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通大學

台灣交通大學

台灣交通大學(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縮寫為NCTU),簡稱交大,位於中國台灣省新竹市,是台灣頂尖研究型重點大學之一,與台灣清華大學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相鄰,與中國大陸四所交大共同聯合成立“交通大學校友總會”。

台灣交通大學為中等規模之研究性大學,以理工著稱,在電子、資通訊及光電領域居於世界前列。

學校源頭為1896年創立於上海的南洋公學、1896年創立於唐山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兩岸分治後,上海原址改組為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唐山、北京原址分別改組為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1958年,交通大學繼政治大學清華大學之後在台復校,校址選定新竹市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光復校區、博愛校區、六家校區、台北校區、台南校區五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88萬平方米,校舍面積47.6024萬平方米;開設18個學系,24個研究所;有教師715人,學生1414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交通大學
  • 英文名: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NCTU)
  • 簡稱:交大,台灣交大,新竹交大
  • 校訓:知新致遠,崇實篤行
  • 創辦時間:1896年(1958年在台復校)
  • 所屬地區:中國台灣省新竹市
  • 類別:公立高校
  • 學校類型:理工類
  • 主要院系:電機學院、資訊學院、工學院、理學院等
  • 主要獎項:台灣省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新服務獎(2010年)
    台灣“行政院“第五屆金檔獎(2007年)
    台灣省教育主管部門97年度產學合作績優學校獎(2008年)
  • 現任校長:張懋中
  • 知名校友施崇棠柯景騰九把刀)、黃少華
  • 主管部門:台灣省教育主管部門
  • 校歌:《台灣交通大學校歌》
  • 學校地址:中國台灣新竹市大學路1001號
歷史沿革,大陸時期,台灣復校,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設定,學科建設,辦學模式,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指標,學術資源,社會評價,校園文化,學校標識,文化傳統,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校容校貌,校園校區,傑出校友,

