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

古代社會

《古代社會》是美國民族學家路易斯·亨利·摩爾根創作的人類學著作,1877年首次出版。

《古代社會》分為4編,共26章,從原始人類生產技術發明和發現的發展、社會組織結構的發展、婚姻家庭形式的發展以及財產制度的發展這4個方面深入探討了人類早期社會發展的規律。該書以一種進化論的學說闡述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尤其對人類的家庭制度和親屬關係作了深刻的說明,為人類學最基本的內容——親屬制度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古代社會》是摩爾根以進化論思想為指導,通過幾十年的調查研究寫出的一部綜合性的人類學著作,也是學術史上第一部用人類學材料寫成的原始社會的發展史。它在科學史上第一次比較系統全面的闡明了原始社會的生產生活、社會結構、婚姻家庭等主要制度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情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古代社會
  • 外文名稱:Ancient Society
  • 作者路易斯·亨利·摩爾根
  • 字數:480000
  • 類別:人類學
  • 首版時間:1877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時代背景,創作契機,作品思想,第一編,第二編,第三編,第四編,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古代社會》一書包括1篇序言,4編正文,共26章。全書深入系統地研究了人類從蒙昧時代經過野蠻時代到文明時代的發展過程,相繼探討了各種發明和發現所體現的智力發展、政治觀念的發展、家族觀念的發展和財產觀念的發展等問題。第一編“各種發明和發現所體現的智力發展”共3章,主要根據生括資料和生產的進步,把歷史劃分為蒙昧、野蠻和文明三個時代,把前兩個時代又劃分為低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階級社會以後的歷史屬於文明時代。第二編“政治觀念的發展”共15章,摩爾根闡述了他的原始社會學說的核心部分——氏族的組織結構及其基本特徵。第三編“家庭觀念的發展”共6章,從研究各民族的親屬制度入手,論述了人類婚姻和家庭發展史,提出了從雜交經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進化理論。第四編“財產觀念的發展”共2章,是全書的總結。追述了財產關係在原始社會各個階段直到階級社會的發展變化,闡明了歷史上存在著兩種財產所有制,即公有制和私有制,以及由前者向後者的轉變。

作品目錄

譯者前言
第二編 政治觀念的發展
第三編 家族觀念的發展
第四編 財產觀念的發展
摩爾根傳略
第一章 以性為基礎的社會組織
第一章 古代家族
第一章 三種繼承法
序言
第二章 易洛魁人的氏族
第二章 血婚制家族
第二章 三種繼承法(續前)
第一編 各種發明和發現所體現的智力發展
第三章 易洛魁人的胞族
第三章 伙婚制家族
譯名對照表
第一章 人類文化的幾個發展階段
第四章 易洛魁人的部落
第四章 偶婚制家族和父權制家族
第二章 生存的技術
第五章 易洛魁人的聯盟
第五章 專偶制家族
第三章 人類發展進度的比例
第六章 加諾萬尼亞族系其他部落中的氏族
第六章 與家族相關的制度的順序
第七章 阿茲特克聯盟
附錄
第八章 希臘人的氏族
第九章 希臘人的胞族、部落和民族
第十章 希臘政治社會的建立
第十一章 羅馬人的氏族
第十二章 羅馬人的庫里亞、部落和民族
第十三章 羅馬政治社會的建立
第十四章 世系從女繫到男系的轉變
第十五章 人類其他部落中的氏族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隨著美國的發展,在摩爾根生活的時代,美國印第安人的資料越來越多地出現了,但是對於印第安人的研究卻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人們對印第安人方面抱著神秘的態度去看待,另一方面卻又有一種歧視的態度。但印第安人的生活狀況和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具有極大的科學研究的價值,急需要人們去開發和研究。同時,關於原始社會的狀況,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一個問題,特別是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提出以後,人類早期的狀況更加成為一個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在19世紀的60~70年代,先後發表了勒南、拉伯克、福因等人類學家的著作,他們對原始社會的狀況進行了一系列的描述,但這些描述都缺乏堅實的歷史資料基礎,帶有很大的文明社會的想像的成分。在這種情況下,充分利用印第安人的資料進行原始社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量要,而摩爾根正是利用了這個有利的條件,大力研究印第安人的社會組織和生活狀況,寫作了《古代社會》這一人類學、社會學、原始社會歷史的著作。

創作契機

摩爾根於1862年夏末開始著手整理他所蒐集的資料,通過分析研究,寫出了他的第二部重要著作,即《人類家族的親屬制度》。他寫此書的目的本來是打算解決印第安人的來源問題,卻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收穫,那就是,探討了原始社會的婚姻制度和親屬關係,從而發現了人類早期的社會組織原則及其普遍的發展規律。摩爾根從此擴大了他的視野,他所研究的對象不再限於印第安人,而轉到整個人類的原始社會方面來了。1862年摩爾根從羅徹斯特遷居到密執安,把大部分精力投於他的科學研究工作。在《人類家族的親屬制度》一書出版後不久,摩爾根攜眷赴歐洲作了一次旅行。此後,他除了寫一些論文以外,即專心於撰寫他的《古代社會》。《古代社會》於1877年首先由美國的亨利·霍耳特出版公司印行。

