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學

史丹福大學

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蘭·史丹福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簡稱斯坦福,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南部帕羅奧多市境內,臨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園區矽谷(Silicon Valley),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史丹福大學於1885年成立、1891年開始正式招生,占地約33平方公里(8180英畝),是美國占地面積第六大的大學。

史丹福大學與舊金山北灣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共同構成了美國西部的學術中心,並負責運行管理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胡佛研究所等機構。據相關機構統計,截止至2018年10月,共有83位史丹福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曾獲得諾貝爾獎(世界第七)、27位曾獲得圖靈獎(世界第一)、8位曾獲得過菲爾茲獎(世界第八)。 2018-19年,該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三。 2019-20年,史丹福大學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第三、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二。

史丹福大學為矽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培養了眾多高科技公司的領導者,其中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羅技Snapchat美國藝電公司太陽微NVIDIA思科LinkedIn等公司的創辦人。 此外,斯坦福的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NASA太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高等院校之一。根據《福布斯》2010年盤點的億萬富豪最多的大學,史丹福大學名列第二,億萬富豪數量達28位、僅次於哈佛大學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校園風光,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創立時期,崛起時期,歷史事件,歷任校長,辦學實力,辦學理念,院系專業,師資力量,研究聲譽,總體排名,學科排名,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訓,校徽,校歌,競技,校園環境,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創立時期

史丹福大學是由時任加州州長及參議員的鐵路富豪利蘭·斯坦福及他的妻子簡·萊思羅普·斯坦福於1891年共同成立的,大學以他們於六十歲生日前夕(1884年)因傷寒去世的兒子小利蘭·斯坦福為名,以表紀念,利蘭·斯坦福曾告訴他的妻子:“以後所有加利福尼亞的小孩都是我們的孩子。”
1824年,老斯坦福出生在一個富裕的農場主家庭,1861年擔任加州州長;1863年他和夫人珍妮建立了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斯坦福擔任總裁。
1876年,老斯坦福在加州購買了263公頃土地,作為養馬牧場,後來又擴大到3237公頃,成為史丹福大學校園的地盤;在史丹福大學的徽標以及體育運動標誌中就有紅杉的形象。
1884年,他的愛子小斯坦福隨父母在歐洲旅行時,感染了傷寒不幸病逝,悲痛的斯坦福夫婦返回美國後,決定將他的2000萬美元的積蓄和他在帕羅奧多市(Palo Alto)的3561公頃的土地用來創建一所大學。
1891年10月1日,史丹福大學舉行開學典禮,當時紐約的報紙曾預言沒有人會到蠻荒之地的西部上這所大學:“教授們將在大理石教室里,面對空板凳講課,”但大學揭幕之日,意想不到的車水馬龍,第一屆男女學生共559人,其中三分之二來自加州以外。
1893年老斯坦福在睡夢中去世,禍不單行,他的財產也被凍結。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斯坦福夫人沒有打算停辦學校,她竭盡全力維持學校的運轉,直到六年後資金凍結徹底解除。斯坦福夫人賣掉她的鐵路股票,將1100萬美元轉給大學董事會,史丹福大學的危機終於過去。喬丹校長說:“這所大學的生死命運,千鈞一髮全繫於一個善良夫人的愛。”

崛起時期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同在舊金山灣區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學術活動和學生運動上雙雙遠近馳名之際,史丹福大學卻還默默無聞。由於是用來培訓優種賽馬的農場拿出來作為學校的校園加上那時在美國人眼中還是荒涼閉塞的邊遠西部,因此當時人們亦把史丹福大學稱之為“農場大學”。
斯坦福的騰飛,是七十年代之後的事,這還得歸功於斯坦福面積大,八千多英畝的面積,學校可用的空間面積很大,於是一九五一年工程學院院長特曼(Frederick Terman)提出了一個構想——這便是史丹福大學的轉折點:將一千英畝以極低廉、只具象徵性的地租,長期租給工商業界或畢業校友設立公司,再由他們與學校合作,提供各種研究項目和學生實習機會。斯坦福成為美國首家在校園內成立工業園區的大學。得益於拿出土地換來的巨大收穫的這個建議,斯坦福使自己置身於美國的前沿:“工業園區內企業一家接一家地開張,不久就超出斯坦福能提供的土地範圍,向外發展擴張,形成美國加州科技尖端、人才高地的“矽谷(Silicon Valley,也譯作“矽谷)。史丹福大學被科技集團與企業重重包圍,與高科技、與商界更與實用主義和開拓精神這些典型的“美國精神建立密切的聯繫。隨著美國西海岸“高科技帶的興起,各個電腦公司,包括“世紀寵兒”微軟公司紛紛在這一線安營紮寨,史丹福大學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從此史丹福大學就成為了矽谷的核心,是全世界科技創新的中心。

