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動物學報

古脊椎動物學報

《古脊椎動物學報》是1957年創辦的中文學術期刊,曾用名《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季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主管。

期刊登載內容涵蓋與古脊椎動物學有關的所有領域,諸如古脊椎動物各門類及人類起源與進化、系統分類、形態功能、同位素測年、生物地層與地質年代、古生態、古環境、古生物地理,脊椎動物化石收集及研究的有關方法,也包括對古脊椎動物學文獻的再研究。

根據2018年4月中國知網顯示,《古脊椎動物學報》總被下載139226次、總被引14450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33、(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7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古脊椎動物學報
  • 外文名稱:Vertebrata PalAsiatica
  • 語言:中文
  • 類別:動物學
  •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 編輯單位:《古脊椎動物學報》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57年
  • 出版周期:季刊
  • 國內刊號:11-1905/Q
  • 國際刊號:1000-3118
  • 郵發代號:2-569
  • 編輯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42號
  • 現任主編:張彌曼
  • 屬性: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歷史,辦刊條件,欄目方向,編委成員,辦刊成果,收錄情況,研究發表,影響因子,榮譽表彰,文化傳統,編委領導,

辦刊歷史

1957年,創刊英文版季刊,刊名為Vertebrata PalAsiatica。
1959年,創刊中文版並命名為《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
1961年,兩刊合併,以中文為主,附英文摘要,刊名沿用《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Vertebrata PalAsiatica)
1966年,期刊停刊。
1973年,期刊復刊。
1984年起,刊名改為《古脊椎動物學報》(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15年,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名單。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古脊椎動物學報》登載內容涵蓋與古脊椎動物學有關的所有領域,諸如古脊椎動物各門類及人類起源與進化、系統分類、形態功能、同位素測年、生物地層與地質年代、古生態、古環境、古生物地理,脊椎動物化石收集及研究的有關方法,也包括對古脊椎動物學文獻的再研究。
主要欄目有研究論文、訊息報導、學術動態、書刊評介、問題討論、綜述及方法介紹等。
主要讀者對象為國內外古生物學、生物學、地質學、考古學和博物館學等方面的工作者、教師和學生。

編委成員

根據2018年4月學報官網顯示,學報編委會有編委27名。
編委:Philip J. CURRIE、鄧濤、董為、Susan E. EVANS、高克勤、Philippe JANVIER、李傳夔、羅哲西、孟津、Gerald MAYR、苗德歲、Michael J. NOVACEK、富田幸光、汪品先、王曉鳴、王原、王元青、Mark V. H. WILSON、吳肖春、尤海魯、張江永、張彌曼、張兆群、趙資奎、周志炎、周忠和、朱敏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根據2018年4月中國知網顯示,《古脊椎動物學報》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等收錄。

研究發表

根據2018年4月中國知網顯示,《古脊椎動物學報》出版文獻量為2214篇。

影響因子

根據2018年4月中國知網顯示,《古脊椎動物學報》總被下載139226次、總被引14450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33、(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71。
(註:該期刊信息未被萬方數據收錄)

榮譽表彰

1990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三等獎。
2000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二等獎。
2012-2016年,連續五年榮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文化傳統

  • 辦刊宗旨
發表相關學科科研成果,介紹中國國內外的工作經驗和方法,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

編委領導

職務
姓名
主編
張彌曼
副主編
朱敏、鄧濤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