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副研究員,1978年9月出生。2002年畢業於山東科技大學地球科學系,獲學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蓋志琨
- 出生日期:1978年9月
- 職業:副研究員
- 性別:男
- 學歷:博士
- 通訊地址:北京西直門外大街142號
簡歷,獲獎及榮譽,代表論著,發表文章,博士論文,國際會議摘要,媒體報導,科普文章,科研項目,
簡歷
2006年4月,獲英國皇家學會全額獎學金,赴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套用目前最先進的同步輻射X光斷層掃描和計算機三維虛擬重建技術,開展無頜類盔甲魚腦顱三維虛擬重建和有頜脊椎動物起源的研究。2012年1月獲得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古生物學博士學位,隨即應聘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早期脊椎動物的起源、演化及相關的生物地層、古動物地理的研究工作。近期發表學術論文7篇,國際會議論文摘要8篇。經過10餘年的基礎積累,目前已經在脊椎動物頜起源這一科學前沿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相關成果已經在《Nature》和《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上分別以封面推薦文章和封面文章發表,其成果結合分子、發育生物學的最新資料,為解開脊椎動物頜起源之謎提供了關鍵的化石證據,科技日報,科學時報,北京科技報,中國科學報,Asian Scientist, ScienceDaily 等各大媒體都對該項成果做了專題報導。
2008年,獲歐盟綜合研究計畫(SYNTHESYS)的資助,在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短期訪問。2011年,入選《北京科技報》青年科學家欄目科學新銳。2013年,研究成果分別入選教科書《History of Life》(第五版)和美國科學雜誌《New Scientist》(2904期)封面故事;2014年,研究成果又入選英國經典教科書《Vertebrate Palaeontology》(第四版),曙魚被認為是跟提克塔利克魚、始祖鳥、弗洛勒斯人等一樣重要的生命演化的缺失環節。2012年,在美國羅利獲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SVP)頒發的開發中國家青年科學家獎, 新聞發布會上,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副館長John A. Long教授為我們的研究成果專門撰寫了題為“化石發現為生命演化史上最大的未解之謎之一——頜的起源帶來新的曙光”的新聞報導。2014年,獲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
2006年4月 — 2012年1月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 地球科學系 古生物學專業 理學博士 導師:Philip C.J. Donoghue教授
2002年9月— 2005年6月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古生物與地層學專業 理學碩士 導師:朱敏研究員
1998年9月— 2002年7月, 山東科技大學地球科學系 資源環境區劃與管理專業 理學學士 輔導員:曲有剛教授
獲獎及榮譽
2013年2月 入選美國《新科學家》雜誌(2904期)封面故事。
2012年10月 獲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SVP)頒發的開發中國家青年科學家獎,於10月16號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首府羅利參加第72屆北美古脊椎動物年會,並作學術報告,所投摘要入選10篇精選摘要,並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向世界發布。
2012年10月 獲亞太地區發育生物學大會旅行獎和優秀海報獎,於10月5號赴台灣台北參加2012年亞太地區發育生物學大會。
2012年10月 受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黃志光署長邀請,於10月8號赴香港參加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圓桌會議。
2011年8月 入選北京科技報青年科學家欄目科學新銳。
2011年3月 獲中國科學院脊椎動物進化系統學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資助,赴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第71屆北美古脊椎動物年會,並作學術報告。
2008年7月 獲歐盟支持的綜合研究計畫獎學金- SYNTHESYS, 在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短期訪問。
2008年1月 獲15屆日本發育生物中心(Center for Developmental Biology)年會獎學金,赴日本神戶日本發育生物中心做學術報告。
2007年8月 獲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瑞典國際發展合作基金(SIDA)聯合資助的國際地學計畫(IGCP 491)獎學金資助,赴瑞典烏普薩拉參加第11屆國際早期脊椎動物年會,並作學術報告。
代表論著
發表文章
Gai, Z. K., Donoghue, P. C. J., Zhu, M., Janvier, P. and Stampanoni, M., 2011:Fossil jawless fish from China foreshadows early jawed vertebrate anatomy. Nature
Gai ZK, Zhu M, 2012. The origin of the vertebrate jaw: interse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al biology-based model and fossil evide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蓋志琨、朱敏,2013:顯微CT技術在古生代魚類研究中的套用。生命科學