歷史沿革

大陸時期

1896年春,辦理輪船電線事務大臣盛宣懷,稟明兩江總督劉坤一,籌設南洋公學,並在上海斜橋高昌廟劃地捐助。以輪電兩局集捐經費,籌建南洋公學屋宇。
南洋公學南洋公學
1903年,奏請定為南洋高等公學堂事,8月盛宣懷復奏請將上院作為高等商務學堂。
1905年,奏定校名為商部高等實業學堂,自商部改隸郵傳部,稱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以下簡稱滬校)。督辦山海關內外鐵路大臣袁世凱胡燏芬,札飭關內外鐵路局籌設鐵路學堂。勘定開平前武衛軍學堂舊址開辦,因實習方便,改設於唐山。定名為唐山路礦學堂(以下簡稱唐校)。
1909年,郵傳部尚書徐世昌提倡路政,培育鐵路管理人才,上書清廷在北京設立鐵路管理傳習所。次年,增設郵電簡易班,及郵電高等班,並改稱郵傳部交通傳習所(以下簡稱平校)。
1911年,武昌起義後,滬校改校名為南洋大學。鐵路工程科改為土木科。辜鴻銘離教務長職,以後即取消教務長職位。張謇等擬將上海吳淞口漁業公司地基,捐建商船學校。海軍大臣將滬校船政科劃入商船學校,先行成立,由唐文治兼任監督,夏孫鵬任教務長,稱為郵傳部高等商船學堂(以下簡稱船校)。
1912年,唐校更名為交通部唐山鐵路學校,設有鐵路工程科。滬校隸屬交通部,稱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平校更名為交通部交通傳習所。船校更名吳淞商船學校,由薩鎮冰任校長,設航海科。吳淞新校舍落成,遷入上課。
唐校大門唐校大門
1913年,唐校改稱唐山工業專門學校。
1914年,船校因經費困難,本年停辦。
1916年,平校交通傳習所劃分為鐵路管理學校及郵電學校。
1920年,交通總長葉恭綽提出合併交通部所屬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平鐵路管理學校、北平郵電學校等四校為交通大學之計畫。十五日由內閣會議通過。
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
1921年,交通大學正式成立。上海工業專門學校改稱交通大學上海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改為交通大學唐山學校,郵電學校與鐵路管理學校合併為交通大學北京學校。以唐山之機械科遷上海,以上海之土木科並唐山,鐵路管理科並北京。北京之郵電並上海
1922年9月,交通總長高恩洪將三校分設,滬校為交通部南洋大學,唐校為交通部唐山大學。平校原擬撤銷,合併於滬唐兩校,卒以進行困難,改為唐山分校。
1923年,平校獨立為北京交通大學,由張福運任校長。
1927年,滬校改稱第一交通大學。鐵道管理科改稱交通管理科,分鐵路、營業兩門。
1928年,國民革命軍進駐北京北京改稱為北平。交通部頒交通大學組織綱要,滬校為第一交通大學,唐校為第二交通大學,平校為第三交通大學。國民政府南京召開全國交通會議,會中決議改組交通大學
交通部公布交通大學組織大綱,滬唐平三校合稱交通大學,由交通部長王伯群任校長,其下分設各學院。在上海有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王繩善)、電機工程學院(院長張廷金)、交通管理學院(院長锺偉成)。在唐山有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孫鴻哲)。在北平有交通管理學院分院(分院長沉琪),名義上隸於上海之交通管理學院。鐵道部成立,孫科任部長,交通大學劃歸鐵道部管轄,由孫科任校長,黎照環任副校長。
唐山交大土木系教學樓.jpg唐山交大土木系教學樓.jpg