作品思想

第一編

“各種發明和發現所體現的智力發展”是《古代社會》的第一編。摩爾根主要論述了人類發展所經歷的幾個階段,人類早期的生存技術研究在人類發展不同階段的主要的貢獻。通過經驗和知識的緩慢積累,人類才得以從蒙昧社會逐漸上升到文明社會。人類的蒙昧狀態、野蠻狀態和文明狀態這三種社會狀態,以必然而又自然的前進順序彼此銜接起來。人類生活狀態的這一進程,是與人類進步的全程出現的一大串發明和發現分不開的。如果人們一方面將各種發明和發現,另一方面將各種制度,按照其出現的順序向上逆推,就會看出:發明和發現總是一個累進發展的過程,而各種制度則是不斷擴展的過程。在人類進步的道路上,發明和發現層出不窮,成為順序相承的各個進步階段的標誌。人類文化可劃分為蒙昧階段、野蠻階段、文明社會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代表一種不同的社會狀態。其中,蒙昧階段和野蠻階段又可分別分為初期、中期和晚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人類所獲得的不同的生存和生產技術一方面標誌了人類發展的不同階段,另一方面也成為更高的技術的基礎。這些不同的技術的連續的發展就是人類歷史的發展的過程。根據摩爾根的論述,人類早期的生存生產技術主要是採集、魚獵、種植、飼養、農業等,而人類的食物相應的天然食物、魚類食物、澱粉食物、肉類食物、通過農業而獲得的無限的食物。在研究了人類的發展道路之後可以發現,人類發展的進度是按幾何比例前進的。每一項準確的知識既經獲得了之後,就變成了進一步獲取新知識的動力,一直推進到錯綜複雜的現代知識。古代文明是近代文明的基礎,近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發展。它們之間的這種關係,如果將人類主要的制度、發明和發現按其出現的先後一直逆推上去,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總而言之,人類歷史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客觀的物質性的過程。

第二編

“政治觀念的發展”是該書的第二編。摩爾根主要論述了人類原始社會的社會組織形式,具體地描述了人類原始社會的氏族、胞族、部落的發展演變過程,揭示了原始社會的本質特徵。在蒙昧階段的後期和整個野蠻階段中,人類一般都是按氏族、胞族和部落而組織的。在整個古代世界中,這些組織到處流行,遍及各大陸。它們是古代社會賴以構成、賴以團結的手段。這些組織的結構和它們作為一系列有機體的組成部分而存在的相互關係,以及氏族、胞族和部落成員所具有的權利、特權與義務,都是足以說明人類思想中政治觀念發展的例證。人類的各種制度都起源於蒙昧社會,發展於野蠻社會,而成熟於文明社會。原始社會組織遞進的序列是:氏族、胞族、部落和部落聯盟。氏族是以血緣為紐帶結合起來的原始社會的基本單位,氏族是一個由共同的祖先傳下來的成員所組成的團體,這個團體有專門的名稱和其他的氏族相區別,它是人類最古老、流行最廣泛的制度之一;胞族是由兩個以上同宗的氏族為某種共同的目的而結成的一種社會組織;部落是由操同一種方言的兩個以上的氏族組成的社會組織;部落聯盟是建立在同宗氏族和共同語言基礎上的社會組織,它是氏族制度的最高形式。
人類社會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在這個階段,婦女在氏族中具有極高的權威,她們決定氏族的大事,在生產和生活中處於主導性的地位,後代都跟隨母親生活。隨著人類生產方式的發展和改變,財產的大量積蓄並具有永久性,隨著私有財產比例的日益擴大,財產繼承的動力逐步地改變了原始社會組織形式,母系氏族逐步解體,而為父系氏族所取代。父系氏族的確立,標誌著私有制的產生和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的過渡,當私有財產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類便產生了階級和階級對立,於是人類便告別了原始社會而進入了文明社會。當社會的發展趨近於文明之時,舊的氏族制度已不能適合社會的需要。以地域和財產為基礎的國家觀念逐漸代替了氏族制。國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從氏族社會內部發展起來的階級對立中產生的,它是氏族制度的必然代替物。這是因為,氏族制度不能保護和促進私有財產的發展,而只有國家才能保護和促進私有財產的發展,氏族制度不能維護階級和階級剝削,而國家卻是維護階級和階級剝削的重要工具。在這一編中,摩爾根為了能夠詳細地說明人類原始社會的組織發展的狀況和進步的歷程,他非常詳細地論述了美洲大陸的原始社會的發展的情況,同時也對古代的羅馬人、希臘人以及英國古代各個部落、斯拉夫人、亞洲人等的原始發展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描述,證明了人類生活都經過了氏族發展的階段,闡明了人類政治觀念的發展是從原始社會的氏族社會發展起來的。

