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郢客吟白雪

古風·郢客吟白雪》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古風五十九首》之一。此詩共八句四十字,化用戰國時宋玉對楚王問》中 “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典故,生髮議論,感嘆自己曲高和寡,才高不遇。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古風
郢客吟白雪⑴,遺響飛青天⑵。
徒勞歌此曲⑶,舉世誰為傳。
試為巴人唱⑷,和者乃數千。
吞聲何足道⑸,嘆息空悽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郢客”句:這裡的《白雪》和下文的《巴人》,都是古代楚國歌曲。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⑵遺響:餘音。
⑶徒勞:白白辛苦。
⑷巴人:即《下里巴人》。
⑸吞聲:閉口不言。

白話譯文

郢中之客唱了一曲《陽春》《白雪》,聲貫日月,響飛青天。但是他只是徒勞而已,國中有誰來跟著傳唱呢?他試唱了一曲《下里》《巴人》,國中唱和者卻有數千人之多。他只有吞聲不語,悽然嘆息而已。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李白人生後期。李白在長安不到三年的供奉翰林,似夢中而去,夢醒而還;滿懷一腔報國之志,安史亂中從永王李璘軍,結果卻不僅成為階下囚,還險些送了命。現實與理想的激烈衝突,使李白有憂憤不得不發,有塊壘不得不吐。這首《古風》其二十一“郢客吟白雪”,便是他痛苦心情的一次宣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李白的這首詩,全篇化用戰國時宋玉《對楚王問》中的典故:“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這早已是人們用濫了的典故,但因李白能就典故而生髮議論,並將一腔激情與深深的慨嘆灌注其中,遂能“化腐朽為神奇”,盡情一吐悲情。由於詩中句句是詩人胸懷的剖露,句句從心底流出,故而讀來不僅不覺其“濫”,反而更真切地感受到詩人跳動著的脈搏,悲涼的心靈。
“郢客吟《白雪》,遺響飛青天”,首兩句看起來似乎沿用典故本意,說郢客所歌“白雪”,聲調激越,響遏青雲,餘音不息。但骨子裡卻是在說,自己宏偉的政治理想,超人的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猶如“郢客”所歌《白雪》之曲一樣,超凡卓越,高居於眾人之上。接下去,詩人便把首二句中所蘊含的潛台詞,藉助比喻,一筆點出:“徒勞歌此曲,舉世誰為傳。”李白終生為自己的理想四處奔波,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將進酒》),“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蒼海”(《行路難》其一),一直在等待時機。他屢屢自比魯仲連、范蠡、樂毅、朱亥、侯贏、管仲、張良、謝安等,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乾出一番驚天動地、青史留名的轟轟烈烈的大事業,“濟蒼生”,“安社稷”。但他遇到的卻是嘲笑和冷漠,時時感到的是沉重的壓抑和徹底的幻滅。“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世人聞此皆掉頭,猶如東風射馬耳。”“黃金散盡交不成,自首為儒身被輕。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所以,他只能感嘆自己所吟“白雪”,無人理解,無人賞識。對於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來說,理想的破滅是何等沉重的打擊,懷才不遇是何等的痛苦。一個“徒勞”,一個詰問,不僅僅是世無知音的感嘆,也不僅僅是清高的自許與表白,更是絕望後的哀嘆,淒涼的酸楚之音,滲透在字裡行間。
既然“陽春白雪”不為世人所賞,李白只得“試為《巴人》唱,和者乃數千”。也就是放棄理想,混同世俗,不必“世人皆醉我獨醒”。李白是這樣說的,他也曾這樣做過。天寶三載李白被逐出長安,在巨大的失望與痛苦之中,次年便一頭扎進道教的懷抱,在齊州紫極宮受了道篆,熱衷求仙訪道,企圖以宗教來麻醉自己的神經;他也曾“混跡漁商,隱不絕俗”(《與賈少公書》),盡力使自己忘卻那些“管晏之談”、“帝王之術”。然而,這一切努力最終都無濟於事,非但不能使一顆熾熱的心冷卻,反而使他更加痛苦,靈魂更為躁動不安。
“吞聲何足道,嘆息空悽然”,是這首詩的結句,也是真正點明詩人心境之筆。它緊承前二句而來,說明詩人內心蘊含著巨大的痛苦,他是永遠不可能混同世俗,隨波逐流的。但面對一個是非顛倒、黑白不分、良莠不辨的世界,高才者知遇難,而卑污者投合易,怎不令人感慨萬千,吞聲嘆息!這兩句中的“何”字、“空”字極耐人尋味,它們生動、準確地傳達出詩人悲憤填膺卻又無處吐訴,只好徒然嘆息的抑鬱悲涼。
李白的詩歌,無論是抨擊權貴、揭露現實的黑暗,還是表白理想,吟詠山水,大都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情感激越奔騰,文字灑脫不羈。就是他許多抒發懷才不遇苦悶的詩作,諸如《將進酒》、《行路難》、《贈蔡山人》、《月下獨酌》、《梁甫吟》、《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嘲魯儒》等,也都在絕望之中,還伴有希望,伴有幻想,情調慷慨高亢,卻絕少寫不便明言的吞聲嘆息。而這首“郢客吟《白雪》”,就多少有些兒特殊,其中不存一絲兒希望,一點兒幻想,迴蕩詩中的是在憤慨之極以後,以反省、沉思的口吻出之的“吞聲”、“嘆息”、“悽然”之情。這種深沉的哀吟與激越慷慨的文字,恰成為李白詩歌中同一主題的兩個不同樂章,彼此映襯,彼此烘托,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詩人的內心世界。

名家點評

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詹福瑞:“曲高和寡,懷才不遇,歷來是詩人吟唱的主題之一。此詩亦為此發一浩嘆。”(《李白詩全譯》)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天寶元年(742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天寶三載(744年),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天寶十五載(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像李白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