1929年,鐵道部訓令,交通大學交通管理分院改為北平交通大學交通管理學院。鐵道部公布鐵道部直轄交通大學暫行組織大綱,改滬校交通管理學院為鐵道管理學院,分車務、財務、材料三門。平校稱交通大學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分車務、財務二門。滬校恢復土木工程學院。吳淞商船專科學校籌備就緒,正式成立。
1930年,滬校正式成立工業研究所,研究所下分設工業研究部及經濟研究部。
1931年,唐校增設採礦冶金系,故改稱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
1937年,滬校由交通部移交於教育部,8月13日淞滬戰起,黎照環校長率校自徐家匯遷入法租界。蘆溝橋事變,院址陷落,唐校於湖南湘潭錢家巷土木系複課。礦冶系三、四年級則暫借讀湖南大學。礦冶系一、二年級與土木系合併在錢家巷上課。教育部呈行政院核定,全國各大學均歸其辦理,故交通大學各校,自本年8月,改隸教育部。滬校之機械工程學院、電機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合併為工學院,下分機械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科學學院改稱理學院,仍設化學、物理、數學三系,管理學院則仍維持其舊。
四川的國立交通大學舊址四川的國立交通大學舊址
平校陷落,學生南下經上海漢口,於漢口法租界輔堂里交大同學會會址內,組復院委員會,擬在漢口復院。
船校仍隸交通部。淞滬戰起,校舍全毀,暫遷租界極司斐爾路。
唐山工學院唐山工學院
1938年,滬校在租界上課。唐校、平校於湘潭複課。五月間遷湘鄉楊家灘,租用前清雲貴總督劉某之宅地上課。十一月,日軍攻湘北長沙大火,奉令西遷。十二月一日抵桂林,翌日遇敵機空襲,全部圖書、儀器、行李均被炸毀,復步行至柳州暫停。
船校遷入租界後,經費撥匯困難,乃告停辦。
1939年,湘校撤退至柳州稍停,繼續西行至貴州平越,於二月在平越複課。吳淞商船學校於本年依照國防最高會議之決定,由教育、交通、海軍三部籌辦,在重慶復校,定名重慶商船專科學校。
1940年,經教育部核定,借用小龍坎資源委員會無線電工廠一部分房屋,成立交通大學重慶分校。
1941年,滬校改以私立南洋大學名義暫行維持。
1942年,貴州平越之唐山工程學院,改稱台灣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下設唐山工程學院,有土木、礦冶兩系;北平鐵道管理學院,有鐵道管理一系。
滬校為偽政府接管,仍在中華學藝社上課。
徐家匯校舍為日人東亞同文書院占用。
教育部以滬校陷落,乃以重慶分校改為總校,遷往九龍坡新址。
1943年,交大渝校成立電信研究所
1944年冬,戰局緊張,貴州分校準備遷校至重慶附近壁山,於十二月四日自平越出發。
1945年,貴州分校在丁家坳複課。教育部貴州分校於暑期中遷甘肅,改稱台灣交通大學甘肅分校。未幾,抗戰勝利,乃作罷論,籌備復校。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收回在上海中華學藝社之偽交通大學,遷回徐家匯,組上海臨時大學補習班,由李壽雍任班主任,管理其學生及一部分自偽中央大學轉來之學生。交大重慶總校兩千多師生分批覆員上海。
1946年,教育部令恢復吳淞商船專科學校,租東長治路雷士德工學院舊址為校舍。
唐校獨立,更名為唐山工學院
平校春復校,獨立為北平鐵道管理學院
1948年,中共入北平,平校停辦。唐校遷江西,滬校仍維持。
1949年1月,交大設有理、工、管理三個學院十八個學系,兩個專修科,一個研究所。
1949年6月15日,中共接管交大,台灣交通大學校務停頓。

