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師”是做老師的一種境界。誰也不是天生的良師。身為教師,該如何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通向卓越?
本書作者擁有30餘年豐富教育經驗。她從學生管理、課堂教學、創意作業、生命教育、專業成長等方面給出了有益的建議。書中處處透著獨特而有效、用心而無痕的教育智慧。
基本介紹
- 書名:只為做一個良師
- 作者:孫明霞 著
- ISBN:9787519108151
- 類別:教育理論/教師培訓
- 頁數:184
- 定價:35.00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0
- 裝幀:平裝
- 策劃:源創圖書
作者簡介,目 錄,推薦序,
作者簡介
孫明霞,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學院附屬中學高級教師。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2013年度“十大教育創新人物”,《教師博覽》首批簽約作者。在《中國教育學刊》《當代教育科學》《福建教育》《教師博覽》《中國教師報》等報刊發表文章300餘篇。著有《只為做一個良師》《怎樣當個好老師——答一線教師36問》《孫明霞的創意作業》《用生命潤澤生命——孫明霞的生命化課堂》《心與心的約會——孫明霞的生命化課堂》等。
目 錄
推薦序 / 楊瑞清
前言·做一個什麼樣的老師
第一輯 還有第101種方法
還有第101種方法
學生讓我學會當老師
那一年,我們共同走過
被罰站的學生
“包裝”懲罰
教育,需要留白
少一些刻骨銘心的傷害
你喜歡什麼樣的學生
陪伴是更美好的教育
不敢奢談“愛生如子”
換個視角看待學生犯錯誤
做學生的好榜樣
特殊的禮物
第二輯 創造沒有恐懼的課堂
開學第一課怎么上
送給學生的“六個學會”
創造沒有恐懼的課堂
最好的教育在生活中
莫把工具當目的
怎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創意作業讓學生不再煩惱
課堂的生命意蘊
老師拿什麼吸引學生
“我”就是重要的課程資源
如何讓網路資源為教學服務
讓學生擺脫“理科恐懼”有妙招
怎樣讓科學真正走近學生
第三輯 只為做一個良師
努力成為自己的導師
成長,教師安身立命之本
如何走出教學的“高原期”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名師是領導推出來的嗎
名師能速成嗎
影響與被影響
教師的影響力從哪裡來
教師的尊嚴在哪裡
簡單的幸福
教育,需要不妥協
微課時代的冷思考
我不是生物老師
後記·感謝,我的人生遇到您
推薦序
今年5月18日,我接到明霞老師的電話,很高興地得知她要出一本新書——《只為做一個良師》,但在接受寫序的邀約時,內心既感到榮幸,又感到很有壓力。我問她有什麼要求,她說:“根據您的想法寫就可以,肯定沒有問題。”
那時,我正忙於接待合作學校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桑國際學校孔子課堂的幾十位師生和家長,接著要迎接來自新加坡4所學校的100多位師生,開展中華文化浸濡活動,同時還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海外華裔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忙碌,加上多年深受其苦卻總也擺脫不掉的拖沓的壞習慣,使得這份要求很寬鬆的作業未能按時提交。
6月24日,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的張世宗教授來訪,在賓館的自助餐廳,遇到來我們學校體驗中國文化的9歲美國女孩和她的父母。我介紹他們認識,我說張教授是著名的玩具設計專家,女孩表情木然。張教授跟賓館服務台要來3張A4 紙,一邊用地道的英語和他們攀談,一邊演示摺紙。不一會兒,一隻鼎立起來了,一頂古代官帽戴在了筷子上,女孩看得出神。又過了一會兒,會扇動翅膀的小鳥、蝴蝶、蜻蜓被折出來了,女孩開心地逐個把玩。張教授又用剩餘紙的邊角料折出了幾樣小玩意,女孩完全陶醉其中了,笑容燦爛。我用手機拍下這段奇妙的過程,感慨良多。
說來也巧,明霞老師第一次來南京行知國小,就是因為張世宗教授。2008年8月2日至12日,我們請張教授來南京給本校老師舉辦工作坊。在此之前,我接到明霞老師的電話,她說想在暑期來學校看看,我便邀請她一起參加工作坊,她欣然而至。
我和明霞老師是同齡人,張教授則大我們一輪。他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博士,是陶行知先生的校友。張教授的“做中學”、“錯中學”、“玩中學”的教育理念,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一致性,引起了我們的強烈共鳴。張教授從此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後來明霞老師也請張教授到山東講學,有了更深程度的交往。從明霞老師的書中可以看出,張教授的教育理念對她有較大的影響。而張教授在交流中多次提到的“把生命的蠟燭點燃在黑暗的山洞裡”的教育情懷,他拒絕功利、好學善思、熱情友善、豁達謙卑的人格特質,都深深地影響了明霞老師。
在那次聚會中,我分享了2008年元旦那天參觀清華大學的感受。在清華大學,我看到很多地方貼著評選2007年度“良師益友”的海報。“良師”一詞,一下子打動了我。當時各地中國小都在積極打造名師,而最高學府里卻在推崇“良師”。返校後,我們提出“立足做良師,力爭當名師”的教師發展新思路,受到老師們的歡迎。明霞老師對“良師”的提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我們多次交流這個話題,她在2010年第5期《教師月刊》上發表了我們的對話——《好教師不一定是名師,但一定是良師》,產生了積極影響。
又見張世宗教授時,他幾乎沒有一點改變,語速快,口音重,容光煥發,思維跳躍,只談做事,不講客套,對我們安排他住賓館而沒有住學校宿舍耿耿於懷。八年過去了,明霞老師也沒有改變,從她的字裡行間流淌出來的,依舊是勇於擔當、勤奮執著、智慧善良、謙遜好學、快樂平和的精神。其實,張世宗教授和明霞老師都已是影響廣泛、令人敬仰的名師,卻還是那么親切、溫潤,給人以春風化雨的感覺。真正的名師,一定是良師!