歷史事件

1894年5月30日,學校授予了第一個博士稱號。
1903年1月25日,題獻了紀念教堂。
1905年2月28日,Jane Lathrop Stanford去世。
1906年4月18日,舊金山的大地震產生了大量的破壞。
1913年5月23日,組織了學校醫務機構。
史丹福大學全景史丹福大學全景
1917年4月27日,成立了學校教育機構。
1917年4月27日,Thomas Welton美術館完工。
1919年6月20日,Hoover War募捐機構(現代戰爭,革命與和平的Hoover機構)確立。
1925年5月15日,組織開展了學校建設工程。
1925年9月30日,商學院開始招生。
1941年6月16日至20日,Hoover塔建成,以慶祝學校成立50周年。
1946年Wallace Stegner創立創造性寫作計畫。
1948年9月1日,生物科學學院,人文學院,物理科學學院和社會科學學院合併為人文與自然科學學院。
斯坦福外觀斯坦福外觀
1948年11月6日,物理學教授 費利克斯·布洛赫(Felix Bloch)成為史丹福大學第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1951年,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學院院長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Terman)決定創辦在校園創辦工業園區,將校園的土地租給當時的高科技公司使用,就被認為是這樣一個瞬間。這一決定不僅奠定了矽谷的基礎,也徹底改變了史丹福大學的格局,他本人也因此被尊稱為“矽谷之父”。
1959年8月,關於射電望遠鏡“The Dish”的計畫開始實施。
1965年1月1日,計算機科學系成立。
1967年9月9日,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開始投入使用。
史丹福大學夜景史丹福大學夜景
1987年啟動了社會倫理學教學項目。
1989年10月17日,學校受到 Loma Prieta地震的嚴重破壞。
1991年10月1日,百年校慶。
1992年9月1日,Gerhard Casper成為第9任校長。
1996年5月,宣布斯坦福畢業生聯誼會計畫。
1997年9月25日,開辦預科班。
1998年5月18日,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成立。
1998年9月,校友會併入學校。
1998年9月,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
1998年9月,開設了網上碩士學位課程。
2001年5月2日,Hewlett基金會贈出4億美元,這是建校以來學校收到的最大的一筆資金。

歷任校長

截止2017年,史丹福大學總共歷任十一位校長:
歷任校長
歷任時間
主要功績
喬丹
1891—1913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舊“石器時代”,奠定勒史丹福大學發展的基礎,之後任名譽校長。
布蘭納
1913—1916
堅持了提高教師待遇的政策,就任時間短是因為退休年齡已到(65歲)。
韋伯
1916—1943
提出新目標:緊緊合上世界發展的節拍。
1、改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
2、鼓勵學生髮展體育運動
3、取消了招收女生的限額
4、改革決心堅決
崔繼德
1943—1948
1、精打細算、勤儉辦學
2、成立規劃辦公室
3、為擴招奠定了基礎
史德齡
1949—1958
1、任期內捐款達到3.29億美元。
2、擴充師資隊伍
3、擴大財源,出租土地
4、新“石器時代”
5、開辦分校(德國、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和英國等)
比茨
1959—1970
任期短,在加上壓力巨大,政治和經濟雙重壓力,於1970年辭職,由於時間短促,沒有很大建樹。
萊曼
1970—1980
1、積極籌款
2、積極擴建
甘迺迪
1980—1992
1、積極籌款,5年共籌款11億美元
2、為教學改革與教育部長頂撞
3、在任期,史丹福大學位居全美第二名
格哈德-卡斯帕爾
1992—2000
明確了斯坦福的一貫傳統,提出了"大學是一所公眾服務機構"的思想,並努力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和員工待遇。
2000—至2016年8月12日
自2000年出任史丹福大學校長。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工程學院院長、主管學術和財務的副校長。亨尼斯教授致力於生物科學和生物工程方面的跨學科建設,被稱為“RISC之父”。
2016年8月13日—
加拿大神經科學家,現任史丹福大學第11屆校長。此前,他曾是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當時還是紐約市洛克菲勒大學校長。他是擔任洛克菲勒大學校長職位的第一位行業高管。他也是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基金科學顧問委員會的成員。