台灣復校

交通大學工學院大門(現博愛校區大門)交通大學工學院大門(現博愛校區大門)
1957年,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台灣地區國防主管部門、台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及台灣地區交通主管部門會呈“行政院”,請求在台恢復“'台灣交通大學”研究院,設立電子研究所。新竹縣政府捐贈土地。台灣地區教育部長張其昀乃組織籌備委員會,聘請前校長凌鴻勛為主任委員,李熙謀為副主任委員,柳克述、錢其琛、李景璐等為委員。
1956年,旅美校友會致電交通大學校友會,建議在台復校創設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
1958年,學校電子研究所正式成立,於台北市羅斯福路設立辦事處,聘李熙謀為所長。
七十三周年校慶七十三周年校慶
1961年,政府與國際電信聯合會簽約,於學校成立電信與電子訓練研究中心。舉行本校四十九學年畢業典禮。本學年度畢業學生人數,總計碩士班21名。
1964年,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令增設電子物理學系及電子工程學系,參加台灣地區大學聯招會招生,共錄取新生83名。建立半導體實驗室。
1965年,學校增設自動控制工程學系。自製氦氖氣體雷射及積體電路成功,成功研製台灣第一批電晶體。由交通大學校友會發動募捐,興建實驗館(現博愛校區實驗一館)。
創校七十四周年慶典創校七十四周年慶典
1967年,锺皎光教授接任院長。交通大學校友會慶祝復院小組委員會決定募捐興建圖書館(現博愛校區生科實驗一館)。
1968年,學校徵收鄰近校地(現博愛校區)。
1969年,劉浩春教授繼任院長,新圖書館開工(現博愛校區生科實驗一館),歐陽藻來校任客座教授。
1970年,學校博士研究生張俊彥通過博士學位考試,為台灣地區第一位工學博士。增購校地,興建教學大樓(於現博愛校區)。
1979年,學校恢復校名為台灣交通大學。
1980年,學校主辦1980年國際計算機會議。
1981年,學校光復校區大禮堂(現光復校區中正堂)竣工啟用,光復校區總圖書館(現光復校區人社一館)正式啟用,博愛校區圖書館(現博愛校區生科實驗一館)改為分館。
台灣交通大學台灣交通大學
1988年,學校張俊彥教授獲選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校長阮大年獲選為中國工程師學會新竹分會理事長。
1989年,台灣地區“國家級次微米實驗室”破土興建,《交大青年》榮獲台灣地區大專青年期刊優等獎。成立電信研究中心(Center for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簡稱CTR)。榮獲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評定為七十六學年度辦理社會教育績優學校。機械系李安謙副教授榮獲台灣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論文獎。
1990年,由學校電信系成功研製台灣地區第一個毫米波平面式振湯器。機械系陳家富副教授研究開發成功氣相合成鑽石,榮獲日本金屬學會金屬組織金相獎。
建校104周年校慶建校104周年校慶
1991年,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擇定學校為台灣學術網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TANET)大新竹地區區域網路中心。將博士論文加入 DAO (UMI Disseration Abstracts on Disc ) 資料庫,成為亞洲第一所加入的大學。電子工程系所葉清發副教授開發完成每毫米16Bit高密度之傳真機CIS元件。
1992年,學校設定世界第一套學生宿舍光纖網路。鄧啟福教授經遴選接任學校校長。
台灣交通大學台灣交通大學
1995年,美國紐約出版的《系統與軟體期刊》(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公布1993年至1994年間,六種軟體工程學術期刊論文發表總量排行榜,學校於世界學術團體中排名第三,成立台灣地區第一座高頻實驗室。理學院統計學研究所所長李昭勝教授榮膺美國統計學學會會士(Fello,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學會簡稱ASA)。
1996年,學校光復校區浩然圖書館完工。
2000年,學校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正式加入國際WAP FORUM 為台灣學術界首例。李立家族基金會及台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贈新台幣1億7000萬元(美元550萬元),由副校長魏哲和主持成立李立台揚網路研究中心,從事網路技術之開發。
校園環境校園環境
2001年,學校獲選為台灣地區工程師學會九十年度建教合作績優得獎單位。
2002年,學校電資學院與電子資訊中心共同成立晶片系統研究中心。
2004年,學校語言與文化研究所更名為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碩士班。光復校區工程六館新建工程取得使用執照,材料系及電物系搬遷進駐使用。
2006年,學校增設生醫影像與工程研究所碩士班、數學建模與科學計算研究所碩士班、奈米科技研究所博士班、財務金融研究所博士班、平面顯示技術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與廈門大學簽訂兩校學術交流合作協定(Cooperation Agreement)。
校園環境校園環境
2007年2月,學校成立教學發展中心。6月6日,宣布成立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9月27日,榮獲台灣“行政院“頒發第五屆金檔獎,並獲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補助100萬元台幣。加入開放式課程聯盟(OCWC),成為台灣第一所加入該國際組織之學校。
2008年4月12日,學校舉辦了在台建校50周年校慶暨台灣50、影響50頒獎典禮,11月28日,榮獲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97年度產學合作績優學校獎。
2009年,學校與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協定。台灣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執行成果,考評結果優等。4月,與北京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協定。11月 ,參加第一屆亞洲區開放式課程會議,並爭取到第二屆舉辦權。
台灣交通大學
2010年12月8日,榮獲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產學合作優質學校獎之核心指標智慧財產授權收益與效率台灣交通大學組獎項第一和台灣地區經濟主管部門中小企業處創新服務獎。
台灣交通大學台灣交通大學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師715人,其中教授397人,副教授177人,助理教授122人,講師19人,有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4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3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16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學會終身會士1人。
類別姓名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張懋中、施敏、張俊彥、林明璋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張懋中、施敏、張俊彥
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
張俊彥、方偉騎、李建平、吳重雨、周景揚、杭學鳴、柯明道、荊鳳德、張俊彥、莊紹勛、莊景德、曾俊元、黃威、吳介棕、HARNATHA 、洪瑞華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學會終身會士
施敏

