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醜女來效顰

古風·醜女來效顰》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古風五十九首》中的第三十五首。此詩前四句用醜女效顰邯鄲學步兩個典故諷刺矯揉造作的創作方法;中六句用棘刺造猴的故事批評求仕進、取榮華的創作目的;末四句呼籲詩歌創作回歸正道,志同道合的詩人能夠出現。全詩針對科舉的詩賦取士,辛辣地批評了只重視形式,不注重詩歌社會責任的現象和風氣,並批評在這種風氣驅使下,詩歌創作方法矯揉造作,所產生的作品,華麗浮靡,背離雅頌之風,於是呼籲詩歌創作回歸正道。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古風·醜女來效顰
  • 作品別名:古風(其三十五)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古風
醜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⑴。
壽陵失本步,笑殺邯鄲人⑵。
一曲斐然子,雕蟲喪天真⑶。
棘刺造沐猴,三年費精神⑷。
功成無所用⑸,楚楚且華身⑹。
大雅思文王,頌聲久蹦淪⑺。
安得郢中質,一揮成風斤⑻。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醜女”二句:《莊子·天運》:“西施病心而顰(皺眉),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認為這樣很美),歸亦捧心而顰。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攜妻子而去之走(逃跑)。”這個故事成為後世“醜女效顰”的典故,意謂單從表面學習模仿,想弄巧反成拙。
⑵“壽陵”二句:《莊子·秋水》:“子獨(難道)不聞夫壽陵餘子(未應丁夫者)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這個故事成為後世“邯鄲學步”的典故,意謂一味模仿,不僅學而無成還會失掉固有本色。
⑶“一曲”二句:謂以生硬的方法,費盡功夫,完成一篇形式華麗浮靡的小作品,失去文章的自然本性。典出西漢揚雄《揚子·法言·吾子》斐然,有文采的樣子。子,小貌。雕蟲,即雕蟲小技。比喻微小的技能。
⑷“棘刺”二句:《韓非子·外儲說左上》:“燕王好微巧,衛人曰:‘能以棘刺之端為母猴。’燕王悅之,養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試觀客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觀之,必半歲不入宮,不飲酒食肉。雨霽日出,視之晏陰(晴天陰處)之間,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見也。’燕王因養衛人,不能觀其母猴。鄭有台下之冶者,謂燕王曰:‘臣,削者也。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於削,今棘刺之端不能容其鋒,難以制棘刺之端。王試觀客之削,能與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謂衛人曰:‘客為棘刺之端以削,吾欲觀見之。’客曰:‘臣請之舍取之。’因逃。”這個故事成為後世“棘刺沐猴”的典故,意謂虛妄欺騙或艱辛而又難成的事業。
⑸“功成”句:暗用《莊子·列禦寇》中“屠龍之技”的典故:朱泙漫向支離益學習殺龍,耗盡了千金家產,用了三年時間,學成了屠龍的本領卻沒有用武之處。意謂高超而沒有實用價值的技藝。
⑹楚楚:鮮明貌。
⑺“大雅”二句:痛惜雅頌風骨淪喪,亟望詩風能復古道。此二句為錯綜倒裝句,語義為讚美周文王的雅頌之詩風,早已淪喪,令人思念。
⑻“安得”二句:《莊子·徐無鬼》:“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其從者曰:“郢人堊漫(用白泥塗飾)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揮動斧子)成風,聽(任隨)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招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斫的對象)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這個故事後世成為典故,以“運斤(斧子)成風”謂精湛的技藝,高明的手段;以“郢中之質”謂施展技藝一手段的必要合作者。