辦學實力

辦學理念

創業教育:史丹福大學的創建正逢美國產業革命和高等教育改革之時, 這使它的辦學理念無不刻著時代的烙印, 無不顯示著務實、創業的精神。史丹福大學在創建之初便確立了鮮明的辦學宗旨,即“使所學的東西都對學生的生活直接有用, 幫助他們取得成功。因此,它的目的是以整個人類的文明進步為最終利益, 積極發揮大學的作用, 促進社會福祉;教導學生遵紀守法,盡享自由給人的快樂;教育學生尊重和熱愛民主政體中蘊含的崇高原則—— 因為這些崇高的原則源於人們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所擁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院系專業

截止2015年10月史丹福大學主要由七所學術學院構成:
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的包括:
只提供研究生(或專業學科)課程的包括:
工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醫學院(School of Medicine)
能源與環境科學學院(School of Earth,Energy〥Environment Sciences)
法學院(Law School)
文理學院(School of Humanities & Sciences)
教育學院(School of Education)
商學院(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能夠為學生們提供學士學位、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專業設定廣泛,開設的主要專業包括:美洲研究、人類學、亞洲語言、生物科學、化學古典文學、交流學、比較文學、戲劇、地球科學、亞洲研究、工程、經濟學、英語、歷史、國際關係、數學、音樂、哲學、心理學、宗教研究、象徵系統學、計算機科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學、工程物理學、環境工程、生物工程、計算機系統工程 、產品設計、城市研究、建築設計、數學及計算機科學、航空航天、能源資源工程、管理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力學工程、地質工程學與水文學等等。其熱門專業包括法律、工商管理和教育學等。大學校歷採用季節制度,每年的秋季通常始於九月底,而春季則於六月初結束。
史丹福大學史丹福大學

師資力量

史丹福大學有教職工1534人,其中61%的人取得終身教授資格。現任教職工中有19位諾貝爾獎得主、1位菲爾茲獎得主、163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01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287位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4位普利茲獎得主、18位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得主和29位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等等。
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時在校任職)
林納斯·保林
亞瑟·空伯格
羅伯特·霍夫斯達特
亞歷山大·蘇沃正宜春
弗里德利希·海克
伯頓·理奇得
米爾頓·弗里德曼
亞瑟·許瓦樓
喬治·斯泰勒
亨利·桃布
布萊恩·克比爾卡
蘇德霍夫
Gary S. Becker
William Sharpe

研究聲譽

總體排名

史丹福大學在多個美國國內外大學排名中均在十強之列,其中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更是多年來都一直將其列作世界第二,包括最新的2019-20年排行榜。
世界權威大學排名
最新年份排名名稱大學排名官方參考資料
2019-2020年
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世界第2
2018-2019年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US News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世界第3
2019-2020年
US News美國本科項目排名(US News Best Colleges)
全美第6
2019-2020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4
2019-2020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THE World Reputation Rankings)
世界第3
2019-2020年
QS世界大學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世界第2
此外,2019-20年,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WUR)”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中,史丹福大學位列世界第3。2019-20年,史丹福大學位列《福布斯》美國大學排名第2名、《福布斯》美國最具價值大學排名(America’s Best Value Colleges)第6名。2017年1月,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2017年度全球CEO母校排名,史丹福大學排名第二;2018年11月,《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全球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榜(Global University Employability Ranking)”,史丹福大學排名世界第5。
由奧古斯特·羅丹製作的銅像由奧古斯特·羅丹製作的銅像