院系設定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理學院、工學院、電機學院、資訊學院、管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生物科技學院、客家文化學院、光電學院(台南分布)等9個學院,共有20個學系。
學院下屬系別
資訊學院
資訊工程學系
工學院
機械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環境工程系
電機學院
電子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光電工程學系、電機與控制工程系
理學院
電子物理學系、套用數學系、套用化學系
管理學院
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資訊與財金管理學系
人文社會學院
外國語文學系
客家文化學院
人文社會學系、傳播與科技學系
生物科技學院
生物科技學系
光電學院
---
資料來源:

學科建設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開設20個學系(22個碩士班、19個博士班),28個研究所(14個博士班),3個學士學位學程,6個碩士學位學程,10個博士學位學程,9個碩士在職專班(23分組)。
  • · 碩、博士學位授予
開設碩士班的研究所(學系)名單
生醫工程研究所
電子研究所
電信工程研究所
光電工程學系
多媒體工程研究所
信息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奈米科技碩士班
物理研究所
統計學研究所
跨領域分子科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套用化學系
分子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所
生物信息及系統生物研究所
信息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信息管理碩士班
信息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財務金融碩士班
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交通運輸碩士班
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物流管理碩士班
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套用藝術研究所
外國語文學系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碩士班
建築研究所
光電系統研究所(台南分部)
照明與能源光電研究所(台南分部)
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影像與生醫光電研究所(台南分部)
電控工程研究所
電機工程學系
網路工程研究所
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碩士班
土木工程學系
機械工程學系
電子物理學系
環境工程研究所
套用數學係數學建模與科學計算碩士班
套用數學系
生物科技學系
套用化學系分子科學碩士班
經營管理研究所
管理科學系
科技管理研究所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傳播研究所
科技法律研究所
英語教學研究所
教育研究所
傳播與科技學系
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碩士班
加速器光源科技與套用碩士學位學程
資料來源:
開設博士班的研究所(學系)名單
電機工程學系
電控工程研究所
信息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網路與信息系統博士學位學程
土木工程學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套用數學系
統計學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生物科技學系
生醫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學程
跨領域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學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照明與能源光電博士學位學程(台南分部)
光電系統博士學位學程(台南分部)
電信工程研究所
光電工程學系
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博士班
機械工程學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奈米科技博士班
電子物理學系
套用化學系
套用化學系分子科學博士班
分子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所
生物信息及系統生物研究所
經營管理研究所
信息管理與財務金融學系財務金融博士班
影像與生醫光電博士學位學程(台南分部)
資料來源:
  • 學科排名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學科2015年2016年
物理與天文學
101-150
151-200
電子電氣工程
51-100
48
資料來源:
ARWU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學科20112012201320142015
數學
/
/
/
/
/
物理
/
151-200
/
/
/
化學
/
/
151-200
/
/
計算機科學
39
47
35
51-75
51-75
經濟學/商學
/
/
/
/
/
資料來源:

辦學模式

  • 開放式課程
根據2016年5月信息顯示,學校從2007年開始發展線上教育,已建成連線中國兩岸47所高校線上課程資源的Taiwan Life平台及ewant平台,在MOOCs、OCW課程、翻轉式教學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學校加入了新竹地區大學校院校際選課,學校課程的教材、PPT、作業一律都採用英文,部分課程老師用英文口語教學。
  • 推廣教育
根據2016年5月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有推廣教育中心,以遠距教學方式普及推廣教育,透過雙向、即時通訊及電腦網路教學,以遠距教學方式,舉辦新竹市內及與台灣各地連線專題演講、密集課程、夜間進修等。設有學分班、研究班、進修班、短期研習會、密集技能訓練班等進修方式。

對外交流

2006年,學校與廈門大學簽訂兩校學術交流合作協定(Cooperation Agreement)。2009年,學校與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協定。4月,與北京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協定。2010年5月,與西南交通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協定。
部分簽訂學術交流合作協定院校列表
時間合作院校
1976年
---
---
1983年
---
---
1989年
---
--
1990年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
美國IBM研究部門
1992年
美國貝爾通訊實驗室
香港城市理工學院
1993年
美國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
美國馬里蘭大學
法國高級科技大學
---
1994年
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
法國南提大學
---
1995年
加拿大卡加利大學
法國高級科技大學
---
1996年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
西班牙貝利爾斯大學
---
---
1997年
約旦王家科學院
烏克蘭 Lviv 科技大學
澳大利亞南澳大學
加拿大亞伯他大學
1998年
美國壬色列理工學院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三鎮分校
1999年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
西班牙馬拉加大學
德國維登賀德克大學
2000年
韓國湖西大學
美國紐澤西理工學院
奧斯特拉瓦科技大學
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
---
2002年
瑞典查爾默科技大學
---
---
2004年
---
---
2006年
法國電信學院
法國高等師範大學
比利時荷語魯汶大學
北愛爾蘭皇后大學
波蘭夸克大學
日本豐橋技術科技大學
---
2007年
法國里昂第三區大學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
2008年
2009年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奧地利格拉茲科技大學
韓國成鈞館大學
越南胡志明市自然科學大學
瑞典皇家科技學院
2010年
加拿大蒙特婁理工學院
印度理工大學
資料來源: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28個獨立研究所。
院所類別及所屬學院名稱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資助
生物資訊研究中心
前瞻跨領域基礎科學中心
生醫電子轉譯研究中心
智慧型仿生系統研究中心
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開放資源研究中心
交大 , 台積電聯合研發中心
前瞻奈米電子與系統研究中心
智慧資通訊研究中心
前瞻光電研究中心
腦科學研究中心
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交大研究中心
電機學院
奈米中心
奈米科技中心
腦科學研究中心
科技與社會(STS)中心(跨學院)
資訊學院
資料與商務套用中心
工研院交大網路測試中心
電腦視覺研發中心
理學院
數學建模與科學計算研究中心
丘成桐中心
工學院
前瞻材料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學院
新興文化研究中心
電影研究中心
客家文化學院
國際客家研究中心
科技與社會(STS)中心(跨學院)
電子與資訊研究中心
網路測試中心
交大思科網路研發中心
資料來源:

