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噹(溫州童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溫州人是吟唱著《叮叮噹》長大的,它在溫州世代相傳,深深烙印在溫州人的童年成長記憶里。上世紀50年代,溫州人第一次將《叮叮噹》在首都北京唱響,並很快傳播到全國。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將《叮叮噹》選入亞洲、太平洋地區民歌集。如今的《叮叮噹》,它不僅僅是溫州的,更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的一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叮叮噹
內容簡介,記譜推廣,唱響全國,介紹給世界,唱成流行,

內容簡介

重溯《叮叮噹》之路,你可知道是誰把《叮叮噹》介紹給了世界,它的背後又發生了哪些動人的故事呢?

記譜推廣

魯劍光
據傳,《叮叮噹》已經傳唱了幾百年之久。最初,它只是在兒童中間流行的簡單童謠,並沒有音樂性,後來,在流傳過程中漸漸形成了曲調。至於它形成的具體年代及作者,如今已無法考證,可以這么說,它是溫州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真正意義上的溫州音樂。
魯劍光現年已86歲高齡,是位民間音樂工作者,1953年,他調任新村國小擔任音樂教師。新村國小位於西山,當時那裡還是農村,周末閒暇時,魯劍光經常到鄉間採風,當時,他根本沒想到自己做的這件事情,將來會有如此深遠的意義,他只是覺得,這些民歌很有意思,作為音樂工作者,有義務把它們保存下來。在採風過程中,他與當地農民歌手潘波女每、陳煜森等人交上了朋友,記錄了許多當地的民歌。《叮叮噹》就是其中一首,當時是由陳煜森演唱的。
那時,魯劍光採錄民歌,完全是一種興趣愛好,他覺得,《叮叮噹》歌唱的是松台山、妙果寺等名勝景點,有利於啟發學生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懷。因此,回到學校以後,他就大膽地將《叮叮噹》搬上了音樂課課堂。在那個到處都是革命歌曲的年代,清新明快的《叮叮噹》馬上獲得了學生的喜愛,就這樣,《叮叮噹》在校園裡傳唱開了。

唱響全國

曹茼茼
1956年年底,溫州市為著手準備“第二屆浙江省民間音樂舞蹈匯演”舉辦了溫州區(市)民間音樂舞蹈匯演,魯劍光向組委會推薦了自己學校四班的女學生柯快快。果然,柯快快不負所望,輕鬆晉級全省匯演,與溫州茶廠女工曹茼茼以及農民歌手潘波女每等歌手一起組成溫州隊參加了全省比賽。
在此後的比賽中,柯快快、曹茼茼發揮依然出色,特別是柯快快演唱的《叮叮噹》,在杭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最終,省文化廳決定將溫州的《叮叮噹》送到北京參加全國匯演。就在這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此時,已經是1957年1月的月底,轉眼就要過春節,北方已是嚴冬,加之赴京名額僅限1人,出於安全考慮,最後決定由曹茼茼代替12歲的柯快快獨身北上演唱《叮叮噹》。
極富溫州鄉土特色的《叮叮噹》在北京演唱後,引起了極大反響,參加全國匯演的演員還受到了周總理的接見。此後,組委會還為歌手錄製了唱片。發行後,《叮叮噹》被正式收錄溫州中國小音樂課本,在全市廣泛傳唱。
載譽歸來,曹茼茼就留在了杭州省民間歌舞團。現今,曹茼茼生活在杭州。記者電話採訪了柯快快,她說自己成年後在一家工廠做財務,再沒有涉足文藝界。現在,她已經62歲,依然生活在溫州城區,至於當年演唱《叮叮噹》的記憶,她說已經記憶模糊。