學科排名

史丹福大學學科在世界排名均處於領先地位,尤其在統計與運籌學電氣工程學、計算機科學醫學、商學、社會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擁有世界級的學術影響力。
1)2019-20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學科排名:
理工學科
世界排名
人文社科
世界排名
數學
4
經濟學
8
物理
2
法學
8
化學
2
社會學
3
生物學
3
心理學
5
計算機工程
2
政治學
2
化學工程
2
金融
10
臨床醫學
17
統計學
2
2)2019-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HE)學科排名:
理工學科
世界排名
人文社科
世界排名
自熱科學
3
經濟學
2
生命科學
5
社會科學
2
醫學
5
人文藝術
1
計算機科學
3
法學
1
工程技術
2
教育學
1
心理學
1
3)2018-19年US News全美主要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排名:
自然科學
全美排名
人文社科
全美排名
計算機科學
1
心理學
1
生命科學
1
英語及文學
3
統計學
1
政治學
1
物理學
1
歷史學
1
地球科學
2
社會學
5
化學
2
經濟學
1
數學
2
犯罪學
2019-20年US News全美主要職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排名:
職業學院
教育學院
商學院
法學院
工程學院
醫學院
護理學院
全美排名
3
2
2
2
3
4)2015-16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QS)學科排名:
學科
世界排名
學科
世界排名
學科
世界排名
統計及運籌學
2
心理學
4
政治及國際關係
7
計算機科學
2
醫學
4
地球及海洋科學
8
機械工程
2
土木工程
5
藝術設計
8
電機工程
2
生命科學
5
人類學
8
材料科學
2
化學
5
發展研究
9
化學工程
2
法學
5
哲學
12
環境科學
2
現代語言
5
建築學
23
物理及天文學
3
社會政策及管理
6
表演藝術
33
礦業工程
3
語言學
6
農學及林學
經濟學
3
英語言文學
6
牙醫學
會計及金融
3
社會學
6
藥學
教育學
3
歷史學
7
獸醫學
工商管理
4
考古學
7
地理學
數學
4
通訊及媒體研究
7
護理學