科研指標

  • 科研數據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台灣交通大學為台灣地區專利技術轉讓、台灣大學授予最高專利數之一、台灣市技術許可的最高收入之一的院校,2014年共有188項專利申請和320項授予、105項技術轉讓、2687項專利申請和85項技術轉讓,共有133個孵化項目。
2003年,學校在SCI、SSCI及EI等重要期刊所發表論文之總數,台灣地區排名第三。
根據2009年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選中心基金會ESI論文排名,學校電腦科學論文數排名全球第20名,台灣地區第一,工程領域論文數排名全球第31名,台灣地區第三。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發布的2015年全球自然指數(2015 Nature Index),學校發表論文75篇,自然指數為29.26,位列台灣地區第四。
  • 科研經費
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自2006年起推動“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分二期執行,後並更名為“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希望五年內打造國內至少一所大學進入世界前一百。2005年10月,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公布第一期計畫入選名單,台灣交通大學榮獲補助8億元,少於台灣大學、成功大學及清華大學,位於台灣高校第四。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1987年正式啟用,命名為交通大學浩然圖書資訊中心,有1200個閱覽座位,有藏書150萬冊、期刊1萬種、視聽資料10萬件。1996年,成功建構第一個資料庫—EES(Elsevier Electronic Subscription),1998年由科資中心組成“台灣地區數點陣圖書館資源共享聯盟”。
2015年圖書館資料統計表
類別中文(冊)英文(冊)總數(冊)
圖書冊數
475690
352910
828600
電子書冊數
93275
520328
613603
期刊合訂本數
47402
119350
166752
電子資料庫總數
99
196
295
資料來源:
  • 學術期刊
類別名稱
哲學
交大管理學報
人文學
全球客家研究
犢:傳播與科技
資料來源:

社會評價

校園文化

學校標識

  • 校徽
學徽首見於1920年代,其時徽中僅有中英文校名、校訓、齒輪及外環而已,並無鐵砧、鐵錘、鐵鍊、鐵書等圖案。到了1926年,新校徽去校訓而加砧、錘、鍊、書和創校年代之後,形狀便告大體底定,此後只在外環、輪齒數目、形狀和校名之有無上略作變動而已。
釋義:現行台灣交通大學制式校徽(六十齒),徽中鐵砧上的左側為中文線裝書,右側為西文書,取其學貫中西之意。西文書背分別印有E S A三個字母,其中E代表Engineering(工程),S代表Science(科學),A代表Administration(管理),概括說明了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砧尖懸吊三環鐵鍊一段,表示學科之間環環相扣,密不可分,也暗喻交大人心手相連、精誠團結。砧前斜置鐵錘一把,與砧上書籍合為理論與實作並重的意思。鐵砧的底座1896四字,則顯示交大創校的年代。砧外的齒輪,形狀有如圓形的天。齒數六十,則代表一甲子。而齒輪是運轉不息的,因此又寓含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意思。
  • 校慶標識
120周年校慶標識120周年校慶標識
120周年紀念標識以白、綠、黑色三種色彩,搭配代表交大的竹子,設計出120周年校慶Logo。設計者為建築研究所校友呂世民,簡單大方的設計贏得評審青睞。以“竹”作為精神象徵,是為了紀念前校長凌鴻勛及在新竹建校的事跡。

