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當競爭法新原理·分論

反不正當競爭法新原理·分論

《反不正當競爭法新原理·分論》是2019年3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祥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反不正當競爭法新原理·分論
  • 作者:孔祥俊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3月
  • 頁數:572 頁
  • 定價:10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73022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對於《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性規定的各類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了系統研究,尤其是對於2017年《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的內容進行了重點研究。2017年《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不僅使所涉各類商業標識保護體系化,使其邏輯關係更為清晰和覆蓋內容更為廣泛(註冊商標以外的商業標識全覆蓋),而且以兜底性規定遏制更多的市場混淆行為,甚至使混淆行為規定的調整範圍超出了通常的商業標識保護。這些新修改的內容將會有重大意義,尤其是兜底性規定會在制止市場混淆行為上發揮獨特作用。

作者簡介

孔祥俊,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凱原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智慧財產權與競爭法研究院院長。曾任*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智慧財產權庭庭長,第*巡迴法庭副庭長,行政審判庭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曾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副處長。曾兼任中國智慧財產權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科技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智慧財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國際保護智慧財產權協會中國分會副會長。2006年入選中國法學會“第五屆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2009年入選*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首屆審判業務專家”,三度入選英國《智慧財產權管理》雜誌評選的“全球*具影響力50位智慧財產權人物”。
著有《反不正當競爭法的適用與完善》(1998年)、《商業秘密保護法原理》(1999年)、《反壟斷法原理》(2000年)、《反不正當競爭法新論》(2001年)、《反不正當競爭法原理》(2005年)、《商標與反不正當競爭法:原理與判例》(2008年)等學術著作近30部。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仿冒混淆行為
第一節 商業標誌的反不正當競爭保護
一、商業標誌的三種類型
二、商業標識的仿冒混淆行為
第二節 仿冒商品名稱、包裝和裝潢等標識的混淆行為
一、與未註冊商標的關係
二、2017年法律修訂的內容
三、商品標識的範圍
四、“有一定影響”的含義和認定標準
五、“一定影響”的中性與價值性
六、特有性與顯著性
七、相同或近似使用
八、混淆、誤認
九、主觀要件:擅自使用
十、商品標識的禁用規定
第三節 企業名稱或姓名的仿冒混淆行為
一、企業名稱與姓名的反仿冒保護
二、企業名稱的範圍和屬性
三、國內企業名稱的反仿冒保護
四、外國企業名稱的保護
五、仿冒自然人姓名的行為
六、仿冒企業名稱等行為的構成要件
第四節 域名等網際網路標識的混淆行為
一、域名等網際網路標識的獨立保護
二、域名等仿冒混淆行為的構成
第五節 仿冒混淆行為的兜底條款
一、兜底條款中的三種情形
二、其他商業標識的仿冒混淆行為
三、整體行為性的仿冒混淆行為
第二章 商業標識衝突與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一節 仿冒混淆中的商業標識權利衝突
一、商業標識權利衝突概述
二、商業標識權利衝突的仿冒混淆屬性
第二節 商業標識權利衝突的定性標準
一、商業標識權利衝突定性的演變
二、商業標識權利衝突司法政策的演化
三、商業標識權利衝突的司法解釋
四、小結
第三節 解決商業標識權利衝突的原則
一、解決商業標識權利衝突的原則概述
二、保護在先權利原則
三、維護公平競爭原則
第四節 商業標識衝突的具體類型
一、構成侵權或者不正當競爭的行為
二、在後字號與在先註冊商標的衝突
三、將他人註冊商標用作字號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四、註冊、使用域名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
五、涉及在先企業名稱的權利衝突
六、域名之間及針對域名的侵權行為
七、境外註冊的商業標識與境內商業標識的衝突