第三編

“家族觀念的發展”是該書的第三編。這一編從親屬制度和婚姻習慣中研究了人類家庭發展的不同的階段,追溯了家庭歷史所經歷的各個順序相繼的形態,論述了家庭發展的歷史規律。在經歷了各種順序相承的形態之後,家族制度產生了現在尚存的幾種重要的親屬制度。這些親屬制度,在其各自形成期間,記錄了當時家族內的親屬關係,從而包含有足以說明家族由血婚制形態、經中間過渡形態而進入專偶制形態的人類經驗的記錄。任何一種親屬制度總是伴隨著一定的家族形態而產生的。人類歷史上是先有家族後有親屬稱呼的。親屬制度是隨著社會從低級狀態發展到高級狀態而自然產生的,每一次親屬制度的改變都標誌著某種對社會體制影響深刻的制度的出現,研究親屬稱謂,可以幫助人們去揭示人類各個歷史發展階段的家庭形式,勾畫出人類家庭發展的輪廓。家庭是隨歷史變化著的、人類兩性共同生活的組織形式。

第四編

“財產觀念的發展”是該書的第四編。摩爾根介紹了人類財產觀念的發展的過程。財產觀念也經歷了與人類文化發展階段相類似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人們以財產代表積累的生活資料而對它產生占有的欲望,這在蒙昧杜會是完全沒有的事,但由無到有,到今天則已成為支配文明種族心靈的主要欲望。財產觀念在人類的心靈中是逐步形成的,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處於初萌的薄弱狀態。它萌芽於人類的蒙昧階段,並需要這個階段和隨後的野蠻階段的一切經驗來助長它,使人的頭腦有所準備,以便接受這種觀念的支配。隨著人類財產的不斷的積累,人類逐步地產生了對財產占有的欲望,當對財產的欲望成為人類的首要的欲望和要求時,人類的財產觀念也就成為一種主要的觀念,人類也就進人了文明時代,並建立了以財產和地域為基礎的政治社會。對財產的最早觀念是與獲得生存資料緊密相連的,生存資料是基本的需要。在每一個順序相承的文化階段中,人類所掌握的物品將隨著生活方式所依靠的技術的增加而增加。每一個文化發展階段都顯得較其前一階段大有進步,不僅在發明的數量上如此,在由發明而產生的財產的種類和數量方面也是如此。財產種類的增加,必然促進有關它的所有權和繼承權的某些規則的發展。這些占有財產和繼承財產的法則所依據的習慣,是由社會組織的狀況和進步程度來確定和限制的。人類進步的幾個文化階段和杜會制度的進步有著密切的聯繫。

作品影響

《古代社會》開闢了原始社會史研究的新領域,把人類關於古代社會的看法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該書發表以前,人們普遍地認為,在原始社會也是父權制的社會結構,私有制是和人類一起誕生的。這種觀念決不是僅僅在私有制的辯護士們的筆下是如此,因為沒有歷史的根據來證明人類歷史上是否曾經有過非父權制的社會階段。而《古代社會》的發表,完全糾正了人們長期以來的這種錯誤的觀念,它以豐高的歷史資料充分證明了人類的原始社會的早期是母權制的氏族社會,只是到了後來才發展成為父權制的社會,進而進入了以私有制為特徵的文明時代。摩爾根在書中充分證明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學說。在該書發表之前,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一直沒有在人類社會的早期歷史得到檢驗,因此有一些人就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規律僅限於對特定社會歷史階段進行說明,而井不是關於人類杜會歷史的普遍的規律。摩爾根的這本書,通過對原始社會人類生活的描述和分析,充分證明了在原始社會的條件下,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循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規律的。正因為如此,這本書得到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的重視和讚揚,馬克思在自己的晚年,花了很大的精力來閱讀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寫下了近300頁的讀書筆記。恩格斯依據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寫下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部馬克思主義的光輝著作。

作品評價

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論述社會的原始狀況方面,現在有一本像達爾文學說對於生物學那樣具有決定意義的書,這本書當然也是被馬克思發現的,這就是摩爾根的《古代社會》(1877年版)。......摩爾根在他自已的研究領域內獨立地重新發現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歷史觀,並且最後還對現代社會提出了直接的共產主義的要求。”

作者簡介

路易斯·亨利·摩爾根(1818~1881),英國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出生在美國細約州奧羅拉村附近的一個農莊上。摩爾根參加一個由少數思想激進的請年所組成的文學機構。不久,這個文學社轉變為一個研究印第安人的學會。摩爾根成了這個團體中的一個積極分子,他多次訪問印第安人居留地,觀察他們的生活方式,探詢他們的風慣,研究他們的組織機構。1847年被易洛魁人中的塞內卡部鷹氏族收養為其成員。摩爾根從1844年起移居羅徹斯特。1856年以後,他開始探索印第安人的來源及其親屬制度問題。摩爾根晚年的健康情況欠佳,但他仍於1878年的夏季到科羅拉多和新墨西哥去作了一次短期旅行,考察了一些印第安人的村落。摩爾根晚年在美國學術界享有聲譽,他於1873年獲得聯合學院的名譽法學博土學位,於1875年當先為國家科學學會成員。他多年來積極參加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活動,並於1880年擔任該會主席。摩爾根長期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症,於1881年12月17日去世,終年63歲。摩爾根主要著作有《易洛魁聯盟》《古代社會》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