白話譯文

東鄰醜女也學西施的樣子頻皺其眉,四部之人見了她的怪模樣都嚇了一跳。一個壽陵少年到邯鄲學步,結果連故步也失掉了,徒使邯鄲人嘲笑了一番。斐然子一曲雖然能譁眾取寵,但卻雕飾過甚而失去了本真。用三年的時間,在一個棘刺的尖上雖能雕出一個田猴,維妙維肖,楚楚動人,但徒勞費神,功成而無所用。像《詩經·大雅》中的《文王》等篇和《頌》中的典雅詩篇如今已很少見了。要是能夠再遇到"鄒中質"這樣的對象,我也能敬到中的石匠一樣,運斤成風,一展絕技。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李白出川之後的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鑒於當時人云亦云、雕鑿失真、華而不實的詩風而作詩以譏嘲。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李白此詩是闡述他詩歌創作理論主張的一首論詩詩。詩中運用了“醜女效顰”“壽陵學步”“雕蟲篆刻”“棘刺沐猴”“屠龍之技”“匠石運斤”等六個典故。
在詩歌創作上,李白主張“復元古”(《古風·大雅久不作》)、”復古道”(孟棨本事詩》引李白語)。他之所謂復古,是改變齊梁以來直至唐初的形式主義頹風,繼承《詩經》、屈原直至建安文學的優秀傳統,是以“復古”的形式來表示革新的理想和抱負。基於這種革新的主張,李白“不僅對六朝遺風的形式主義進行了無情的鞭撻,而且,對創作上毫無出息地模仿、雕飾(這在南北朝時期以及初唐都有它的影響),也給予了尖銳的譏刺和嘲笑”(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第七章第一節)。李白的這些主張和見解,正體現在這首《古風》中。
詩歌的前四句通過“醜女效顰”、“壽陵學步”兩個典故嘲笑那些沒有出息地模仿他人的所謂詩人及詩作,醜上加醜,弄巧成拙,連自己的本相也失卻了。典故本身已含有嘲諷譏刺的意味,李白在詩句中運用時,強調“驚四鄰”、“笑殺人”二語,漫畫式地勾勒出一幅諷刺喜劇的場景,濃重渲染了創作上只知一味模仿所引出的可笑可鄙的後果,加重了批判諷刺的力量。詩歌第五、六句,運用“雕蟲篆刻”之典,批評那些創作上專門追求形式的人,他們寫出的“斐然子”——華美浮艷的詩章,不過是區區小技,這本是“壯夫不為”的,刻意於此,則喪失了人品與詩品清新、淳真的本色。第七至第十句中,第七句明用“棘刺沐猴”之典,第八、九句暗用“屠龍技”之典,進一步批評刻意雕琢的創作態度:從真正的創作意義上說,那不過如同在棘刺上刻猴與屠龍之術一樣,純粹是曠費時日、勞而無功。但為什麼許多人樂此而不疲呢?詩人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他們的用心與目的:“楚楚且華身”,以表面鮮縟光馨的詩句妝點自身,獲取個人的榮耀而已。如此對待詩歌之創作,完全違背了“詩言志”的古訓,詩人李白由此想及《詩經》傳統的被棄,故而第十一、十二兩句從正面申抒自己的感慨:“大雅思文王,頌聲久崩淪。”“大雅”與“頌”是《詩經》中的兩個部分,此即代指《詩經》,《詩經》是周代作品;“文王”即周文王,周代開國之君,此處以周文王指周代古樸實際的文風。這兩句詩在詞序的安排上較為參差,詩意為“大雅”與“頌聲”所代表的《詩經》的傳統長久地斷絕淪沒了,因而詩人懷想併力圖恢復古代明君周文王時代真淳厚朴的詩風。這是兩句不藉助於典故而從正面表述自己詩歌創作主張的詩句。他的這個主張在《古風·大雅久不作》中更從詩歌發展史的角度作了全面明確的闡述。詩人的主張是如此,但在當時立即改變模仿、雕琢的積習,恢復《詩經》的傳統卻也並非易事,所以詩篇結尾二句詩人通過反問的形式運用“郢中之質”、“運斤成風”的典故抒發感慨:自己縱有運斤成風的手段,到哪裡去找郢人為“質”來實現自己的手段呢?其深層的含義則是改革詩風的願望、抱負與本領,到哪裡能得到施展的機會呢?從中透露出詩人改革詩風的熱望、急切,也流露出詩人因缺少志同道合的知己而產生的深婉的悲嘆!
總觀這首論詩之詩,在表現手法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藉助於典故。典故具有豐贍的內蘊,包含一個生動的故事,故而概括性強,表現力強。李白此詩藉助典故將抽象的詩歌理論闡發得簡煉深透,且具有極可感知的生動性與抒情性。在典故運用的方式上,六個典故有明用、有暗用;有直述、有反問;有的只寫明典故,有的將原典的本事加以概括(如“還家驚四鄰”)或發揮(如“笑殺邯鄲人”)。典故雖多,絲毫沒有晦澀堆積之感。全詩之用典真可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此詩在體式上屬於“古風”,即“古詩”,在內容上呼喚自古以來的優秀詩歌傳統,在手法上藉助於大量典故進行說理,在語言上簡古精深。這一切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形成了此詩厚朴、淳古的基本風格。在古代論詩詩中,無論其思想內蘊、表現手法還是藝術風格,都有著獨具的精到之處。它是研究李白文學思想的重要材料,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頁,它對於推動唐代詩歌的革新、促使唐詩走向中國古代詩史的頂峰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名家點評

《分類補註李太白詩》:
蕭士贇註:此篇蓋譏世之作詩賦者,不過藉此以取科第、乾祿位而已,何益於世教哉?太白嘗論詩曰:“將復古道,非我而誰?”《雅》《頌》之作,太白自負者如此,然安得《雅》《頌》之人識之,使郢中之質能當匠石之運斤耶?
唐詩別裁》:
譏世之文章無補風教,而因追思《大雅》也。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天寶元年(742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天寶十五載(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像李白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