文化傳統

  • 校名
台灣交通大學創建於1896年(清光緒22年),當時清朝大臣盛宣懷因為深感中國科技的落後與人才的匱乏,於是奏請朝廷,在上海創立南洋公學,1912年時改名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21年則改稱交通大學。1937 年與台灣各大學一同改隸台灣教育部,正式定名為台灣交通大學。
校園環境校園環境
意義:交流溝通、廣結善緣,迎向網路傳播新世紀的交通大學
藝文的交通:交通---交流溝通、傳播瞭解;交通---交心合意、傳情達理
科技的交通:交通---交結網路、暢通資訊;交通---交際通信、建立友誼
管理的交通:交通---交換經驗、貫通管理;交通---交通順暢、經濟大展
  • 校訓
知新致遠、崇實篤行
校訓校訓
釋義:知新致遠、崇實篤行,是1974年前校長鴻勛手題制頒的校訓。求實學、務實業是交大教育的特色,也是形塑交大學子人格特質的力量,期許學生不但具備實事求是的精神,也能掌握社會脈動,與時代思潮同步前進。
  • 校旗
校旗校旗
1958年在台復校時,由盧善棟、吳伯楨共同設計校旗,圖案與上海交大基本上是相同的。藍底黃圖,上面印有由右至左白色楷體的交通大學校名,校徽齒輪為二十四齒,三條黃色平行直線代表滬、平、唐三所交大彼此血脈相通之意。
現行校旗采原設計理念,改為現行校徽,三條黃紋則代表新竹與北方、唐山三所交大的深厚淵源。
  • 校歌
《台灣交通大學校歌》
作曲:蕭友梅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
青年之楷模,邦國之榮華,
校旗飄揚,與日俱長,
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倫,
啟發吾睿智,激勵吾熱忱,
英俊濟蹌,經營四方,
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校歌校歌
備註:同復校之初所用前上海交通大學校歌相同,1999年6月9日台灣交通大學校務會議通過。
  • 傳統活動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台灣交通大學有學生自主成立的管弦樂、登山、美術、舞蹈等社團90多個,學校體育風氣鼎盛,常見校內體育活動有:
  • 梅竹賽、校友杯、系際杯、游泳錦標賽、校園路跑賽
  • 新生杯錦標賽(游泳、十項球類等)、梅竹田徑賽
  • 體育周、校園會
梅竹賽
梅竹賽是台灣交通大學台灣清華大學間,一系列包含十餘項目的大型學藝、體育活動。梅竹賽於每年的三月舉辦,競賽內容包括:棋賽、籃球、排球、足球、檯球、羽球、棒球、橋藝、網球等,為交、清兩所大學間的年度盛事。第一屆梅竹賽是在1969年,期間停賽過7次,截至2006年,台灣交通大學以15比12暫時領先,當中有三次平手。今日梅竹賽已成為這兩所大學共同的傳統,甚至是家喻戶曉的活動。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校長
張懋中
副校長
林一平謝漢萍、許千樹、黃志彬
教務長
林進燈

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
姓名任職時間備註
李熙謀
1958年至1967年
台灣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時期
鐘皎光
1967年至1969年
台灣交通大學工學院時期
劉浩春
1969年至1972年
郭南宏(代理)
1972年
盛慶琜
1972年至1978年
郭南宏
1978年至1979年
郭南宏
1979年至1987年
台灣交通大學時期
阮大年
1987年至1992年
鄧啟福
1992年至1998年
張俊彥
1998年至2006年
黃威(代理)
2006年
吳重雨
2006年至2011年
資料來源:

