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簡介
閱兵是國家對武裝力量進行檢閱的儀式。行檢閱的儀式。通常在國家重大節日、迎送國賓和軍隊出征、凱旋、校閱、授旗、授獎、大型軍事演習時舉行,以示慶祝、致敬,展現部隊建設成就,並可壯觀瞻,振軍威,鼓士氣。
《
左傳》有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指國家的公祭儀式,"戎"是國家的軍事行動。
閱兵在我國更是源遠流長。早在公元前,
中國周朝和
古埃及、
波斯、
羅馬等國已有閱兵活動。據史籍推測,傳說時代的戰神蚩尤就是華夏先民的狩獵首領,後代利用田獵進行軍事訓練時,都要祭祀蚩尤,這種習俗一直流行到宋代。
據學者考證,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建立之前,我國就出現了閱兵這一儀式。相傳四千多年前,我國北方的華夏部落首領夏禹,曾在現今河南嵩縣境內的塗山,與南方各部落首領會盟。會上,眾多士兵手持各種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邊歌邊舞,以示對南方部落首領的隆重歡迎。在我國
春秋時期,也有“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這應該是我國最早的閱兵。“閱兵”這一名稱是漢代正式叫起來的。
閱兵目的
閱兵目的之一:
誓師。
檢閱內容
古代閱兵,裝備和軍種從來都是閱兵的重要內容。春秋戰國時代戰馬、戰車大量裝備部隊,此後閱兵中必有戰馬、戰車組隊受閱。有了水軍以後,戰艦也受檢閱。
檢閱裝備
古代戰爭使用冷兵器。短兵相接,故將士們操練和上戰場都身著鎧甲。
唐朝竟有紙做的鎧甲。到了唐朝,國力鼎盛,軍隊的一部分戎服和鎧甲開始從實用的功能中脫離出來,出現了眾多以裝飾為主的儀典服飾。據《
唐六典》記載,唐代的鎧甲有13種:明光、光要、細鱗、山文、烏錘、白布、皂絹、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其中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木甲等鎧甲是用絲綢等布料和一些皮料製成,這些鎧甲開始用於禮儀性質的場所。
唐代還出現了非常特別的鎧甲:紙甲。它是用多層紙疊粘在一起製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銅、鐵製作的鎧甲輕。“要注意的是,唐代的布甲、紙甲依然具有實用性和堅固性。”而且布甲、紙甲上繪有纏枝花卉、雲形寶相圖案,製造精美。
宋代華麗的“五色介冑” 宋代軍隊出現儀衛禮服。軍戎服飾分為兩種,一種是實戰鎧甲,另一種是儀衛禮服。實戰鎧甲中,用鐵製作的叫鐵盔、鐵鎧、鐵甲,組件較多。據記載全副盔甲有1825片甲葉,一副鎧甲近50斤。還有用皮、紙製作的輕甲。宋代儀衛禮服外表裝飾非常華麗,被稱之為“五色介冑”:用黃絁(粗帛)為面,用布作里子,用青綠色畫成甲葉的紋樣,並加紅錦緣邊,以青絁為下裙,紅皮為絡帶。這種甲冑剛好到人的膝蓋,前胸繪有人的面目,從背後至前胸纏以錦帶,並且有五色彩裝。《宋史·儀衛志》記載,宋代鎧甲的顏色,有黃、青、朱、白、黑、金、銀等色,儀仗用的絹甲色彩比唐代更加豐富。元豐後公服改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緋色,九品以上綠色。
明代出現“V”字領鎧甲 明代是重型鎧甲和輕型鎧甲地位交替的時期。重型鎧甲不便於實戰,逐漸被淘汰。另一種輕型甲——綿甲便應運而生。綿甲柔軟、輕巧,在表面還綴有大量的銅甲泡和鐵甲泡,輕便靈巧,蘸濕後還可以抵禦初級火器的射擊。“明代的鎧甲在設計、製作中也注意了時尚化。比如出現了潮味十足的‘V字領’、 ‘鏤空式護耳’等時尚元素。”
