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祠堂,清代《四明史氏》後人建宗祠定名,又稱賢良巷史家祠堂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家祠堂
- 所在區域:浙江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Shǐjiā Cítáng
史家祠堂,清代《四明史氏》後人建宗祠定名,又稱賢良巷史家祠堂的地名。
史家祠堂,清代《四明史氏》後人建宗祠定名,又稱賢良巷史家祠堂的地名。地名含義史家家族用來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歷史沿革(1789)建,解放前史家家族裡凡有重大活動,都在祠堂內舉行。1996年舊村改造被拆毀,原址建造了豐潤...
史家宗祠,業主自取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名因史家建,宗族聚會、議事、祀供祖宗神像場所,故名史家祠堂。歷史沿革 張斌橋史家在南宋時,是寧波地區第一家望族。其子孫後代,為祀奉先祖,據文獻記載,在清代(1780至1789年)期間,由當時史家族人募資建造,占地面積約5畝,磚木結構。祠堂有前後兩進,兩大殿、左右二廂房...
史家村史家祠堂位於淳溪鎮史家村。文物歷史 始建於民國,建國後曾做過村委會。原有前後二進,現存前進,後進文革期間毀,90年代重建。文物特徵 前進座東朝西,青磚小瓦,硬山頂,馬頭牆,上下2層,“八”字大門,牆基上一層青條石砌築,平面呈“凹”字形。面寬3間13.2米,進深12.5米,檐高5.8米,正脊高9....
史氏宗祠位於史家碼村東北面,如今史家碼村雖然隨著舊村改造已經拆遷,但史氏祠堂作為文化保護單位被保留下來。史氏宗祠由四面高牆圍護的二進二廂二明堂一戲台組成。寬敞莊嚴的祖堂中心,裡面懸有四明史氏歷祖的畫像,正中間掛著清代雕刻的“八行堂”三個大字,旁邊匾額上寫著先祖史詔傳下來的家范:孝友、睦姻、任恤...
武梁祠上有一個畫面表現了這一事件,這個畫面的位置非常重要,在祠堂西壁的左下角,按照古代自右向左的閱讀方式,它相當於武梁祠牆壁上的最後一個畫面。有意思的是,司馬遷修《史記》的時候也把自己放在最後一章,這表明史家本人決定著記錄歷史的視角。武梁延續了《史記》的傳統,武梁祠的圖像記述了歷史,體現的...
馮桂芬祠位於史家巷20號。蘇州紳民為他立祠奉祀。由本地地方官和百姓來致祭他的業績。祠堂建於光緒元年(1875)。1991年,馮桂芬祠被列入蘇州市文物保護單 位。文物信息 馮桂芬祠,共三路兩進,祠門高大、兩旁八宇牆,享堂為硬山頂,面闊三間13.3米,進深14米,高9.2米。梁架扁作,柱樑壯碩,前廊雙翻軒,...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文物保護 1982年,司馬遷墓和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7月10日,司馬遷祠年久失修,陝西省文管會撥款8200元,縣人民...
史家遺址,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田莊鎮史家村南,南北長約600米,寬約500米,是一處重要的岳石文化遺存。1996年,淄博市文物局、博物館和桓台縣文管所組成考古發掘工作隊,對史家遺址進行兩次搶救性清理髮掘,揭露面積1300餘平方米,清理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文化以及龍山至商的三疊城壕和夯土,及岳石文化大型...
徐節孝祠自建成後,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多來此拜祭,並留下了描寫祠堂與讚頌徐節孝的詩篇,現抄錄部分如下:明正德二年進士、右副都御史潘塤《謁忠孝祠》詩云;瓣香祠下走村翁,海氣山光肸響通。鄉社守民歸厚德,國家養士收全功。慈烏每夜聲如咽,精衛於今血尚紅。幾度來游虛帳望,落花飛絮滿春風。明正德...
另一類則是同一姓氏的族人為祭祀其祖先而立,其用途均為紀念、祭祀、議事、娛樂場所,這類祠堂平面布局多屬四合院形式,其規模大小,根據族人繁衍人口及權勢、財勢大小來決定。鳳凰的祠堂,以田、楊兩族的祠堂最大,而楊家祠堂也是鳳凰城內保護最好的祠堂,位於鳳凰古城沱江鎮北邊街,史家弄入口處。太子太傅、果勇侯...
現戲台已圯,史家祠堂改作商鋪。臨橋北望,蕺山近在咫尺。河的西沿,是一排枕流而築的小樓,鄰樓少女,每見隔窗笑語。對岸則有一條石鋪小徑構通南北,路邊平屋橫斜,鱗次櫛比。站在橋頭,可以見到橋上有一四方石墩,中間有一圓窟窿,這是插天燈柱的孔。舊時,橋旁小屋住著照管天燈的人,昏黃迷漫的燈光,為...