校容校貌

  • 校區設施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台灣交通大學有光復校區、博愛校區、六家校區、台北校區、台南校區五個校區。
台灣交通大學
光復校區是交通大學最主要的部份,大部分的科系均在此設立系館,行政單位也設於此。設於光復校區的行政單位設有行政大樓、中正堂、資訊館、浩然圖書資訊中心、活動中心;教學場館則有綜合一館、工程一館至六館、科學一館及二館、管理一館及二館、人社一館及二館、電子資訊研究大樓、交映樓、土木結構實驗室、田家炳光電大樓、基礎科學研究大樓等。
學生活動中心設有第一餐廳、理髮部、洗衣部、眼鏡行、撞球桌、華通書局、諮商中心、服務學習中心、藝文中心、各社團辦公室等。中正堂除了是學校舉辦慶典的首要場所外,設有郵局,提供學生寄信等服務,也在校園各的角落設有郵局、玉山銀行、兆豐金控等提款機,十分便利。資訊館則有24小時電腦教室提供學生上網、列印等功能。
台北校區位於台北北門郵電大樓,1980年成立,為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交通運輸研究所、EMBA以及教育推廣使用。
  • 體育活動與運動設施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台灣交通大學校內的體育設施集中在光復校區,少許在博愛校區。學校闢建體育館、綜合球館、羽球館、游泳池、熘冰場、田徑場、健身中心,籃球、排球、網球、棒球等各類球場多座。而2013年1月5日啟用的游泳館,集溫水游泳池、SPA水療區、三溫暖烤箱室、蒸氣室及頂級健身房於一體,交通大學的棒球場常常舉辦大專杯的棒球聯賽。
  • 校園環境
根據2016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光復校區內有青埔朝陽、風亭九思、思園春曉、荷塘月色、曲道夾蒑、竹園映亭、竹湖晨風、松林立翠、綠掩重樓、玉樹向榮、西庭笑語、緣慧潤生、碧草如茵、碧草如茵、康莊迎曦、南台遠眺、率意通衢交大十六景。另外,校園中散布13件由知名藝術家楊英風創作的景觀雕塑,當中還有三件大型雕塑。
除校園景觀外,學校在浩然圖書資訊中心內設有名為藝文空間的藝廊,展示繪畫、照片等藝術作品。活動中心則有演藝聽,可供戲劇、音樂或舞蹈等活動演出。位於浩然圖書館內的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楊英風數位美術館和台灣藝術家手稿收藏室,陸續將雕塑家楊英風、音樂家蘇森墉的手稿及相關檔案整理並數位化。

校園校區

  • 光復校區(Guangfu Campus):新竹市東區大學路1001號。
  • 博愛校區(Boai Campus):新竹市博愛街75號。
  • 台北校區(Taipei Campus):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118號。
  • 六家校區(Liujia Campus):新竹縣竹北市六家五路一段1號。
  • 台南校區(Tainan Campus):台南市歸仁區高發三路301號。

傑出校友

交大為台灣培育出很多頂尖優異的人才,包括傑出校友:施振榮曹興誠;傑出講座教授:張俊彥、施敏;名譽博士:高行健、李遠哲;以及榮譽教授:江崎玲於奈和 Jack S. Kilby 等。
商界
姓名簡介
電子工程學系57級,電子所58級,現任宏碁集團董事長
孔毅
電子物理學系60級,曾任摩托羅拉公司亞洲區總裁
王章清
土木工程學系33級,現任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南雄
電子研究所58級,現任合晶科技董事長
葉宏清
電信工程學系62級,現任新企集團,飛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繁城
電子研究所57級,現任台積電副總執行長
黃少華
電信工程學系60級,現任宏碁集團資深副總、宏碁電腦董事、元棋公司董事長
盧宏鎰
電子工程學系64級,現任宏碁國際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程天縱
電子工程學系63級,現任德州儀器亞洲區總裁
陳永正
套用數學系67級,現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長
施崇棠
管理科學研究所65級,現任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資料來源:
學術界
姓名簡介
郭南宏
電子研究所47級,前公立交通大學校長,曾任當局交通部門負責人,前長庚大學校長
孔金甌
電子研究所54級,現任麻省理工學院電磁波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及電機系教授
黃廣志
電子研究所56級, 現任公立高高雄科學技術學院校長
李炎松
電子工程學系60級,資工所博77級,現任中華電信研究所所長
張俊彥
電子研究所,台灣研究院院士,前公立交通大學校長
資料來源:
文化界
姓名簡介
控制工程學系58級,電影導演(1947年11月6日—2007年6月29日)
電子系63級,滾石唱片創辦人,總經理
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創作歌手及台北愛樂電台節目部副理,節目製作、主持
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83級,電影編劇、導演
管理科學系,音樂製作人及詞曲創作歌手
柯景騰(九把刀)
管理科學系89級,網路作家
土木工程系 演員、歌手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