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浥

厭浥

厭浥,漢語詞語,讀音yè yì ,意思是沾濕。出自《·召南·行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厭浥
  • 拼音:yè yì   
  • 出處:《·召南·行露
  • 其他讀音:yì yì  
  • 其他讀音2:qì yì   
解釋,出處,讀音爭議,引證,

解釋

沾濕。

出處

·召南·行露》:“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毛傳》:“厭浥,濕意也。”

讀音爭議

“厭”字的讀音多有爭議。一般按照《詩集傳》注“厭”為入聲,擬為於葉切則讀yè,擬為乙及切則讀yì。不同於傳統的毛詩,在魯詩韓詩中此詞作“湆(qì)浥行露”。有的學者認為“厭”通“湆”,故又有厭(qì)浥的讀音。《說文》:湆,幽也。

引證

唐 · 張說奉和聖制同劉晃喜雨應制》:“厭浥塵清道,空濛柳映台。”
北宋 · 賀鑄夜行鄒縣道中遇雨作》:“駸駸馬上客,厭浥投何所。”
清 · 張英雨中過桃花園七弟治具》:“低樹露凝紅厭浥,比鄰煙重影迷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