介紹給世界

姜嘉鏘 盧桂芳 鄭小兵等人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務院僑辦要做包括《中國民歌經典集》在內的四張精華碟片,作為外交文化禮品。當時溫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鏘作為被邀請的著名歌唱家,他自選的歌曲首先就是《叮叮噹》。為了能更好地向世界人民奉獻中國的民歌,姜嘉鏘邀請了當年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音樂家黎英海為《叮叮噹》編曲,姜嘉鏘自己又將溫州的一些民歌元素加入了這首歌曲中,就這樣,《叮叮噹》作為中國民歌精華,被傳唱到世界各地,姜嘉鏘也將溫州民歌《叮叮噹》帶到了奧地利、法國等國家的藝術殿堂中。
1995年,溫州與日本石卷市締結友好城市10周年慶典,兩個城市的合唱團一起合唱《叮叮噹》成為晚會上的重頭戲。溫籍著名作曲家鄭小兵將原先只有14小節的《叮叮噹》改編成300多小節的四部混聲合唱曲。此曲還榮獲全國群星獎銀獎。其後,他還應溫州市少藝校之約將混聲合唱版《叮叮噹》改編成童聲合唱版。
在參加沿海開放城市童聲合唱節時候,少藝校的孩子們演唱的充滿童趣又極富溫州地方特色的童聲合唱《叮叮噹》折服了現場的評審和聽眾,他們拿回了新世紀第一個全國性合唱節的最高獎——金像獎。此後,在陳巧姑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努力下,他們又參加了上海國際童聲合唱節、全國第三屆童聲合唱節,凡是有《叮叮噹》參賽,他們一定都能拿回金獎。巧姑老師在孩子們不斷獲獎的基礎上,又根據《叮叮噹》的旋律和元素,創造出了許多新歌曲。就在不久前,市少藝校的童聲合唱《童年的小漁燈》遠赴香港,登上了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音樂會的大雅之堂。巧姑老師喜悅地說:“《叮叮噹》如今枝繁葉茂了!”
與此同時,溫州歌舞團團長盧桂芳也在近5年裡,三次出訪國外和參加我國香港地區藝術團活動,與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10多個國家,50多個藝術團體進行交流會,溫州民歌《叮叮噹》、《對鳥》的優美旋律在不同膚色、不同人種的人群中傳唱……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ACCU)選編亞洲、太平洋地區民歌集,《叮叮噹》與《對鳥》位列其中(全國就7首民歌入選)

唱成流行

吳滌清
上世紀80年代初,每天清晨,溫州人民廣播電台開播的時候,一首合奏的《叮叮噹》拉開了溫州人一天生活的序曲。可曾知道,那首合奏曲的序曲圓號就是溫籍著名歌星、當年的溫州歌舞團樂手吳滌清吹的。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吳滌清已經是我國通俗流行歌曲的紅歌星了,但是,所有藝術開花結果都有根植的土壤,同樣,吳滌清深深記得自己的根在溫州。2000年3月16日晚,由中央電視台、廣東音樂台、北京音樂台在深圳舉辦的首次“中國新民歌大型演唱會”上,吳滌清請當時的中國第一吉他手、作曲家撈仔編曲,以通俗流行的嶄新形式重新深情演繹了現代版溫州民歌《叮叮噹》,當下一鳴驚人。當年四月份,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在黃金時間向全球轉播了吳滌清演唱的《叮叮噹》,香港樂神音樂網路公司購下《叮叮噹》的國際網際網路使用權,多家海外唱片公司申請《叮叮噹》的海外發行權。當年4月13日,中央電視台《新民樂》欄目隆重舉辦“中國新民樂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叮叮噹》被當做主要作品向全球推出。
從民族的走向世界的,吳滌清和許多溫州的音樂家一樣,為《叮叮噹》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同年,吳滌清回到溫州,請溫州少藝校的陳巧姑老師和她的學生們一起合作,錄製了《叮叮噹》現代版CD、VCD以及磁帶,推出後,深受各界喜愛。
叮叮噹囉來,叮叮噹囉來,山腳門外囉來,囉囉來,孤老堂,松台山上仙人井囉來,妙果寺里豬頭鐘呵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