科研成果

截止2015年史丹福大學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的文章數分別為1108 、1459。2010年史丹福大學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發現原油干擾魚類的心臟細胞,心臟跳動速度減慢,降低心肌收縮力和心律不齊,可導致心臟驟停,心源性猝死,相關文章發表於2014年2月14日的《Science》雜誌上,2011年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單細胞PCR微流體技術,並利用這一技術對數百個結腸癌細胞進行了單細胞基因表達分析,由此獲得了人類結腸癌異質性圖譜。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
斯坦福科研斯坦福科研
1967年,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開始投入使用,並在基本粒子物理學中有重大發現,這門學科為物質的基本構成提供了洞察力。這個426英畝的設施包括了兩英里線性加速器,大約有1300名員工,截止2018年共有6位斯坦福物理學家——Burton Richter、Richard Taylor、Martin Perl等——由於他們所作的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獎。
在1998年8月,附屬於SLAC的最重要的Asymmetric B-Factory當科學家們引進兩束光線——通過地下環形物沿相反方向長距離射過來的正負電子開始操作。科學家用這個工廠來揭露物質和反物質物理法則的微小區別。這個發現可以幫助說明為什麼宇宙所包含的物質遠多於反物質
憑藉學校的人才優勢和豐富的資金、設備條件,史丹福大學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績。其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研究成果摘錄如下:
姓名備註
費利克斯·布洛赫
1952年與愛德華·珀塞爾合作,發展核磁精密測量的新方法及其有關的發現,獲得了195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4年獲諾貝爾化學獎,1964年獲諾貝爾和平獎,是全世界極少有的兩次獲諾貝爾獎的學者之一,而在兩個方面獲獎的僅有他一個人,被譽為“生物化學之父”。
亞瑟·空伯格
1959年,獲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這年,他合成了脫氧核糖核酸DNA,但是非活性的;以後的十年里,他繼續研究,1967年,又在試管中複製出活性的DNA。
羅伯特·霍夫斯達特
196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通過學校的直線加速器,首次測出了核子、質子、中子的電荷密度分布。
亞歷山大·蘇沃正宜春
197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最著名的俄國小說家之一。作品有《第一循環》、《癌症病房》、《伊凡·德尼所維奇生活的一天》等。
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和一名英國學者共同建立了一種平衡福利理論。
弗里德利希·海克
1974年,因與一瑞典學者共同建立了貨幣和經濟漲落理論,共同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伯頓·理奇得
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和另一名科學家分別發現了亞原子。
米爾頓·弗里德曼
1976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強調以貨幣量作為政府政策的一種工具和商業循環及通貨膨脹的決定因素,是芝加哥貨幣經濟派的領袖,美國最著名、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
1980年獲諾貝爾化學獎。他是病毒繁殖、侵襲正常細胞並使之癌變的最早研究者,開發了試管內在酶的作用下將大腸桿菌的噬菌體基因與SV40基因結合在一起的技術。
亞瑟·許瓦樓
198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58年與其姐夫一起發表一篇論文,論文研究了雷射,是雷射的發明者之一。
喬治·斯泰勒
1982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專攻經濟理論、工業組織、公共管理和經濟史等。
亨利·桃布
1983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無機化學巨匠。
William Sharpe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經濟學上為他對金融資產價格形成理論的貢獻,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Gary S. Becker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將個體經濟學的領域擴展到人類行為和相互影響包括無心的舉止這個寬闊的區域上來。
Douglass North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在經濟史研究中套用經濟理論和定量方法來解釋經濟和制度變遷。
Martin Perl
199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in Physics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tau lepton。
Douglas Osheroff
199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in Physics for the discovery of superfluidity in helium-3。
Myron S. Scholes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in Economics for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derivatives Robert B. Laughlin。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開創了用雷射冷卻並捕捉原子的方法,前美國能源部部長。
Robert B. Laughlin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闡明了少量量子的霍爾效應。
布萊恩·克比爾卡
2012年,他因在G蛋白偶聯受體領域的研究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蘇德霍夫
2013年,致力解開“突觸”(Synapse)之謎,獲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
麥可·萊維特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給複雜化學體系設計了多尺度模型。