第四篇寺廟宗祠建築 真武廟與御碑亭 迪莊鄧氏宗祠與分祠 夏潢王氏宗祠三槐堂 夏潢節孝坊 孟崗楠木廳與劉伯溫 大袁村神堂 袁氏宗祠威嚴不再 史家祠堂與廟堂 虞氏宗祠與段莊廟堂 莊城橋旁的土地廟 中段廟 崇聖院 福仙院 上新河宗祠建築群 烈女庵與貞節坊 井莊紅廟 謝氏宗祠 萬壽庵的故事 地藏禪寺 第五篇園林...
明代,即稱“史家胡同”;據傳,因胡同內住有史姓大戶而得名,胡同內原有“史可法祠堂”。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胡同南側的“京華”和“官學大院”兩條小胡同併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瑞金路十八條”,後恢復原稱。史家胡同51號,舊時的門牌是24號,在胡同西段北側,坐北朝南,原是一座三進四合院。章...
故後,贈太保,諡文敏。余寅:太常少卿。遺蹟 家族墓地、祠堂今在寧波鄞州區,包括:今南宋兵部尚書余天任神道石刻,今位於浙江省寧波市東錢湖鎮度假區高錢村青雷山北坡,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錢湖石刻。今浙江寧波大余橋、小余橋。今寧波東錢湖畔隱學山明內閣大學士余有丁之墓,殘碑尚存。余隘祠堂。
圍屋正面置有三個大門,從中間大門進入祠堂。大門上方立有“三省堂”的匾額,兩側貼有曾氏家族的專用對聯:“東魯傳經府;南豐修史家”,彰顯出“三省傳家”的儒家文化。從大門進入是門廳,過了門廳是天街,天街後面是堂屋,依照地勢建造,從前廳到上廳,漸漸升高,意為“步步高升”之意。 從堂屋大門進入為一進前廳...
斯區,傳統潮式民宅建築組群也,方氏望族於同治年間漸次營造者。肇創照軒方公,以潮州總戎榮擢廣東水師提督,威鎮南海,遂與族眾共營巨宅於故里,祠堂與府第毗連,排屋連甍,規制宏偉,粵中罕見。清季聚落而稱“里”者,尤今所謂之村,之社區也。以卜築先後而稱老、中、新三寨。亭堂累構以雲蔓,廨舍多置...
也叫鮑莊,堂號“穗德堂”,位於西湖區北山路94號,是一座保存較完整的集住宅、祠堂、家墳於一體的山地園林式的花園別墅。從北山路沿山道拾級步入鮑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刻精美的磚飾門樓,氣勢不凡,門楣上書“穗廬”二字,落款為趙梅溪。這匾額和落款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不過能夠猜到最直白的含義,就是...
作為一種明顯的地理標誌,矗立在墓地中的漢代石祠堂、石墓闕及其畫像,最先受到戰爭史家和地理學家的注意。東晉末年,戴延之在《西征記》中首次記載了今山東地區魯恭墓前的石祠堂、石廟及其畫像。北魏末年,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述了今山東、河南南陽等地李剛、魯峻、胡著等人的石祠堂及其畫像。但是這些石...
書院東側小院為祠堂,院內天井地上用鵝卵石鐫有“八卦圖”。書院入口處為洪門,原為龍門,取望子成龍之意,後因避皇帝名諱改。書院內古時無樓梯,現有樓梯是文革時所造,原斯元儒子孫在此讀書時,早上大人用木梯子送小孩入二層樓讀書,中午僕人用梯子將茶飯送入小樓,晚上又用梯子將小孩接下樓,其間不許小孩下樓...
崇德堂是位於湖南省鳳凰古城中史家弄街,由江西豐城人裴守祿於1884年修建的南方四合院。鳳凰古城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甚多。城內,古代城樓、明清古院風采依然,古老樸實的沱江靜靜地流淌,城外有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城下藝術宮殿奇梁洞,建於唐代的黃絲橋古城,舉世矚目的南方長城 簡介 …… 一座青山抱古城;...
墓西有“弁山宮太保畢公祠”,祠堂中央懸掛著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御書“福”字匾額,中間供奉畢沅雕像,兩側祀夫人及副室5人塑像。其墓面對焦山的白鶴頂,石坊題“宮保畢公墓”字樣,前有兩塊神道碑,一對石獅子,還有石羊、石虎、石馬、翁仲、方池等,十分雄偉。墓封土南北長20米,東西寬11米半,高近2米...
天齊廟 楠溪江宗祠建築群 長圍村圍屋 蔚州古城牆 寺平村鄉土建築 茶東陳氏宗祠群 故城寺 㹧湖避塘 大灣古建築群 重光塔 雞鳴山民居苑 湘山寺塔群與石刻 永平府城牆 南塢楊氏宗祠 永寧州城城牆 下胡良橋 河陽村鄉土建築 大蘆村古建築群 普彤塔 潘公橋及潘孝墓 富川...
《薄姑國青銅器展室》陳列著桓台史家遺址及周邊遺址出土的自公元前21世紀的夏代到漢時代的各種青銅酒器、飪食器、水器和兵器共130餘件,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這些器物有獨特的造型、精美的紋飾和記錄當時貴族社會各方面活動的紋飾。青銅器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中極為輝煌的珍品,為世人所崇仰。印章、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