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文化是西方犯罪社會學的一個概念。反文化指的是否定和取消現存的社會文化。T.羅札克的《反文化的創作》是關於反文化論的主要代表著作。反文化作為西方犯罪社會學的理論觀點是基於20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的學生運動提出來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文化
- 提出時期:20世紀60年代
反文化是西方犯罪社會學的一個概念。反文化指的是否定和取消現存的社會文化。T.羅札克的《反文化的創作》是關於反文化論的主要代表著作。反文化作為西方犯罪社會學的理論觀點是基於20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的學生運動提出來的。
反文化是西方犯罪社會學的一個概念。反文化指的是否定和取消現存的社會文化。T.羅札克的《反文化的創作》是關於反文化論的主要代表著作。反文化作為西方犯罪社會學的理論觀點是基於20世紀60年代西方世界的學生運動提出來的。研究反...
非行文化,又稱“反文化”。是指與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文化相悖離甚至相對抗的一種亞文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西方國家出現大量的非行團體,尤其是青少年非行團體所倡導並奉行的生活方式、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價值取向等,完全悖離了傳統和社會主義文化所倡導的方向,給社會生活及觀念帶來極大衝擊。1958年美國學者科恩將這種非...
Roszak將“反文化”歸結為60年代發生在美國社會政治、文化領域的一切青年人抗議運動,“既包括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和平運動、環境保護運動、同性戀者權利運動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括搖滾樂、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義和自我主義的復興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指1927—1937年間國民黨統治區的左翼作家對國民黨政府鎮壓革命文學運動的反抗和鬥爭。國民黨通過北伐“統一”了中國後,在意識形態上實行文化專制主義政策,企圖用“三民主義”、“民族主義”來統一思想與輿論。它限制言論自由,查禁進步書刊,封閉進步書店,破壞進步文化團體,迫害進步作家,甚至鎮壓和槍殺左翼作家。以魯迅為首...
這個民眾性的反基督教文化侵略運動,隨著革命高潮的到來,在全國廣泛而深入地發展。不僅在各大中城市,而且在延安那樣的偏遠地區,也發生了十分激烈的反抗鬥爭。1925年內,教會學校的學生,紛紛要求退學,並有一些教徒退出了教會。基督教青年會的衰落尤其明顯。1927年全國青年會會員人數只及1920年的60%,參加青年會活動...
逆向文化衝擊(也稱反向文化衝擊),主要指離開旅居他鄉的人們在回到母國後需要經歷文化再次適應的過程。對於歸國人員來講,歸國前受到的異國文化與母文化的碰撞與衝擊使得歸國者在歸國初期面對母環境時需要一定的時間重新適應本土文化。絕大多數經歷異鄉文化洗禮的歸國者都會遭遇一定程度的再適應壓力,有些人情況嚴重甚至...
從精神氣質上講,對比原始朋克和後來的朋克音樂作品他們會清楚的看到在前者的身上更多的傾向於一種帶有玩世不恭色彩的技術家氣質,甚至是詩人氣質;而後者身上更多表現出的則是一種充滿碰撞性,破壞性,毀滅性和造反意識的反文化精神,有時甚至表現為囂張的"流氓氣焰"(尤其是The Sex Pistols)。音樂上,前者帶有...
反學校文化(counter school culture),西方社會學生次級文化之一。以個別學生堅決、廣泛且個人化地反對學校和教師為基本特徵。約始於 1960 年,盛行於六七十年代。產生的直接原因,在西方社會學研究中,常被歸結為年輕人在角色與自我概念上的改變。更深入的研究則指出,產生這種文化的根本原因在於西方青少年對所處社會的價值...
《反抗的文化:拒絕表征》是2012年3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貝爾·胡克斯(Hooks B.)。內容簡介 《華盛頓郵報》認為,關心當代非裔美國文化的人沒有誰會忽視貝爾·胡克斯激動人心的女性主義探索。胡克斯首次著書時年方十九,歷時八年該書才得以出版。《難道我不是個女人》的最終上架終讓全美矚目...
第四章 身份主體:文化殖民與非殖民化爭奪的主要領域 一、身份與認同。身份的意識形態化 二、文化的人種化。身份的純粹性和同質性 三、身份認同的同一性和差異性。身份的構成性和流動性 四、民族文化身份的本土建構:文化非殖民化的一種重要形式 第五章 反文化殖民中的主體性重建:充滿希望的烏托邦 一、無法消解...
一 現代主義的文化範式:闡釋 二 後現代主義的文化範式:反對闡釋 第一章 反對闡釋:緣起與發展 第一節 現象學、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 第二節 20世紀60年代之後的歐美文化語境 一 後現代主義對現代性的批判 二 後現代主義與美國的“反文化”第三節 與解構主義的合流 第二章 拋棄關於“深度”的古老神話:...
在美國東海岸的格林威治村年輕的反文化者稱他們自己為“hips”。許多來自紐約市區的失望的年輕人聚集在那個村中,他們穿著他們最舊的衣服。第一個用嬉皮士這個詞來描寫這些穿著舊衣的中產階級子女的媒體是一個廣播電台。1965年9月6日舊金山的一家報紙首先使用了“嬉皮士”這個詞來描寫這些年輕的波西米亞主義者,但...
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人的文化意識,導致了廣泛的“反文化”、“反美學”、“反藝術”傾向。對於後現代主義文學現象儘管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但從作家們的理論主張及創作實踐中,從對他們作品的審美觀照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其整體上的一些藝術特徵。在文學與社會人生的關係上,後現代主義...
桑塔格反對闡釋觀點的產生離不開美國20世紀60年代反文化的時代背景。加利福尼亞公立大學歷史學教授西奧多·羅斯扎克將“原文化”的特徵歸結為60年代發生在美國社會政治、文化領域的育年人抗議運動,並將反文化運動定義為60年代發生在美國社會的一切抗議運動,既包括校園民主運動、婦女解放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反戰和平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