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1927—1937年間國民黨統治區的左翼作家對國民黨政府鎮壓革命文學運動的反抗和鬥爭。國民黨通過北伐“統一”了中國後,在意識形態上實行文化專制主義政策,企圖用“三民主義”、“民族主義”來統一思想與輿論。它限制言論自由,...
解散進步文化團體,捕殺進步文化工作者。例如,恐嚇圍攻魯迅,“左聯”的柔石、胡也頻等一批革命作家和文化人被捕遇害。但是,出乎國民黨當局的意料,左翼文化運動不僅沒有在“圍剿”中被消滅,反而迎著迫害的狂風惡浪,在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旗幟下,頑強地發展起來。國民黨的文化“圍剿”最終歸於失敗。
具體說來,在經濟上,人們所處地位、環境不同,利益分配中的占有量不同,必然分屬於不同階層、不同集團,其思想文化也必然各有不同;在政治上,現代民主社會中主流文化能夠容忍和承認各種邊緣文化的存在,而不像極權主義統治者那樣靠暴力封殺圍剿邊緣文化;在文化方面,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過程,使人們更加珍惜不同...
四 遵義會議精神增強了貴州地域文化中的國家認同 (一)地域文化中國家認同感的增強 (二)地域文化中民族認同感的增強 (三)貴州地域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空前認同 (四)地域文化中的“中國人”身份認同 五 遵義會議精神推動了長征區域文化的凸顯和培育 (一)井岡山精神的傳承提升 (二)對第五次反“圍剿”...
僅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修水就有4萬多人參加紅軍,有10萬多名仁人志士在參加秋收起義、兩打長沙、五次反“圍剿”等革命鬥爭中壯烈犧牲,在冊烈士高達10321人(迄今10333人),居江西省縣市烈士人數第五位,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大犧牲和重要貢獻。在全民抗戰時期,修水駐有國民革命軍第三十集團軍總司令部、第...
《七絕二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組詩第一首以20世紀30年代文化戰線上“圍剿”和反“圍剿”這一充滿刀光血影的尖銳鬥爭場景為背景,反襯出魯迅先生堅定的意志和無畏的氣概。稱頌魯迅先生在陰森恐怖的環境裡,毫無畏懼地以筆作刀槍,與敵人鏖戰。第二首從精神文化淵源上發掘魯迅先生與他家鄉歷史上愛國詩人陸游、秋瑾...
這是反文化“圍剿”的成功典範,張揚了左翼文學的思想導向。譬如,有段網路資料,就足以說明“奴隸叢書”是通過“盜版”才問世的。資料引用如下:“《豐收》因題材敏感輾轉黎明等多家書店,老闆們都鑒於當時的政治形勢不願出版。葉紫也知道,即便有書店願意出版亦無法通過國民黨當局的審查,於是聯繫與黎明書店有來往的...
”而當時的國民黨反動派在對革命武裝進行反革命軍事圍剿的同時,又進行了反革命文化圍剿:在國民黨統治區內,採用政治高壓手段,禁止進步書刊,封閉進步書店,破壞進步文化團體,迫害進步文化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魯迅為首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舉起革命文學的旗幟,和廣大革命的進步文藝工作者,進行了反文化“圍剿”的...
魯迅寫這首詩時,柔石等五位革命作家己被國民黨暗殺,反革命文化“圍剿”甚囂塵上。當時國民黨“來抵制左翼文藝的只有誣衊,壓迫,囚禁和殺戮;來和左翼作家對立的,也只有流氓,偵探,劊子手。”(《二心集·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詩句寄託著詩人魯迅的極大悲忿。“遠國征人此際行”一句直接點明友人離別遠行。
這些雜文,如匕首,似投槍,在反文化“圍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他與共產黨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他以“竊火者”自喻,致力於中外文化交流,倡導新興木刻運動。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為青年作家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大陸新村寓所與世長辭,終年...
當時,左翼文化活動在國民黨反文化圍剿和白色恐怖中陷人困境,天馬書店編輯樓適夷、葉以群相繼被捕,尹庚剛出獄不久,就毅然奮不顧身擔任編輯。1935年,在魯迅先生指導下,編輯出版了魯迅的《門外雜談》及左聯作家歐陽山等撰寫的進步圖書20多部。後來,由於國民黨當局的殘酷迫害,書店經理韓振業被殺害,尹庚被迫躲避到...
負責教育、衛生健康、文化、旅遊、體育、婦女兒童、民族宗教、社會事業發展、政府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分管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教育局、衛生健康局、文旅局(新聞廣電出版局)、紅十字會、反“圍剿”紀念館。 聯繫文明辦、民宗局、文聯、社科聯、計生協會、關工委、醫療保障局、總工會、團縣委、婦聯、...
第二節 革命文化的發展和反文化“圍剿”第三節 國民黨統治區的教育和科學事業 第四節 抗日救亡文化運動 第七章 抗日戰爭時期的政治概況和文化 第一節 政治概況 第二節 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和 抗日文藝運動的新發展 第三節 國民黨統治區和日偽淪陷區的文化和教育 第四節抗日根據地的文化和教育 ...
二是揭露國民政府的文化圍剿說。全詩巧借楚辭,敘寫往事,將國民政府的兩種“圍剿”揉合一起,使詩的意境高遠,天然合拍,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藝術造詣。詩的前兩句,揭露聲討國民政府的反革命軍事“圍剿”。首句點明時間地點,渲染氣氛,次句寫革命與反革命的殊死鬥爭。一個“流”字,將反革命屠殺的殘酷性,揭示得...
