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病因未明。
1.半數以上患者有服用噻嗪類利尿藥和氯化鉀病史。
2.推測任何原因引起腸壁局部缺血都有可能發生潰瘍。人們還注意到此病發生年齡多在50歲以上,罹患
動脈硬化、
高血壓心臟病者多。老年人出現小腸潰瘍可能與血管硬化、腸供血不足、腸的小血管血栓有關。臨床觀察發現,潰瘍大部分位於系膜對側,這也提示與供血不足有關。
3.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腸溶性阿司匹林的廣泛套用,本病的發生率有上升趨勢。因此,有學者認為腸溶性非甾體類固醇藥與本病發生有關。
4.某些致病因素如致病微生物(可為細菌、病毒或其他)、毒素及膽酸得以進入腸黏膜,導致潰瘍形成。
臨床表現
相當一部分患者有服用非甾體類固醇藥物或腸溶性氯化鉀片的病史,其服藥時間多在3~4個月。常見症狀為腹脹、
噯氣、噁心、嘔吐、腸鳴、臍周陣發性絞痛。空腸潰瘍和迴腸潰瘍臨床症狀差異很大。空腸潰瘍有類似十二指腸壺腹部潰瘍疼痛的規律,空腹臍周發生疼痛,進食和鹼性藥物能有所緩解;迴腸潰瘍腹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或臍周,且與飲食無關。
檢查
1.X線檢查
X線鋇劑造影可發現腸狹窄等病變,但不易顯示潰瘍。
腸梗阻時X線片可見小腸襻擴張和液平面。X線小腸氣鋇雙重造影可顯示潰瘍,提高診斷陽性率。遠端迴腸的病變也可用灌腸法檢查。
2.小腸鏡
可直接觀察病變並可取活組織檢查。
診斷
由於原發性小腸潰瘍的症狀無特異性,對小腸疾病又缺乏簡單可靠的診斷方法,故診斷較困難。臨床上凡有下列表現者應疑為原發性小腸潰瘍:
2.
消化道出血或長期大便潛血陽性,但食管、胃、結腸內鏡和X線鋇劑檢查未發現病變。
4.正在或近期服用氯化鉀和利尿藥,出現腹痛、噁心、嘔吐、腹脹,應高度懷疑小腸潰瘍。
5.對有手術指征者,可行開腹探查術。術中發現小腸潰瘍,術後排除其他特異性小腸潰瘍有確診價值。
鑑別診斷
由志賀菌屬引起,
腹瀉以膿血或黏液狀便較常見,量少,並常有里急後重,多有寒熱。糞便鏡檢可發現大量膿細胞、紅細胞和吞噬細胞。
霍亂弧菌引起感染後,先發生劇烈的
腹瀉而後嘔吐,嘔吐物及
腹瀉大便呈米泔水樣,量多,無里急後重,少數患者有少量血便。脫水重者常引起肌肉痛性痙攣,皮膚皺癟。鏡檢可發現運動極活躍的弧菌,應進一步作細菌培養鑑別。
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主要因進食被該細菌污染的食物,起病急驟,先以畏寒、陣發性腹痛開始,相繼嘔吐
腹瀉,多呈水樣便或血水樣便,多為同餐者先後發病,應進行細菌培養鑑別。
進食被鼠
傷寒沙門菌污染食物引起。起病急,常伴有寒熱、腹痛、氣脹、噁心、嘔吐、
腹瀉,呈水樣便並有惡臭,多有同餐者集體發病。依靠病原學、血清學診斷鑑別。
5.病毒性腹瀉
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早期有嘔吐,相繼腹瀉,多呈水樣便並有黏液,多發生在秋冬季。其他病毒性腹瀉多見於夏秋季,有噁心嘔吐,除消化道症狀外,常有呼吸道症狀,
咽炎,常累及頸肌、背肌。病程多在5~7天自愈。用血清學及病毒分離進一步鑑別。
空腸彎曲菌引起輕症與病毒性
腸炎相似,有發熱,腹瀉水樣或黏液樣便,有惡臭,呈膽汁色,重症有膿血便,似菌痢,多在1周恢復。兒童患者常有腹絞痛,
熱時可發生
驚厥。發病多與接觸家禽、家畜或飲用未消毒牛奶、生水有關。
多見於兒童發病,與食物、水污染有關。腹痛、腹瀉、低熱、呈水樣便,可有
敗血症,可並發
結節性紅斑、假性
闌尾炎。細菌培養可進一步鑑別。
其他應注意與賈第鞭毛蟲、
阿米巴痢疾引起的腹瀉鑑別,糞便鏡檢可發現阿米巴原蟲或賈第鞭毛蟲。
治療
對有長期服用腸溶性非甾體類固醇藥或腸溶性氯化鉀片者,應暫時停用。如原有疾病需要服藥者,可在本病治癒後改換其他藥物或其他劑型。甲硝唑也被推薦用於本病,這是基於該藥能殺滅厭氧菌及其他小腸致病菌。一旦出現
腸梗阻或
腸穿孔,應急診手術治療。
消化道出血內科治療無效,可行緊急血管造影確定出血部位,行局部藥物灌注或栓塞,仍出血不止者,可行手術治療。術式以病變腸段切除加小腸端端吻合術為主。