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化運動

台灣本土化運動

台灣“本土化”運動是指台灣強調“在地文化”以及“主體意識”的一種運動,以發揚台灣本土文化為主要宗旨。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發展期間,在不同時代背景之下有著不同層面的意涵,直到今日仍然在不斷推展變化當中,影響層面擴及台灣的文化發展、政治、社會、教育等多方面的變遷,官方或民間自行發起的各種活動也促成此種變化快速的推廣。不過部分異議人士質疑本土化運動事實上為所謂“去中國化運動”,認為其目的是想將台灣基本從文化社會根源上脫離中國文化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本土化運動
  • 主要宗旨:發揚台灣“本土”文化
  • 目的:對抗日本文化,以保持漢文化
  • 主要訴求:強調“台灣優先”
概念,背景,意識型態層面,文化層面,政治層面,異化與回歸,

概念

台灣“本土化”運動是指台灣強調“在地文化”以及“主體意識”的一種運動,以發揚台灣“本土”文化為主要宗旨。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發展期間,在不同時代背景之下有著不同層面的意涵,直到今日仍然在不斷推展變化當中,影響層面擴及台灣的文化發展、政治、社會、教育等多方面的變遷,官方或民間自行發起的各種活動也促成此種變化快速的推廣。不過部分異議人士質疑本土化運動事實上為所謂“去中國化運動”,認為其目的是想將台灣基本從文化社會根源上脫離中國文化的影響。
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並非始於政府的推動,相反地,有時候是一種對抗的行動。台灣數百年來歷經不同政權的統治,統治者為了達成迅速有效的管制,於是強制施行統制者所慣用的文化、語言、或宗教;並禁止原本當地固有的生活型態。民間團體為了對抗國民黨當局所施行的“大一統”政策,於是推行本土化運動以維護固有的習慣,並強調與外來文化不同之處。
在日治時期,台灣的本土化運動是為了對抗日本文化,以保持漢文化。在解嚴後的台灣的本土化運動是為了對抗國民政府在治台早期所推行“中國中心”(但事實上中國文化是包括中國境內所有民族的文化集合,不能狹隘的視作單一的漢文化,所以台灣本地的文化包括“原住民”文化理所應當的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國民黨政權執行措施偏激狹隘導致本地居民反感)政策,以恢復台灣在地的文化習慣。現今台灣的“本土化”主要的對立面是傳統“中國中心主義”的文化。
1949年,國民黨遷台後曾實行以“反攻大陸”為導向的政策,實行戒嚴等威權管制,重要黨政職務仍為1949年隨中國國民黨來台人員所擔任,立法院與國民大會長期由1947年大陸選出的議員不受改選長期任職,導致戰後原居台灣之居民無法選出足量代表。而台灣居民在日治時期的生活經驗也因國共內戰意識而被壓制。台灣居民之母語如漢語閩南話(鶴佬語)、客家話、台灣原住民語被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等等。政府另則在社會上推行“中國中心”的藝文、國語、歷史教育,灌輸原居台灣民眾中國意識。此類舉動令台灣民眾滋生反感。
1980年代之後,由於台灣當局與美國“斷交”,加上台灣經濟起飛,“台灣人”自覺意識崛起,國民黨政權改弦易轍,逐漸配合“黨外”(國民黨之外)反對人士要求,實行“立法院”改選,教育系統開放並鼓勵本地方言母語之教學。此一強調在地關懷的政策和潮流,稱為“台灣本土化”。

背景

意識型態層面

台灣本土化運動的主要訴求是強調“台灣優先”。在過去日治時期,台灣的民眾被迫接受皇民化,強制使用日語、日文;在二戰後,國民政府治台初期,則是強調“國族主義”,宣揚“祖國情懷”,不論是文學、歌謠等等常隱含著思念中國大地,讚頌中華民族的悠久偉大,並強制使用國語與同化原住民。相對而言,台灣本土的文化價值受到忽略與壓抑。
隨著知識的不斷開放,台灣人逐漸意識到保存台灣本地文化的重要性。本土化運動開始探索自我的本質,重視居住於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文生活與價值觀。

