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反烏托邦三部曲:1984》堪稱世界文壇上最著名的政治諷喻小說。在文中奧威爾刻畫了一個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權力為最終目標的假想的極權主義社會,通過對這個社會中一個普通人生活的細緻刻畫,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極權主義必將導致人民甚至整個國家成為悲劇。在小說中他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辭彙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了一個形容詞“奧威爾式”不斷出現在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
圖書目錄
代譯序
1984
附錄
一、新話的原則
二、我為何寫作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喬治·歐威爾(Orwell G.) 譯者:孫仲旭
序言
喬治·歐威爾的《1984》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同時也是一種預兆。他表達的是一種對於人類未來近乎絕望的情緒,同時也預兆,除非歷史的進程改變,否則全世界的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大部分人類的特質,變成沒有靈魂的機器人。
這種對人類未來絕望的情緒與西方思想中最基本特徵之一,即對人類進步以及人類創造正義與和平世界的能力懷有堅定的信念,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信念來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思想,以及基督教《舊約全書》中提倡的救世主觀念。《舊約全書》中的歷史哲學觀念認為,人類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成長和發展,並最終會實現他們所有的潛能。它假設人類會充分發展理性與愛的能力,並因此理解這個世界,從而能和同伴以及自然共存,同時他們也能保留個性和完整性.。普遍的和平和正義是人類的目標,先知們堅信錯誤和罪惡即使有得勢之時,“末日審判”最終還是會到來,救世主便是這種信念的象徵。
先知是一個歷史的概念,人類最終會找到一種完美的狀態。基督徒將這轉變成超越歷史的、純粹精神層面上的觀念,但並沒有放棄它與道德規範和政治之間的聯繫。中世紀的基督教思想家強調,儘管“上帝之國”不可能在當世實現,但是社會秩序必須符合和實現基督教的精神原則。
基督教派在宗教改革前後,用更加急躁、更加積極和更加革命的方式來強調這種觀念。隨著中世紀的結束,人類的感官和信念,已經不只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更加完美的社會,這種觀念開始以新的力量和新的形式出現。
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從文藝復興開始發展的新型寫作方式,首次套用這種方式的是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字面意思是:烏有之鄉),這個名字後來適用於其他所有的同類作品。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中對他自己所處的社會提出了最尖銳的批判,同時他也構建了另一個社會圖景,儘管它可能並不十分完美,這個構想解決了大部分他同時代人聽起來無法解決的人類問題。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和其他同類作品的特點是:他們不會去說籠統的理念,但是他們會給出一個符合人類最深層次的需求、帶有具體細節的社會願景。與先知們的預言不同,這些最完美的社會形態並不是存在於“末日審判”,而是在當下就已經存在——儘管這有著地理上的距離,但並不是時間上的距離。
緊隨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之後,還有兩部同類作品,分別是修道士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和德國人文主義者安德里亞的《基督城》。後者是三者之中最具現代性的作品。烏托邦三部曲之間有著不同的觀點和創意,但是與它們的共同點相比起來,這些差異就顯得十分渺小。此後幾百年,經常會有各種描寫烏托邦的作品問世,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近來最具影響力的烏托邦作品當數愛德華·貝拉米1888年出版的《回溯過去》。它與《湯姆叔叔的小屋》和《賓虛》一樣,成為世紀之交最受歡迎的書。它在美國出版了幾百萬冊,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貝拉米的烏托邦是惠特曼、梭羅和愛默生所描繪的偉大美國傳統的一部分,它是美國對當時歐洲
社會主義運動的看法最強有力的表達。
18世紀的啟蒙運動哲學家和19世紀的社會主義運動思想家,從哲學和人類學的角度出發,在他們的作品中清晰地表達了對人類個體與社會完整性的美好願景。這種願景一直延續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這場戰爭,儘管給人一種為和平和民主而戰的假象,但卻有數百萬人死在歐洲列強的疆域擴張野心之下。就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兩千多年來西方社會充滿希望的傳統被摧毀,並開始轉化為一種絕望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