蓋志琨、朱敏, 2007: 雲南早泥盆世西山村組華南魚類的首次發現。 古脊椎動物學報
蓋志琨、朱敏, 2005: 浙江安吉志留紀真盔甲魚類一新屬. 古脊椎動物學報
蓋志琨、朱敏、趙文金, 2005: 浙江長興志留紀真盔甲魚類新材料及目系統發育關係的討論. 古脊椎動物學報,
朱敏, 劉玉海, 賈連濤, 蓋志琨, 2012: 雲南曲靖志留紀羅德洛世真盔甲魚類一新屬. 古脊椎動物學報
Zhu, M., Gai, Z. K., 2007: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galeaspids (Agnatha). Front. Biol. China
朱敏、蓋志琨, 2006: 盔甲魚亞綱(無頜類)的系統發育關係. 古脊椎動物學報
王俊卿、蓋志琨、朱敏, 2005: 雲南文山大窗魚(Macrothyraspis)屬一新種. 古脊椎動物學報
博士論文
Gai, Z. K., 2012: The cranial anatomy of Galeaspida (Agnatha) and the origin of jawed vertebrates.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國際會議摘要
Gai Z. K., Donoghue P. C. J., Janvier P., 2011: The true trabeculae cranii in stem-gnathostome Galeaspids (Agnath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Gai, Z. K., Donoghue, P. C. J. and Zhu, M., 2007: X-ray microtomographic studies of exceptionally preserved three-dimensional galeaspid endocranium of the Silurian of South China. Journal of Morphology
Gai, Z. K., Donoghue, P. C. J., Zhu, M., Janvier, P. and Stampanoni, M., 2010: Cranial anatomy of 400 Ma jawless fish from China throws new light on precursors of jawed vertebrates. The 3rd International Palaeontological Congress, London, UK
Gai, Z. K., Donoghue, P. C. J., Zhu, M., Janvier, P. and Stampanoni, M., 2008: The X-ray ray microtomographic studies of galeaspid endocranium shed new light on the origin of paired nostrils and jaw. The 15th CDB Meeting Advances in Cyclostome Research: Body plan and developmental programs before the jawed vertebrates. Kobe, Japan
Gai, Z. K., Donoghue, P. C. J. and Zhu, M., 2007: X-ray microtomographic studies of ray microtomographic studies of galeaspid endocranium from China. The 40th anniversary Symposium on Early Vertebrates/Lower Vertebrates, Uppsala, Sweden
媒體報導
2012. 08.29,中國科學報——小“曙魚”撼動脊椎動物演化大框架。
2011.8.20, 科技日報——最新發現與創新:中外科學家為脊椎動物頜的起源提供關鍵證據。
2011.8.29, 北京科技報——青年科學家,科學|新銳: 蓋志琨:論證頜的起源。
2011.9.19, 科學時報——綜合: 頜的起源之謎有望揭開。
科普文章
蓋志琨, “尋找生命演化的缺失環節(上)”《恐龍》,2013,第3期。
蓋志琨, “尋找生命演化的缺失環節(下)”《恐龍》,2013,第4期。
蓋志琨 史愛娟, “魚類生殖策略漫談” 《化石》,2013,第4期。
蓋志琨,“胎生真的是從哺乳動物開始的嗎?——3.8億年前的魚化石改寫脊椎動物的胎生歷史”,《化石》,2013,第3期。
王俊卿、蓋志琨, “塔里木盆地是從哪裡來的?——魚化石會告訴你”,《化石》, 2013,第3期。
王俊卿、蓋志琨、趙文金,“滇東,古生代魚類研究的發祥地——紀念中國第一篇古生代魚類文章發表一百周年”,《化石》,2012,第1期。
蓋志琨,“西夏行--記我的第一次野外考察”, 《化石》 2006,第1期。
蓋志琨,“無頜的世界”,《化石》 2006,第3期。
蓋志琨,“內鼻孔的起源”,《化石》2005,第2期。
蓋志琨,“大自然的神奇傑作--偕老同穴”, 《化石》 2005,第3期。
蓋志琨,“鳥類中的陸地霸主—恐鳥”,《化石》 2005,第4期。
蓋志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新發現”,《百科知識》 2005, 第7期。
蓋志琨,“神奇的海綿世界”,《百科知識》 2005, 第9期。
蓋志琨,“沒有脊梁骨的動物—棘皮動物”,《百科知識》 2005, 第13期。
蓋志琨,“恐龍拾趣”,《化石》2004,第4期。
蓋志琨,常文昭,《消逝的恐龍》, 科普譯作,暢銷書, 2004, 北京少兒出版社。
蓋志琨,常文昭,《魔鬼頭腦訓練營》, 科普譯作,暢銷書,2004, 北京少兒出版社。
蓋志琨,常文昭,《體驗恐龍》、科普譯作,暢銷書, 2004, 北京少兒出版社。
科研項目
2013-201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基金,浙江長興志留紀基幹盔甲魚類腦內顱三維重建,25萬,項目負責人。
2012-2015 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 放 課 題 基 金,浙江、江西志留紀基幹盔甲魚類腦顱的深入研究,17萬,項目負責人。
2009-20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基金,浙江、江西志留紀基幹盔甲魚類形態學與系統學研究,項目的主要執行者。
2006-2010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 “地史時期海陸生物多樣性的演變”,項目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