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古建之美》是陳從周先生考察、研究、評價中國古建築的文集,既有作者對多個代表性古建築如蘇州舊住宅、揚州的園林和住宅、
恭王府等的詳細考察,又有對中國古建築的工藝、技法、特徵、古建築的研究與保護等進行多方面的介紹與評述,同時還特別收錄了作者在走訪考察和研究古建築過程中寫下的兼具知識性與個人情趣的文章。隨文配有大量歷史照片、後人補拍的現攝影片,圖文相映成趣。該書挑選出所有關於古建築品賞的經典篇目,集中呈現了中國的古建之美。
作品目錄
園宅篇 拙政園園主考 拙政園的演變與掌故 北京怡園 恭王府的建築 西泠印社內的營建布置 浙江古建築調查記略 徽州明代建築 | 橋塔篇 水鄉的橋 蘇州寶帶橋 紹興的宋橋——八字橋和寶祐橋 我國古塔的高度 上海塔瑣談 淮安文通塔考 豫晉散記 松江縣的古代建築——唐幢、宋塔、明刻 硤石惠力寺的唐鹹通經幢 宣城廣教寺雙塔鑑定 | 寺殿篇 蘇州羅漢院正殿遺址 直保聖寺天王殿 保聖寺塑像之發現及保護經過 江蘇吳縣古建築——聖恩寺梵天閣調查記 揚州大明寺 揚州伊斯蘭教建築 浙江武義縣延福寺元構大殿 金華天寧寺元代正殿 紹興大禹陵及蘭亭 洞庭東山的古建築楊灣廟正殿 廣州懷聖寺 亳州大關帝廟 江西貴溪的道教建築 廬山的宋元明石構建築 | 拾余篇 江浙磚刻 柱礎述要 朱啟鈐與中國營造學社 姚承祖與《營造法原》 民初修建崇陵及光緒奉安 |
作品鑑賞
如果說前輩建築巨擘
梁思成、
劉敦楨致力於尋求古典建築之美的一般規律,陳從周先生則似更關注建築與城市、人物在歷史長時段中共同生長,休戚與共的情態脈絡,或是時代律動中的參差多態。這份“悠然”的物情、人情,或許來自無可複製的時代背景與交遊圈的浸染。他在“園宅篇”之《拙政園的演變與掌故》一文中,引用清初畫家
惲南田《
甌香館集》中描述當時園景的文字:“自南軒過艷雪亭,渡虹橋而北,傍橫岡,循磵道,山麓盡處,有堤通小阜,林木翳如,池上為湛華樓,與隔水迴廊相望,此一園最勝地也”。作者邊引邊嘆:“惜士能師往矣,未能及見此文,不然必拍案叫絕,頻頻作笑也。”他對劉敦楨先生的殷殷之情,讓人想起北宋
蘇東坡對恩師
歐陽修的時時惦念:“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而“拾余篇”中《朱啟鈐與中國營造學社》《姚承祖與〈營造法原〉》兩文,亦是人情悠悠。後者言及
香山幫名匠顧祥甫先生時,稱其“沉默寡言,有所詢必誠懇告人,親自操作。顧公回蘇,七十餘卒,每遇人道與予相處種種,語多溢美,為之懺慚,今距其下世近十年矣,每一憶及,令人腹痛”,筆調深摯而傳神。
由人情及於物情,則可見於“園宅篇”之《恭王府的建築》一文中悠然的布局描述:“花園的正中,是最饒山水之趣的地方,其東有一院,以短垣作圍,翠竹叢生,而廊空室靜,簾隱几淨,多雅淡之趣。院北為戲廳,最後亘於北牆下,以山作屏者即福廳。西部有榆關、翠雲嶺、湖心亭諸勝。府牆外東部尚有一王府,亦宏大,醇王府所在。這些華堂麗屋,古樹池石,都給我們調查者勾起了紅樓舊夢。”這樣邏輯清晰、場景飽滿,而又暗含深致和理趣的布局描述,實在是尋常論文難以企及的。“園宅篇”之《西泠印社內的營建布置》一文末尾的數行雋語,頗能概括這一悠然之情與崢嶸之氣並重的藝術格調。行文亦是以凝練驚艷的四字句,錯雜於悠長舒緩的散句之間,給讀者特殊的閱讀快感:“至於以泉襯石,水隨岩轉,不意如此低小之孤山,竟有此許多甘泉,而經營者復能利用之,方見其學養之功也。印社先輩,皆精書畫文章,宜其有此佳構為湖山生色也。”
科學發展,學科細化,令中國傳統的“泛文人”“泛藝術”社會脫胎換骨——原本詩詞、書畫、拍曲、造園渾成一體,方能烘托孕育出的建築與園林審美高致,終究迤邐而遠。傳統田園社會橫向浸潤、滲溢的文化藝術脈絡,終究不免被日益嚴整細密的工業社會之縱向專業分野切斷。深具東方特徵、恢宏融通的藝術共振現象逐漸消失,藝術通才與巨人日益罕見,專業設計者往往缺少必備的創造力與融通力。在這樣的語境裡,陳從周先生卻以其穿越時代、融通藝林之身,重新接續起被工業時代長期割裂的社會筋脈,重構了中華文人大眾與中華傳統建築以及造園藝術的互動互哺,成為面向全社會的建築與園林審美啟蒙者。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3年2月25日,《古建之美》入圍二月光明書榜。
2023年4月,《古建之美》入選“新華薦書”第十八期推薦圖書。
2024年4月,《古建之美》入選“新華薦書2023年度十大好書”。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陳從周
(1918年11月27日—2000年3月15日),古建築、園林專家,散文家。杭州人,祖籍紹興。從
夏承燾先生學詩詞,從
張大千先生學繪畫,從劉敦楨先生學古建築。也受到親戚
徐志摩影響。著有《
徐志摩年譜》《蘇州園林》等。其《
說園》五篇,提出“還我自然”的園林美學,先後被譯成英、日、法、意、西文。陳從周先生在同濟大學建築系任教五十餘年,是將中國園林推向世界的現代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