黨所領導和影響下的革命文學,不論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配合反軍閥鬥爭和“五卅”反帝鬥爭方面,或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粉碎反動文化“圍剿”、揭露國民黨罪惡統治、配合土地革命方面,以及在“九一八”以後從事救亡宣傳和“七七”以後鼓舞全國人民堅持團結抗日、反對分裂投降方面,都有巨大的功績。特別是毛澤東...
在國民黨反動派所進行的“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的情況下,他為了建立中國的革命文藝理論,主編了《科學的藝術論叢書》,在1929年翻譯了普列漢諾夫的《藝術論》和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論》等書。他認為當時應以介紹“戰鬥的作品”最為重要,他在1930年翻譯了法捷耶夫的《毀滅》,出資編印了曹靖華翻譯的綏拉菲摩維支的...
左聯在國民黨政府殘酷壓迫下頑強戰鬥了6個年頭,粉碎了國民黨當局的文化“圍剿”,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蘇區軍事上的反“圍剿”鬥爭。左聯培養了一支堅強的革命文藝大軍,為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甚至建國以後的人民文藝事業準備了一批骨幹人才。左聯領導的文學運動,在創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在1928年...
“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衝擊。1977年冬,鄧華重返軍隊,任中國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軍委委員。1980年4月,中共中央為他徹底平反,恢復名譽。7月3日病逝於上海,終年70歲。鄧允庭(1879—1931年)鄧允庭,1879年3月28日生於湖南省郴縣月峰鄉一貧苦農民家庭。在中央蘇區反“圍剿”的頻繁作戰中,鄧允庭擔任了根據地...
1931年“九一八”事件發生後,日本帝國主義加深了對我國的侵略,而當時中央政府卻奉行“不抵抗”政策,以全部力量投入了“圍剿”紅軍的反革命軍事行動。他們一方面不斷對日妥協;一方面為在文化上實行專制統治而大力推行“尊孔讀經”和“新生活運動”。對外妥協投降,實際上就是把包括國土在內的祖宗留下的遺產拱手讓人...
朱鏡我和上海地下黨的志很關心蘇區鬥爭形勢,陳賡向他們介紹了紅軍反對國民黨軍事“圍剿”的情況。對紅軍戰士的英勇事跡,朱鏡我很受感動,便將情況記錄下來,整理和油印了陳賡的談話材料,委託馮雪峰送給魯迅看。他還安排和陪同陳賡與魯迅會面和交談。這對魯迅進一步了解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起了很好的作用。身陷...
他參與籌組並領導“左聯”、“社聯”等左翼文化團體,參與創辦和主編《文化批判》、《思想》、《新思潮》、《社會科學講座》等重要雜誌,積極宣傳馬列主義,倡導革命文學,對中國社會性質和中國歷史進行了開拓性研究。在反對國民黨文化“圍剿”的鬥爭中,朱鏡我建樹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抗戰爆發後,他受命主持重建中共...
由於魯迅的鼓舞和推動,“左翼美術家聯盟”於1930年7月在上海宣布成立,以對抗國民黨的文化“圍剿”。其主要任務是“把進步的青年美術工作者團結在黨的周圍,為革命的宣傳工作服務,開展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美術創作活動,並建立無產階級的美術理論和活動綱領而奮鬥”。而魯迅,則被毛澤東稱為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其客觀原因是"決瀾社"誕生在硝煙瀰漫的"九一八"、"一·二八"事件之後,正是日本侵略中國的外患日益迫緊,國民黨當局對左翼的文化圍剿日益加劇之時,畫家們缺少從事藝術探索、研究、創作的安定、安全的文化環境。其次,他們也缺少相當的經濟力量來支持此項事業,靠借貸終難維持長久。其主觀原因是因為"決瀾社"是一個以...
由於魯迅的鼓舞和推動,“左翼美術家聯盟”於1930年7月在上海宣布成立,以對抗國民黨的文化“圍剿”。其主要任務是“把進步的青年美術工作者團結在黨的周圍,為革命的宣傳工作服務,開展以馬列主義為指導的美術創作活動,並建立無產階級的美術理論和活動綱領而奮鬥”。而魯迅,則被毛澤東稱為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9月3日,莫江白率領部分戰士在反“圍剿”戰鬥中不幸被俘。9月4日在宜山縣北山鄉皇山英勇就義,時年31歲。潘揚周,壯族。民國八年(1919年)6月生於思吉鄉雷洞村那康屯的一個農民家庭。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考入廣西桂林地方建設幹校,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調到思吉鄉公所任戶籍幹事...
著名文化評論家朱大可:情色民歌從來就是中國民間文化的主體,這根本不是新鮮玩意。但20 世紀50年代初期以來,它被官方文化所圍剿,無法浮出水面。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是,數碼科技使它重新復活。它促使重新檢討情色民歌的價值及其研判立場。這樣的東西是垃圾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作家劉倚菲:民間文化不同於流行文化。民間...
信江軍政學校於1931年3月遷往橫峰葛源。同年秋,為紀念農民運動領袖彭湃和工人運動領袖楊殷兩烈士,學校易名為“彭、楊軍事政治學校”。1933年初,贛東北蘇區與中央蘇區連線後,“彭、楊軍事政治學校”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五分校。1934年10月,贛東北紅軍反五次“圍剿”失利,紅軍離開根據地北上,軍校結束最後...
1930年初,鄂豫皖蘇區在今金寨縣湯家匯設立赤城縣郵政局和麻埠郵政局。赤城縣郵政局,下設7處支局。作為主要的赤色郵局,赤城縣郵政局主要辦理蘇區檔案、信函寄遞業務。紅軍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後,郵政局先後撤離或轉入地下堅持工作,為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紅軍郵局”作為中國鄂豫皖蘇區第一所“赤色郵政-紅軍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