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賦是秦漢時政府徵收的一種人頭稅。亦稱“口錢”、“口算”。秦時口賦就是“頭會箕斂”式的人頭稅。漢代的口賦是專對7歲到14歲的兒童徵收的人頭稅,每人每年交納20錢,屬皇室收入。武帝時軍費不足,口賦起征年齡降為3歲,徵收額提為23錢。口賦加重,造成生子輒殺的慘劇。元帝時採納了貢禹的建議,恢復7歲起征,每人仍為23錢。漢末,個別地方有改自1歲起征的。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每口收賨布二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口賦
- 起源:戰國時期
- 納稅依據:人口
- 書籍記載:《史記·秦本紀》
口賦是秦漢時政府徵收的一種人頭稅。亦稱“口錢”、“口算”。秦時口賦就是“頭會箕斂”式的人頭稅。漢代的口賦是專對7歲到14歲的兒童徵收的人頭稅,每人每年交納20錢,屬皇室收入。武帝時軍費不足,口賦起征年齡降為3歲,徵收額提為23錢。口賦加重,造成生子輒殺的慘劇。元帝時採納了貢禹的建議,恢復7歲起征,每人仍為23錢。漢末,個別地方有改自1歲起征的。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每口收賨布二丈。
口賦是秦漢時政府徵收的一種人頭稅。亦稱“口錢”、“口算”。秦時口賦就是“頭會箕斂”式的人頭稅。漢代的口賦是專對7歲到14歲的兒童徵收的人頭稅,每人...
《謁金門·次京口賦》是宋代劉過創作的詩詞。...... 《謁金門·次京口賦》是宋代劉過創作的詩詞。作品名稱 謁金門·次京口賦 創作年代 宋代 文學體裁 詞 作...
賦,fù,從貝從武。以征而收。(1) (形聲。從貝,武聲。從“貝”,表示與財物有關。本義:徵收)(2) 同本義 [Tax]賦,最早出現於諸子散文中,叫“短賦”;...
租賦制是秦漢時期的賦稅制度。秦漢稱田賦為田租,是國家向土地所有者徵收的土地稅。秦代令“黔首自實田”,漢代“令民以律占租”,農民自己申報土地面積,大小人丁...
天下以農桑為本。日者省用,罷不急官,減外繇,耕桑者益眾,而百姓未能家給,朕甚愍焉。其減口賦錢。(《漢書·昭紀》) ...
算賦是漢代政府對成年人徵收的一種人頭稅。漢高祖四年 (公元前203年)“初為算賦”。規定凡年齡15歲到56歲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交納120錢。稱為一算,用作購置...
《客寓無眠信口賦秋感》是董嗣杲寫的一首詩詞,作於宋代。...... 《客寓無眠信口賦秋感》是董嗣杲寫的一首詩詞,作於宋代。作者 董嗣杲 年代 宋 ...
軍賦是與田制相結合的 一種徵調軍事需用的人力、物力的辦法。古者以田賦出兵,賦與兵有聯帶關係。後世有商代“因井田而制軍賦”的記載。周朝制定按田邑多少...
亦稱口賦,即通常說的的人頭稅,秦代已有口賦之名。董說《七國考》引《大事記》:“渭水不洗口賦起。”或為人頭稅的泛稱。漢代則專指兒童人口稅。據《漢書·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