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緐簠

叔緐簠

叔緐簠,西周青銅器,1957年5月北京市海淀區東北旺村修建馬號挖房基時發現的。高8.96厘米,長方體,窄沿方唇,腹壁斜收,腹兩側有一對獸首耳,圈足正中有半圓形缺。口下飾重環紋,腹飾環帶紋,圈足飾垂鱗紋。底部有銘文:吳王御士尹氏吊(叔)緐(繁)乍(作)旅匩(匡)。現藏於首都博物館

基本介紹

  • 類別:青銅器
  • 名稱:叔緐簠
  • 年代:西周
  • 描述:高8.96厘米,長方體,腹壁斜收
  • 銘文:吳王御士尹氏吊緐乍旅匩
  • 館藏:首都博物館
簡介,銘文,釋文,特點,

簡介

叔緐[fán][fǔ]西周青銅器,是1957年5月北京市海淀區東北旺村修建馬號挖房基時發現的。高8.96厘米,口長25.5厘米 口橫25.6厘米,口寬19.5厘米,口縱19.52厘米。長方體,窄沿方唇,腹壁斜收,腹兩側有一對獸首耳,圈足正中有半圓形缺。口下飾重環紋,腹飾環帶紋,圈足飾垂鱗紋。現藏於首都博物館
叔緐簠叔緐簠

銘文

吳王御士尹氏吊(叔)緐(繁)乍(作)旅匩(匡)。

釋文

“御”字,釋“造”,黃盛璋先生已作糾正。按“御”字從“午”聲,此處則於“午”下增“口”。“緐”字,簡訊釋“孫”,是由於銘中字的左半上有省筆,把“每”變得好像“女”字,以為是“子”的替代。(《金文編》第四版已正確釋出此字)
叔緐簠銘文叔緐簠銘文
“吳”,讀為“虞”。西周以來有兩吳,即在今江蘇無錫、蘇州等地之吳,和在今山西平陸之吳(虞)。金文兩國均作“吳”,文獻則分為吳、虞。較晚的金文,北方的才有作“虞”的例子。同王的行事直接聯繫的,如師酉簋記“王在吳,格吳大廟”,所指自然是北方的虞國。叔緐簠的吳,也是虞國,其器與鄰近的虢器酷似,是很自然的。
“御士”,《西甲》已稱“疑即御事”,黃盛璋先生更有詳細論述。御事”一詞,屢見於《尚書》的《周書》部分,楊筠如先生《尚書覈詁》說:“御,《詩》傳:‘治事之官也。’按《大誥》:‘大誥猷爾多邦,越爾御事’,又曰:‘肆哉,爾庶邦君,越爾御事’,《酒誥》:‘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所謂御事,皆謂邦君執政之官也。”可知御事是執政治事之官的通稱。
“尹氏”,也常見於《詩》、《書》和西周金文。多數的“尹氏”是“內史尹氏”的簡稱,這是因為“尹”本訓為長,“內史尹”或“內史尹氏”即內史之長。但有的“尹氏”只意謂官長,並不專指史官,如《大誥》:“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義爾邦君,越爾多士、尹氏、御事”,可對照《酒誥》的“百僚、庶尹”和《顧命》的“百尹、御事”,足知“尹氏”乃是一定等級官長的總稱,比御事要高一些。這裡說“王御士(事)尹氏”,“尹氏”顯然是專稱,即史官之長。“王御事尹氏”,是說周王朝的史官之長。他是吳(虞)人,入事王朝,任史官之長,所以稱作“吳(虞)王御士(事)尹氏”。或許作器時,叔繁人已歸回本國,也未可知。當時不存在“吳王”,故銘文也不會有人誤讀。
“匡”為簠的別名。

特點

叔繁簠器體為小平沿,斜直壁,兩端有環形鈕,圈足中間有凹缺;口沿下飾一大一小相間的重環紋(即橫鱗紋),腹壁飾有象鼻的橫S形夔紋,圈足飾垂鱗紋,外底有格線形范線,這些均系西周晚期簠的特點。
和它最接近的,可舉出1990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M2001出土的虢季簠。後者形制和叔繁簠一樣,也裝飾重環紋、夔紋,惟形態微有差異,圈足則為簡單的雲紋。上村嶺M2001屬西周末或稍晚一點,叔繁簠的年代不會距離太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