文化層面

台灣在三百年前開始有大量閩南人、客家人移入,因此在文化上不可否認地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至深。然而隨著殖民時期不同國家的統治與族群交流下(但事實上荷蘭西班牙統治時間短暫未及全島,只有日本統治了50年留下大量遺存,只有同屬東亞文明的中日文化交流),商船貿易與西洋文化的到來,使得台灣的海洋文化呈現著特殊的樣貌。在經歷過日本殖民時期與國民政府的高壓統治之下,台灣文化也曾顯現出悲情而堅忍的一面,總體來說,不同的歷史軌跡造就了台灣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是生活的真實展現”,從歷史的角度上看,在台灣所發生的人事物,並非單一國家、民族、或文化所造成。本土化的運動,在於打破過去所普遍強調的中華文化的主體性,回歸到重視“台灣價值”,強調台灣文化的多元性,鼓勵台灣的民眾重新思考,自己來自何處,去向何方。珍惜台灣這片土地上特有的事物,不論是語言特色、文化特色、族群特色、自然資源,並加以維護與發揚。

政治層面

“本土化”運動在台灣可能牽扯到政治主張。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本土化”並不包括個人對於台灣問題的觀點。主張本土化者可能贊成或反對台灣獨立運動。本土化運動中有一部份被反對者稱為“去中國化”(Desinicization),但實際上用“台灣獨立運動”稱呼比較正確,因為這些運動不涉及破壞漢文化;只有少數人士真的會以“大幅降低漢文化影響”作為台灣本土化最終的目標。然而,主張去中國化者也可能贊成或反對台灣獨立。這些相歧的概念是“本土化運動”、“台獨運動”中最具爭議且複雜的層面。台灣本土化運動被稱為去中國化運動的主因是反對者故意放大少數極端意見,藉此連結“本土化”與“消滅中華文化”建立反對本土化運動的道德正當性。