明代很重視軍事檢閱和禮儀儀式,出現了專門的禮儀鎧甲。檢閱軍隊或進行禮儀展示時,從事儀衛活動的侍衛官戴鳳翅盔、鎖子甲;錦衣衛戴金盔甲;將軍著紅盔青甲、金盔甲、紅皮盔戧金甲和描銀甲等。將軍、錦衣衛都腰懸金牌,持弓箭矢、佩刀,執金瓜、叉、槍。禮儀鎧甲色彩鮮艷;兵器明亮鋒利,在陽光下閃著金光、銀光。
清代甲冑分為明甲、暗甲、鐵甲和綿甲等幾種。前三種屬於帶甲片的鎧甲;後一種則是布面甲,以縫製厚實的布質纖維層為里,表面綴有甲泡,用來阻擋敵人射出的弓箭。 清代中後期,鎧甲逐漸以綿甲為主,它用緞布做表面,因此顏色較多。早期的八旗以紅、白、橘黃、藍為基本色,配上相互錯開的四色鑲邊,組成八旗服色,並根據服色確定旗名。
清代帝王除了有為御駕親征提供保護的鎧甲之外,也有專用於檢閱的鎧甲。清代前期帝王的鎧甲實用性非常強,到了清代中後期,皇帝御駕親征也只是形式上的親征,更注重裝飾性。故宮博物院保留著清代乾隆皇帝檢閱時所穿的大閱甲:明黃緞繡五彩朵雲金龍紋和海水江崖紋的綿大閱甲。此甲屬於禮儀鎧甲,甲的周身用了很多黃金材料,製作精美,突起的紋樣具有浮雕的效果,彩雲金龍等紋飾,彰顯出皇帝的威嚴。
古代著名閱兵
盟津誓師
中國歷史上最早有記載的閱兵式是從周朝開始的,最早的兩次閱兵都在盟津。事實上,盟津這個地名就是因為諸侯在這裡閱兵會盟而得來的。 首次閱兵是周武王率領周軍東進討伐商紂王,八百諸侯相會於盟津,在這裡閱兵會盟。但是隨後周武王認為時機不成熟,閱兵之後撤軍了。
兩年後,周武王和八百諸侯再次在盟津閱兵會盟,兵力足量三十萬。這次閱兵規模空前,閱兵式上,周武王發表了著名的《泰誓》,鄭重宣告:“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這是一篇著名的誓師檄文,此次閱兵的目的就是誓師。
閱兵結束後,30萬大軍東進,在隨後的牧野之戰中戰勝商紂王的軍隊,實現了改朝換代。
踐土之盟
春秋中期晉楚爭霸,兩國在城濮交戰,晉國大勝。之後晉國在踐土搭建周王行宮,召集諸侯前來會盟,周王也派遣了全權代表參加。
這次閱兵式完全以晉國軍隊為主,共有8家諸侯參加。從人數和參加的諸侯數量來說,相比於盟津誓師的規模小了很多。不過,這是勝利後的閱兵,氣氛上更加輕鬆。
閱兵儀式上,晉國進行了獻俘禮,將戰勝楚軍所獲取的戰車和俘虜進獻給了周王。周王特使則代表周王賜給晉文公車馬弓箭等,同時任命他為霸主。“王謂叔父,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王慝。”
這次的會盟閱兵,是晉國稱霸的正式宣言。因為有晉國的獻俘和王室的任命,因此顯得含金量十足。儘管春秋號稱五霸,但是這樣高規格的會盟僅此一次。
黃池耀武
春秋末期,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吳國和晉國爭奪霸主地位,於是召集了一些諸侯小國來到黃池會盟,同時請了周王室來作裁判。
就在晉國和吳國之間明爭暗鬥爭執不下的時候,越國人偷襲吳國並且包圍了吳國首都。吳國軍隊急於回國救援,可是又怕被晉國在背後追襲,於是決定隱瞞訊息,並且迅速取得霸主稱號。
於是,吳王夫差親自布置,吳國3萬人的精銳部隊就在晉軍大營前列陣,請晉國國君閱兵。按照記載,當時的場景是這樣的:“(中軍)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親秉鉞,載白旗以中陣而立。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旂、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烏羽之矰,望之如墨。昧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三軍皆嘩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
中軍全是白色,右軍全是黑色,左軍全是紅色,這就叫做“如火如荼”,這個成語就從這裡來。聲勢浩大的吳軍列陣令整個晉軍嚇壞了,晉國國君根本不敢出來閱兵。於是,晉國國君派使者去見吳王夫差,自稱不敢出來閱兵,看到吳軍如此威猛,甘心認慫服輸。
