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古代詩歌泛稱)

古典詩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指古代中國人創作的詩歌作品。廣義的古詩包括散曲,狹義的古詩僅指詩,包括古體詩近體詩

基本介紹

概念範圍,形式特點,名家名作,

概念範圍

古詩,即中國古代的詩歌,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詩。從廣義上說,中國古代詩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詩、詞、散曲等;從狹義上說,古詩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體詩、近體詩。

形式特點

1.句子的整齊
杜甫《絕句》杜甫《絕句》
古典詩歌,除了詞和曲以外,多數是句子長短整齊的,如《詩經》基本上是四言,《楚辭》大體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體詩和近體詩大多數是五言或七言。
2.平仄和對仗
平、仄是漢語聲調的兩大類。在近體詩和詞、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須用平聲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須用仄聲字。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就是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句式。
對仗指的是一聯詩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屬於同一類,如“東圃青梅發,西園綠草開”。“東”和“西”,“圃”和“園”,“青梅”和“綠草”,“發”和“開”,各自相對。
3.詞藻和句法
因為每一個漢字基本上都是一個兼具形音義的獨立單位,而且很多漢字是一字多義的,字與字之間粘合的關係多種多樣,所以,這種粘合而成的詩歌中的詞藻,就顯得異常複雜多樣。例如,在“風”字後面再加一字,可以構成很多詞語:風姿、風物、風雷、風霜、風鬟等。
范仲淹《江上漁者》范仲淹《江上漁者》
在句法方面,由於漢語的特點,以及漢字的獨立性,在古典詩歌中,常常出現把兩個漢字拆開,或者把某些漢字從後面移到前面的情形,這叫倒裝。典型的詩句是杜甫的“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正常的句法應是“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
4.節奏和韻律
從句式上看,古詩一般四字為二、二;五字為二、二、一;七字為二、二、二、一。從意義上看,有時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況如:勢拔|五嶽|掩|赤城,這樣就成了二、二、一、二式。
古詩要求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如李白《靜夜思》押ang韻。押韻韻腳的位置一般在偶數句末,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光”“霜”“鄉”是韻腳。通常奇數句不押韻,首句入韻格式除外。

名家名作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代表作《離騷》《九章》《九歌》《天問
李白(701—762),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稱為詩仙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被稱為詩聖
代表作品: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春望》《江南逢李龜年》《絕句四首》《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水檻遣心二首》《春夜喜雨》《望岳》《月夜》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代表作:《賦得古原草送別》《憶江南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 本名浩,字浩然。代表作:《春曉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字摩詰。代表作《渭城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岑參(約715—770),唐代詩人。代表作《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柳宗元(773—819),唐代詩人,字子厚。代表作《江雪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字夢得。代表作:《秋詞二首》《望洞庭》《竹枝詞九首》《浪淘沙九首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代表作:《夢天
杜牧(803-約852),唐代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代表作:《赤壁》《秋夕》《江南春》《清明》《山行》
蘇東坡像蘇東坡像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
代表作:《登樂遊原》《無題
蘇軾(1037~1101),宋代詩人,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
陸游(1125-1210),宋代詩人,字務觀,號放翁。代表作:《示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