異化與回歸

台灣本土化運動無疑是當代台灣社會文化變革的核心問題,它深刻地影響著台灣社會文化的發展演變。當代台灣的本土化運動會以否定和削弱作為台灣社會文化根基的中華文化傳統為前提。
歷史演變與當代異化
台灣本土化運動的歷史演變及其當代異化
本土化“localization”是一個在當代政治學、人類學等領域廣泛使用的概念,它有著十分複雜的內涵。基本而言,可以從文化和政治兩個層面來進行界定。從文化層面而言是指被外來勢力統治的社會或地域,要擺脫外來文化(主要指西方文化)的控制而確立本土社會在文化、精神等領域的獨立地位。就政治層面而言則指此一社會或地域擺脫外來政治勢力控制而在政治、行政、經濟等方面實現自主的努力。另外,隨著全球化運動的開展,本土化還具有與“全球化”相對立的意義。
結合台灣的本土化運動,有人根據台灣在近代獨特的歷史遭遇而將其本土化運動劃分為三個時期,即:日據時期(反日)—戰後(反西化)—當代(反“中國”)。這裡需要指出的是,當代台灣本土化運動與日據時期的本土化運動有著本質的區別。主要在於“反日”的本土化運動是符合本土化運動本質屬性的、正面的運動,而“反‘中國’”的本土化運動則是異化的、不符合本土化運動本質屬性的偽本土化運動。其根本分歧點在於,台灣相對於日本是殖民與被殖民者的關係,但台灣和中國則是局部和整體的關係,台灣文化屬於中華文化一部分的事實不能改變,因此這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本土化運動。將台灣本土化運動劃分為這么三個階段,我們認為大致是合理的。
早期的台灣本土化運動肇始於台灣人民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的鬥爭。1895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日本強行割占台灣。台灣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乙未反割台”鬥爭,雖然最終歸於失敗,但其中體現了台灣人民心中強烈的大中華意識。這種意識支持著台灣人民在整個日據時期繼續進行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鬥爭。這些鬥爭包括文化、政治、生活習俗等各個層面。總體而言,日據時期的台灣本土化運動是以反抗異族統治為核心的本土化運動,因此具有正面而積極的意義。
台灣光復後,台灣本土化運動有新的表現形式和內容,主要表現在文學領域內台灣鄉土文學的興起。台灣鄉土文學的興起主要是對國民黨過分強調台灣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一部分的同一性,而忽略甚至壓制台灣文化的特殊性的一種反動,它具有反威權的性質。需要指出的是,此時的台灣鄉土文學並不否認台灣文學作為中國文學一部分的事實。台灣本土作家吳濁流在1964年4月創辦了《台灣文藝》,他談到興辦《台灣文藝》的意圖是:為了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他在《漫談台灣文藝的使命》一文中明確指出:“台灣文藝要根據台灣的特殊環境而產生一個個性,這個性又要合於中國的普遍性,同時具有世界的普遍性,才有價值可言。”可見,台灣鄉土文學是在承認台灣文學作為中國文學一部分的共性的前提下,企圖尋找台灣文學的個性,二者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從本質上說,台灣鄉土文學是一種鄉土意識的反映,正因為如此,台灣鄉土文學獲得了部分外省籍知識分子如徐復觀等人的支持。
上世紀70年代初,台灣當局遭受了退出聯合國等重大政治事件的衝擊,國民黨的威權統治風雨飄搖。為了重建國民黨在台統治的正當性,蔣經國啟動了台灣“本土化和民主化”的進程。但隨著“本土化與民主化”的啟動,島內的反對勢力趁勢而起,而盤踞在美日等地的海外“台獨”勢力也蠢蠢欲動,威脅著國民黨的統治權。“美麗島事件”爆發後,國民黨與黨外勢力的矛盾空前激化。此後,本土化運動脫離國民黨當局的控制而向“台獨”運動急劇發展。當代台灣本土化運動由於受到“台獨”思潮的侵襲而發生嚴重異化,本土化運動被“台獨”運動綁架,而成為落實“台獨”實踐的一個工具。
本土化運動內在矛盾
當代台灣本土化運動的內在矛盾
台灣本土化運動的這種異化發展,雖然一度喧囂塵上,但卻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內在矛盾。這些矛盾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其一,是文化層面上,台灣文化的本質屬性與“台獨”分裂主張的內在矛盾衝突。“台獨”運動雖然寄生於台灣本土化運動之中而獲得發展,但由於台灣文化作為中華文化一部分的本質屬性難以改變,因此台灣本土化運動從邏輯上而言只能是強化其中華文化的本質屬性,回歸中國化,本土化的過程即是“中國化”的過程,這與“台獨”理論的期待是背道而馳的。而從實踐層面來看,由於台灣文化本質上是中國文化,因此徹底的“去中國化”既不可能,而且有害,很難想像徹底“去中國化”後的台灣文化還能剩下什麼。這就決定任何文化領域魯莽的“去中國化”只能是一種精神自戕,除了造成自身的精神分裂和痛苦之外終將一無所獲。
其二,是在政治層面上,“台獨”分裂主義與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存在著矛盾衝突。“台獨”勢力企圖利用台灣歷史上的悲情意識和“台灣人出頭天”意識,來構建台灣的所謂主體性,並最終達到“獨立建國”的目的。這一政治企圖與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是相衝突的,對正在追求民族復興的中國來說是絕對難以容忍的。
因此,“台獨”活動無論在現實層面,還是在歷史層面都不可能得到中國人民的同情和體認。二者的衝突是根本性的,無法調和的。就當今的世界形勢而言,“台獨”運動要突破現有的國際格局而獲得“獨立”無疑是不現實的。國際政治的現實及祖國大陸反“台獨”的堅定決心注定“台獨”運動只能是一個空中樓閣,總有坍塌的一天。
本土化運動理性回歸
中華文化傳統與當代台灣本土化運動的理性回歸
以上所述當代台灣本土化所包含的三組內在矛盾,從根本上說是“台獨”意識形態和中華文化傳統之間的矛盾。台灣還在明鄭時期,就已經確立了中華文化在島內的主體地位,經過清朝200多年的發展,中華文化更是在島上生根開花,枝繁葉茂,台灣文化即中華文化,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日據時期,雖然日本殖民統治當局處心積慮的要改變台灣文化的本質屬性,但遭到台灣人民的自覺抵制與反抗,並最終沒有得逞。可見,台灣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本質屬性是無法改變的。
在近代,台灣雖然淪為異族之手,但以儒學為核心的中華傳統文化仍然很好地保存在台灣社會之中,並且是台灣人民對抗日本帝國主義文化殖民的重要資源。台灣光復後,台灣重新確立了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1949年,隨著國民黨敗退台灣,兩岸形成了長期的對峙分離。在文化上,兩岸也各自分途發展。中國近代三大思潮中,馬克思主義在祖國大陸一枝獨秀,而台灣則為自由主義和新儒家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發展空間。相對於祖國大陸經歷“文革”等政治運動而對傳統文化造成的破壞,台灣則對於傳統文化的保存更為完善。從這可以看出台灣對於保護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這種價值是值得台灣人民加以珍視的。
可惜的是,在“台獨”思潮的衝擊下,台灣有部分人正在自我毀滅這種寶貴的文化價值。“台獨”勢力把中華文化看作是外來文化,看作所謂“本土文化”的大敵,必欲除之而後快,這既是台灣的不幸,也是中華文化的不幸。台灣有其文化使命,台灣不僅是台灣人的台灣,也是全中華民族的台灣。台灣的價值必須要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中去體現,台灣的本土化運動必須要回歸到其作為中華文化一部分的本質屬性上來,而異化的台灣本土化只會造成台灣社會發展的災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