良師寫的書,真好讀。在這本書里明霞老師用生命真誠地詮釋了良師的豐富內涵和美妙意境。一口氣讀完她的新書,感慨不已,受益良多。
在這本好讀的書里,明霞老師啟示我們,成為名師,只有一個奧秘——只為做一個良師。從那些動人的故事、那些真誠的話語中,我們看到了一位活得很單純的教師,單純到只講究“教好書,教好人,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學生,對得起這份工作”。這不禁讓我想起陶行知先生那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經典名言。陶行知先生短暫的一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他得到那么多的奧秘竟是,什麼也沒有打算要。
在這本好讀的書里,明霞老師啟示我們,成為良師,有三條成長路徑——育人,教書,修身。全書分三輯,對此做了很好的詮釋。在教書和育人中修身,在育人和修身中教書,在修身和教書中育人。明霞老師
教的是國中生物,卻把最多的功夫下在育人上。她給了學生滿滿的愛,“沒有偏愛,沒有厭惡”,“發自內心地關心每一個學生,包容每一個學生,接納每一個學生”。她說,有人問她喜歡什麼樣的學生,如同問一個母親喜歡哪個孩子一樣,無解。她的課堂,是沒有恐懼的生命化課堂,是強調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堅強、學會感恩、學會欣賞與寬容,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課堂。
有一次,聽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楊一鳴博士講課,他講了這樣一段話,讓我很受觸動:“當教師在教育生活中向學生呈現一個真實的自我、完整的生命,並且他的生活經歷的主要方面都得到尊重時,他就能很自然地把學生、教學活動和他自己連線在一起。這種具有自我統整能力的教師,就是良師。”我覺得這段話恰好可以為明霞老師這本書做一個理性的概括。
在這本好讀的書里,明霞老師啟示我們,成為良師,有四門必修功課——躬身實踐,勤於讀書,善於交友,樂於筆耕。這四件事,幾乎占據了她全部的生命時空。她把工作、學習和生活統整在一起,聚焦於成長,認為成長是教師安身立命之本。在她的四門必修課的背後,隱藏著一個核心的問題——精於思考。在實踐中思考,在讀書中思考,在交友中思考,在筆耕中思考,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明霞老師對實踐以及基於實踐的反思,是虔誠的。她把自己當成重要的教學資源,講血液時,提前一天到醫務室抽取自己的血液做分層實驗。她深刻反思童年的生活經歷,將母愛、辛勞、貧困、傷害等都轉化為促進學生成長的正能量,沉澱為自己的教育智慧:“少一些刻骨銘心的傷害”、“在遊戲中獲得知識和能力”、“在勞動中懂得承擔責任”、“在生活中學會尊老敬老”……
在這本好讀的書里,明霞老師啟示我們,成為良師,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從事偉大的事業,開發巨大的潛能,享受莫大的幸福……在教師隊伍中,有的改行後升官發財了,有的成為教育行政領導或者名師了。明霞老師卻活出了另外一種精彩。她的生命狀態具有標桿性的引領意義,她讓我們更加堅信,成為良師,人生就一定活得有滋味,有盼頭。可能有的老師對做一位名師沒有信心,但是沒有人會拒絕做一個良師。像明霞老師那樣,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不斷探索教育真諦,產生廣泛的影響,便是從事了偉大的事業;像明霞老師那樣,虛懷若谷,學而不厭,筆耕不輟,便是開發出了巨大的潛能;像明霞老師那樣,受到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歡迎、同行的敬重,就能天天享受著莫大的幸福。
讀到明霞老師的學生淑昕發給她的節日祝福,心頭一熱:“有時回想和您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每次都會有淚水在眼裡打轉……”能做成這樣的良師,讓學生日日思念,永遠感激,一想起在一起的日子,淚水總在眼裡打轉,該有多成功,該有多幸福啊!
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行知教育集團總校長 楊瑞清
2016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