學術資源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機構由院系實驗室、大學與工業合作的研究中心、政府設在大學的研究中心以及獨立研究機構四種類型組成,四類研究機構總共包括122個研究單位,分別是 70 箇中心(Center)、16個實驗室 (Lab)、10個研究所(Institute),以及各種項目(Project)、論壇 (Forum)、計畫(Program)、研究組(Group)等其他研究機構25個,其中獨立科研機構共有12個 ,其中工程類5個,人文社會科學類7個 。根據學校官網統計, 科研機構已經承擔了史丹福大學科研總量的20% ,學校的多數學術活動和項目都是由科研機構舉辦的。
斯坦福研究園斯坦福研究園
其他隸屬斯坦福的研究機構包括: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前身為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斯坦福國際研究中心(原在大學校園內,現為獨立機構)、胡佛研究所(公眾政策研究的智庫)及哈索·普拉特納設計研究學院(與波茨坦大學的哈索·普拉特納研究學院合作的一個跨學科設計學院)。蘇聯曾經由於無法在自己的圖書館內找到1917年三月的“真理報”(第一期)副本,而不得不求助胡佛研究員提供一份原版的微縮膠片存檔。
史丹福大學12所獨立科研機構基本概況
中文名稱英文簡稱成立時間人員規模主要研究領域
愛德華茲實驗室
/
1951年
47
量子電子學、 半導體雷射、 皮 ( 可 ) 秒脈衝技術、 光學顯微鏡方法、 光纖、 超電導材料及其微波套用軟體等。
海森物理實驗室
HEPL
1951年
28
天體物理學及相對論、 基於人造衛星的工程科學、 加速器物理學、 釋放電子雷射等。
斯坦福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SIIS
/
295
國際問題及挑戰、 公共政策等交叉學科研究:亞太地區發展、 環境、 衛生保健、 國際安全、 歐美研究、 跨文化教育等。
斯坦福語言和信息研究中心
CSLI
1983年
93
信息、 計算機和認知科學領域的交叉研究:計算機科學、 語言學、 邏輯學、 哲學、 心理學、 教育學等。
傑貝里高級材料研究實驗室
GLAM
1999年
36
高級材料研究: 數據記錄與存儲材料、 計算機材料、 電子材料、 磁性材料、 材料物理、 合成物、 光學物理等。
斯坦福社會定量研究所
SIQSS
1998年
21
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社會學領域問題: 信息技術對社會的影響、 教育及其社會效應、 對人口普查結果的分析。
斯坦福人文研究中心
SHC
1980年
35
人文、 歷史、 哲學、 人類學等交叉研究中的熱點問題。
斯坦福 Bio - X研究中心
Bio - X
1998年
273
生物科學同物理學、 化學、 工程學、 醫學等學科的交叉研究 : 生物計算機、 結構生物學、 生物物理、 生物化學、 生物醫學工程、 腦科學、 納米等。
全球氣候與能源項目
GCEP
2003年
25
氫、 可再生能源、 清潔能源、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技術、 能源運輸系統、 高級核能源、 地理工程等。
斯坦福經濟政策研究所
SIEPR
1982年
54
世界經濟政策問題及其影響:企業、 政府、 財政、 貨幣、 勞動市場、 能源、 環境、科技等問題。
卡福里粒子天體物理學與宇宙論研究所
KIPAC
2003年
34
重力透鏡化、 銀河星系群、 蓋然性數據分析方法、 一般相對論、 宇宙 Brane 世界模式、 黑洞物理學等。
斯坦福教學改革研究中心
SCIL
2002年
56
促進教學和學習的基礎和套用技術研究:提升初學者學習能力、 構建有益學習環境、 使教學和學習透明化等。
史丹福大學基金雄厚,經費充足,教學設備也極為充裕,設有30個圖書館,不僅藏書八百多萬冊,而且全電腦化管理。校內設有7000多部電腦供學生使用,亦設有多個電腦室及電腦中心為學生提供服務,學生可利用網路與校內的師生聯繫。還有能容納85000人的體育館、高爾夫球場和游泳池等,充分體現了校園面積大的好處。
格林圖書館格林圖書館
史丹福大學圖書館與學術信息資源(SULAIR)收藏了九百萬冊書刊、二十六萬冊稀有書籍、一百五十萬電子書檔案、一百五十萬視聽材料、六百萬微縮膠片存檔及過千個其他電子文檔,為全球最大及最多元化的學術圖書庫之一。

文化傳統

校訓

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原文是德文,英文為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這句話傳自16世紀的德國人類學家修頓( Ulrich von Hutten ),中文譯為:“自由之風勁吹”,校訓的含義就是鼓勵和保證學校師生能自由無阻地從事教學和相關的學科研究。

校徽

校旗圖案即校徽,史丹福大學坐落在帕羅奧多(Palo Alto),Palo Alto指的是舊金山灣的紅杉樹,徽標以及體育運動標誌中就有紅杉的形象。
史丹福大學

校歌

Hail Stanford Hail - StanfordUniversity Alma Mater
Where the rolling foothills rise
Up towards mountains higher
Where at eve the Coast Range lies
In the sunset fire
Flushing deep and paling
Here we raise our voices, hailing
Thee, our Alma Mater
From the Foothills to the bay
It shall ring
As we sing
It shall ring and float away
Hail, Stanford, hail!
Hail, Stanford, hail!