於是,會盟進行,吳國成為霸主。
古代閱兵要地
玄武湖
如今的南京玄武湖湖光瀲灩,然而在古代這裡卻是著名的水上閱兵場。傳
三國時
周瑜就曾在這裡訓練、檢閱水軍。宋大明五年和七年,宋孝武帝兩次閱武於玄武湖西岸。齊永明二年,齊武帝閱兵於玄武湖。陳太建十一年,陳宣帝閱兵於玄武湖。陳至德四年,陳後主至玄武湖閱兵。
有一首《昆明治水戰詞》這樣記敘宋孝武帝時閱兵:
汪汪積水光連空,重疊細紋交斂紅。
赤帝龍孫鮮甲怒,臨流一眄生陰風。
鼉鼓三聲報天子,雕旗獸艦凌波起。
雷吼濤驚白若山,石鯨眼裂蟠蛟死。
”形象地描述了宋孝武帝親自披甲指揮,湖上戰鼓雷動、戰艦凌波、士兵殺聲震天的壯觀場面。
岳陽樓
著名的岳陽樓,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曾是三國東吳將領魯肅的“閱軍樓”。
歷代閱兵
夏商時出現以田獵教戰陣和巡行各諸侯國的巡狩等軍隊訓練形式。據學者考證,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建立之前,我國就出現了閱兵這一儀式。當時的中國北方華夏部落首領夏禹為了向長江以南方向擴張勢力,便在現今河南境內的塗山與南方的部落首領會盟。就在那次盛會上,士兵們手持各種用羽毛裝飾的兵器,伴著樂曲,走著佇列,載歌載舞給首領們觀看。這應該是我國最早的閱兵。
西周,以狩獵方式進行軍事訓練已形成制度,一年四季都有軍事訓練和演習檢閱。依據《周禮·大司馬》記載,軍事訓練制度是按四季分述的,每季又分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是教練和檢閱之禮,後半部分是借用田獵演習之禮。
武王伐紂之前,在孟津組織軍事演習,吸引了多個諸侯國加盟,為伐紂做準備,史上稱其為“孟津觀兵”,這是歷史上比較早的規模較大的閱兵之一。
公元前1070年牧野之戰,武王舉行過大規模的誓師,鼓舞了士氣,一舉打敗商朝大軍。
春秋戰國時期,承襲了西周時期軍隊訓練制度,但從春秋中期開始,軍事訓練出現專門化趨勢。春秋戰國時代戰馬、戰車大量裝備部隊,此後閱兵中必有戰馬、戰車組隊受閱。
而到了
秦代,秦王朝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皇帝更加重視軍事訓練與校閱,雖未留下大量文獻資料,但秦始皇兵馬俑以高度逼真的藝術手法再現了秦朝閱兵的場景。
“閱兵”這一名稱是漢代正式叫起來的。在西漢建朝之初,國防不固,國境不寧,武裝力量被十分看重,因此閱兵活動不僅經常舉行,還要增加一些打鬥的內容,集比武與閱兵於一體。此後,各朝都有類似漢代定期或不定期的閱兵。它不僅是最高統治者對武裝力量的檢閱,也是顯示軍力國威的重要形式。唐人薛存誠在《觀南郊回仗》詩中曰:“閱兵貔武振,聽樂鳳凰來。”宋人王安石在《射亭》詩中曰:“因射構茲亭,序賢仍閱兵。”
西漢軍隊通過經常舉行各種規模的軍事演習,對軍隊進行校閱、考核。無論是中央軍還是地方軍,大體上每年秋季都要舉行一次。被稱為“秋射”、“校閱”或者“都試”。中央設有都試郎,總閱試習武備。據《漢書》記載,由於訓練及校閱制度的有效實施,漢初的軍隊具備“輕車突騎”、“勁努長戈、射疏及遠”、“堅甲利刃、長短相雜、游弩往來、什伍俱前”、“材官雛發、矢道同的”、“下馬地斗、劍戈相接、去就相薄(迫)”等五大長技,逐漸形成對匈奴作戰的優勢。
三國時期,蜀國實行講武。諸葛亮在北伐前,曾“治戎講武”,北伐後又“厲兵講武”、“教兵講武”,內容不只練士兵體力和技藝,還重在用八陣圖教練兵士,強化戰術合成訓練。東吳建立檢閱制度。在“簡日”(“簡”在古代有“檢閱”的意思),閱部隊軍容和訓練,有時還根據檢閱情況,決定部隊的整編。著名的岳陽樓,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曾是三國東吳將領魯肅的“閱軍樓”。如今的南京玄武湖湖光瀲灩,然而在古代這裡卻是著名的水上閱兵場。傳三國時周瑜就曾在這裡訓練、檢閱水軍。魏國建立治兵制度。曹操曾多次治兵,指揮受閱部隊,對多兵種的戰術合成訓練進行檢閱考核。魏國在新君繼位時也大都舉行治兵,顯示新君統兵的事實和對軍事訓練的重視。
