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安全觀

可持續安全觀,指在發展和安全並重的國際合作中以實現持久安全的共識與成果。在國際合作中,聚焦發展主題,積極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不斷夯實安全根基。推動共同發展和區域一體化進程,以可持續發展促進可持續安全。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可持續安全觀涉及國內安全與國際安全兩個大局,是世界各國都要面對的重大問題。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本國的穩定、安全,也離不開和平、友好的國際環境。現實中,一些國家儘管經濟一體化水平較高,並有相對成熟的多邊安全機制,但由於缺乏指導性、全局性、包容性強的安全理念,導致其在國家戰略選擇上缺乏長遠眼光、全球眼光。

中國提出,涉及領域,提出背景,各方反應,

中國提出

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主張為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各方應該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從而使可持續安全觀成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可持續安全觀的又一次發展。由此,可持續安全觀已成為中國向世界提出的系統、完整的有關國際安全的新理念。

涉及領域

1、傳統安全
傳統安全一直是各國安全政策的重點,它涉及政治安全、國防安全、國家領土主權安全以及政權安全等重要內容。
2、非傳統安全
21世紀以來,防範非傳統安全領域威脅的緊迫性明顯增強,包括打擊恐怖主義、保障經濟金融安全、打擊走私販毒、反海盜以及防止大規模跨國傳染病流行等,內容非常廣泛。非傳統安全因素有時又與傳統安全因素交織在一起,使國際安全形勢更趨複雜。儘管當前爆發世界性戰爭的可能性很小,但這些安全問題導致許多國家的安全感下降、許多民眾的不安全感上升,局部地區甚至長期陷入戰亂和衝突。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不能無視這一令人擔憂的局面,世界應向何處去成為各國人民共同思考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看,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可持續安全觀,猶如迷茫世界亮起的一盞指路明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提出背景

21世紀以來,美歐多國作為北約成員國發動或參與了幾場局部戰爭,結果卻造成相關國家社會動盪、恐怖攻擊頻發、歐債危機等國際治理難題,導致歐盟離心力上升。特別是2016年歐洲難民潮引發的矛盾和美國大選顯示出的社會分化,表明維護國內安全與社會政治穩定同樣成為歐美已開發國家的要務和難題。

各方反應

維護國際安全的重要指南
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是在總結二戰後特別是21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在國際安全、國際政治、國際戰略問題上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提出的中國方案。這一科學安全觀包括四項原則: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它是當代中國根據國內國際安全形勢發展變化、站在構建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和發展。
共同,就是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安全應當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的所謂絕對安全。實現共同安全就要恪守尊重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以及互不干涉內政等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並照顧各方合理安全關切。綜合,就是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安全和非傳統領域安全,通盤考慮安全問題的歷史經緯和現實狀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協調推進世界安全治理。合作,就是通過對話合作促進各國各地區安全,增進戰略互信,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安全,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可持續,就是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以實現持久安全;聚焦發展主題,積極改善民生,縮小貧富差距,不斷夯實安全根基。
國際安全形勢動盪的一個重要根源在於,全球安全治理機制遠遠跟不上形勢的發展變化,現有國際秩序在不少方面亟須改進。一些國家抱持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思維,主張實力至上的絕對安全,把自身安全建立在犧牲別國安全的基礎上,導致國際安全領域合作意向下降、競爭因素上升。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破處理國際關係的陳舊思維,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促進各國合作解決安全問題。所以說,共同、綜合、合作和可持續的安全觀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為國際安全合作提供了科學理念與可行方案。
各國攜手共築世界安全
自從中國習近平主席提出可持續安全觀以來,這一理念已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可以相信,在不同國家間安全對話與全球複雜安全問題處理過程中,可持續安全觀會得到更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認同與支持,成為21世紀維護國際安全與世界和平的重要思想指導和行為準則。中國積極倡導可持續安全觀,展現了國際安全維護者、共同發展促進者、國際體系建設者形象,並將與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走出共建、共享、共贏、共護的安全新路。
有效降低安全成本,實現持久和平,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可持續安全觀的核心價值。因此,如果世界各國能就共同、綜合、合作和可持續安全達成共識,就會極大降低各國的安全成本,增進各國共同的安全利益。這就需要進一步推動可持續安全觀得到各國廣泛認同,並形成相關政策,付諸實際行動,進而促進全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的解決。
當今世界面臨的安全挑戰複雜多樣,很多問題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各國應尋求安全利益的最大公約數,既讓自己安全,也讓別人安全,共同應對各種安全問題和挑戰。中國主張超越零和思維,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通過對話溝通增進互信。這是可持續安全觀在處理國家間爭議時的意義所在。例如,有關領土領海的爭議,有國家認為解決方式就是弱肉強食,實力決定一切。但問題是,通過強力方式拿回領土後,如果對方強大了,國家之間又會因為這些領土爭議再次發生衝突或戰爭。因此,有關各國在處理領土爭端、海洋權益爭端的時候,應當依據可持續安全觀,通過和平對話協商解決。如果一時解決不了,雙方也可建立危機防控機制。但這必須是雙方的共同意願,而不能是一廂情願。可持續安全觀不僅主張加強國際合作,而且重視消除世界不安全因素產生的經濟與社會根源,強調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尊重多元文明與不同宗教,加強民族團結,反對強權政治,努力消除各種安全隱患。
21世紀的人類社會不能再把叢林法則視為天經地義,不能藉口確保本國安全而損害別國安全。那是一種不文明的、落後的思維方式,容易導致野蠻的征服與暴力行為,因而實際上並無安全可言。人類社會在維護自身安全方面的文明進步,應當體現在文明、理性、包容的安全理念與實踐探索上。可持續安全觀是一個開放、發展的安全理念。世界各國都可以思考如何根據本國國情、本地區情況和世界局勢來發展和運用這一理念,更好構建持續安全的發展環境,使地球成為和平發展的人類家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