有《口號示裴迪》詩。
至德二載丁酉 正月,上在彭原。二月,幸鳳翔。九月,廣平王統兵收西京。十月,廣平王收東京。丁卯,上還京。十二月,上皇至自蜀,大封蜀郡靈武扈從功臣。宗正卿兼工部侍郎李遵加特進鄭國公,封二百戶。陷賊官以六等定罪。
至德三載戊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