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大閱

隆慶大閱

隆慶大閱,是明朝隆慶年間的一場大閱兵。大閱是一種軍禮,亦稱閱擊指皇帝親自檢閱武裝力量。

洪武、永樂、宣德、正統、天順、成化幾朝都搞過大閱,規模不大。成化十一年(1475年)後,明朝94年未行此典。從明初到嘉靖末年,明朝邊防主要威脅來自北方的蒙古部族。其間雖有封貢、互市,但是為時短暫,邊患未從根本上解決。穆宗即位後,最大的業績還是在邊務方面。在邊務方面進行整頓。其中一個就是大閱。

張居正在隆慶二年(1568年)提出在京師舉行大閱,檢閱京軍。其目的,一是整頓京營,二是擴大影響,從而扭轉明朝軍隊積弱之勢。張居正的建議也曾受到部分言官的責難,明穆宗力排異議,斷然決定舉行大閱,並限期一年整頓京營。隆慶三年(1569年)九月二十日,大閱在京城北郊舉行。據《張太岳行實》記載:“是日,天子躬擐甲冑……選卒12萬,戈鋌連雲,旌旗耀日。天子坐帳中,觀諸將士為偃月五花之陣。已,乃閱騎射,簡車徒。禮畢、三軍之士皆呼萬歲,歡聲如雷。都城遠近,觀者如堵。軍容大閱雖說是一種形式,但在整傷軍務方面收到明顯的效之盛,近代罕有。”

從此,明政府在處理北方蒙古問題上逐步改變了被動局面,取得了主動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隆慶大閱
  • 發生時間:1569年
  • 發生地點:北京
  • 主要人物明穆宗張居正
背景,經過,準備,閱兵,影響,

背景

明穆宗登基時已經是明朝中後期了,此時明朝已經被各種嚴重的危機所包圍。隆慶元年(1567年)時,明北方蒙古邊患問題仍在不斷發展,戰火不斷,邊無寧日,以韃靼部俺答的抄掠最為嚴重。
當時的明朝邊務是軍情屢屢告急,而負責邊境各關隘的將領是怯戰無能,相互推諉。負責守衛京師的京營也是積重難返,萎靡不振。為扭轉京營武備之頹勢,朝中兵部尚書霍冀、兵科都給事中張鹵、巡視京營禮科給事中李巳等多次上疏討論,提出要整頓京營。
隆慶二年(1568年),大學士張居正言:“祖宗時有大閱禮,乞親臨校閱。‘兵部引宣宗、英宗故事,請行之’。命於明年八月舉行。及期,禮部定儀。”隆慶三年(1569年)六月,張居正對此曾經上疏說“竊以為國之大事在戎,今人心懈惰,如此若非假借天威親臨閱視,不足以振積弱之氣,而勵將士之心。”
對於隆慶三年(1569年)八月的這次閱武活動,在《明穆宗實錄》卷三十六、《明史》中都有詳盡記錄。(有文獻記載為這一年九月舉行,待商榷。)

經過

準備

大閱兵正式開始前幾天,閱兵場所便要“戒嚴”,時稱“預肅教場”。從其記載來看,戒嚴工作由“閱兵總指揮”負責,親自檢查現場,並設有專門的安保機構和官員進行“巡視”。
在閱兵前一天,明穆宗在紫禁城內殿祭拜完先祖。閱兵的這一天,“司設監設御幄於將台上,總協戎政大臣、巡視科道督率將領軍兵預肅教場。”各院、部、司、道、府、寺、科等有關部門官先期抵達閱兵現場,等候皇帝抵達閱武門外。

閱兵

閱兵途中的保全同樣要一級防衛,三大營官軍備好甲冑器杖,將官四人統領馬兵二千人跟隨皇帝。前往大閱兵現場的官員、工作人員全都配掛“出入證”—腰牌,並統一著裝,穿大紅便服,提前到達大閱兵現場指定位置,即所謂“關領扈從,牙牌懸帶,先詣教場”。
首先入場是的馬步官軍方陣,在現場操練過後,這一佇列表演結束。
第二次入場是閱射佇列。由總協戎政官以下及聽射公、侯、駙馬、伯、錦衣衛等官員,在台下實際射箭操演。按規定是騎兵射三支箭,步兵射六支箭,中靶心者擊鼓為號,並由專職官員負責記錄成績。
此外,還專門安排有將官參演佇列,不過他們並不同參閱部隊一起受閱,而是“以府部大臣並御史、兵部官在東西廳較閱。”
其他槍、刀、火器等受閱佇列,也都一一如此參演受閱,此後按照總協戎政官安排各取一隊,將受閱結果報告明穆宗。
大閱兵結束後,台下舉號旗。宣制訖、叩頭、行禮後,明穆宗離場。兩天后,明穆宗又敕勉將士,即行賞賚並戒罰有差。

影響

大閱雖然是種形式,但是在整飭軍務方面收到明顯效果,首先京營戰鬥力加強。其次大閱振奮了軍心、民心。庚戊(嘉靖二十九年)之變,嚴嵩不準京軍出戰,軍心、民心為之沮喪。穆宗大閱,親臨校場,不僅京營士氣大振,而且“邊海之區,鹹知朝廷銳意武事,喁喁然亦思所以自效。”從隆慶三年(1569年)九月起,至五年(1571年)二月俺答封貢前,韃靼各部雖不時南下騷擾,皆被明軍拒卻,邊境得以無事。後來王崇古在與俺答的談判中,即以大閱為例,宣傳明朝軍事的振興,促進了談判順利進行。
大閱的結果,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預期目的。經過一年整頓,京營汰弱補強,實力大增。而且“不惟京營生氣,而邊海之區,鹹知朝廷銳意武事,喁喁然亦思所以自效”,可見大閱還起到振奮全國人心的作用。邊境方面,由於任用了一批通曉軍事的官員,有效抵禦了蒙古軍入侵,“邊境得無事”。而且明朝積極與俺答進行談判,以大閱為例宣揚明朝軍事的振興,最終在隆慶五年實現了“俺答封貢”,自此“三陲晏然,一塵不擾,邊氓釋戈而荷鋤,關城熄烽而安枕”。這是明朝北部邊境二百年來未曾有過的安定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