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胡德·巴拉克

埃胡德·巴拉克

埃胡德·巴拉克(希伯來語:אֵהוּד בָּרָק‎,1942年2月12日-),以色列政治家,以色列工黨主席,曾任以色列外交部長、以色列總理(1999-2001)、以色列教育部長,現任以色列國防部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胡德·巴拉克
  • 外文名:Ehud Barak
  • 國籍:以色列
  • 出生日期:1942年2月12日
  • 職業:以色列國防部長
  • 畢業院校:美國加利福尼亞史丹福大學
人物簡介,政治經歷,總理任職,訪問中國,

人物簡介

巴拉克1942年出生於英國委任統治地的巴勒斯坦。父親是立陶宛人,母親是波蘭人,30年代移民到以色列。
埃胡德·巴拉克,1959年加入以色列國防軍,在以色列的特遣部隊服役。巴拉克因出色地完成任務而多次獲得勳章。他還參加過第三、四、五次中東戰爭。
服役時的埃胡德·巴拉克服役時的埃胡德·巴拉克
巴拉克先後擔任過特種部隊指揮官、坦克旅旅長、裝甲師師長等職。他1983年至1986年出任軍隊情治單位的領導工作,1986年至1987年任中央軍區司令,1987年擔任以軍副總參謀長,1990年11月至1994年12月任以色列武裝部隊參謀長。
埃胡德·巴拉克
巴拉克1976年獲得希伯來大學數學學士文憑,1978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史丹福大學物理學碩士文憑。

政治經歷

巴拉克1994年退役後,去美國進修,回國後於1995年加入工黨。他1995年7月-1995年11月22日任內政部長,1995年11月7日任代理國防部長,1995年11月22日-1996年6月任外交部長,同年12月2日出任內閣核心小組成員。1997年6月3日當選工黨領袖。
1999年5月巴拉克當選以色列總理。
2000年12月9日晚間,在巴以衝突持續激化、以色列各黨派開始準備提前大選的背景下,巴拉克突然宣布辭職。
在2001年2月舉行的以色列總理選舉中,巴拉克競選失敗。隨後,他宣布辭去工黨領袖的職務。從此,巴拉克退出以色列政壇。
2007年1月,巴拉克宣布重返政壇,參加2007年舉行的工黨主席選舉。以色列工黨秘書長埃坦·卡貝勒2007年6月13日凌晨宣布,巴拉克擊敗對手、前國家安全總局局長阿亞隆,在工黨領導人選舉第二輪投票中獲勝,當選為工黨新主席。巴拉克在位於特拉維夫的政黨總部舉行了慶祝聚會,他呼籲工黨保持團結,並發誓重振以色列軍事力量,恢復以色列的威懾力,保衛以色列的安全,尋求真正的和平。2007年6月13日當選為工黨主席。同年6月15日出任國防部長。2009年3月留任國防部長。巴拉克主張在“土地換和平”的原則下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巴拉克表示將不遺餘力地加強以色列國防建設,同時還將為實現地區和平而努力。
1994年7月,他應邀訪問中國。

總理任職

1999年9月4日--巴拉克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拉法特簽署沙姆沙伊赫備忘錄,宣布啟動以巴最終地位談判,並計畫於2000年9月13日達成以巴永久和平協定。
1999年12月15日--以敘在華盛頓恢復中斷了達3年零9個月的和平談判。
2000年1月--以敘和談破裂。
2000年2月--以巴和談破裂,主要分歧集中在以色列從其所占領的約旦河地區撤軍問題上。
2000年3月9日--巴拉克與阿拉法特在埃及紅海城市沙姆沙伊赫會晤,以巴和談恢復。
2000年5月24日--以色列完成從黎巴嫩南部的撤軍,從而結束了對黎南部長達22年的占領。
2000年7月11日--以巴美三方領導人在美國馬里蘭州戴維營開始舉行為期9天的會晤,但未能達成任何協定。
2000年9月28日--以色列利庫德集團領導人沙龍貿然“訪問”東耶路撒冷老城“聖殿山”,從而引發了1993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以巴流血衝突。
2000年10月17日--中東問題多邊首腦會議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巴拉克和阿拉法特就雙方結束衝突、實現停火達成協定。
2000年11月28日--由於面臨來自反對黨的巨大壓力,巴拉克宣布同意提前舉行大選。
2000年12月9日--巴拉克宣布辭去總理職務。

訪問中國

6月11日,巴拉克抵達中國進行訪問,這是以色列國防部長時隔17年再次訪華。談話要點如下:
中以具有廣闊合作空間
巴拉克驚嘆中國的變化,也認為中國與以色列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
巴拉克:關於反恐合作,我們在邊防控制、包括城市內部的控制和反恐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我們相信這些經驗是可以和中國進行分享的。關於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強合作進行交流,我們還需要對於細節進行進一步的夯實,所以我們現在第一步做的是加強高層的訪問,首先找到我們彼此感興趣或者有需要的領域,發現彼此的不足之處,通過負責任和明智的方式來滿足彼此的需求。
願與巴勒斯坦重啟談判 應彼此和諧共存
巴拉克:我們非常願意和我們的巴勒斯坦鄰居重啟談判,我們的目標就是兩國人民的兩個國家彼此和諧共存。以色列是猶太人的家園,我們在安全的去軍事化的邊界的基礎上願意接受一個可行的巴勒斯坦國,讓巴勒斯坦人民能夠安全的生活,我們要保護自己的國家身份,但同時也需要讓巴勒斯坦人民能夠去表達自己的意願。
我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方式,在地圖上畫這樣一條線,一邊是以猶太人占多數的以色列國,另外一邊是讓巴勒斯坦人民能夠和平的生活,我們常講跳探戈需要兩個人才能跳成,其實要和談的話也需要雙方的努力才能實現。
伊核是以心中的巨石 不放棄任何可能性
令以色列頭疼的不僅是巴以問題,伊朗核問題也一直是以色列心中放不下的一塊大石頭,對此,巴拉克的態度是不放棄任何可能性。
巴拉克:我們對於美國、歐盟以及俄羅斯的建議包括我們自身的這樣一個做法就是不要放棄任何的可能性,所有的這些可能性都應該明面上擺在伊朗的面前,讓他們知道自己行為的結果,這是在戰略上非常複雜的情況,就像下棋一樣。
所以我們認為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加緊對伊朗的制裁。使得伊朗的領導人必須去面對制裁,或者是去遵守維也納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有關要求以及國際社會的要求,停止他們的核項目。
記者會最後,巴拉克邀請記者去以色列看一看,他說,以色列就像一個穩定的孤島,而周圍都是驚濤駭浪,而且這種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就像一個人不能選擇父母,一個國家也不能選擇鄰居,以色列期待著和平與相互尊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