八、歷史原因形成的權利衝突
第五節 不構成違法的商業標識衝突
一、不構成違法的權利衝突概述
二、行政授權程式中的權利衝突
三、行使合法權利行為或者善意使用行為
四、有正當理由或者正當使用行為
第六節 認定是否構成侵權的考量因素
一、主觀意圖:善意和惡意
二、商業標識的知名度
三、權利的行使方式
四、形式上的合法與實質上的合法
第三章 誤導性宣傳行為
第一節 法律條文修訂前後的變化
一、法律條文的合併
二、例示性規定內容的變化
三、由“引人誤解”到“虛假或者引人誤解”
四、明確規定後果要件
五、誤導性宣傳的幫助行為
第二節 誤導性宣傳的構成要素
一、商業宣傳的方式
二、誤導性宣傳的兩種形態
三、誤導性宣傳的對象
四、誤導、欺騙的後果要件
第三節 誤導性宣傳的判斷標準
一、修訂前後法律標準的對比
二、判斷誤導性宣傳的特殊情形
三、誤導性宣傳的判斷標準
第四節 管制誤導性宣傳行為制度之比較
一、行為界定之比較
二、誤導性宣傳行為的判斷標準之比較
三、實際受騙與可能受騙問題
第五節 誤導性宣傳的原告資格與賠償責任
一、誤導性宣傳的原告資格
二、誤導性宣傳行為的賠償責任
第四章 商業詆毀行為
第一節 商業詆毀行為概述
一、商業詆毀行為的含義
二、商業詆毀與誤導性宣傳
第二節 商業詆毀行為的構成
一、商業詆毀行為構成要件概述
二、商業詆毀行為的主體是經營者
三、商業詆毀行為的手段
四、商業詆毀的內容
五、商業詆毀行為的對象
六、主觀意圖和實際損害
第三節 涉智慧財產權的侵權警告與商業詆毀
一、侵權警告與自助行為
二、智慧財產權侵權警告的正當性
三、侵權警告的市場競爭屬性
四、保護權利與維護公平競爭的利益平衡機制
五、侵權警告與商業詆毀
第五章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第一節 商業秘密的權利屬性
一、不具有排他的獨占性
二、一種法定的權利
三、具有資格限定性
第二節 商業秘密保護的理論基礎
一、概述
二、契約義務
三、信任關係
四、不當得利、侵占行為與不正當競爭
第三節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
一、商業秘密構成要件概述
二、不為公眾所知悉
三、具有商業價值
四、相應的保密措施
第四節 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一、技術信息
二、經營信息
三、商業秘密中的客戶名單
第五節 侵犯商業秘密的事實認定與證據規則
一、侵犯商業秘密案件的事實認定
二、舉證責任的分配
三、“接觸加近似”方式的可適用性
四、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推定
五、舉證責任的轉換
六、侵犯商業秘密案件中的鑑定
七、涉及商業秘密的證據可否不經質證問題
第六節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類型
一、法定的行為類型
二、職工能否成為侵犯商業秘密的法律主體
三、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商業秘密的行為
四、對不正當取得的商業秘密的披露等行為
五、來源正當但使用等不正當的行為
六、第三人的惡意或重大過失獲取、使用或披露行為
七、不侵犯商業秘密的合法行為
第七節 職工“跳槽”與商業秘密保護
一、職工“跳槽”引起的商業秘密保護問題
二、勞動力自由流動與鼓勵知識創新
第八節 競業禁止與商業秘密保護
一、競業禁止的含義
二、商業秘密保護中的競業禁止
三、違反競業禁止義務的法律後果與救濟途徑
四、商業秘密保護與擇業自由和競業自由
第九節 加強商業秘密保護的國際趨勢
一、商業秘密成為智慧財產權
二、商業秘密保護法律的專門化
三、商業秘密保護的刑事化
四、商業秘密保護的國際化
第十節 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責任
一、停止侵害的具體適用
二、確定損害賠償額的方法
第六章 商業賄賂行為
第一節 商業賄賂行為概述
一、商業賄賂的不正當競爭性
二、商業賄賂法律規定的由來與修訂
三、法律規定的三層含義
第二節 商業賄賂的構成要件
一、商業賄賂的主體要件
二、商業賄賂的手段要件
三、商業賄賂的目的要件
四、回扣與商業賄賂
第三節 折扣、佣金與商業賄賂
一、折扣與商業賄賂的關係
二、佣金與商業賄賂
第一節 有獎銷售及其類型
一、有獎銷售的界定
二、有獎銷售的類型
第二節 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禁止
一、法律規定的演變
二、法律規定的修訂
三、禁止有獎銷售的立法根據
第三節 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類型
一、不透明的有獎銷售
二、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第八章 網際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一節 網際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概述
一、網際網路領域的市場競爭特性
二、網際網路特性對反不正當競爭的影響
第二節 網際網路專條的理解與適用
一、網際網路專條的形成與內容構成
二、插入連結和強制進行目標跳轉的行為
三、誤導、欺騙、強迫類行為
四、惡意不兼容行為
五、其他妨礙、破壞行為
第三節 網際網路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利益衡量
一、當前司法中侵權判斷範式
二、多元素利益衡量的裁判方式
三、網際網路不正當競爭的行為法判斷範式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