兩晉期間,統治者也比較重視軍隊的訓練,諸軍除了演習佇列陣法外,還要進行實戰演習。南朝時注重對水軍的訓練和檢閱,玄武湖成為南朝各代訓練水軍的場所。南朝宋大明五年和七年,宋孝武帝兩次閱武於玄武湖西岸。齊永明二年,齊武帝閱兵於玄武湖。陳太建十一年,陳宣帝閱兵於玄武湖。陳至德四年,陳後主至玄武湖閱兵。有一首《昆明治水戰詞》這樣記敘南朝宋孝武帝時閱兵:“汪汪積水光連空,重疊細紋交斂紅。赤帝龍孫鮮甲怒,臨流一眄生陰風。鼉鼓三聲報天子,雕旗獸艦凌波起。雷吼濤驚白若山,石鯨眼裂蟠蛟死。”形象地描述了宋孝武帝親自披甲指揮,湖上戰鼓雷動、戰艦凌波、士兵殺聲震天的壯觀場面。北朝則出現了軍陣雙方對抗性演習。
閱兵是
唐代訓練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記載了當時軍事訓練的思想和方法,首先就是循序漸進,分等教練,大將軍檢閱後,然後是皇帝大閱。這樣常規的閱兵幾乎每年都舉行。唐人薛存誠在《觀南郊回仗》詩中曰:“閱兵貔武振,聽樂鳳凰來。”此外,在大軍出征或凱旋時, 皇帝也要親自閱兵, 一方面是檢閱部隊, 另一方面也是炫耀武力, 振軍旅揚國威。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大講武事,注重禁軍的教育訓練。如,首議教閱擊刺騎射、選天下驍騎集闕廷、親御近郊閱武等。之後的歷朝統治者,加強對軍隊訓練,並逐步形成了一套訓練制度。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將“大閱”(亦稱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進行。之後,禁軍的教閱逐步形成了“毋過兩時”(春秋兩季)的制度。宋人王安石在《射亭》詩中曰:“因射構茲亭,序賢仍閱兵。”南宋對軍隊的訓練也很重視,並制定嚴格的法規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為加強對新組建軍隊的訓練,頒行樞密院教閱法,“專習制御摧鋒破敵之藝”。
元朝時騎兵為主要兵種,因此閱兵主要是檢閱騎兵的馬術,以及對弓箭、馬刀、標槍和戰斧的使用。
明朝的閱兵, 每年年終考閱一次,三年大閱一次,也稱“小閱”和“大閱”。朱元璋十分重視部隊的訓練,他頒發《教練軍士律》,要求高而嚴,賞罰分明,從制度上保證了軍事訓練的質量。永樂時期,特別重視加強在京各營的軍事訓練。在京軍三大營中,專門編制管操官掌管軍事訓練。
明朝閱兵的目的是:宣示大明強大實力。對一個國家來說,閱兵既是宣示國家實力,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方式,也是擴大國家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而在古代,閱兵的理由也大抵如此。明朝歷史上,永樂皇帝朱棣就曾經有過一次震驚世界的"大閱兵"。
說到明朝閱兵,就不得不說說明王朝建立初期的"國際形勢"。明朝是推翻元朝而起,但成吉思汗建立的"四大汗國"三個仍在。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調動40萬大軍,分三路北進,把遠逃漠北的北元皇廷徹底打成"遊牧民族",但此後,大量曾在元朝任職的
蒙古族、回族官員,流亡到中亞、西亞各國,這些"外來的和尚"拚命地鼓動所在國君主對明朝採取敵視態度。
1370年,西察合台汗國權臣帖木兒發動政變,推翻西察合台汗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在擊敗奧斯曼
土耳其後,隨即開始了遠征中國的準備,派間諜到北京活動,並在接待
