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新統是指古新世形成的地層。在世界各地古新統發現不多,並多以陸相沉積為主。在中國古新統較少,僅見於廣東、湖南、皖南、蘇北、遼寧、浙江、福建、內蒙、...
古新世(距今6500萬年~距今5300萬年)Paleocene Epoch第三紀5個世中的第一個世,約開始於6500萬年前,結束於5300萬年前。古新世形成的地層稱古新統,位於中生界之上...
古近系(Paleogene System),曾用名老第三系(Eogene System)。古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稱為古近系。古近系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中國古近系以陸...
老第三系是老第三紀形成的地層。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統、始新統、漸新統;均以陸相沉積為主,並伴有火山岩(玄武岩),僅在中國邊緣地區如台灣、西藏、新疆、海南島...
斯巴納階(Sparnacian Stage)是歐洲古近系古新統頂部的一個階,位於塔內特階之上,始新統伊普爾階之下,或部分相當於伊普爾階下部。命名地點在巴黎東北的Eperney。...
長辛店組屬於第三紀始新世的一個組。由於古新統在中國河北、北京一帶缺失,故長辛店組是冀、京、津一帶最早的第三系沉積。...
江陵凹陷古新統內光鹵石礦物的發現,是繼蘭坪-思茅盆地、潛江凹陷和大汶口凹陷等之後的又一新突破,雖然發現光鹵石屬低品位鉀鹽礦層,但從礦物學角度分析,可知該凹陷...
同時說明狐猴形的靈長類已在古新統出現並開始分化。印度、巴基斯坦中、晚中新統的西瓦兔猴(sivaladapis)和印度晚中新統的印度瘦猴(indraloris)以及最近報導的雲南...
在古地中海周圍的海相地層中,中新統分為6個階,上新統只有兩個階。在中歐和 第三紀動物 東歐,上第三系主要以副地中海的海相、半鹹水封閉內陸海和陸相互層...
如下白堊統、上白堊統;若為三分,則稱下、中、上,如下寒武統、中寒武統、上寒武統;第三係為五個統,分別稱古新統、始新統、漸新統、中新統和上新統。...
塔里木西緣下第三系主要是喀什群﹐包括古新統﹑始新統﹐另外﹐漸新統包含於烏恰群底部﹐它們含有孔蟲和軟體動物等化石﹐屬於中亞副特提斯海區。台灣北港地區鑽孔...
近猴科 (plesiadapidae)是比較確定和材料較多的早期靈長類,但它們不是現生靈長類的祖先。始新世是低等狐猴類繁多的時期,在歐洲、北美始新統的堆積中,發現過...
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紀可分為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新近系xīnjìnxì新生界的第二個系。新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古近紀可分為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新近紀】Neogene Period新生代的第二個紀(舊稱新第三紀、晚第三紀)。約...
厚409—1565米。不整合於白堊系地層之上。平原區和山區同樣缺失古新統。中文名 孔店組 外文名 Kongdian Fm 地層單位編碼 05-37-0137 地層地質年代 E2 ...
58.劉景彥,陳志勇,林暢松,吳志軒.2004.東海麗水西次凹古新統明月峰組層序—體系域分析及沉積體系展布.沉積學報.57.於炳松,陳建強,李興武,林暢松.2004.塔里木盆地...
近猴科 (Plesiadapidae)是比較確定和材料較多的早期靈長類,但它們不是現生靈長類的祖先。始新世是低等狐猴類繁多的時期,在歐洲、北美始新統的堆積中,發現過...
北美早始新統晚期到中始新統的北狐猴(假熊猴)屬(notharctus)在臼齒齒尖的類型上發展為相當特化的類型。廣東南雄晚古新統發現的短吻石猴(petrolemur brevirost...
尤因他獸類即“恐角類”,屬於哺乳綱、真獸亞綱。第三紀古有蹄類。頭頂有角狀突起1—3對。始於亞洲及北美洲的古新統。...
可分為下第三系(對應年代為早第三紀,符號E,又分古新統、始新統、漸新統)和上第三系(對應年代為晚第三紀,符號N,又分中新統、上新統)。...
塔內特階(Thanetian Stage)是國際海相古近系古新統上部的一個階,位於塞蘭特階之上,始新統伊普爾(Ypresian)階之下。...
新生界的第一個系。古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可分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古近紀gǔjìnjì新生代的第一個紀(舊稱老第三紀、早第三紀)。約開始於...
丹尼階(Danian Stage)曾譯丹麥階,是國際海相古近系古新統底部的一個階,位於白堊系馬斯特里赫特階之上,塞蘭特階之下。根據丹麥標準地點丹尼階所含的浮游有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