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腎病

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種單克隆lgM增高,患者血清中出現大量的單克隆巨球蛋白,同時有淋巴樣漿細胞增生的惡性漿細胞病變。本病較罕見,多見於老年男性,病因不明。

簡介,病因和發病機制,病理,診斷,治療,

簡介

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是一種單克隆lgM增高,患者血清中出現大量的單克隆巨球蛋白,同時有淋巴樣漿細胞增生的惡性漿細胞病變。本病較罕見,多見於老年男性,病因不明。

病因和發病機制

1.惡性漿細胞浸潤。
2.高黏滯血症。
3.澱粉樣變性。
4.免疫介導的腎小球腎炎。
5.大量IgM沉積於腎小球毛細血管,阻斷血流,可以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

病理

腎活檢可見大量IgM沉積,而無其他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成分沉積。

診斷

(一)臨床表現
1.症狀和體徵 臨床上酷似淋巴瘤和慢性白血病。常出現乏力、衰弱、出血徵象、消瘦、神經系統症狀、視力受損、雷諾現象。病情進展時,多以肝、脾、淋巴結腫大為突出的特徵。
2.高黏滯血症症狀 由於單克隆IgM在血清中的濃度明顯增高,有2/3的患者出現血清黏度增高,約半數患者臨床上有高黏滯血症,症狀為:
(1)神經系統:症狀變化多端,多寡不一,時輕時重。常有頭暈、頭痛、復視、感覺異常、短暫性偏癱及共濟失調等。
(2)出血傾向:可出現紫癜、齒齦出血、鼻出血。
(3)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呈節段性擴張,構成環狀臘腸的圖像,視網膜有出血和滲血,嚴重者出現視盤水腫,故視力損傷並不少見。
(4)高血容量綜合徵:由於血清黏度增高,可導致血漿容積增加,因此血管阻力增加,靜脈擴張,可使老年患者出現心力衰竭。
3.腎損害表現本病可引起腎小球損害,常表現輕度蛋白尿伴或不伴有血尿,有時表現為大量蛋白尿,呈腎病綜合徵的改變,隨病情發展出現腎功能不全。
(二)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並有緡錢狀形成,白細胞計數在正常範圍,部分中性粒細胞減少。終末期,血塗片上可充滿惡性漿細胞樣淋巴細胞。血小板減少較常見。
2.尿液檢查
(1)尿常規:①輕至中度蛋白尿,偶為大量蛋白尿,呈非選擇性。②常伴有血尿。
(2)尿Bence-Jone蛋白:1/3可檢出凝溶蛋白,鑑定為M蛋白輕鏈。
(3)尿細胞:尿中可檢出漿細胞樣腫瘤細胞。
3.紅細胞沉降率增快。
4.血清蛋白異常
(1)血清蛋白測定:總蛋白56~168g/L,白蛋白偏低,了球蛋白增加,球蛋白占總蛋白的20%~70%,為12~119g/L。
(2)血清蛋白電泳:IgM單克隆球蛋白增多為本病特徵,定量應>10g/L。
5.骨髓檢查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漿細胞樣淋巴細胞或不典型,漿細胞明顯增多。
(三)診斷標準
1.血清蛋白異常,鑑定其M成分為IgM。
2.骨髓象以漿細胞樣淋巴細胞為主的多形性圖像,活檢證實漿細胞樣淋巴細胞浸潤。
3.尿中出現漿細胞樣腫瘤細胞和IgM可確診。
4.能排除繼發性巨球蛋白血症,特別是淋巴瘤與慢性白血病等。
發病年齡大,血清中單克隆IgM>10g/L,骨髓中漿細胞樣淋巴細胞浸潤是診斷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的必要依據。
(四)鑑別診斷
本病主要與良性單克隆球蛋白病相鑑別。後者觀察數年血清中M成分濃度無明顯升高,患者亦無淋巴結腫大,無肝、脾腫大或骨髓異常。

治療

本病治療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血漿巨球蛋白濃度及高黏滯血症。
1.早期病情穩定,進展緩慢,無明顯症狀、體徵者,原則上可不治療。
2.藥物治療用於有臨床症狀者。
(1)化療以烷化劑為宜,以抑制巨球蛋白合成。
1)苯丁酸氮芥(瘤可寧,Leukeran):為首選藥物,開始劑量為6~12mg/d,口服持續2~4周,以後給予維持量2~6mg/d,持續至症狀緩解。
2)氧芬胂(oxophenarsine;馬法蘭,或美法倫,melphalan):開始劑量為8~10 mg/d,7~10天后,以2mg/d維持,以白細胞不低於3000/μl為宜。
3)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50~150mg/d,口服。
(2)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靜脈滴注,以降低血液黏度。
3.對症治療血漿置換主要用於合併高黏滯血症的患者,可清除血漿巨球蛋白,降低血液黏度,迅速緩解症狀。一般血漿置換,每次2000m1,每日或隔日1次,共3~4次,血中IgM可下降50%~70%。
4.腎臟病治療原則同原發性腎臟疾病。
患者常可以存活多年,但有些病倒也可因病情進展,發生耐藥,迅速惡化、死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