競技

新斯坦福體育場,校內足球賽的舉辦地。新斯坦福體育場,校內足球賽的舉辦地。
斯坦福最大的體育競爭對手之一為同處舊金山灣區的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此關係亦為兩校的傳統之一。兩校每年會進行一次橄欖球比賽,俗稱“大比賽(Big Game)”,每屆橄欖球優勝者有權持有“斯坦福之斧”錦標。此橄欖球比賽最初於1892年3月19日在舊金山海特街公園進行,在八千名觀眾的注目下,斯坦福以14比10贏得這次賽事,而其也在1902年首度參與玫瑰碗競賽。可是,參賽者引發的暴力事件及賽事結束後的觀眾騷亂,使舊金山政府在1905年正式禁止該市以後任何“大比賽”的舉辦,而斯坦福校方亦於次年禁止一切的橄欖球賽事。1906–1914年的“大比賽”以橄欖球的形式舉行,不過賽事最後還是因比賽模式的改良而在1919年獲得了復辦。
在歷屆奧運會上,史丹福大學的現任學生或校友共贏得了包括139枚金牌在內的270枚獎牌,金牌數及獎牌數均位列全美第2、僅次於南加州大學(第1,144枚金牌、309枚獎牌),領先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第3,123枚金牌、233枚獎牌)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第4,117枚金牌、207枚獎牌)。

校園環境

史丹福大學面積達8180英畝(3310公頃,合33平方千米)的校園位於舊金山灣區。這在聖克拉拉谷(矽谷)西北部、舊金山中心東南邊約37英里(60千米)及聖荷西西北邊約20英里(32千米)處,大學本部接近帕羅奧多(Palo Alto),由斯坦福大街及沙山路分隔。除主校區外,大學資產亦遍布其他一些外圍地方。
紅色屋頂配以砂岩色的房屋為大學的建築物。紅色屋頂配以砂岩色的房屋為大學的建築物。
大學位於非建制地區聖塔克拉拉縣的本部為人口普查指定的區域。不過,某些大學資產(包括斯坦福購物中心及斯坦福研究園區)則在帕羅奧圖區內。另外,同為非建制區的聖馬刁郡(這裡包括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及碧玉嶺生物保護區)、門洛派克、伍德賽德及波托拉谷的大部分地方亦為史丹福大學的土地,美國郵政署給予大學兩個郵區編號:94305(用於校園郵件)及 94309(郵政信箱),大學隸屬650編碼區域。

著名人物

姓名
備註
美國第31任總統。
美國國務卿。
Google副總裁兼首席網際網路顧問。
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1980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美籍華人,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前美國能源部部長。
以色列總理,國防部長。
美國第一位女太空人。
雅虎創辦人之一,曾任雅虎CEO,美籍華人。
王文華
台灣作家及節目主持人。
台灣法學家。
美籍華人歌手。
Google創辦人之一,俄裔美國人。
Google創辦人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投香港董事長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
香港匯賢智庫的政策發展總監。
李嘉誠長子。
李嘉誠次子。
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之一。
惠普(HP)創始人之一。
思科(Cisco)創始人。
英特爾CEO。
菲爾奈特
耐克創始人。
MLB知名球星,效力於紐約洋基隊。
運動員、和平戰士一書作者。
惠普公司創始人之一。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中國法官。
台積電董事長,中國台灣數學家,微分幾何學家。
曾於容
中國台灣數學家,代數幾何學家。
日本前首相。
日本前首相。
原Google公司搜尋產品和用戶體驗部門的副總裁。
韓國Epik High樂團主唱,加拿大韓裔,英國文學專業學士和寫作碩士學位。
美國女排進入21世紀以來的代表性球星。
網球華裔名將張德培妻子,美籍華裔,史丹福大學經濟專業。
黃博然
精學堂教育集團創始人,十大華人青年教育家傑出獎。
金博文
中國數學家,2012年波利亞獎獲得者。
馬迅
醫藥公司執行長。
NFL著名球星,效力於西雅圖海鷹隊。
2012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蘇德霍夫
2013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2013年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邁克·萊維特獲諾貝爾化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