埃及使臣時當眾羞辱被扣押8年的中國使臣郭驥,隨後在撒馬爾罕召開"蒙古人大會",打出"反明復元"的旗號。但蒙古本部的韃靼以及瓦剌反派使者至南京通報訊息。
永樂四年,帖木兒大舉東征,號稱百萬大軍,實際兵力20萬,而此時,明王朝在河西以及哈密早已嚴陣以待。然而不久後,帖木兒病逝於東征路上,一場大戰煙消雲散。
此後,帖木兒帝國諸皇子爭位,陷入內戰,所謂東征中國,可謂痴人說夢。
明朝方面,朱棣登基後,一面派遣鄭和下西洋,宣揚國威,另一面派遣陳誠出使西域,帖木兒帝國的繼任者沙哈魯放棄仇華政策,遣使向明通好,恢復了朱元璋時代"宗主國"的關係。但是中亞各國"反明勢力"仍在。
另一面,鄭和在永樂十八年前五次下西洋,卻行至
印度洋就返回,原因是
埃及馬穆魯克王朝控制了紅海流域,嚴禁東方船隊進入。此後中亞以及西亞諸國正式承認了大明朝繼元之後的"天朝"地位。但對於明王朝的真實實力,各國也存有懷疑,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機會,宣示大明的強大實力,鞏固大明與中亞、西亞國家的"朝貢關係",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閱兵,恰是最好的機會。
演武:各國使節大開眼界。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明朝以陳誠為使,出使中亞,隨後,中亞、西亞國家均組使團隨中國使團回訪。永樂十八年七月,這支雲集了20箇中西亞國家、人數多達600人的使團抵達嘉峪關,朱棣派遣6000精銳騎兵一路護送,沿嘉峪關經明朝九邊軍鎮"參觀"。
在每個軍鎮,明朝都特意派遣在明軍中的蒙族、回族軍官接待,介紹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明朝虐待
蒙古和回回人"的謠言不攻自破。而明朝"九邊"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在各國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永樂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朱棣在北京皇宮接見各國使臣,諸使臣皆行叩拜禮,唯獨帖木兒國使臣以"我國無此風俗"為由,堅持行鞠躬禮,朱棣卻並不在意。這次帖木兒使團的首領是帖木兒帝國宰相阿爾都沙,副使是曾跟隨帖木兒的名將蓋蘇耶丁,在本國也是免跪拜禮的。外交禮儀後,朱棣安排使團先是在山東、河南、江蘇"旅遊觀光",遊覽包括山東孔廟在內的諸多名勝古蹟,親眼見識中國內地城市的富庶繁華,兩個月後,各國使團接到通知,朱棣將在北京周邊開始大規模的"狩獵",邀請各國使團前往觀覽。
永樂十九年三月,"狩獵"在北京北邊的懷來正式開始,共調軍隊10萬人,朱棣精心挑選的明朝"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精銳相繼表演了明軍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等項目,從廣西、雲南、四川調來的"土狼兵"、白桿兵演練了步兵勁弩齊射、長槍步兵刺殺訓練等"軍事科目"。
史載"軍容齊整"、"步調如一"、"兵甲鮮艷","列國使節俱驚",尤其是明朝"神機營"的火器操練,展示的"虎威炮"、"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安南銃(抬槍)、"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等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國使節大開眼界。大規模的"狩獵"行動持續了整整一個月。
效果:西亞各國爭相示好。閱兵結束後,朱棣在土木堡的行營接見了各國使節。
