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發展,翻修,規模建制,建築風格,主要建築,
歷史沿革
發展
台兒莊運河在明萬曆年間修通後,台兒莊遂成南北漕運咽喉要塞,於是“商賈輻輳”,其中不少是外來的回教徒。為有一個禮拜之處,他們便在台兒莊城東門裡修建了一座小型的清真寺。清朝初年,漕運的繁榮帶來了台兒莊的興盛,“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之大,甲於一邑,俗稱天下第一莊”,在台兒莊定居的回族客商越來越多,原來的清真寺已不能滿足其朝拜之需要。時至清乾隆年間,阿訇李中和倡議重修清真寺,以發揚光大伊斯蘭教。據寺前石碑記載:“李中和拋卻浮屠,純講救理。南走蜀閩,北走豫燕,蓄款數年,功成一旦。”重修後的清真寺,位於台城大北門內的郁記花園舊址,占地38畝。寺院前大門向東,過廳5間,南北講堂各5間,東西小講堂各3間,西水房3間,大殿25間。後大門向西,門樓兩旁有大理石紫花石鼓一對,光彩照人。院內蒼松翠柏,花草葳蕤,清雅宜人。清朝末年,又將南講堂改建成大門樓,大門改為面南,“清真古寺”的門額也換成了“回教堂”。據考,清真寺大都大門朝東,朝向伊斯蘭聖城耶路撒冷所在的方向,唯有台兒莊清真寺面南。時至民國初年,阿訇陳性真和鄉老馬振堂先後2次募款修繕,其中北講堂重修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一月。重修後的清真寺大講堂,頗為壯觀,蜚聲魯南蘇北,禮拜教民紛至沓來,一時門庭若市。
歷史上的台兒莊,作為一座商旅所萃的運河古城,眾多的古寺廟閣是其文化底蘊的重要載體。據考證,在康乾盛世期間,這裡的寺廟多達六七十座,素有“小佛城”之稱。其中以泰山行宮、泰山奶奶廟、新關帝廟、龍王廟、火神廟、文昌閣、玉皇閣、準提閣、北清真寺等等規模最大,香火最盛,聲名遠播。農曆四月初八、四月十八、五月十三等許多古傳廟會至今仍被沿襲而且興盛不衰。
1938年春,台兒莊戰役中,清真寺是186團一個指揮所,成為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單是來回拉踞戰就打了七天七夜,當時殿堂寺外屍體遍地,血流成河。日軍潰逃時,放火燒毀寺內的樓堂並殃及兩棵蒼柏,現存講堂、房舍、古柏、門樓及牆壁上仍彈痕累累,滿目瘡痍,寺內遭受戰火倖存的兩棵蒼柏一枯一榮,仍傲然挺立,象徵中華民族威武不屈不精神。古寺院內,珍樹枳具,每年葉茂花繁,果實盈枝。西面的大殿是1985年重建的,為回民做禮拜的地方,原來的大殿為一座高28米的四層望月樓,是台兒莊一大景觀,不幸毀於“文革”。現在的清真寺已成為遊覽觀光、憑弔戰址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翻修
台兒莊大戰後,鄉老馬振堂向台兒莊十幾家糧行募捐,於1942年重修了清真寺。除恢復原建築外,又新建了一座高28米的望月樓。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如雨後春風,讓清真古寺再度煥發了青春。1983年,區政府斥資5萬元,回族民眾捐資3.5萬元,按原樣重修清真寺大殿。該殿建築面積120平方米,琉瓦紅牆,金碧輝煌,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此後,區政府又撥款修建了院牆和水房、門樓以及門外場地,原來的“回教堂”又換成了“清真古寺”門額。重修望月樓,耗資50萬, 2006年大功告成。
在清真古寺重建、修建、改建的一系列工程中,台兒莊區始終注重保存當年台兒莊大戰的風物見證,那斑斑駁駁的牆壁及其密實的彈洞,半枯半榮的古柏及其軀幹內殘存的彈頭,每天都在無言地吟誦著當年慘烈的慷慨悲歌,向世人昭示著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和侵略者失敗的必定結局。
規模建制
台兒莊清真寺占地3333平方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為台兒莊最早的寺院之一。
建築風格
台兒莊清真寺建有禮拜殿25間,大、小講堂8間及配房、門樓、過廳等,整體建築莊嚴肅穆,典雅輝煌,布局緊湊,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主要建築
望月樓
望月樓高22米,瓷磚綠瓦,翹檐走廊,四面展角,雕樑畫棟,好不氣派,為當時台兒莊最高建築物。但是,這些建築在“文革”中慘遭浩劫,復又陷於破敗窘境之中。
重建的望月樓為7層建築共28米高,巍峨聳立的飛檐走壁,為古色古香的清真古寺平添幾分清幽壯麗。與此同時,在城區南部也修復了古有的清真南寺。方便了伊斯蘭教眾的宗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