這一次,帖木兒國使臣帶頭下跪磕頭,"叩首觸地",全然不顧"我國無此風俗"。帖木兒使臣更奉承說,這次帖木兒進獻的名馬,正是當年帖木兒國王的父親生前南征北戰專用的"御用坐騎",贈送給朱棣,正是為了表達"最崇高敬意"。朱棣則手書信札托使臣轉交帖木兒國王,在信中表示"願兩國臣民永享太平安樂之福"。
這次聲勢浩大的閱兵無疑取得了良好效果,這次"觀禮"的各國使節來自27個國家。明朝軍威之盛與睦鄰友好的國策在各國引起了巨大反響。
其後中亞、西亞國家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一直綿延到明末,單是帖木兒帝國,終明一世向中國派遣使節的次數就有60多次。
有關這次閱兵的詳情,也詳細記錄於中亞國家的典籍里。帖木兒副使蓋蘇耶丁在回憶錄里坦言:"我不得不承認,大帝(帖木兒)死在東征的路上是一件幸運的事情,這使他保全了一生的英名。"
而另一個"連鎖反應"是,觀覽閱兵的
埃及使臣回國後,埃及隨即解除了在紅海對東方商船的禁令,而此後最後一次下西洋的鄭和,也終抵紅海沿岸,不但結好了紅
海地區國家,更實現了他作為一個穆斯林終生的願望- 麥加朝覲。
清代的簡閱又稱校閱,按清朝典制,皇帝每三年在南苑舉行一次大閱兵禮。是八旗、綠營由王、大臣或督撫定期檢驗部隊教練的制度,也是促進軍事訓練的的手段和形式。大閱是皇帝檢驗部隊訓練成果,考察部隊戰鬥力的隆重的閱兵儀式。早在天聰年間,皇太極就曾舉行過大閱。據《大清會典》記載:“康熙二十四年,聖祖仁皇帝幸南苑大閱。擇南苑西紅門內曠地,八旗官兵槍炮按旗排為三隊。聖祖仁皇帝率皇子等擐甲,前張黃蓋,內大臣、侍衛、大學士及各部院大臣均扈從,後建大纛。聖祖仁皇帝周閱八旗兵陣,閱畢駕還行宮。特降敕諭,申明軍令,宣示於大閱之地。是日未閱前,官兵均賜食,閱後賜酒。”此後,乾隆、嘉慶等皇帝閱兵的記載不斷出現在各類文獻中。雍正以後,大閱制度更加完善、周密。乾隆三年(1738)規定,以後大閱,皆按照順治十六年定例三年一次,其辦理事宜照雍正六年規定舉行。
清代早期閱兵規模更大、官兵甚眾。宮廷畫家金昆等奉命所繪的《八旗閱陣圖》不僅對乾隆當時大閱兵的盛況作了巨觀記錄,而且以分卷形式對細部都進行了描繪。閱兵人數之多、場面之宏可謂歷史空前。在清晚期,北洋軍隊建立後,閱兵成為檢驗部隊、顯示軍威的重要形式。特別是“彰德大會操”可謂是全國搞新式陸軍後的一次大演習,充分展示了陸軍改革的成果;而且也是首次邀請西方國家官員和新聞媒體觀看大閱兵。英、美、俄、法、德、意、奧、荷、比、日等國均派武官觀看,英國的《泰晤士報》、俄國的《警衛報》、德國的《營報》、美國的《月報》以及日本《時事新聞報》和《每日新聞報》等均刊登了北洋新軍的官兵素質和裝備情況。這次閱兵的對外開放應是歷史上第一次。頗為滑稽的是,主持這次閱兵的袁世凱因為聲望大振,使得慈禧太后感覺到了危險,下決心限制漢族大臣控制軍權。最終朝廷公布官制改革方案,所有軍事方面的事務收歸陸軍部3個滿族大臣辦理。
清代宮廷畫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繪的《八旗閱陣圖》里,對乾隆皇帝南苑大閱兵的盛況作了形象逼真的記載。八旗將士各著紅黃藍白等本旗閱兵禮服分陣排列,號角高揚,軍旗獵獵,一眼望不到盡頭,其場面極為壯觀,向世人展現了一幅場面宏大、威武雄壯的乾隆閱兵圖。清史檔案記載:“上(指乾隆皇帝)躬御甲冑,乘馬出,試射,連發七矢,皆中的。兵部堂官奏請閱陣,上親閱隊伍,兵部堂官前引,總理大臣、滿洲大學士、內大臣侍衛前引後扈,皆擐甲乘馬”。《大閱圖》共分為“幸營”、“列陣”、“閱陣”和“行陣”四卷。真實描繪了乾隆帝親臨軍營檢閱的盛況。
尤其是《閱陣》,圖中所畫人物不少於1.6萬人,每個人都面貌分明,衣著裝飾,車馬槍炮,儀仗旗鼓等均描繪精細,畫面用色艷麗鮮明,乾隆被繪於畫面的核心位置,穿盔帶甲,全副戎裝,騎於馬上,英姿勃發。清代大閱的地點,主要在南苑、盧溝橋、玉泉山、多倫諾爾(今內蒙古多倫)、暢春園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